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失禁检测垫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274047发布日期:2020-12-11 19:25阅读:81来源:国知局
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失禁检测垫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9年5月2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850,696和于2019年11月2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940,965的优先权。



背景技术:

本公开涉及失禁检测垫的制造方法,并且特别地,涉及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失禁检测垫的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在制造标准失禁垫与制造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失禁检测垫之间转换生产线的方法。

在患者失禁的某些情况下,吸收性失禁垫被放置在患者和医疗保健机构中的床垫之间。失禁垫吸收来自患者的失禁并保护下面的床垫和床上用品不被失禁弄脏。失禁垫通常比成人尿布便宜,因此,对于尿失禁事件频率较低或量较小的患者,失禁垫比尿布更可取。

最近,已经进行了努力以将电路集成到失禁垫和尿布中,以提供通知护理人员失禁事件已经发生的信号。与没有这种通知的情况相比,接收到这种失禁通知信号使护理人员能够更快地更换垫子或尿布。无线发送失禁检测信号以供警报系统或设备(例如医院病床和/或护士呼叫系统)接收的电路比有线电路更可取,因为在这种无线系统中,护理人员无需从弄脏的失禁检测垫上断开电线或电缆并且将它们重新连接到新的未弄脏的失禁检测垫上。

过去,医疗保健机构大部分时间使用标准失禁垫。就这一点而言,术语“标准”是指不包括任何失禁检测电路的失禁垫。甚至目前,具有失禁检测电路(包括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电路)的失禁检测垫也没有在医疗保健机构中广泛使用。结果是,失禁垫的制造商通常在其设施中具有专门用于制造标准失禁垫的生产线。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专用生产线是可行的,因为标准失禁垫由于其在行业中的普遍性而非常大量地生产。因此,目前对具备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失禁检测电路的失禁检测垫的需求要少得多,所以制造量大大低于标准失禁检测垫的制造量。因此,需要能够在以较高的量制造标准失禁垫与以较低的量制造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失禁检测垫之间来回转换生产线。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方法、系统或装置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所附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特征和/或以下特征,该一个或多个特征单独或以任何组合可以包括可取得专利的主题。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在制造标准失禁垫和制造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失禁检测垫之间转换生产线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用第二电动机代替第一电动机,第一电动机可驱动一对压料辊中的至少一个压料辊并且可在标准失禁垫的制造期间被反馈控制,第二电动机可被配置为在失禁检测垫的制造期间比第一电动机更精确地被反馈控制。该方法还可包括:准备rfid标签施加器以将rfid标签放置在可供给在一对压料辊之间的底片材料上。底片材料上可具有一系列电极迹线。该方法还包括:将rfid标签测试设备移至生产线上的位置,以在将rfid标签放置在底片材料上后测试电极迹线的完整性。进一步地,该方法可包括:操作第二电动机以在一对压料辊之间并朝向rfid标签施加器供给底片材料;操作rfid标签施加器以将每个rfid标签放置在一系列电极迹线中的相应电极迹线的端部区域上;和操作rfid标签测试设备以使用无线发射来使rfid标签通电,并且响应于无线发射而从每个rfid标签接收返回信号。rfid标签测试设备可使用至少一个返回信号来确定是否相应电极迹线形成闭路而不是开路。在制造失禁检测垫完成之后,该方法可包括:将第二电动机替换为第一电动机,停用rfid标签施加器,并将rfid标签测试设备移离生产线,以便再次将生产线配置为制造标准失禁垫。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包括:操作可独立于rfid标签测试设备的视觉检查机,以确定一系列对准标记中的对准标记与对准标记的期望位置相比在底片材料上的实际位置,并且从视觉检查机输出检查信号,检查信号可指示是否应该操作第二电动机以推进或延迟压料辊之间的底片材料的供给。可选地,该方法还可包括:将检查信号提供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并且从plc输出速度信号以反馈控制第二电动机。如果需要,该方法还可包括:将来自plc的速度信号提供给rfid标签施加器,以反馈控制rfid标签施加器。备选地或附加地,该方法还可包括:将来自plc的速度信号提供给rfid标签测试设备,以反馈控制rfid标签测试设备。

本公开设想的是,第一方面的方法还可包括:操作rfid标签施加器以将rfid标签从最初呈z形折叠样式的背衬幅材施加到底片材料上,并且rfid标签施加器将背衬幅材展开。在这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包括:当通过rfid施加器将rfid标签施加到底片材料上时,操作幅材去除机以去除背衬幅材。可选地,幅材去除机可包括空气管道,可对其施加负压以产生真空,真空可将背衬幅材吸入空气管道中。进一步可选地,在rfid标签施加器的操作期间,背衬幅材可在保持处于z形折叠样式的背衬幅材的箱与rfid标签施加器之间形成松弛环,并且第一方面的该方法还可包括:使用夹具将一个背衬幅材的后端与下一个背衬幅材的前端手动拼接。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包括:在通过rfid标签施加器将每个rfid标签施加到底片之后和在通过rfid标签测试设备使每个rfid标签通电之前,将底片材料与顶片材料和吸收芯材料粘合地接合。如果需要,将底片材料与顶片材料和吸收芯材料粘合地接合可涉及滚动接合操作。

在将底片材料与顶片材料和吸收芯材料粘合地接合之后,根据第一方面的方法,可操作rfid标签测试设备以使每个rfid标签第一次通电和第二次通电。响应于通过rfid标签测试设备使其第一次通电,每个rfid标签可被配置为通过无线发送rfid标签的rfid芯片的标签序列号和篡改位的状态来进行响应。响应于通过rfid标签测试设备使其第二次通电,每个rfid标签可被配置为通过无线发送电子产品代码(epc)来进行响应。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包括:如果响应于被测试的rfid标签第一次被通电而标签序列号没有被从被测试的rfid标签无线发送,则将被测试的rfid标签和相应的失禁检测垫指定为测试失败。备选地或附加地,第一方面的方法还可包括:如果响应于被测试的rfid标签第一次被通电而从被测试的rfid标签无线发送的标签状态指示相应电极迹线形成开路而不是闭路,则将被测试的rfid标签和相应的失禁检测垫指定为测试失败。进一步备选地或附加地,第一方面的方法可包括:如果响应于被测试的rfid标签第二次被通电而epc没有被从被测试的rfid标签无线发送,或者来自被测试的rfid标签的epc与预定的标签代码不匹配,则将被测试的rfid标签和相应的失禁检测垫指定为测试失败。

设想的是,第一方面的方法还可包括:如果rfid标签测试设备将被测试的rfid标签和相应的失禁检测垫指定为测试失败,则在包装操作之前去除被拒绝的失禁检测并且通过使用离线rfid标签测试设备来离线重新测试rfid标签。如果在离线重新测试之后确定被测试的rfid标签仍然是测试失败,方法还可以包括:废弃具有两次失败的rfid标签或电路的失禁检测垫。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面的方法还可包括:在机器方向上折叠粘合地接合的底片、顶片和吸收芯材料。例如,在机器方向上的折叠可发生在rfid标签测试设备的下游。第一方面的方法还可包括:将折叠的底片、顶片和吸收芯材料按长度切割,以形成按长度切割的失禁检测垫。可选地,第一方面的方法还可包括:在横向上折叠按长度切割的失禁检测垫,以形成可立即包装的完成的失禁检测垫。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将rfid标签测试设备移至生产线上的位置以在将rfid标签放置在底片材料上后测试电极迹线的完整性可包括:将rfid标签测试设备从远离生产线的降低的/升高的位置升高/降低到升高的/降低的操作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可提供一种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失禁检测垫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可包括:准备rfid标签施加器以将rfid标签放置在可供给在一对压料辊之间的底片材料上,底片材料上可具有一系列电极迹线。第二方面的方法还可包括:操作压料辊电动机以在一对压料辊之间并朝向rfid标签施加器供给底片材料;操作rfid标签施加器以将每个rfid标签放置在一系列电极迹线中的相应电极迹线的端部区域上;和操作rfid标签测试设备以使用无线发射来使每个rfid标签通电,并且响应于无线发射而从每个rfid标签接收返回信号。rfid标签测试设备使用至少一个返回信号来确定是否相应电极迹线形成闭路而不是开路。该方法还可包括:操作独立于rfid标签测试设备的视觉检查机,以确定一系列对准标记中的对准标记与对准标记的期望位置相比在底片材料上的实际位置,并且从视觉检查机输出检查信号,检查信号指示是否应该操作压料辊电动机以推进或延迟压料辊之间的底片材料的供给。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包括:将检查信号提供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并从plc输出速度信号以反馈控制压料辊电动机。备选地或附加地,第二方面的方法可包括:将来自plc的速度信号提供给rfid标签施加器,以反馈控制rfid标签施加器。进一步备选地或附加地,第二方面的方法可包括:将来自plc的速度信号提供给rfid标签测试设备,以反馈控制rfid标签测试设备。

本公开设想的是,第二方面的方法还可包括:操作rfid标签施加器以将rfid标签从最初可呈z形折叠样式的背衬幅材施加到底片材料上,并且rfid标签施加器可将背衬幅材展开。在这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包括:当通过rfid施加器将rfid标签施加到底片材料上时,操作幅材去除机以去除背衬幅材。可选地,幅材去除机可包括空气管道,可对其施加负压以产生真空,真空可将背衬幅材吸入空气管道中。进一步可选地,在rfid标签施加器的操作期间,背衬幅材可在保持处于z形折叠样式的背衬幅材的箱与rfid标签施加器之间形成松弛环,并且第二方面的方法还可包括:使用夹具将一个背衬幅材的后端与下一个背衬幅材的前端手动拼接。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包括:在通过rfid标签施加器将每个rfid标签施加到底片之后和在通过rfid标签测试设备使每个rfid标签通电之前,将底片材料与顶片材料和吸收芯材料粘合地接合。如果需要,将底片材料与顶片材料和吸收芯材料粘合地接合可涉及滚动接合操作。

