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舱四门灭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43898发布日期:2020-11-25 14:56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舱四门灭菌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双舱四门灭菌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环氧乙烷灭菌器的开关门主要采用两种方式:旋转升降式开关门和平移式开关门。由于旋转升降式开关门的门机构的尺寸可以做的较大,因此适用于中大型灭菌器,甚至也可用于现阶段国内开关门尺寸最大的灭菌器(宽2700mm×高2200mm)。但与平移式开关门相比,其安装所需的空间也相对较大,成本较高,安装及其控制较为复杂,而且不能承受很高的压力,一般所承受压力≤50kpa。如申请号为201710281125.x的发明专利。

平移式开关门方便安装控制,开关门过程中平稳、易操作,所能承受的压力范围介于50kpa~90kpa。相对于旋转升降式开关门,平移式开关门的门机构的尺寸不能太大,倘若该开关门尺寸做成宽2700mm×高2200mm,由于门体较大,所以对门与门封法兰之间的平行度要求较高,在开关门的时候容易卡住,且承受较高压力时也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平移式开关门适用于中小型灭菌器,如开关门尺寸为宽1608mm×高2380mm,但不适用于宽体灭菌器(宽体灭菌器的宽度超过2700mm,体积小于等于100m3,一般压力承受范围为-90kpa~50kpa),这是因为安装门机构时,平移式开关门对平行度、门封间隙的要求较高,这也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平移式开关门不适用于宽体灭菌器,而旋转升降式开关门所能承受压力小于等于50kpa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双舱四门灭菌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双舱四门灭菌器,包括灭菌器本体,所述灭菌器本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用于将灭菌器本体分隔成第一灭菌舱和第二灭菌舱;所述第一灭菌舱和所述第二灭菌舱的一端设有进料口和密封进料口的进料门,所述第一灭菌舱和所述第二灭菌舱背离进料口的一端设有出料口和密封出料口的出料门;所述进料门的上下两侧和外侧均设有挡条,所述出料门的上下两侧和外侧均设有挡条;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上分别设有门封法兰,所述第一灭菌舱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二灭菌舱的进料口之间的门封法兰上设有中间挡块,所述第一灭菌舱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灭菌舱的出料口之间的门封法兰上设有中间挡块;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进料门移动,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出料门移动。

门封法兰用于密封进料门与进料口之间的缝隙以及出料门与出料口之间的缝隙,以保证灭菌器本体的密封性。本实用新型在门封法兰中间设置了中间挡块,可以平衡同侧的两扇进料门或出料门之间受到的压力,进而保证进料门和出料门分别与门封法兰之间的平行度。

挡条的设置可以保证进料门和出料门能够承受50~90kpa的压力,防止进料门和出料门变形。

作为优选,还包括滑轮和固定在灭菌器本体上的门梁,所述门梁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轮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滑轮在滑轨上滑动,所述进料门与所述滑轮固定连接,所述进料门随所述滑轮移动,所述出料门与所述滑轮固定连接,所述出料门随所述滑轮移动。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门梁两端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用于对滑轮进行限位。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气缸一端固定在灭菌器本体上,气缸另一端的活塞杆固定在进料门和出料门上,限位块中间镂空,活塞杆穿过限位块,气缸用于驱动滑轮在滑轨上移动。驱动装置通过控制滑轮的移动,从而进一步控制进料门的移动,使进料门实现开、关门动作。

作为优选,所述中间挡块包括挡块和螺杆,所述挡块通过螺杆固定在灭菌器本体上,所述挡块与所述灭菌器本体之间设有缝隙,所述螺杆在所述缝隙内的部分设有定位槽口,所述进料门和出料门分别伸入所述缝隙,通过所述定位槽口与所述螺杆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在门封法兰中间设置了中间挡块,进料门和出料门分别与螺杆通过定位槽口间隙配合,可以平衡同侧的两扇进料门或出料门之间受到的压力,进而保证进料门和出料门分别与门封法兰之间的平行度。

通过使用两扇独立的门来取代传统平移门灭菌器的单扇门,减小了门的宽度,中间挡条可以增加第一灭菌舱和第二灭菌舱同一端的两扇进料门的抗压强度,既可以平衡条两扇进料门所受的横向推力,又可以承载两扇进料门的纵向推力,使其压力得到了均衡,从而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双舱四门灭菌器在运行时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灭菌舱内设置有滚轮传动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灭菌舱内设置有滚轮传动机构。

滚轮传动机构用于待灭菌产品的装载,提高装载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滚轮传动机构可以实现灭菌产品的自动装载,大大减少了操作人员的体力劳动,实现了操作人员不进入灭菌室就能自动进出料的愿望,有效的避免了操作人员接触环氧乙烷残留气体,加强了对操作人员的保护,同时也大大的缩短了装载及卸货时间,为自动化灭菌工厂提供了条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灭菌舱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循环风机、eo注入口和加湿口。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灭菌舱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循环风机、eo注入口和加湿口。

在加湿阶段,第一灭菌舱和第二灭菌舱均独立从加湿口进行加湿步骤;在加药阶段,第一灭菌舱和第二灭菌舱均独立从eo注入口进行eo注入步骤,因此,加湿阶段和加药阶段均可以独立控制,通过循环风机的作用提高了两个灭菌舱湿度和eo浓度的均匀性。

