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的远红外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99964发布日期:2020-05-12 15:32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度可调的远红外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远红外理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远红外套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红外理疗套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由配套使用的发热毯、发热被组成,发热毯垫在人体下方,发热被则盖在人体上,对于理疗装置而言,这种发热被压迫式结构对于人体会产生不适;另一种是太空舱,太空舱的上盖呈拱形,这种拱形结构可以解决上述发热被的压迫问题,但由于拱形上盖为刚性结构,携带运输极为不便。

此外,由于发热被与发热毯分别从上部和下部辐射远红外线给人体,但是人体的脚掌却不能从上部和下部得到有效的辐射,人体的脚掌具有非常多的中枢神经末梢,对其进行理疗具有必要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一种腰椎牵引器舒适性不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调的远红外套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度可调的远红外套装置,包括发热毯和发热被;发热毯和发热被通电后可发射远红外线;还包括组合装置;发热被呈十字形;发热被的中部为主发热部、前部和后部为侧反射部、右部为右反射部;主发热部的左端面上固定有弹性织带;弹性织带的左端固定有副发热部;右反射部右部成型有上下贯穿的开口朝右设置的u字形的颈部穿孔并且颈部穿孔的右端不封口;主发热部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若干组左右均匀分布的限位组;限位组包括若干前后均匀分布的限位带;限位带的左右两端固定在主发热部的上端面上并且中部与主发热部的上端面之间形成插设通孔;发热毯的下端面上成型有若干组左右均匀分布的高度限位组;高度限位组包括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高度限位槽;同一高度限位组的一对高度限位槽远离的一端不封口;组合装置包括若干组左右均匀分布的高度支撑组;高度支撑组包括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高度支撑底板;同一高度支撑组的一对高度支撑底板靠近的一端插设在相应的同一高度限位组的一对高度限位槽内并且远离的一端超出发热毯;同一高度支撑组的一对高度支撑底板远离的一端分别垂直成型有若干下高度支撑板;同一高度支撑组的一对下高度支撑板靠近的端面上上下可调设置有上高度支撑板;上高度支撑板的上端成型有前后贯穿设置的高度限位孔;同一高度支撑组的一对高度限位孔之间前后插设有高度限位杆;高度限位杆前后方向依次穿过同一限位组的限位带与主发热部的上端面之间的插设通孔;当副发热部下垂在组合装置的左侧时,副发热部远离主发热部的一端通过拉链与发热毯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同一高度支撑组的一对下高度支撑板成型有若干上下均匀分布的前后贯穿设置的长方形孔状的插设限位孔;同一高度支撑组的一对上高度支撑板远离的端面下端成型有一对与插设限位孔配合的插设限位条;插设限位条左右方向插设有插设限位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当发热被通过组合装置安装在发热毯时,一对侧反射部下垂在组合装置的前后两侧;右反射部下垂在组合装置的右侧;副发热部下垂在组合装置的左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当发热被通过组合装置安装在发热毯时,一对侧反射部远离的一端、右反射部的右端分别通过拉链与发热毯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当发热被通过组合装置安装在发热毯时,右反射部的前后端与一对侧反射部的右端分别通过拉链连接成一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发热被的主发热部和副发热部内部安装有用于发射远红外线的加热丝;发热毯位于发热被的主发热部正下方的部分内部安装有用于发射远红外线的加热丝;侧反射部与右反射部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反射远红外线的反射层;副发热部和主发热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反射远红外线的反射层并且此反射层位于弹性织带的内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远红外套方便收纳,有利于运输;并且发热被的主发热部与发热毯之间的间隙可调;发热被的主发热部处于任一高度,副发热部均正对使用者脚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右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1中a-a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发热被20展开后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发热毯;100、高度限位槽;20、发热被;21、主发热部;211、限位带;22、侧反射部;23、右反射部;230、颈部穿孔;24、副发热部;241、弹性织带;30、组合装置;31、高度支撑底板;311、下高度支撑板;3110、插设限位孔;32、上高度支撑板;321、插设限位条;33、高度限位杆;34、插设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一种高度可调的远红外套装置,包括发热毯10和发热被20;发热毯10和发热被20通电后可发射远红外线;还包括组合装置30;发热被20呈十字形;发热被20的中部为主发热部21、前部和后部为侧反射部22、右部为右反射部23;主发热部21的左端面上固定有弹性织带241;弹性织带241的左端固定有副发热部24;右反射部23右部成型有上下贯穿的开口朝右设置的u字形的颈部穿孔230并且颈部穿孔230的右端不封口;主发热部2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若干组左右均匀分布的限位组;限位组包括若干前后均匀分布的限位带211;限位带211的左右两端固定在主发热部21的上端面上并且中部与主发热部21的上端面之间形成插设通孔;发热毯10的下端面上成型有若干组左右均匀分布的高度限位组;高度限位组包括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高度限位槽100;同一高度限位组的一对高度限位槽100远离的一端不封口;组合装置30包括若干组左右均匀分布的高度支撑组;高度支撑组包括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高度支撑底板31;同一高度支撑组的一对高度支撑底板31靠近的一端插设在相应的同一高度限位组的一对高度限位槽100内并且远离的一端超出发热毯10;同一高度支撑组的一对高度支撑底板31远离的一端分别垂直成型有若干下高度支撑板311;同一高度支撑组的一对下高度支撑板311靠近的端面上上下可调设置有上高度支撑板32;上高度支撑板32的上端成型有前后贯穿设置的高度限位孔320;同一高度支撑组的一对高度限位孔320之间前后插设有高度限位杆33;高度限位杆33前后方向依次穿过同一限位组的限位带211与主发热部21的上端面之间的插设通孔;当副发热部24下垂在组合装置30的左侧时,副发热部24远离主发热部21的一端通过拉链与发热毯10连接。