在将底片材料与顶片材料和吸收芯材料粘合地接合之后,可根据第二方面的方法操作rfid标签测试设备以使每个rfid标签第一次通电和第二次通电。响应于通过rfid标签测试设备使其第一次通电,每个rfid标签可被配置为通过无线发送rfid标签的rfid芯片的标签序列号和篡改位状态来进行响应。响应于通过rfid标签测试设备使其第二次通电,每个rfid标签可被配置为通过无线发送电子产品代码(epc)来进行响应。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包括:如果响应于被测试的rfid标签第一次被通电而标签序列号没有被从被测试的rfid标签无线发送,则将被测试的rfid标签和相应的失禁检测垫指定为测试失败。备选地或附加地,第二方面的方法还可包括:如果响应于被测试的rfid标签第一次被通电而从被测试的rfid标签无线发送的标签状态指示相应电极迹线形成开路而不是闭路,则将被测试的rfid标签和相应的失禁检测垫指定为测试失败。进一步备选地或附加地,第二方面的方法还可包括:如果响应于被测试的rfid标签第二次被通电而epc没有被从被测试的rfid标签无线发送,或者来自被测试的rfid标签的epc与预定的标签代码不匹配,则将被测试的rfid标签和相应的失禁检测垫指定为测试失败。

设想的是,第二方面的方法还可包括:如果rfid标签测试设备将被测试的rfid标签和相应的失禁检测垫指定为测试失败,则从包装操作中去除被拒绝的失禁检测并且通过使用离线rfid标签测试设备来手动重新测试rfid标签。如果在手动重新测试之后被测试的rfid标签被确定为仍然是测试失败,则该方法还包括废弃具有两次失败的rfid标签的失禁检测垫。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方面的方法还可包括:在机器方向上折叠粘合地接合的底片、顶片和吸收芯材料。例如,在机器方向上的折叠可发生在rfid标签测试设备的下游。第二方面的方法还可包括:将折叠的底片、顶片和吸收芯材料按长度切割,以形成按长度切割的失禁检测垫。可选地,第二方面的方法还可包括:在横向上折叠按长度切割的失禁检测垫,以形成可立即包装的完成的失禁检测垫。

在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将折叠的底片、顶片和吸收芯按长度切割可切断来自每个按长度切割的失禁检测垫的电极迹线的牺牲迹线部分,牺牲迹线部分保留在下一个相邻的失禁检测垫上,在按长度切割的失禁检测垫上留下两个单独的电极迹线部分用于失禁检测。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可提供一种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失禁检测垫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准备rfid标签施加器以将rfid标签放置在供给在一对压料辊之间的底片材料上。底片材料上可具有一系列电极迹线。第三方面的方法还可包括:操作压料辊电动机以在一对压料辊之间并朝向rfid标签施加器供给底片材料;操作rfid标签施加器以将每个rfid标签放置在一系列电极迹线中的相应电极迹线的区域上;和操作rfid标签测试设备以使用无线发射来使每个rfid标签第一次通电和第二次通电,并且响应于无线发射而从每个rfid标签接收返回信号。响应于通过rfid标签测试设备使其第一次通电,每个rfid标签可被配置为通过无线发送第一数据来进行响应,并且响应于通过rfid标签测试设备使其第二次通电,每个rfid标签被配置为通过无线发送第二数据来进行响应。第二数据可不同于第一数据。

在第三方面的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可至少包括rfid标签的rfid芯片的标签序列号和篡改位的状态,并且第二数据可至少包括电子产品代码(epc)。第三方面的方法还可包括:如果响应于被测试的rfid标签第一次被通电而标签序列号没有被从被测试的rfid标签无线发送,则将被测试的rfid标签和相应的失禁检测垫指定为测试失败。备选地或附加地,第三方面的方法还可包括:如果响应于被测试的rfid标签第一次被通电而从被测试的rfid标签无线发送的标签状态指示相应电极迹线形成开路而不是闭路,则将被测试的rfid标签和相应的失禁检测垫指定为测试失败。进一步备选地或附加地,第三方面的方法还可包括:如果响应于被测试的rfid标签第二次被通电而epc没有被从被测试的rfid标签无线发送,或者来自被测试的rfid标签的epc与预定的标签代码不匹配,则将被测试的rfid标签和相应的失禁检测垫指定为测试失败。

结合第三方面,如果rfid标签测试设备将被测试的rfid标签和相应的失禁检测垫指定为测试失败,则该方法还可包括从包装操作中去除被拒绝的失禁检测垫并且通过使用离线rfid标签测试设备来手动重新测试rfid标签。如果在手动重新测试之后被测试的rfid标签被确定为仍然是测试失败,则第三方面的方法还可包括:废弃具有两次失败的rfid标签的失禁检测垫。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方面的方法还可包括:操作独立于rfid标签测试设备的对准标记检测器,以确定一系列对准标记中的对准标记与对准标记的期望位置相比在底片材料上的实际位置,并且从对准标记检测器输出信号,信号指示是否应该操作压料辊电动机控制器以推进或延迟压料辊之间的底片材料的供给。可选地,第三方面的方法还可包括:将信号提供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并且从plc输出速度信号以反馈控制压料辊电动机。如果需要,第三方面的方法还可包括:将来自plc的速度信号提供给rfid标签施加器,以反馈控制rfid标签施加器。备选地或附加地,第三方面的方法可包括:将来自plc的速度信号提供给rfid标签测试设备,以反馈控制rfid标签测试设备。

本公开设想的是,第三方面的方法还可包括:操作rfid标签施加器以将rfid标签施加到来自背衬幅材的底片材料,背衬幅材最初处于包装状态,并且rfid标签施加器可将背衬幅材解开。在第三方面的这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包括:当通过rfid标签施加器将rfid标签施加到底片材料上时,操作幅材去除机以去除背衬幅材。可选地,幅材去除机可包括空气管道,可对其施加负压以产生真空,真空可将背衬幅材吸入空气管道中,或背衬幅材可被幅材去除机重新卷起。进一步可选地,在rfid标签施加器的操作期间,第三方面的方法还包括:使用夹具将一个背衬幅材的后端与下一个背衬幅材的前端手动拼接。

在第三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包括:在操作rfid标签测试设备之前,将底片材料与顶片材料和吸收芯材料粘合地接合。如果需要,将底片材料与顶片材料和吸收芯材料粘合地接合可涉及滚动接合操作。

本公开设想的是,第三方面的方法还可包括:在机器方向上折叠粘合地接合的底片、顶片和吸收芯材料。例如,在机器方向上的折叠可发生在rfid标签测试设备的下游。第三方面的方法还可包括:将折叠的底片、顶片和吸收芯材料按长度切割,以形成按长度切割的失禁检测垫。可选地,第三方面的方法可包括:在横向上折叠按长度切割的失禁检测垫以形成可立即包装的完成的失禁检测垫。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一种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失禁检测垫的制造方法可包括:在底片材料上印刷电极迹线。该方法还可包括:在底片材料上放置射频识别(rfid)标签,以使rfid标签电耦合到电极迹线。该方法还可包括:用以间隔开的棋盘构造布置的粘合剂层将吸湿芯粘附到顶片材料上。该方法还可包括:将顶片材料和吸湿芯粘附到底片材料上,以将吸湿芯固定在顶片材料和底片材料之间。

在第四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包括:形成间隔开的棋盘构造,其具有与第二行粘合剂标记间隔开的第一行粘合剂标记。该方法还可包括:用第一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形成第一行粘合剂标记。该方法还可包括:用第二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形成第二行粘合剂标记。该方法还可包括:使第一多个间隔开的标记与第二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偏移。该方法还可包括:将第一行粘合剂标记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二行粘合剂标记间隔开。该方法还可包括:将第一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间隔开。该方法还可包括:将第二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开。

第四方面的方法设想的是,在非织造层上用聚乙烯的层压体形成底片材料。该方法还可包括:将顶片材料和吸湿芯与底片材料滚动接合。该方法还可包括:在机器方向上折叠粘合地接合的底片材料、顶片材料和吸湿芯。该方法还可包括:将折叠的底片材料、顶片材料和吸湿芯按长度切割,以形成按长度切割的失禁检测垫。该方法还可包括:在横向上折叠按长度切割的失禁检测垫,以形成可立即包装的完成的失禁垫。该方法还可包括:在将顶片材料和吸湿芯粘附到底片材料上之后使rfid标签通电。

期望的是,第四方面的方法包括:沿着底片材料的边缘将顶片材料和吸湿芯粘附到底片材料上。该方法还可包括:沿着底片材料的所有四个边缘将顶片材料和吸湿芯粘附到底片材料上。

可选地,第四方面的方法可包括:在底片材料上印刷多个电极迹线。该方法还可包括:将rfid标签电耦合到多个电极迹线。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一种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失禁检测垫可包括:包括电极迹线的底片材料。射频识别(rfid)标签可被放置在底片材料上,以便将rfid标签电耦合到电极迹线。吸湿芯可用以间隔开的棋盘构造布置的粘合剂层粘附到顶片材料上。将顶片材料和吸湿芯可被粘附到底片材料上,以将吸湿芯固定在顶片材料和底片材料之间。

在第五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间隔开的棋盘构造可包括与第二行粘合剂标记间隔开的第一行粘合剂标记。第一行粘合剂标记可包括第一多个间隔开的标记。第二行粘合剂标记可包括第二多个间隔开的标记。第一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可与第二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偏移。第一行粘合剂标记可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二行粘合剂标记间隔开。第一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可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间隔开。第二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可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开。

第五方面可设想的是,底片材料可包括在非织造层上的聚乙烯的层压体。顶片材料和吸湿芯可与底片材料滚动接合。顶片材料和吸湿芯可沿着底片材料的边缘粘被附至底片材料。顶片材料和吸湿芯可沿着底片材料的所有四个边缘粘附到底片材料。该垫可包括印刷在底片材料上的多个电极迹线。rfid标签可电耦合到多个电极迹线。

根据本公开的第六方面,一种失禁检测垫的制造方法可包括:用以间隔开的棋盘构造布置的粘合剂层将吸湿芯粘附到顶片材料上。该方法还可包括:将顶片材料和吸湿芯粘附到底片材料上,以将吸湿芯固定在顶片材料和底片材料之间。

在第六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可包括:形成间隔开的棋盘构造,其具有与第二行粘合剂标记间隔开的第一行粘合剂标记。该方法还可包括:用第一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形成第一行粘合剂标记。该方法还可包括:用第二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形成第二行粘合剂标记。该方法还可包括:使第一多个间隔开的标记与第二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偏移。该方法还可包括:使第一行粘合剂标记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二行粘合剂标记间隔开。该方法还可包括:将第一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间隔开。该方法还可包括:将第二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开。

根据本公开的第七方面,一种失禁检测垫可包括:底片材料。吸湿芯可用以间隔开的棋盘构造布置的粘合剂层粘附到顶片材料上。可将顶片材料和吸湿芯粘附到底片材料上,以将吸湿芯固定在顶片材料和底片材料之间。

