具有出料结构的橡胶密封圈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4850发布日期:2020-09-29 09:30阅读:86来源:国知局
具有出料结构的橡胶密封圈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橡胶密封圈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出料结构的橡胶密封圈模具。



背景技术:

胶密封圈广泛运用于各类阀门器械领域,在阀体各个关键部位设置橡胶密封圈可防止阀门发生泄漏。传统橡胶密封圈生产模具为两层平板模压方式,且多为一模多腔结构生产,当为了提升密封圈使用环境而采用过氧硫化体系材料时,由于过氧硫化体系材料本身的特性以及传统两层平板模压的生产方式,会存在胶料流动性不好,毛边厚残留毛边等问题,致使成品率低下;且又因为胶料粘模的缺陷,导致在开模时,产品直接脱落于下模的穴中,或是粘于上模模芯中,需要人工的一个个的扣,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为此,申请号为cn201721694457.2公开了一种橡胶密封圈模具改进结构,包括上模、中模、下模、底座、顶具,上模设有内模芯,中模设有模孔,合模时,上模、中模、下模相互配合,在内部形成一密封圈模腔,底座上设有第一凹孔,顶具设在第一凹孔内,且其上端对准模孔,当开模并撤出下模时,顶具弹起顶向中模的模孔内,将产品密封圈顶出模孔;上述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三层模压方式,胶料流动的空间增加,改善了胶料流动性,并改善了毛边厚残留毛边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且模压完成后开模时,顶具可将整模产品全都顶出,方便取件,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虽然可以满足一般情况的使用需求,但是其增加了中模及顶具结构,大大增加了加工的成本,而且在上模、中模及下模合模配合时,也容易出现偏位的情况,从而也会影响加工的质量,故而适用性和实用性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且适用性强的具有出料结构的橡胶密封圈模具。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出料结构的橡胶密封圈模具,包括底板,固定在所述底板顶面两端的竖支杆,在所述竖支杆的顶部固定有横向杆,在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有底模座,在所述底模座上固定有底模板,在所述横向杆的顶部固定有伸缩气缸,在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轴上通过连接板固定有顶模板,在所述底模板内设置有模腔,在所述顶模板的底面固定有模芯,在所述底模板内设置有至少两个竖向凹槽,所述竖向凹槽均匀设置在模腔的周边,在所述竖向凹槽与所述模腔的侧壁底部之间设置有条形竖槽,还设置有顶出翘板,所述顶出翘板的中部通过销轴连接在所述条形竖槽内,在所述顶出翘板与所述竖向凹槽的底壁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在所述竖向凹槽的底部固定有导向滚轮,在所述顶模板的底面与所述顶出翘杆的端部之间固定有金属拉索,所述金属拉索处于竖向凹槽内且中部通过导向滚轮,所述顶模板在上升时,金属拉索向上移动,通过导向滚轮使顶出翘板的外侧端向下移动,此时处于模腔内的顶出翘板一端向上移动将模腔内的橡胶密封圈顶出。

