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顶部安装的推进部件的导管插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83450发布日期:2020-10-20 17:22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包括顶部安装的推进部件的导管插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分案信息

本申请是2016年5月13日递交的申请号为201680037291.9、发明名称为“包括顶部安装的推进部件的导管插入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专利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是2015年5月1日提交的标题为“catheterplacementdeviceincludingguidewireandcathetercontrolelements”的美国专利申请14/702,580的部分继续申请,其要求2014年5月2日提交的标题为“catheterplacementdeviceincludingcatheterandguidewirecontrolsystems”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988,114的权益,该临时专利申请是2013年12月6日提交的标题为“guidewireextensionsystemforacatheterplacementdevice”的美国专利申请14/099,050的部分继续申请,其要求2013年3月13日提交的标题为“needlesafetyandguidewireextensionsystemsforacatheterinsertiondevice”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771,703的权益,该临时专利申请是2011年5月13日提交的标题为“catheterplacementdeviceandmethod”的美国专利申请13/107,781(现在是美国专利8,932,258)的部分继续申请,它要求下列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权益:2010年5月14日提交的标题为“catheterinsertionsystemincludinganintegratedguidewiredilator”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345,005;2010年5月14日提交的标题为“systemsandmethodsforplacementofanintermediatedwellcatheterincludinganeedlebluntingsystem”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345,022;2010年8月9日提交的标题为“catheterinsertiontoolincludingfold-outguidewireadvancementflaps”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372,050;以及2010年9月23日提交的标题为“catheterinsertiontoolincludingguidewireadvancementcomponent”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385,844。本申请也要求2015年5月15日提交的标题为“catheterplacementdeviceincludingtop-mountedadvancementcomponents”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162,580的权益。上述申请中的每一个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本文。



技术实现要素:

简而言之,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涉及一种用于将导管或其他管状医疗装置插入患者体内的插入工具。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插入工具将针插入、导丝推进以及导管插入统一在单个装置中,以提供简单的导丝放置程序。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插入工具包括:壳体,所述导管的至少一部分最初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从所述壳体向远侧延伸的中空针,其中所述导管的至少一部分预先设置在所述针上;以及预先设置在所述针内的导丝。插入工具还包括推进组件,用于选择性地将导丝向远侧推进经过针的远端,以准备导管的远侧推进。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插入工具还包括导管推进组件,用于选择性地将所述导管推入患者体内。每个推进组件可包括使得使用者能够选择性地推进所需部件的滑件或其他致动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管推进组件还包括柄部,所述柄部最初可移除地附接到壳体内的导管的毂。使用者将柄部向远侧移动继而在远侧将导管从壳体向远侧移动。柄部可包括针安全部件,所述针安全部件用于当针从导管中移除时将针的远侧尖部隔离并且将该远侧尖部接收在柄部中。此外,本文中公开了各种导丝和导管推进组件。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插入工具包括各种特征部,包括:在导管插入程序期间,在不移动使用者的抓握插入工具的手的情况下,致动导丝和导管推进组件;基于对导丝或导管中一个的先前推进,选择性推进另一个;以及导丝钝化特征部。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导丝和导管推进组件各自包括使用者接合部件,所述使用者接合部件被构造成使得使用者可以在推进第一使用者接合部件之后开始推进第二使用者部件,而基本上不重新定位使用者用于推进的拇指或手指。

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管推进组件包括具有第一翼和第二翼的柄部组件。覆盖部分在第一翼和第二翼之间延伸,并且定位成使得导丝推进组件和导管推进组件的推进可由使用者的单个拇指或手指完成。

本发明实施方案的这些和其他特征通过以下说明和所附权利要求书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如下文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实践而得以了解。

附图说明

将通过参照在附图中示出的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案给出对本公开的更具体的描述。应当认识到,这些附图只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典型实施方案,因此不应视为限制其范围。将通过使用附图更加具体和详细地描述并阐释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在这些附图中:

图1a和图1b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导管插入装置的各种视图;

图2a和图2b是图1a和图1b的导管插入装置的各种分解图;

图3a和图3b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案,图1a和图1b导管插入工具的使用的一个阶段的各种视图;

图4a和图4b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案,图1a和图1b的导管插入工具的使用的一个阶段的各种视图;

图5a和图5b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案,图1a和图1b的导管插入工具的使用的一个阶段的各种视图;

图6a和图6b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案,图1a和图1b的导管插入工具的使用的一个阶段的各种视图;

图7a和图7b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案,图1a和图1b的导管插入工具的使用的一个阶段的各种视图;

图8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案,图1a和图1b的导管插入工具的使用的一个阶段;