在第七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间隔开的棋盘构造可包括与第二行粘合剂标记间隔开的第一行粘合剂标记。第一行粘合剂标记可包括第一多个间隔开的标记。第二行粘合剂标记可包括第二多个间隔开的标记。第一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可与第二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偏移。第一行粘合剂标记可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二行粘合剂标记间隔开。第一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可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间隔开。第二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可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开。

例如上面列出的那些和权利要求中列出的那些单独或与任何其他特征组合的附加特征可以包括可取得专利的主题,并且在考虑了以下示例了目前所知的实施实施例的最佳模式的各个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之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具体说明特别参考附图,其中:

图1a和图1b共同形成制造方法的方框图,该制造方法用于制造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失禁检测垫并用于在制造过程中测试失禁检测垫的电路;

图2是夹具的立体图,该夹具用于在制造过程中当rfid标签的第一幅材接近其末端时将包含射频识别(rfid)标签的幅材拼接在一起;

图3是图2的夹具的立体图,示出了夹具将rfid标签的第一幅材和第二幅材夹持在适当位置以用于拼接在一起;

图4是用图2的夹具形成的失禁检测垫的爆炸图;

图5是图4所示的粘合剂层的俯视图,该粘合剂层具有呈间隔开的棋盘构造的粘合剂标记;以及

图6是图5所示的粘合剂层的侧视图,该粘合剂层具有形成在粘合剂标记之间的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a和图1b图解地所示,用于制造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失禁检测垫的方法10包括在底片材料12上印刷一系列电极迹线,如图1a的方框14所示。在方框14中,术语电极迹线被称为导电网格,并且这些术语在本文中可互换使用。在本公开范围内的合适的电极迹线或导电网格的示例可以在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8/0021184a1(特别是参见图36、39、45和61-62d以及相关描述)、no.2017/0246063a1(特别是参见图9和12a-13d以及相关描述)和no.2019/0060137(特别是参见图9a、10、11、14a-18、25和31a-31n以及相关描述)中找到,其中每个在此以其不与本公开冲突的程度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中,本公开应控制任何不一致之处。

在说明性示例中,由一个或多个供应商16提供底片材料12的卷,未在其上印刷任何电极迹线。一个代表性的供应商16是田纳西州旧希科里(oldhickory,tennessee)的avintivtechnicalnonwovens(以前称为fiberweb)。与方框14相关联的印刷机接收底片材料12的卷,如图1a中的接收图标18所示。印刷机展开所接收的底片材料12,在其上印刷一系列电极迹线,然后重新卷起底片材料12用于进一步处理。在方框14处,根据需要还可以执行可选的对准拼接操作,以使一卷底片材料12的末端以对准或紧密靠近的方式被附接到下一卷底片材料12的起点。在一些实施例中,底片材料包括聚乙烯片或层与纺粘非织造层的层压体。与方框14相关联的代表性的印刷机是纽约布法罗(buffalo,newyork)的tapecon,其使用印刷滚筒或印版以及来自新泽西州帕西帕尼(parsippany,newjersey)的sunchemicalcorporation的导电油墨在所接收的底片材料12上印刷电极迹线。

结合方法10,发现不需要电晕处理以适当地将油墨粘附到聚乙烯层上。

在方法10的方框14中,底片材料12经历随机的印刷和固化过程。特别地,在方框14处,各种图标和商标信息(例如公司徽标和失禁检测垫的产品名称)被印刷在底片材料12的纺粘非织造层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方框14处的印刷操作可以采用底部印刷技术,其中在底片材料12下方的压料辊将uv固化油墨施加到底片材料12。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溶剂或水基油墨。在本公开所设想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方框20处,商标以及水滴图标(例如,参见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7/0246063的图18a-19d,其已通过引用并入本文)被印刷在底片材料12上。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供应了预印有各种图标和商标信息的底片pe材料12。

方框20表示印刷是“随机的”,因为商标和水滴图标分别沿机器方向(即,底片材料12当其通过方法10的制造设备展开并移动时的运动方向)按行重复地印刷在底片材料12上,然后,当将底片材料12和下面要讨论的其他层切割以形成单个的失禁检测垫时,单个的商标在底片上的位置会因垫而异。在压料辊将油墨施加到底片材料12之后,使用uv光将底片材料12上的油墨固化。执行方框20的随机印刷和uv固化过程的一个代表性的制造商是威斯康星州奥克莱尔(eauclaire,wisconsin)的prestoabsorbentproducts。

如方框22所示,将气流成网芯层压体材料24的卷退绕,并根据需要进行自动拼接,以便将一卷气流成网芯层压体材料24的末端附接到下一卷气流成网芯层压体材料24的起点。层压气流成网芯层压体材料所必需的设备的一个代表性的供应商是印第安纳州韦恩堡(fortwayne,indiana)的webindustries。在材料24展开的同时,非织造的顶片材料26的卷被展开并经历如方框28所示的随机印刷和固化过程。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方框28处的印刷操作采用顶部印刷技术,其中顶片材料26上方的压料辊将uv固化油墨施加到顶片材料26。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溶剂或水基油墨。在压料辊将油墨施加到顶片材料26之后,油墨在顶片材料26上经历固化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方框28处,将头部和脚部的标记或图标印刷在非织造顶片材料26上。对于被设想为在方框28处印刷在顶片材料26上的头部和脚部的图标的示例,参见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7/0246063的图10a-12c、13a-13c和14a-17d,其已经通过引用并入本文。类似于方框20,方框28表示印刷是“随机的”,因为头部和脚部的图标分别沿机器方向按行重复地印刷在顶片26上,然后当将底片材料12、印刷材料26和气流成网芯层压体材料24切割以形成单个的失禁检测垫时,单个的头部和脚部的图标在顶片上的位置会因垫而异。头部图标和脚部图标分别位于失禁检测垫的顶部边缘和底部边缘附近,以向护理人员提供关于在使用中当将失禁检测垫放置在患者下方时应如何定向失禁检测垫的指示。

在方框28处的印刷和固化操作之后,展开的气流成网芯层压体材料24和顶片材料26进入主转换线30,该主转换线30包括热熔粘合剂分配器网络,如图1a的方框32所示。热熔粘合剂分配器网络32包括一个或多个粘合剂材料的供应器、容器或储存器,其沿着主转换线30分布在各个位置,用于对失禁检测垫的各个部件一起进行狭缝涂覆和/或喷射涂覆。因此,从粘合剂储存器通向主转换管线30的一系列软管用于分配粘合剂。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主转换线30的开始处将ssmms阻隔层直线地层压到气流成网芯材上,这消除了在方框22处将阻隔层层压到气流成网芯材料上的需要。在顶片材料26和气流成网芯材料24到达主转换线30之后,将粘合剂狭缝涂覆在顶片材料26上,以将气流成网芯层压体材料24粘附到其上。关于将粘合剂狭缝涂覆和喷射涂覆到失禁检测垫的各个部分上,参见例如已通过引用并入本文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8/0021184中的讨论(特别是在段落[0326]-[0328]和[0334]中)。关于将粘合剂狭缝涂覆和喷射涂覆到失禁检测垫的各个部分上,还参见也已通过引用并入本文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9/0060137中(特别是在段落[0165]、[0169]、[0171]、[0172]、[0176]、[0209]、[0211]、[0292]和[0297]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热熔粘合剂分配器网络32是可从俄亥俄州西湖(westlake,ohio)的nordsoncorporation获得的粘合剂分配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转换线30(又名垫料线或垫料转换线)是由以下公司制造的类型:威斯康星州希博伊根瀑布(sheboyganfalls,wisconsin)的curtg.joa,inc.;意大利奥法嫩戈(offanengo,italy)的gdmspa;或意大利佩斯卡拉(pescara,italy)的fameccanica.dataspa。主转换线30包括底片驱动对准系统34,该底片驱动对准系统34包括一对压料辊,在随机印刷/uc固化20操作之后,将底片材料12供给通过该对压料辊。压料辊之一由电动机驱动,该电动机由来自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39的信号进行反馈控制。在一些实施例中,plc39可以是可从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milwaukee,wisconsin)的rockwellautomation,inc.获得的controllogixplc控制器。

当在转换生产线30上制造标准失禁垫时,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驱动压料辊的电动机是电动机。然而,当在转换线30上制造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失禁检测垫时,确定需要更高精确度的电动机。就这一点而言,bosch制造了用于驱动压料辊的合适电动机。因此,本公开设想在制造标准失禁垫和制造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失禁检测垫之间转换生产线,第一电动机(例如,allen电动机)驱动一对压料辊中的至少一个压料辊并且在标准失禁垫的制造过程中受到反馈控制,第二电动机(例如电动机)被构造为在失禁检测垫的制造过程中受到比第一电动机更精确的反馈控制。

在将底片材料12供给通过底片驱动对准系统34的压料辊之后,将rfid标签施加到底片材料12上,如图1a的方框36所示。在方框36处操作rfid标签施加器,以将rfid标签放置在底片材料12上的电极迹线的末端区域。对于这种rfid标签施加器的其他细节,参见美国专利no.8,453,700,该专利在此以其不与本公开冲突的程度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中,本公开应控制任何不一致之处。对于相对于底片材料12的电极迹线放置rfid标签的位置的示例,参见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8/0021184a1(特别是参见图31、34a、34b、36、39、61a-62d和69g以及相关说明)、no.2017/0246063a1(特别是参见图9和12a-13d以及相关说明)和no.2019/0060137(特别是参见图9a、9c、10、14a-14c、14f、15-18、21和31a-31n以及相关说明),其每一个均已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rfid标签供应在具有手风琴或z形折叠样式的释放衬垫上,如在方框38处图解地所示。用在rfid标签中的合适的rfid芯片包括例如nos.g2il+型号的芯片。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利福尼亚州弗里蒙特(fremont,california)的identiv,inc.模切薄铝层以形成rfid标签的天线,然后将天线、rfid芯片和电阻器(参见美国公开no.2019/0060137的图5b-7d以及相关讨论)放置在释放衬垫上。然后将具有天线、rfid芯片和电阻器的释放衬垫提供给明尼苏达州圣保罗(st.paul,minnesota)的innovize,inc.,该公司在适当的位置将泡沫和导电粘合剂施加在释放衬垫上(参见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8/0021184a1的图57以及相关讨论,并且参见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9/0060137的图4a-4d以及相关讨论)。在其他实施例中,使用管线侧尿布带标签转换器在转换管线30上完成向rfid标签的泡沫的在线施加。z形折叠释放衬垫上的rfid标签被图解地示出,并在方框38中被称为转换后的rfid标签40。