作为优选,还包括护栏,所述护栏设置在灭菌器本体两侧,所述进料门和所述出料门打开后分别移入所述护栏内。

本实用新型的双舱四门灭菌器的运行流程为:关门——加热——预真空——保压——加湿——加药——灭菌——清洗——开门。

本实用新型的两扇进料门和两扇出料门均设有单独的控制程序开关,均可以独立开、关门。由于第一灭菌舱和第二灭菌舱是通过隔板连通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双舱四门灭菌器运行时,通过循环风机的作用,第一灭菌舱和第二灭菌舱内的温度、湿度、压力参数均一致。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双舱四门灭菌器适用于宽体灭菌器其包括第一灭菌舱和第二灭菌舱,两舱可以独立控制,该灭菌器的承载容量是常规灭菌器的两倍;

本实用新型在门封法兰中间设置了中间挡块,使该灭菌器更适用于平移式开关门,也使得平移式开关门可以用在宽体灭菌器中;

由于采用平移式开关门,本实用新型的进料门和出料门的安装空间比同体积的灭菌器小,开、关门平稳且易操作,两扇进料门和两扇出料门均能够独立控制,且四扇门都能承受-90kpa~90kpa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4门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灭菌器本体、101—第一灭菌舱、102—第二灭菌舱、2—隔板、201—支撑柱、202—滤网、4—进料门、5—中间挡块、501—挡块、502—螺杆、503—缝隙、504—定位槽口、6—门封法兰、7—门梁、701—限位块、8—驱动装置、801—活塞杆、9—滑轮、10—挡条、11—滚轮传动机构、12—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双舱四门灭菌器,如图1-4所示,包括灭菌器本体1,灭菌器本体1内设有隔板2,隔板2用于将灭菌器本体1分隔成第一灭菌舱101和第二灭菌舱102;第一灭菌舱101和第二灭菌舱102的一端设有进料口和密封进料口的进料门4,第一灭菌舱101和第二灭菌舱102背离进料口的一端设有出料口和密封出料口的出料门;进料门4的上下两侧和外侧均设有挡条10,出料门的上下两侧和外侧均设有挡条10;进料口和出料口上分别设有门封法兰6,第一灭菌舱101的进料口与第二灭菌舱102的进料口之间的门封法兰6上设有中间挡块5,第一灭菌舱101的出料口与第二灭菌舱102的出料口之间的门封法兰6上设有中间挡块5;还包括驱动装置8,驱动装置8用于驱动进料门4移动,驱动装置8用于驱动出料门移动。

还包括滑轮和固定在灭菌器本体上的门梁7,门梁7上设有滑轨,滑轮9与滑轨滑动连接,驱动装置8用于驱动滑轮9在滑轨上滑动,进料门4与滑轮9固定连接,进料门4随滑轮9移动,出料门与滑轮9固定连接,出料门随滑轮9移动。

门梁7两端设有限位块701。

驱动装置8为气缸,气缸一端固定在灭菌器本体1上,气缸另一端的活塞杆801固定在进料门4和出料门上,限位块701中间镂空,活塞杆801穿过限位块701,气缸用于驱动滑轮9在滑轨上移动。气缸8通过控制滑轮的移动,从而进一步控制进料门的移动,使进料门实现开、关门动作。

中间挡块5包括挡块501和螺杆502,挡块501通过螺杆502固定在灭菌器本体1上,挡块501与灭菌器本体1之间设有缝隙503,螺杆502在缝隙503内的部分设有定位槽口504,进料门4和出料门分别伸入缝隙503,通过定位槽口504与螺杆502间隙配合。

本实施例在门封法兰中间设置了中间挡块,进料门和出料门分别与螺杆通过定位槽口间隙配合,可以平衡同侧的两扇进料门或出料门之间受到的压力,进而保证进料门和出料门分别与门封法兰之间的平行度。

第一灭菌舱101内设置有滚轮传动机构11。

第二灭菌舱102内设置有滚轮传动机构11。

滚轮传动机构11可以实现灭菌产品的自动装载,大大减少了操作人员的体力劳动,实现了操作人员不进入灭菌室就能自动进出料的愿望,有效的避免了操作人员接触环氧乙烷残留气体,加强了对操作人员的保护,同时也大大的缩短了装载及卸货时间,为自动化灭菌工厂提供了条件。

第一灭菌舱101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循环风机、eo注入口和加湿口。

第二灭菌舱102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循环风机、eo注入口和加湿口。

在加湿阶段,第一灭菌舱101和第二灭菌舱102均独立从加湿口进行加湿步骤;在加药阶段,第一灭菌舱101和第二灭菌舱102均独立从eo注入口进行eo注入步骤,因此,加湿阶段和加药阶段均可以独立控制,通过循环风机的作用提高了两个灭菌舱湿度和eo浓度的均匀性。

还包括护栏12,所述护栏12设置在灭菌器本体1两侧,进料门4和出料门打开后分别移入护栏内。

两扇进料门4和两扇出料门均设有单独的控制程序开关,均可以独立开、关门,由于第一灭菌舱101和第二灭菌舱102是通过隔板2连通的,因此,本实施例的双舱四门灭菌器运行时,通过循环风机的作用,第一灭菌舱101和第二灭菌舱102内的温度、湿度、压力参数均一致,双舱四门灭菌器适用于宽体灭菌器,其包括第一灭菌舱101和第二灭菌舱102,两舱可以独立控制,该灭菌器的承载容量是常规灭菌器的两倍。

本实施例的双舱四门灭菌器的运行流程为:关门——加热——预真空——保压——加湿——加药——灭菌——清洗——开门。

本实施例在门封法兰6中间设置了中间挡块,使该灭菌器更适用于平移式开关门,也使得平移式开关门可以用在宽体灭菌器中。

由于采用平移式开关门,本实施例的进料门4和出料门的安装空间比同体积的灭菌器小,开、关门平稳且易操作,两扇进料门4和两扇出料门均能够独立控制,且四扇门都能承受50kpa~90kpa的压力。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