所述顶出翘板为z形结构,在所述模腔的底壁上设置有凹腔,在顶模板未向下移时,z形结构的底部横板贴合在模腔的凹腔内且顶面与模腔的底壁处于同一平面上。

在所述顶出翘板与所述条形竖槽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橡胶表层。

所述顶出翘板为厚度是1-2mm的钢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合理,操作便捷,其不但可以有效且快速的实现模合配合,同时在开模时,当顶模板向上移动时会通过金属拉索带动顶出翘板转动,从而使处于模腔内的一端向上翘杆,实现将成品橡胶圈顶出模腔,有利于提高加工的效率与加工的质量,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见图1,一种具有出料结构的橡胶密封圈模具,包括底板1,固定在所述底板顶面两端的竖支杆2,在所述竖支杆的顶部固定有横向杆3,在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有底模座4,在所述底模座上固定有底模板5,在所述横向杆的顶部固定有伸缩气缸6,在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轴上通过连接板7固定有顶模板8,在所述底模板内设置有模腔9,在所述顶模板的底面固定有模芯10,在所述底模板内设置有至少两个竖向凹槽11,所述竖向凹槽均匀设置在模腔的周边,在所述竖向凹槽与所述模腔的侧壁底部之间设置有条形竖槽12,还设置有顶出翘板13,所述顶出翘板的中部通过销轴14连接在所述条形竖槽内,在所述顶出翘板与所述竖向凹槽的底壁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15,在所述竖向凹槽的底部固定有导向滚轮16,在所述顶模板的底面与所述顶出翘杆的端部之间固定有金属拉索17,所述金属拉索处于竖向凹槽内且中部通过导向滚轮,所述顶模板在上升时,金属拉索向上移动,通过导向滚轮使顶出翘板的外侧端向下移动,此时处于模腔内的顶出翘板一端向上移动将模腔内的橡胶密封圈顶出。

所述顶出翘板为z形结构,在所述模腔的底壁上设置有凹腔,在顶模板未向下移时,z形结构的底部横板贴合在模腔的凹腔内且顶面与模腔的底壁处于同一平面上。

在所述顶出翘板与所述条形竖槽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橡胶表层18。

所述顶出翘板为厚度是1-2mm的钢板。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合理,操作便捷,其不但可以有效且快速的实现模合配合,同时在开模时,当顶模板向上移动时会通过金属拉索带动顶出翘板转动,从而使处于模腔内的一端向上翘杆,实现将成品橡胶圈顶出模腔,有利于提高加工的效率与加工的质量,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

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标准零件可以从市场上直接购买,而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的非标准结构部件,也可以直根据现有的技术常识毫无疑义的加工得到,同时各个零部件的连接方式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常规手段,而机械、零件及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故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出料结构的橡胶密封圈模具,包括底板,固定在所述底板顶面两端的竖支杆,在所述竖支杆的顶部固定有横向杆,在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有底模座,在所述底模座上固定有底模板,在所述横向杆的顶部固定有伸缩气缸,在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轴上通过连接板固定有顶模板,在所述底模板内设置有模腔,在所述顶模板的底面固定有模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模板内设置有至少两个竖向凹槽,所述竖向凹槽均匀设置在模腔的周边,在所述竖向凹槽与所述模腔的侧壁底部之间设置有条形竖槽,还设置有顶出翘板,所述顶出翘板的中部通过销轴连接在所述条形竖槽内,在所述顶出翘板与所述竖向凹槽的底壁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在所述竖向凹槽的底部固定有导向滚轮,在所述顶模板的底面与所述顶出翘杆的端部之间固定有金属拉索,所述金属拉索处于竖向凹槽内且中部通过导向滚轮,所述顶模板在上升时,金属拉索向上移动,通过导向滚轮使顶出翘板的外侧端向下移动,此时处于模腔内的顶出翘板一端向上移动将模腔内的橡胶密封圈顶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出料结构的橡胶密封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翘板为z形结构,在所述模腔的底壁上设置有凹腔,在顶模板未向下移时,z形结构的底部横板贴合在模腔的凹腔内且顶面与模腔的底壁处于同一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出料结构的橡胶密封圈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出翘板与所述条形竖槽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橡胶表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出料结构的橡胶密封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翘板为厚度是1-2mm的钢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出料结构的橡胶密封圈模具,包括底板,在底板的顶面固定有底模座,在底模座上固定有底模板,在横向杆的顶部固定有伸缩气缸,在伸缩气缸的活塞轴上通过连接板固定有顶模板,在底模板内设置有模腔,在顶模板的底面固定有模芯,在底模板内设置有至少两个竖向凹槽,在竖向凹槽与模腔的侧壁底部之间设置有条形竖槽,还设置有顶出翘板,顶出翘板通过销轴连接在条形竖槽内,在顶出翘板与竖向凹槽的底壁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在竖向凹槽的底部固定有导向滚轮,在顶模板的底面与顶出翘杆的端部之间固定有金属拉索。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合理,有效且快速的实现模合配合,有利于提高加工的效率与加工的质量,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代魁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合胜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3
技术公布日:2020.0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