在盖洛德(gaylord)箱中提供包括rfid标签和相关的z形折叠释放衬垫的转换后的rfid标签40,然后如方框42图解地所示执行退绕操作,以向方框36的标签施加器提供连续幅材rfid标签组件。退绕操作涉及旋转的心轴,转换后的rfid标签40的释放衬垫以螺旋样式缠绕在旋转的心轴上,以便在引入到标签施加器之前弄平z形折叠释放衬垫。在方框38的盖洛德箱和方框42的通向方框36的rfid标签施加器的旋转的心轴之间,释放衬垫形成向下悬挂的大的松弛环。通过以这种方式提供松弛环,有足够的时间将一个z形折叠释放衬垫的尾端与下一个z形折叠释放衬垫的前端拼接起来,而无需停止旋转的心轴。因此,在拼接操作期间,旋转的心轴拉动释放衬垫材料的松弛环,但目的是在松弛环被旋转的心轴拉紧之前完成拼接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标签施加器包括视觉检查设备,例如照相机,其用于监视rfid标签在底片材料12上的适当放置。如果视觉检查设备检测到一行中至少缺少两个rfid标签,则标签施加器发送信号以关闭主转换线30,并且失禁检测垫的生产停止。这允许检查转换后的rfid标签40的库存是否有问题,并且如果需要的话用新库存替换。释放衬垫材料在不再旋转的心轴上的适当布置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检查和调整。

现在参照图2和图3,在一个z形折叠释放衬垫的后端与另一z形折叠释放衬垫的前端的拼接操作期间使用的夹具200包括大致矩形的前板202,该前板202具有穿过其形成的细长的手孔204,以向板202提供限定在手孔204和板202的前边缘208之间的抓握部分206。手孔204足够大,以便操作者将四个手指从中穿过。在夹具200的说明性实施例中,手孔204位于板202的第一侧边缘210和第二侧边缘212之间的大约中间,并且在板202的前边缘208与后边缘214之间的大约中间。在其他实施例中,手孔204位于板202上的其他位置或完全省略。边缘208、210、212、214中的每一个基本上是直的(例如,在制造公差之内),板202具有使相邻边缘208、210、212、214相互连接的圆角区域。

夹具200还包括基本上矩形的后板216、通过诸如与板216的第一端边缘222相邻的示例性螺钉220之类的紧固件固定至板216的第一夹紧件218以及通过诸如与板216的第二端边缘226相邻的螺钉220之类的紧固件也固定至板216的第二夹紧件224。夹紧件218、224分别包括致动手柄228、偏心连杆230和夹紧垫232。夹紧垫232通过螺栓236和一对螺母238安装到偏心连杆230的各个叉形连接件234的远端。椭圆形垫圈240插在每个螺母238和相应叉形连接件234之间。螺栓236基本上垂直(例如,在90度的正负10%内)于相应叉形连接件234的长尺寸。螺栓236的旋转调节夹紧垫232相对于相应叉形连接件234的位置。一旦夹紧垫232相对于叉形连接件234处于期望的位置,则靠着垫圈240和叉形连接件234的端部拧紧螺栓238。

如图2所示,夹具200包括位于板202、216之间并且互连板202、216的六个标签对准板242。因此,每个板242的相对端都联接到板202的后边缘214和板216的前边缘244。各个板242间隔开,从而间隙246限定在每对相邻的板242之间。各个板242间隔开的距离与如图3所示的释放衬垫250上的rfid标签248间隔开的距离基本上相同。因此,例如,如图3所示,在一个释放衬垫250的尾端处的三个rfid标签248被放置在夹具200中,以覆盖在夹具200的一侧处的三个相应的板242,并且在下一个释放衬垫250的前端的三个rfid标签248被放置在夹具200中,以覆盖夹具200另一侧处的三个相应的板242。

在将释放衬垫250以端对端的关系放置在夹具200中之后,将夹紧件218、224的手柄228从图2所示的第一位置移动到图3所示的第二位置,以致动连杆230以使垫232移动成与在夹具200的相对端处的rfid标签248夹紧接触,从而将rfid标签248和释放衬垫250固定在夹具200中的适当位置。这种rfid标签在夹具200中放置的布置导致在一个释放衬垫250的尾端与下一个释放衬垫250的前端之间形成一条拼合线252。然后在拼合线252处使用胶带将相邻的释放衬垫250互连在一起,从而使在其上具有标签248的相互连接的释放衬垫250被无缝地拉到方框42的旋转的心轴上,并以上述螺旋样式缠绕到心轴上。

再次参考图1a,当rfid标签248与随附的释放衬垫250分离并附接到底片材料12上时,通过释放衬垫去除系统44将释放衬垫250从主转换线30上拉开用于最终回收,如图标4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释放衬垫去除系统44包括一个幅材去除机,例如空气管道,向其施加负压以产生将释放衬垫250吸入空气管道中的真空,该释放衬垫250有时在本文中称为背衬幅材。在一些实施例中,被抽真空进入到去除系统44的空气管道中的释放衬垫250被收集在回收容器中,以最终被运输到回收设施。

在方框36中将rfid标签248联接到底片材料12之后,具有rfid标签248的底片材料12在滚动接合操作中与顶片26和气流成网芯层压体材料24结合,如方框48所示。滚动接合操作包括基于底片材料12上提供的一系列对准标记,将间隔开的气流成网芯层压体材料24的基本上矩形部分放置在底片材料12上的适当位置处。例如,参见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7/0246063a1的在图9中的对准标记254以及第[0131]段中的相关讨论;参见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8/0021184a1的在图31中的对准标记3144以及第[0323]段中的相关讨论;并且参见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9/0060137的分别在图9a和图25中的对准标记141b、141b’以及第[0202]和[0299]段的相关讨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片材料12上的相同对准标记也与rfid标签248的适当放置结合使用。

在完成的失禁检测垫中,气流成网芯层压体材料24的矩形部分的长度和宽度不如其间夹有气流成网芯层压体材料24的顶片材料26和底片材料12长和宽。因此,在方框48的滚动接合操作期间,在气流成网芯层压体材料24的矩形部分被放置在底片材料12上之后,在气流成网芯层压体材料24的矩形部分之间存在间隙。此外,在方框48的滚动接合操作期间,热熔粘合剂分配器网络32将粘合剂喷射涂覆和狭缝涂覆在底片材料12、气流成网芯层压体材料24和顶片材料26的适当位置处。

在方框48处将材料12、24、26滚动接合在一起以形成连续幅材之后,对所得的连续幅材的rfid标签进行闭环rfid测试,如图1a的方框5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方框50处执行rfid测试的设备包括可从芬兰艾斯堡(espoo,finland)的voyanticltd.获得的voyantictagsurancetm测量系统。根据本公开,在标准失禁垫的制造过程中,方框50的rfid标签测试设备向上升高到转换线30之上,并且在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失禁检测垫的制造过程中,方框50的rfid标签测试设备下降至与沿转换线30移动的连续幅材的rfid标签通信接近。例如,方框50的rfid标签测试设备从转换线30所位于的制造设施的天花板或高架框架上悬挂下来。

转换线30以高速运行,出于本公开的目的,该速度被认为是150至900英尺/分钟(fpm)连续幅材的垫处理速度,这与每分钟生产50至300块垫相关,通过方法10生产的失禁检测垫形状基本上是矩形的,宽度和长度尺寸为约30英寸×约36英寸。期望的是,在方框50处的rfid标签测试设备在达到该范围内的速度的任何时间都可操作,这相当于每个垫的测试过程窗口时间为200毫秒至1.2秒。

在失禁检测垫的制造过程期间的使用中,方框50的rfid标签测试设备以两个单独的脉冲发射无线能量,以激活在其下方通过的rfid标签的rfid芯片,并且读取作为回应的从rfid标签发出的反向散射反射信号。就这一点而言,方框50的rfid标签测试设备识别连续幅材上包含的特征(例如,电极迹线样式和/或对准标记),其指示rfid标签即将出现在幅材上,并且根据需要触发测试系统运行。rfid标签测试设备激活每个rfid标签、获取数据并且读取rfid标签,读取rfid标签包括捕获标签标识(id)或序列号以及捕获包括在rfid标签发射的数据中的篡改位的状态。rfid标签测试设备还将标签和篡改位状态的信号发送到中央处理单元(cpu)或服务器52,以进行存储并用于剔除坏垫,如信息方框54所示。rfid标签测试设备还可以向高速喷墨印刷机发送信号,以标记读取失败或对其来说尚未适当地设置篡改位的垫,以指示相关的电极迹线形成闭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通过与能量的第一脉冲相关的rfid标签测试设备来确定测试失败的标准定义如下:(1)获取和读取rfid标签序列号失败,导致“未读取”情况,或者;(2)获取rfid标签序列号,但读取和获取标签篡改位的状态失败,导致“无篡改状态”故障,或者;(3)rfid标签篡改位的状态为“0”(开路)状态,导致“开路”故障。另一方面,用于通过与能量的第一脉冲相关的rfid标签测试设备读取rfid标签来确定测试接受的标准定义如下:(1)获取rfid标签序列号,以及;(2)获取篡改位状态,以及(3)rfid标签篡改位具有“1”(闭路)的状态。因此,如果未收到测试接受的所有三个条件,则该测试将被视为测试失败,并且将以下面讨论的方式处理受测试的垫。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第二次被rfid标签测试设备以能量的脉冲激发,每个rfid标签被配置为通过无线发送电子产品代码(epc)进行响应。用于结合能量的第二脉冲来确定被测试的rfid标签和相应的受测试的失禁检测垫的测试失败的标准如下:(1)是否epc未被从被测试的rfid标签无线发送,或者(2)是否来自被测试的rfid标签的epc与预定的标签代码不匹配。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rfid标签测试花费大约45毫秒,并且第二rfid标签测试花费大约40毫秒。在一些实施例中,rfid标签的epc的长度是40个字符,并且使用相同的epc,且相同的epc对于所有rfid标签来说是共同的。在第一测试和第二次测试期间以读取rfid标签而发射的能量在与rfid标签设计兼容的频率内。