如图1、图2所示,同一高度支撑组的一对下高度支撑板311成型有若干上下均匀分布的前后贯穿设置的长方形孔状的插设限位孔3110;同一高度支撑组的一对上高度支撑板32远离的端面下端成型有一对与插设限位孔3110配合的插设限位条321;插设限位条321左右方向插设有插设限位柱34。

如图1~图4所示,当发热被20通过组合装置30安装在发热毯10时,一对侧反射部22下垂在组合装置30的前后两侧;右反射部23下垂在组合装置30的右侧;副发热部24下垂在组合装置30的左侧。

当发热被20通过组合装置30安装在发热毯10时,一对侧反射部22远离的一端、右反射部23的右端分别通过拉链与发热毯10连接。

当发热被20通过组合装置30安装在发热毯10时,右反射部23的前后端与一对侧反射部22的右端分别通过拉链连接成一体。

如图3所示,发热被20的主发热部21和副发热部24内部安装有用于发射远红外线的加热丝;发热毯10位于发热被20的主发热部21正下方的部分内部安装有用于发射远红外线的加热丝;侧反射部22与右反射部23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反射远红外线的反射层;副发热部24和主发热部21之间设置有用于反射远红外线的反射层并且此反射层位于弹性织带241的内侧。

高度可调的远红外套装置的工作原理:

工作状态如图1、图2所示,使用时,右反射部23翻到发热部21上,然后使用者脚部朝左面部朝上自左向右钻入到发热毯10和发热被20之间,然后操作者使得右反射部23翻下并且使得使用者的颈部穿过颈部穿孔230、头部位于发热毯10和发热被20的笼罩外部,这样发热毯10和发热被20发射远红外线对使用者进行理疗;

需要调节发热毯10与发热被20之间的间距时,拔出同一高度支撑组的四个插设限位柱34,然后同一高度支撑组的一对上高度支撑板32靠近使得插设限位条321脱离相应侧的下高度支撑板311,接着上升或者下降一端间距,然后此对上高度支撑板32远离使得插设限位条321插设到下高度支撑板311相应高度的插设限位孔3110内,重新插回四个插设限位柱34,根据上述原理依次调节所有的高度支撑组的上高度支撑板32以完成发热毯10与发热被20之间的间距调节,这样控制人体吸收远红外线的数量,此过程中,副发热部均正对使用者脚底,不影响对脚底的理疗;

需要收纳时,前后方向拔出所有的高度限位杆33,拉开副发热部24与发热毯10之间的拉链,这样发热毯10与发热被20分离可以分别折叠进行收纳,这样占有空间小,有利于运输。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