图9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案,图1a和图1b的导管插入工具的使用的一个阶段;

图10a至图10c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用于导管插入工具的针安全部件和环境的各种视图;

图11a至图11d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导管插入装置的各种视图;

图12a和图12b是图11a至图11d的导管插入装置的一部分的各种视图;

图13a和图13b是图11a至图11d的导管插入装置的一部分的各种视图;

图14a至图14f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案,图11a至图11d的导管插入工具的使用的各个阶段;

图15a和图15b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导管插入装置的各种视图;

图16是与图15a和图15b的导管插入装置一起使用的集成导丝/扩张器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17a至图17c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与图15a和图15b的导管插入装置一起使用的开槽针的各种视图;

图18是图15a和图15b的导管插入装置的一部分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19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案,图15a和图15b的导管插入工具的使用的一个阶段;

图20a和图20b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案,图15a和图15b的导管插入工具的使用的一个阶段;

图21a和图21b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案,图15a和图15b的导管插入工具的使用的一个阶段;

图22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案,图15a和图15b的导管插入工具的使用的一个阶段;

图23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案,图15a和图15b的导管插入工具的使用的一个阶段;

图24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案,图15a和图15b的导管插入工具的使用的一个阶段;

图25a和图25b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针远侧尖部和导丝钝化设计的各种视图;

图26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针远侧尖部设计的透视图;

图27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导管插入工具的透视图;

图28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导管插入工具的剖视图;

图29a和图29b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导管插入工具的各种视图;

图30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导管插入工具的透视图;

图31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导管插入工具的透视图;

图32a至图32i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导管插入工具在使用期间的构型的各种视图;

图33a至图33c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安全针部件的各种视图;

图34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导管插入装置的分解图;

图35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导丝杆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36a和图36b是图34的导管插入装置的近侧部分的剖面图;

图37是图34的导管插入装置的顶部壳体部分的近侧部分的透视图;

图38是图34的导管插入装置的近侧部分的剖面图;

图39a和图39b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针安全部件的各种视图;

图40a至图40d是图39a和图39b的针安全部件和附带滑架的各种视图;

图41a和图41b是图34的导管插入装置的近侧部分的剖面图;

图42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与导管插入工具一起使用的导丝的剖视图;

图43是部分设置在针内的图42的导丝的侧视图;

图44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包括增强部件的导管管体的远侧部分的剖视图;

图45a和图45b示出图44的导管管体的制造的各个阶段;

图46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包括增强部件的导管管体的远侧部分的剖视图;

图47a和图47b示出根据附加实施方案,包括增强部件的导管管体的远侧部分的剖视图;

图48a至图48f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导管插入工具的各种视图;

图49是图48a至图48f的插入工具的分解图;

图50a和图50b示出图48a至图48f的插入工具的各种视图;

图51是图48a至图48f的导丝推进组件和导管推进组件的俯视图;

图52是图48a至图48f的插入工具的导丝推进组件的透视图;

图53a至图53b示出图52的导丝推进组件的操作的细节;

图54是在一个状态下的图48a至图48f的插入工具的透视图;

图55是图52的导丝推进组件的俯视图;

图56a至图56c是图48a至图48f的插入工具的导管推进组件一部分的各种视图;

图57a和图57b是图48a至图48f的插入工具的远侧部分的各种视图;

图58和图59示出图48a至图48f的插入工具的导管推进组件的各种视图;

图60是图48a至图48f的插入工具的导管推进组件的透视图;

图61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导管推进组件的柄部的透视图;

图62是图61的柄部的侧视图;

图63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导管推进组件的柄部的透视图;

图64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导管推进组件的柄部的透视图;

图65是图64的柄部的侧视图;

图66a至图66c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插入工具的各种视图;

图67a至图67f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导管插入工具的各种视图;

图68是图67a至图67f的插入工具的分解图;

图69a和图69b示出图67a至图67f的插入工具的各种视图;

图70是图67a至图67f的导丝推进组件和导管推进组件的俯视图;

图71是图67a至图67f的插入工具的导丝推进组件的透视图;

图72a至图72b示出图71的导丝推进组件的操作的细节;

图73是在一个状态下的图67a至图67f的插入工具的透视图;

图74是图71的导丝推进组件的俯视图;

图75a至图75c是图67a至图67f的插入工具的导管推进组件一部分的各种视图;

图76示出图67a至图67f的插入工具的导管推进组件;

图77是图67a至图67f的插入工具的导管推进组件的透视图;

图78a和图78b是图67a至图67f的插入工具的导管推进组件的各种视图;

图79是图67a至图67f的插入工具的指垫的透视图;

图80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导管插入工具的透视图;

图81是图80的导管插入工具的导管推进组件的透视图;