根据本公开,方框50的rfid标签测试设备响应于感测幅材移动而进入“准备操作”模式,然后当50个垫/分钟(150fpm)生产速率发生时进入“完全操作”模式(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已经以较低的速度将rfid标签加载到底片材料12上的位置,则更快),并且如果转换线30停止或者如果rfid标签未能由方框36处的标签施加器放置在连续幅材上,则通过rfid标签测试设备进行的测试停止。在一些实施例中,rfid标签测试设备使用紧凑的光电传感器/眼睛标记检测器来检测对比色气流成网芯材料24的前缘。一种合适的眼睛标记检测器是可从日本京都(kyoto,japan)的omroncorporation获得的omrone3z光电传感器。

在气流成网芯材料24的前缘检测之后,或者通过监视运行里程(例如900毫米),以适当延迟激活rfid标签测试设备以读取如上所述的rfid标签序列号、rfid标签篡改位的状态和rfid标签的epc代码。rfid标签测试设备将来自每个单独测试的测试结果信息的数据包以及进行测试的确切时间中继到服务器52,服务器52转而将数据包传送到中央plc39。将数据制成表格用于长期记录存储,也可以通过下面讨论的手动的、离线rfid标签测试设备进行访问。在方框55处图解地指示了测试数据在plc39和/或服务器52和/或在某个其他服务器中的存储,方框55中写着“将所有测试数据备份到网络服务器以供将来访问/查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上述测试失败情况之一发生,则在方框50处的rfid标签测试设备的读取器根据需要以适当延迟向喷墨印刷头发送信号以补偿转换线30的速度,喷墨印刷头位于具有rfid标签测试设备的rfid测试站的一端附近,并且印刷头将以下标记之一显著地印刷在对应于具有失败的rfid标签的失禁检测垫的适当位置处的底片材料12的背面:(1)如果“未读取”情况发生,则印刷“n”;(2)如果未读取到篡改位,则印刷连字符“-”;(3)如果篡改位为表示“开路”的“0”,则印刷“0”;以及(4)如果无法读取epc或epc是错误的epc,则印刷另一个代码,例如“e”。若需要,如果无法读取epc,则可以印刷一个代码,例如“e1”,并且如果从rfid标签读取了错误的epc,则可以印刷另一个代码,例如“e2”。结合方框50使用的合适的印刷机包括可从日本大阪(osaka,japan)的keyencecorporation获得的keyencemk-u6000系列通用喷墨印刷机。在方法10的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箭头中的十个rfid标签未通过rfid标签测试,则服务器52就此向plc39发送消息,并且plc39关闭转换线30,使得可以对rfid标签测试失败的根本原因进行调查并纠正。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rfid标签测试设备未能向印刷头发送信号或未能拒绝包括产品剔除斜槽的设备(如下所述),或者如果印刷头离线,则在一些实施例中,rfid标签测试设备将其状态更新为“故障”和“不运行”模式,并直接或通过服务器52将输出信号发送到plc39,以指示状态的变化。如图1a所示,方法10的方框36、48和50有时统称为主转换线30的密封模块。

在说明性示例中,在连续幅材移动通过方框50的rfid标签测试设备之后,其通过可选的视觉检查设备,如方框56所示。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框56的视觉检查设备被省略或位于主转换线30中的其他地方。如果存在,则在一些实施例中,视觉检查设备可以由日本大阪的keyencecorporation制造。方框56的视觉检查设备包括恒线扫描照相机,并且对从照相机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以检查连续幅材在转换线30上的适当的位置、在连续幅材上的适当的电极迹线位置以及在连续幅材上的适当的rfid标签位置。对方框56的视觉检查设备进行编程以知道每个失禁检测垫的垫长度为900mm,约36英寸。如图1a的信息方框58所示,方框56的视觉检查设备将消息发送到plc39,以报告和记录视觉缺陷,以便随后用于将有缺陷的垫从转换线30中剔除。

在说明性示例中在方框50的rfid标签测试设备的下游并且独立于方框50的rfid标签测试设备的方框56的视觉检查机或设备确定一系列对准标记中的每个对准标记的与对准标记的期望位置相比在底片材料上的实际位置。参见上文关于底片材料12上的对准标记的讨论。方框56的视觉检查机能够通过连续幅材的底片材料12看到对准标记,并且因此用作对准标记检测器。从方框56的对准标记检测器输出检查信号,该检查信号指示是否应该操作在方框34处的第二电动机以推进或延迟在压料辊之间底片材料12的供给。有时这被称为通过压料辊调节底片材料12的“吃水”。在一些实施例中,以约1/8英寸的增量推进或延迟底片驱动对准系统34的第二电动机。更具体地,将来自方框56的视觉检查机的检查信号提供给plc39,plc39转而输出速度信号以反馈控制方框34的第二电动机。来自plc39的速度信号也被传送至方框36的rfid标签施加器和方框50的rfid标签测试设备以分别反馈控制rfid标签施加器和rfid标签测试设备。

在连续幅材通过方框56的视觉检查设备之后,沿机器方向折叠连续幅材,如图1a的方框60所示。如上所述,机器方向是与连续幅材通过转换线30移动的方向平行的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连续幅材具有在方框60处介绍的四次机器方向折叠。参见,例如,已经通过引用并入本文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7/0246063a1的图9中的折叠线252(以及相关讨论)。方法10的方框56、60有时被统称为如图1a所示的主转换线30的纵向折叠模块。

在方框60处进行机器方向折叠之后,将连续幅材按长度切割,如方框62所示。方框62有时被称为方法10的最终刀模块。因此,在方框62处,连续幅材被切断成单个的失禁检测垫。方框62被标记为“按长度切割(对准)”。方框62中的术语“对准”是指这样的事实,即每个电极迹线的牺牲迹线部分被切断并留在下一个相邻的失禁检测垫上,从而使得第一和第二单独的电极保留在每个按长度切割的失禁检测垫上。在牺牲迹线部分和每个电极迹线的电极部分之一上提供间隔开的对准标记,以描绘出应在其中进行最终切割的间隙或空间。参见,例如,已经通过引用并入本文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9/0060137的图25中的一对对准标记141a’(以及相关讨论)。

方框62的最终刀模块包括辊子,在切割之前,连续幅材通过辊子供给。轴编码器联接到最终刀模块的一个辊子上,并具有一个轴编码器,轴每转一度该轴编码器输出30个脉冲,从而生成一个速度信号,该速度信号被传送到plc39。plc39转而将来自方框62的速度信号提供给方框34、36、50的设备,以便如果需要,调整方框34、36、50处的设备的操作。在方框62的最终刀模块处将连续幅材按长度切割之后,将单个的失禁检测垫沿横向折叠,如方框64所示。横向折叠基本上垂直于机器方向折叠,并且因此在失禁检测垫的宽度方向上作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方框64处进行三次横向折叠。这涉及将失禁检测垫在横向上对折,然后将失禁检测垫在横向上再次对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方框65所示,在方框62处将失禁检测垫按长度切割后,执行开环rfid测试。在说明性示例中,方框65的开环rfid测试被示出为方框64的横向折叠操作之后,但是如果需要,可以在方框64之前执行开环rfid测试。在开环rfid测试中,确定已从受测试的电极上适当地切割下了牺牲迹线,并且从rfid标签适当地传达了开路情况以及如上文结合方框50的闭环测试所讨论的其他数据。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执行方框65的开环rfid测试的设备可包括voyantictagsurancetm测量系统。如果在方框65处进行测试后确定该标签适当地运行,则这表明rfid标签已适当地放置在失禁检测垫的电极上。因此,在方框65处的测试是可能不需要方框56处的视觉检查的一个原因,尽管在本公开范围内的实施例设想了其中方框56处的视觉检查和方框65处的开环rfid测试都存在。

现在参考图1b,在方框64处对失禁检测垫进行横向折叠之后,未通过方框56的视觉检查测试的失禁检测垫如方框66所示被剔除并且如虚线箭头68和回收图标70所示被回收。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在方框56处被拒绝的失禁检测垫与喷嘴对准时,压缩空气的喷嘴被激活。从喷嘴排出的压缩空气将被拒绝的垫推到斜槽上,该斜槽向下倾斜并在收集被拒绝的垫进行回收的回收箱上方终止。来自喷嘴的压缩空气排出的方向通常是在转换线30的横向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使用机械系统(例如推杆或倾斜板或箱)从转换线30中移动被拒绝的垫并且移动到通往方框66处的回收箱的斜槽。方法10的方框64、66有时被统称为如图1a和图1b所示的主转换线30的双折叠模块。

在方框66处将具有视觉缺陷的垫从转换线30中剔除之后,未通过方框50处的闭环rfid测试的垫如方框72所示被从良好垫中剔除并且如虚线箭头74所示被收集在箱中,用于如方框76所示的在离线rfid测试站进行后续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视觉缺陷而在方框66处被剔除的垫是远离方框56的视觉检查设备的11个垫,并且在方框72中由于rfid测试缺陷而被剔除的垫是远离方框50的rfid标签测试设备的14个垫。

在方框76处的离线rfid测试使用离线rfid标签测试设备,该设备基本上类似于在方框50和/或方框65处使用的设备,但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由操作者手动操作。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方框76处的设备半自动操作以加载和测试垫。在方框76处的离线rfid测试与由方框50的rfid标签测试系统获得并在服务器52中列出的数据一起协作,以进行读取访问和数据比较,以便允许工程师或请求或询问被剔除垫的读取状态的任何过程操作者作出快速确定。在图1b中方框78处图解地示出了从服务器52访问先前的测试日期,在方框78处写着“查询rfid测试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框76的离线rfid标签测试系统或设备包括手持式或固定安装的rfid标签读取器以及图形用户界面(gui),该图形用户界面显示从服务器52获取的来自方框50的测试的初始测试结果和在方框76处读取的瞬时测试结果。操作方框76的离线rfid标签测试系统的目的是能够恢复由于某种原因而未能通过方框50的rfid标签测试但第二次进行测试则通过rfid标签测试的垫。方框76的离线rfid测试系统位于便携式工作台上,该便携式工作台位于转换线30附近或将在下面进一步详细讨论的optima包装线附近。

在将先前测试过的垫呈现给在方框76的rfid标签测试站的读取器后,如果该垫的rfid标签起作用,则rfid标签测试设备激活并获取正在被测试的垫的无源rfid标签内的rfid芯片并获得rfid标签序列号。如果无法获取rfid芯片或无法获得rfid标签序列,则认为该垫有缺陷,并且gui显示测试失败以供操作者读取。然后,如图1b中的虚线箭头80和回收图标82所示,将被拒绝的垫回收。

方框76的rfid标签测试设备还读取rfid标签篡改位的状态。在此过程中,此时标签篡改位状态应读取为“0”(开路状态),因为在完成方框62的按长度切割操作之后,电极迹线的牺牲迹线部分已从电极迹线的其余部分上切断。如果此时标签状态读取为“1”(闭路状态),则认为该垫有缺陷,并且gui显示测试失败以供操作者读取。然后,如箭头80和图标82所示,将被拒绝垫回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电线或在其相对端具有鳄鱼夹或具有附接到气缸测试装置上的钉床的其他合适的导体附接到靠近垫的外边缘的垫的两个单独的电极迹线部分上,在靠近垫的外边缘处电极迹线部分没有被气流成网芯层压体材料24覆盖。关于电极迹线部分一直延伸到失禁检测垫的外边缘的示例,请参见: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8/0021184a1的图31、34a、34b、36、39、61a-62d和69f(以及相关描述);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7/0246063a1的图9和12a-13d(以及相关描述);以及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9/0060137的图9a、9c、10、11、25和31a-31n(以及相关描述),每个已经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基本上,鳄鱼夹和电线或钉床测试装置都可以充当缺少的牺牲痕迹部分的代理。鳄鱼夹的牙齿或钉床的钉子能够刺穿底片材料12和/或顶片材料26以与电极迹线部分电接触。

在将鳄鱼夹和电线或钉床测试装置附接到正在被测试的垫上之后,操作方框76的rfid标签测试设备以读取rfid标签篡改位的状态。在此过程中,此时标签篡改位状态应读取为“1”(闭路状态),因为鳄鱼夹和电线或相关的导体正在使电极迹线电路完整。如果此时标签状态读取为“0”(开路状态),则认为该垫有缺陷,并且gui显示测试失败以供操作者读取。然后,如箭头80和图标82所示,将被拒绝的垫回收。如果需要,操作在方框76处的rfid标签测试设备以在不将鳄鱼夹和电线附接到受测试的垫上的情况下和在将鳄鱼夹和电线附接到受测试的垫上的情况下读取rfid标签篡改位。通过在将鳄鱼夹和电线附接到垫上的情况下和在不将鳄鱼夹和电线附接到垫上的情况下进行测试,当垫最终用于医疗保健机构时,可以合理地确保在开路情况下(即,当垫上没有失禁时)和闭路情况下(即,垫上有失禁,并且失禁桥接电极迹线部分)垫的rfid芯片的适当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旦在方框76的离线rfid标签测试站处受测试的垫被确定为被拒绝的垫,则操作者检查垫以验证垫上的印刷标记(如上所述)与在方框76的离线rfid标签测试期间检测到的缺陷匹配。通过确认在方框50处拒绝的原因与在方框76处拒绝的原因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合理地确保方框50、方框76的rfid标签测试设备的适当操作。如果在方框50和方框76处拒绝的原因不匹配,则操作者可以决定检查测试设备以确定是否设备有应纠正的问题。在方框76处拒绝每个垫的原因被传达并存储在服务器52中,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与先前的测试结果相关联,并且还与诸如垫的制造日期之类的其他信息关联。这允许对在方框50和方框76处的测试期间累积的测试数据进行后续分析和将来调查。将类似数据存储在服务器52中以供垫通过在方框76处的手动rfid标签测试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框76的rfid标签测试设备包括外壳,在其中放置受测试的垫,然后操作者踩脚踏板以使得外壳中的天线使rfid芯片通电用于读取。在方框76处的垫的拒绝可以结合方框50以上面描述的任何方式发生(例如,缺少的rfid标签或根本无法获取的rfid标签、epc缺少或不正确、或篡改位未处于适当的状态)。如果需要,从外壳中取出垫,附接鳄鱼夹和电线,然后将垫放回外壳中,以进行附加的篡改位测试。

本公开还设想离线rfid标签测试的一部分可以被自动化,如方框84所示。在这种自动化测试中,如方框所示,被拒绝的失禁检测垫被提供给在方框84处的自动化rfid标签测试设备,如虚线箭头86所示。例如,在方框84处的自动rfid标签测试中,操作者不需要在每次读取垫时都踩下脚踏板,而是测试设备自动操作以在测试期间使rfid标签多次通电。同样,可以通过半自动过程进行测试的电极迹线部分的互连,而不必手动地将鳄鱼夹附接到受测试的垫上。例如,在垫保持折叠的情况下,可以自动地控制一对针或叉或一对的针或叉的单独的组(例如,钉床)以刺穿或至少进入失禁检测垫中,以与失禁检测垫的边界或外边缘附近的电极迹线部分电耦合。然后,在如上所述rfid芯片随后被通电之后,评估标签状态。如虚线箭头88和图标82所示,回收在方框84处被拒绝的垫。服务器52还将来自方框84的自动rfid标签测试的数据与来自方框84的测试的数据进行比较,并与之相关联,如方框78所示。

不管是否失禁检测垫在方框76或方框84处被重新测试,通过离线rfid标签测试的垫都返回到装袋机90,如图1b的虚线箭头92所示。通过方框50的第一rfid标签测试的失禁检测垫也被提供给方框90的装袋机。正如其名称所示,在方框90处将10个失禁检测垫放置在袋子中。方法10的方框72、方框90有时被统称为图1b所示的包装模块,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方框72、方框90处使用的设备可从威斯康星州格林湾(greenbay,wisconsin)的optimamachinerycorporation获得。

在方框94,操作纸箱印刷机以在要接收由方框90的装袋操作产生的袋装失禁检测垫的盒子上印刷相关信息。在方框94,盒子处于基本上平坦或未折叠的状态。在方框96处,操作纸箱成型机以将箱子折叠成其容器状形式,其尺寸和构造适于从方框90的装袋机接收特定数量的袋。每个袋中具有特定数量的失禁检测垫。例如,如果每个袋中具有10个失禁检测垫,并且如果首先将四个袋放入每个纸箱,则在方框96处的每个成型的纸箱接收40个失禁检测垫。当然,这仅是一个任意的示例,并且可以使用其他尺寸的袋子和盒子来容纳比先前示例中给出的数量更多或更少的失禁检测垫。

将失禁检测垫的袋放置在方框96处成型的纸箱中之后,如方框98所示,在每个纸箱上贴一个唯一的设备标识(udi)标签。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对于医疗器械要求udi标签,并且标签上的信息由fda规定。例如,要求udi标签包括由fda认可的发行机构建立的udi。在方法10的一些实施例中,方框98的贴标签设备由加利福尼亚州富勒顿(fullerton,california)的label-aire,inc.提供。

在方框98处将udi标签施加到纸箱后,如方框100所示,将纸箱传送到仓库自动堆垛机。在方框100处,自动堆垛机将纸箱放在货盘上以进行后续处理。例如,铲车102将已完成的纸箱货盘从方框100移动到最终产品(fg)库存104,以随后分配到医疗保健机构或其他分配机构,这些分配机构转而将货盘或货盘中更少数量的纸箱如方框106所示分配到医疗保健机构。

现在参考图4,使用上述方法和系统形成失禁检测垫120。失禁检测垫120类似于在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9/0060137中描述的失禁检测垫,但是使用间隔开的棋盘粘合剂构造来代替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9/0060137的图1、2、23和24的实施例中的狭缝涂覆的粘合剂层24。间隔开的棋盘粘合剂构造也可以以与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9/0060137的图19的实施例类似的方式使用。

垫120包括顶片122,顶片122上印刷有头部标记124和足部标记126,以在患者支撑装置(未示出)上定向。应当注意,头部标记124和足部标记126是可选的,并且可以不印刷在顶片122上。在一些实施例中,顶片122由非织造材料形成。

粘合剂层130以间隔开的棋盘构造位于顶片122的下方。在一些实施例中,粘合剂层130被喷射涂覆到吸湿芯136上,以将顶片122粘附到吸湿芯136上。在一些实施例中,低量流体过滤层140位于吸湿芯136下方,但在其他实施例中省略。射频识别(rfid)标签144位于流体过滤层140下方。在一些实施例中,rifd标签144是无源射频识别标签144。底片材料150粘附到顶片122以固定底片材料150和顶片122之间的其他层。底片材料150通过外围热熔粘合剂154粘附到顶片122,外围热熔粘合剂154被施加到底片材料150的边缘152,即被施加到底片材料150的所有四个边缘152。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片材料150由具有聚乙烯层压体的非织造层形成。电极迹线160被印刷在底片材料15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电极迹线160被印刷在底片材料150上。电极迹线160电耦合到rfid标签144。

图5示出了施加到吸湿芯136上的粘合剂层130。粘合剂层130包括多行170间隔开的粘合剂标记172。每行170在纬度方向174(又称为横向)上延伸,并且每一个粘合剂标记172在纬度方向174上间隔开以在每个粘合剂标记172之间形成凹部176。粘合剂层130还包括多个粘合剂标记182的偏置行180。每个偏置行180位于相邻的行170之间,并与相邻的行170隔开,以在每行170和相邻的偏置行180之间形成通道184。偏置行180在纬度方向174上延伸,并且每个粘合剂标记182在纬度方向174上间隔开以在相邻的粘合纬度标记182之间形成凹部186。

偏置行180的粘合剂标记182与行170的粘合剂标记172偏移。即,当在垂直于纬度方向174的纵向方向190(又称机器方向)上移动时,每个粘合剂标记182与在粘合剂标记172之间形成的凹部176对齐。同样,每个粘合剂标记172在纵向方向190上与粘合剂标记182之间的凹部186对齐。应注意,沿着顶片122的边缘192的粘合剂标记172中的一些由于空间限制部分地施加到吸湿芯136上。同样,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施加粘合剂标记172和182的喷射涂覆操作沿着吸湿芯136的边缘192部分地施加粘合剂标记182。

参考图6,在行170和偏置行180之间的通道184延伸了吸湿芯136的长度。通道184具有深度200,该深度200限定为从粘合剂标记172和182的顶部206到吸湿芯136的顶表面202。通道182的深度200基本上等于凹部186(示出)和凹部176(未示出)的深度204。将理解的是,当顶片122粘附到吸湿芯136时,粘合剂标记172和182可以变平一些并改变深度200和204。尽管如此,在将顶片122粘附到吸湿芯136之后,粘合剂标记172和182将顶片122和吸湿芯136间隔开,以保持通道182和凹部176和186。

1.一种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失禁检测垫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准备rfid标签施加器以将rfid标签放置在供给在一对压料辊之间的底片材料上,所述底片材料上具有一系列电极迹线;

操作压料辊电动机以在所述一对压料辊之间并朝向所述rfid标签施加器供给所述底片材料;

操作所述rfid标签施加器以将每个rfid标签放置在所述一系列电极迹线中的相应电极迹线的区域上;以及

操作rfid标签测试设备以使用无线发射来使每个rfid标签第一次和第二次通电,并且响应于所述无线发射而从每个rfid标签接收返回信号,其中响应于通过所述rfid标签测试设备使其第一次通电,每个rfid标签被配置为通过无线发送第一数据来进行响应,其中响应于通过所述rfid标签测试设备使其第二次通电,每个rfid标签被配置为通过无线发送第二数据来进行响应,所述第二数据不同于所述第一数据。

2.根据条目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数据至少包括所述rfid标签的rfid芯片的标签序列号和标签状态,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数据至少包括电子产品代码(epc)。

3.根据条目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响应于被测试的rfid标签第一次被通电而所述标签序列号没有被从所述被测试的rfid标签无线发送,则将所述被测试的rfid标签和相应的失禁检测垫指定为测试失败。

4.根据条目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响应于被测试的rfid标签第一次被通电而从所述被测试的rfid标签无线发送的标签状态指示所述相应电极迹线形成开路而不是闭路,则将所述被测试的rfid标签和相应的失禁检测垫指定为测试失败。

5.根据条目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响应于被测试的rfid标签第二次被通电而所述epc没有被从所述被测试的rfid标签无线发送,或者来自所述被测试的rfid标签的所述epc与预定的标签代码不匹配,则将所述被测试的rfid标签和相应的失禁检测垫指定为测试失败。

6.根据条目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rfid标签测试设备将被测试的rfid标签和相应的失禁检测垫指定为测试失败,则从包装操作中去除被拒绝的失禁检测垫并且通过使用离线rfid标签测试设备来手动重新测试所述rfid标签。

7.根据条目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在手动重新测试之后所述被测试的rfid标签被确定为仍然是测试失败,则废弃具有两次失败的rfid标签的所述失禁检测垫。

8.根据条目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操作独立于所述rfid标签测试设备的对准标记检测器,以确定一系列对准标记中的对准标记与所述对准标记的期望位置相比在所述底片材料上的实际位置,并且从所述对准标记检测器输出信号,所述信号指示是否应该操作压料辊电动机控制器以推进或延迟所述压料辊之间的所述底片材料的供给。

9.根据条目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检查信号提供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并从所述plc输出速度信号以反馈控制所述压料辊电动机。

10.根据条目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来自所述plc的所述速度信号提供给所述rfid标签施加器,以反馈控制所述rfid标签施加器。

11.根据条目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来自所述plc的所述速度信号提供给所述rfid标签测试设备,以反馈控制所述rfid标签测试设备。

12.根据条目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操作所述rfid标签施加器以将rfid标签施加到来自背衬幅材的所述底片材料,所述背衬幅材最初处于包装状态,并且所述rfid标签施加器将所述背衬幅材解开。

13.根据条目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当通过所述rfid施加器将所述rfid标签施加到所述底片材料上时,操作幅材去除机以去除所述背衬幅材。

14.根据条目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幅材去除机去除所述背衬幅材。

15.根据条目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用夹具将一个背衬幅材的后端与下一个背衬幅材的前端手动拼接。

16.根据条目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操作所述rfid标签测试设备之前,将所述底片材料与顶片材料和吸收芯材料粘合地接合。

17.根据条目16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底片材料与所述顶片材料和所述吸收芯材料粘合地接合包括滚动接合操作。

18.根据条目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机器方向上折叠粘合地接合的底片、顶片和吸收芯材料,其中折叠发生在所述rfid标签测试设备的下游。

19.根据条目1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折叠的底片、顶片和吸收芯材料按长度切割,以形成按长度切割的失禁检测垫。

20.根据条目1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横向上折叠所述按长度切割的失禁检测垫,以形成可立即包装的完成的失禁检测垫。

21.根据条目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用粘合剂层将吸湿芯粘附到顶片材料上,所述粘合剂层以间隔开的棋盘构造布置。

22.一种在制造标准失禁垫和制造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失禁检测垫之间转换生产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用第二电动机代替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驱动一对压料辊中的至少一个压料辊并且在所述标准失禁垫的制造期间被反馈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机被配置为在所述失禁检测垫的制造期间比所述第一电动机更精确地被反馈控制;

准备rfid标签施加器以将rfid标签放置在供给在所述一对压料辊之间的底片材料上,所述底片材料上具有一系列电极迹线;

将rfid标签测试设备移至所述生产线上的位置,以在将所述rfid标签放置在所述底片材料上后测试所述电极迹线的完整性;

操作所述第二电动机以在所述一对压料辊之间并朝向所述rfid标签施加器供给所述底片材料;

操作所述rfid标签施加器以将每个rfid标签放置在所述一系列电极迹线中的相应电极迹线的端部区域上;

操作所述rfid标签测试设备以使用多个无线发射来使所述rfid标签通电,并且响应于所述无线发射而从每个rfid标签接收返回信号,所述rfid标签测试设备使用至少一个所述返回信号来确定是否所述相应电极迹线形成闭路而不是开路;和

在制造所述失禁检测垫完成之后,将所述第二电动机替换为所述第一电动机,停用所述rfid标签施加器,并将所述rfid标签测试设备移离所述生产线,以便再次将所述生产线配置为制造所述标准失禁垫。

23.根据条目2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操作独立于所述rfid标签测试设备的视觉检查机,以确定一系列对准标记中的对准标记与所述对准标记的期望位置相比在所述底片材料上的实际位置,并且从所述视觉检查机输出检查信号,所述检查信号指示是否应该操作所述第二电动机以推进或延迟所述压料辊之间的所述底片材料的供给。

24.根据条目2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检查信号提供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并且从所述plc输出速度信号以反馈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机。

25.根据条目2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来自所述plc的所述速度信号提供给所述rfid标签施加器,以反馈控制所述rfid标签施加器。

26.根据条目2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来自所述plc的所述速度信号提供给所述rfid标签测试设备,以反馈控制所述rfid标签测试设备。

27.根据条目2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操作所述rfid标签施加器以将rfid标签从最初呈z形折叠样式的背衬幅材施加到所述底片材料上,并且所述rfid标签施加器将所述背衬幅材展开。

28.根据条目2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当通过所述rfid施加器将所述rfid标签施加到所述底片材料上时,操作幅材去除机以去除所述背衬幅材。

29.根据条目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幅材去除机包括空气管道,对其施加负压以产生真空,所述真空将所述背衬幅材吸入所述空气管道中。

30.根据条目2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rfid标签施加器的操作期间,所述背衬幅材在保持处于所述z形折叠样式的所述背衬幅材的箱与所述rfid标签施加器之间形成松弛环,并且还包括:使用夹具将一个背衬幅材的后端与下一个背衬幅材的前端手动拼接。

31.根据条目2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通过所述rfid标签施加器将每个rfid标签施加到所述底片之后和在通过所述rfid标签测试设备使每个rfid标签通电之前,将所述底片材料与顶片材料和吸收芯材料粘合地接合。

32.根据条目3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底片材料与所述顶片材料和所述吸收芯材料粘合地接合包括滚动接合操作。

33.根据条目3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将所述底片材料与所述顶片材料和所述吸收芯材料粘合地接合之后,操作所述rfid标签测试设备以使每个rfid标签第一次通电和第二次通电。

34.根据条目33所述的方法,其中响应于通过所述rfid标签测试设备使其第一次通电,每个rfid标签被配置为通过无线发送所述rfid标签的rfid芯片的标签序列号和标签状态来进行响应,并且其中响应于通过所述rfid标签测试设备使其第二次通电,每个rfid标签被配置为通过无线发送电子产品代码(epc)来进行响应。

35.根据条目3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响应于被测试的rfid标签第一次被通电而所述标签序列号没有被从所述被测试的rfid标签无线发送,则将所述被测试的rfid标签和相应的失禁检测垫指定为测试失败。

36.根据条目3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响应于被测试的rfid标签第一次被通电而从所述被测试的rfid标签无线发送的所述标签状态指示所述相应电极迹线形成开路而不是闭路,则将所述被测试的rfid标签和相应的失禁检测垫指定为测试失败。

37.根据条目3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响应于被测试的rfid标签第二次被通电而所述epc没有被从所述被测试的rfid标签无线发送,或者来自所述被测试的rfid标签的所述epc与预定的标签代码不匹配,则将所述被测试的rfid标签和相应的失禁检测垫指定为测试失败。

38.根据条目3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rfid标签测试设备将被测试的rfid标签和相应的失禁检测垫指定为测试失败,则在包装操作之前去除被拒绝的失禁检测垫并且通过使用离线rfid标签测试设备来离线重新测试所述rfid标签。

39.根据条目3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在离线重新测试之后确定所述被测试的rfid标签仍然是测试失败,则废弃具有两次失败的rfid标签或电路的所述失禁检测垫。

40.根据条目3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机器方向上折叠粘合地接合的底片、顶片和吸收芯材料,其中折叠发生在所述rfid标签测试设备的下游。

41.根据条目4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折叠的底片、顶片和吸收芯材料按长度切割,以形成按长度切割的失禁检测垫。

42.根据条目4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横向上折叠所述按长度切割的失禁检测垫,以形成可立即包装的完成的失禁检测垫。

43.根据条目22所述的方法,其中将rfid标签测试设备移至所述生产线上的位置以在将所述rfid标签放置在所述底片材料上后测试所述电极迹线的完整性包括:将所述rfid标签测试设备从远离所述生产线的升高的位置降低到降低的操作位置。

44.一种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失禁检测垫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准备rfid标签施加器以将rfid标签放置在供给在一对压料辊之间的底片材料上,所述底片材料上具有一系列电极迹线;

操作压料辊电动机以在所述一对压料辊之间并朝向所述rfid标签施加器供给所述底片材料;

操作所述rfid标签施加器以将每个rfid标签放置在所述一系列电极迹线中的相应电极迹线的端部区域上;

操作rfid标签测试设备以使用无线发射来使每个rfid标签通电,并且响应于所述无线发射而从每个rfid标签接收返回信号,所述rfid标签测试设备使用至少一个所述返回信号来确定是否所述相应电极迹线形成闭路而不是开路;以及

操作独立于所述rfid标签测试设备的视觉检查机,以确定一系列对准标记中的对准标记与所述对准标记的期望位置相比在所述底片材料上的实际位置,并且从所述视觉检查机输出检查信号,所述检查信号指示是否应该操作所述压料辊电动机以推进或延迟所述压料辊之间的所述底片材料的供给。

45.根据条目4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检查信号提供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并从所述plc输出速度信号以反馈控制所述压料辊电动机。

46.根据条目4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来自所述plc的所述速度信号提供给所述rfid标签施加器,以反馈控制所述rfid标签施加器。

47.根据条目4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来自所述plc的所述速度信号提供给所述rfid标签测试设备,以反馈控制所述rfid标签测试设备。

48.根据条目4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操作所述rfid标签施加器以将rfid标签从最初呈z形折叠样式的背衬幅材施加到所述底片材料上,并且所述rfid标签施加器将所述背衬幅材展开。

49.根据条目4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当通过所述rfid施加器将所述rfid标签施加到所述底片材料上时,操作幅材去除机以去除所述背衬幅材。

50.根据条目4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幅材去除机包括空气管道,对其施加负压以产生真空,所述真空将所述背衬幅材吸入所述空气管道中。

51.根据条目4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rfid标签施加器的操作期间,所述背衬幅材在保持处于所述z形折叠样式的所述背衬幅材的箱与所述rfid标签施加器之间形成松弛环,并且还包括:使用夹具将一个背衬幅材的后端与下一个背衬幅材的前端手动拼接。

52.根据条目4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通过所述rfid标签施加器将每个rfid标签施加到所述底片之后和在通过所述rfid标签测试设备使每个rfid标签通电之前,将所述底片材料与顶片材料和吸收芯材料粘合地接合。

53.根据条目52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底片材料与所述顶片材料和所述吸收芯材料粘合地接合包括滚动接合操作。

54.根据条目5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将所述底片材料与所述顶片材料和所述吸收芯材料粘合地接合之后,操作所述rfid标签测试设备以使每个rfid标签第一次通电和第二次通电。

55.根据条目54所述的方法,其中响应于通过所述rfid标签测试设备使其第一次通电,每个rfid标签被配置为通过无线发送所述rfid标签的rfid芯片的标签序列号和标签状态来进行响应,并且其中响应于通过所述rfid标签测试设备使其第二次通电,每个rfid标签被配置为通过无线发送电子产品代码(epc)来进行响应。

56.根据条目5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响应于被测试的rfid标签第一次被通电而所述标签序列号没有被从所述被测试的rfid标签无线发送,则将所述被测试的rfid标签和相应的失禁检测垫指定为测试失败。

57.根据条目5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响应于被测试的rfid标签第一次被通电而从所述被测试的rfid标签无线发送的所述标签状态指示所述相应电极迹线形成开路而不是闭路,则将所述被测试的rfid标签和相应的失禁检测垫指定为测试失败。

58.根据条目5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响应于被测试的rfid标签第二次被通电而所述epc没有被从所述被测试的rfid标签无线发送,或者来自所述被测试的rfid标签的所述epc与预定的标签代码不匹配,则将所述被测试的rfid标签和相应的失禁检测垫指定为测试失败。

59.根据条目5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rfid标签测试设备将被测试的rfid标签和相应的失禁检测垫指定为测试失败,则从包装操作中去除被拒绝的失禁检测垫并且通过使用离线rfid标签测试设备来手动重新测试所述rfid标签。

60.根据条目5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在手动重新测试之后所述被测试的rfid标签被确定为仍然是测试失败,则废弃具有两次失败的rfid标签的所述失禁检测垫。

61.根据条目5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机器方向上折叠粘合地接合的底片、顶片和吸收芯材料,其中折叠发生在所述rfid标签测试设备的下游。

62.根据条目6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折叠的底片、顶片和吸收芯材料按长度切割,以形成按长度切割的失禁检测垫。

63.根据条目6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横向上折叠所述按长度切割的失禁检测垫,以形成可立即包装的完成的失禁检测垫。

64.根据条目62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折叠的底片、顶片和吸收芯按长度切割以切断来自每个按长度切割的失禁检测垫的所述电极迹线的牺牲迹线部分,所述牺牲迹线部分保留在下一个相邻的失禁检测垫上,在所述按长度切割的失禁检测垫上留下两个单独的电极迹线部分用于失禁检测。

65.一种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失禁检测垫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底片材料上印刷电极迹线;

在所述底片材料上放置射频识别(rfid)标签,以使所述rfid标签电耦合到所述电极迹线;

用粘合剂层将吸湿芯粘附到顶片材料上,所述粘合剂层以间隔开的棋盘构造布置;以及

将所述顶片材料和吸湿芯粘附到所述底片材料上,以将所述吸湿芯固定在所述顶片材料和所述底片材料之间。

66.根据条目6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形成所述间隔开的棋盘构造,所述间隔开的棋盘构造具有与第二行粘合剂标记间隔开的第一行粘合剂标记。

67.根据条目6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用第一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形成所述第一行粘合剂标记;以及

用第二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形成所述第二行粘合剂标记。

68.根据条目6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所述第一多个间隔开的标记与所述第二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偏移。

69.根据条目6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行粘合剂标记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二行粘合剂标记间隔开。

70.根据条目6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间隔开;以及

将所述第二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开。

71.根据条目6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非织造层上用聚乙烯的层压体形成所述底片材料。

72.根据条目65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顶片材料和吸湿芯粘附到所述底片材料上还包括:将所述顶片材料和吸湿芯与所述底片材料滚动接合。

73.根据条目6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机器方向上折叠粘合地接合的底片材料、顶片材料和吸湿芯。

74.根据条目7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折叠的底片材料、顶片材料和吸湿芯按长度切割,以形成按长度切割的失禁检测垫。

75.根据条目7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横向上折叠所述按长度切割的失禁检测垫,以形成可立即包装的完成的失禁垫。

76.根据条目6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将所述顶片材料和吸湿芯粘附到所述底片材料上之后使所述rfid标签通电。

77.根据条目6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沿着所述底片材料的边缘将所述顶片材料和所述吸湿芯粘附到所述底片材料上。

78.根据条目7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沿着所述底片材料的所有四个边缘将所述顶片材料和所述吸湿芯粘附到所述底片材料上。

79.根据条目6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底片材料上印刷电极迹线还包括:在所述底片材料上印刷多个电极迹线。

80.根据条目7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rfid标签电耦合到所述多个电极迹线。

81.一种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失禁检测垫,包括:

包括电极迹线的底片材料;

射频识别(rfid)标签,放置在所述底片材料上,以便将所述rfid标签电耦合到所述电极迹线;以及

吸湿芯,用粘合剂层粘附到顶片材料上,所述粘合剂层以间隔开的棋盘构造布置,

其中将所述顶片材料和吸湿芯粘附到所述底片材料上,以将所述吸湿芯固定在所述顶片材料和所述底片材料之间。

82.根据条目81所述的失禁检测垫,其中所述间隔开的棋盘构造包括与第二行粘合剂标记间隔开的第一行粘合剂标记。

83.根据条目82所述的失禁检测垫,其中:

所述第一行粘合剂标记包括第一多个间隔开的标记;以及

所述第二行粘合剂标记包括第二多个间隔开的标记。

84.根据条目83所述的失禁检测垫,其中所述第一多个间隔开的标记与所述第二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偏移。

85.根据条目83所述的失禁检测垫,其中所述第一行粘合剂标记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二行粘合剂标记间隔开。

86.根据条目85所述的失禁检测垫,其中:

所述第一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间隔开;以及

所述第二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开。

87.根据条目81所述的失禁检测垫,其中所述底片材料包括在非织造层上的聚乙烯的层压体。

88.根据条目81所述的失禁检测垫,其中所述顶片材料和吸湿芯与所述底片材料滚动接合。

89.根据条目81所述的失禁检测垫,其中所述顶片材料和所述吸湿芯沿着所述底片材料的边缘粘附到所述底片材料。

90.根据条目89所述的失禁检测垫,其中所述顶片材料和所述吸湿芯沿着所述底片材料的所有四个边缘粘附到所述底片材料。

91.根据条目81所述的失禁检测垫,还包括印刷在所述底片材料上的多个电极迹线。

92.根据条目91所述的失禁检测垫,其中所述rfid标签电耦合到所述多个电极迹线。

93.一种失禁检测垫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用粘合剂层将吸湿芯粘附到顶片材料上,所述粘合剂层以间隔开的棋盘构造布置;以及

将所述顶片材料和吸湿芯粘附到底片材料上,以将所述吸湿芯固定在所述顶片材料和所述底片材料之间。

94.根据条目9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形成所述间隔开的棋盘构造,所述间隔开的棋盘构造具有与第二行粘合剂标记间隔开的第一行粘合剂标记。

95.根据条目9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用第一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形成所述第一行粘合剂标记;以及

用第二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形成所述第二行粘合剂标记。

96.根据条目9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所述第一多个间隔开的标记与所述第二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偏移。

97.根据条目9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行粘合剂标记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二行粘合剂标记间隔开。

98.根据条目9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间隔开;以及

将所述第二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开。

99.一种失禁检测垫,包括:

底片材料;以及

吸湿芯,用粘合剂层粘附到顶片材料上,所述粘合剂层以间隔开的棋盘构造布置,

其中将所述顶片材料和吸湿芯粘附到所述底片材料上,以将所述吸湿芯固定在所述顶片材料和所述底片材料之间。

100.根据条目99所述的失禁检测垫,其中所述间隔开的棋盘构造包括与第二行粘合剂标记间隔开的第一行粘合剂标记。

101.根据条目100所述的失禁检测垫,其中:

所述第一行粘合剂标记包括第一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和

所述第二行粘合剂标记包括第二多个间隔开的标记。

102.根据条目101所述的失禁检测垫,其中所述第一多个间隔开的标记与所述第二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偏移。

103.根据条目101所述的失禁检测垫,其中所述第一行粘合剂标记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二行粘合剂标记间隔开。

104.根据条目103所述的失禁检测垫,其中:

所述第一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间隔开;以及

所述第二多个间隔开的标记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开。

尽管以上已经详细描述了某些说明性实施例,但是在如以下权利要求书中所描述和定义的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存在各种变化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