图82a和图82b是图80的导丝推进组件和导管组件的侧视图;

图83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包括血闪指示器的导管插入工具的部分横截面侧视图;

图84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包括血闪指示器的导管插入工具的透视图;并且

图85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包括血闪指示器的导管插入工具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其中相似的结构将具有相似的参考标记。应当理解,附图是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图解和示意,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也未必按比例绘制。

为了清楚起见,应当理解,词语“近侧”是指相对更靠近使用将在本文中描述的装置的临床医生的方向,而词语“远侧”是指相对远离临床医生的方向。例如,置于患者体内的导管的末端被视为导管的远端,而留在体外的导管末端是导管的近端。另外,如本文(包括权利要求书)所用的词语“包括”、“具有”应具有与词语“包含”相同的含义。

一般来讲,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涉及一种用于辅助将导管或其他管状医疗装置放置入患者体内的工具。例如,通常将各种长度的导管放置在患者体内,以便建立到患者脉管的通路并且使得能够输注入药物或抽吸体液。将在本文中描述的导管插入工具有利于此类导管放置。应注意,虽然下文的论述集中于特定类型和相对较短长度的导管的放置,但多种类型、尺寸和长度的导管可经由本装置插入,包括外周静脉中间或延长留置导管、picc导管、中心静脉导管等。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放置长度介于约2.5英寸与约4.5英寸之间的导管,但很多其他长度也是可能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放置具有约3.25英寸长度的导管。

首先参考图1a至图1b和图2a至图2b,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有关通常用10表示的导管插入工具(“插入工具”)的各种细节。如图所示,插入工具10包括壳体12,所述壳体又包括单独与底部壳体部分12b配合的顶部壳体部分12a。支撑中空针16的针毂14被插入在壳体部分12a与12b之间。针16从针毂14向远侧延伸,以延伸穿过插入工具10的主体并且离开壳体12的远端。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针是至少部分中空的,而仍实现本文描述的功能性。

凹口18被限定为穿过针16的壁,靠近针的远端。在导管插入程序期间,凹口18使得中空针16一旦进入患者的脉管,血液便能够回流离开由中空针限定的内腔。因此,离开凹口18的血液可被临床医生观察到,以确认针适当地放置在脉管中,如下文将进一步说明。

插入工具10还包括导丝推进组件20,以用于一旦实现针的进入便将导丝22推进穿过针16并进入到患者的脉管中。导丝22被预先设置在针16的内腔内,其中导丝的近端靠近针毂14的近端定位,如在图1b和图2a中最清楚示出。导丝推进组件20包括导丝杆24,该导丝杆在插入工具10的使用期间沿远侧方向选择性地推进导丝,从而使得导丝的远侧部分延伸超出针16的远端。导丝杆24包括杆突出部26,该杆突出部与导丝22的近端接合,以便将导丝推动穿过针16的内腔。

导丝推进组件20还包括以可滑动方式附接到顶部壳体部分12a的滑件28。导丝杆24的两个突出部24a可操作地附接到滑件28,从而使得滑件的使用者的选择运动导致杆24的对应运动,并且通过延伸,导致导丝22的对应运动。杆突出部24a与滑件28的接合也保持滑件附接到壳体12。当然,也可使用将使用者输入转换成导丝移动的其他接合方案。顶部壳体部分12a中包括适合的轨道以实现滑件28和杆24的滑动运动,包括延伸到壳体12的远端的轨道34。

滑件28包括部分环绕在由壳体12限定的导轨32周围的两个臂30。具体地讲,在滑件28的初始远侧推进期间,臂30在底部壳体导轨32a上滑动,在图5b中最清楚示出。在滑件28的进一步远侧推进期间,臂30滑动经过底部壳体导轨32a并继续滑动到顶部壳体导轨32b,如在图2a和图3a中最清楚示出。如果滑件28的臂30不再与底部壳体导轨32a接合,那么两个壳体部分12a和12b便能够分开,如下文将进一步描述。

导丝杆24包括弹性设置的锁定臂36,以便在滑件28完全向远侧滑动时弹起并接合限定在顶部壳体部分12a的内部中的延伸部36a。这防止导丝22向远侧延伸之后意外回缩,这种意外回缩在插入程序期间原本会导致导丝的远侧部分被针16的远侧尖部不当切断。应注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锁定臂36与延伸部36a接合可向使用者提供触觉和/或听觉反馈,以便指示导丝22的完全远侧延伸。

插入工具10还包括导管推进组件40,该导管推进组件用于沿远侧方向选择性地推进预先设置在壳体12中的导管42,并且包括在其近端处的导管管体44和毂46。如图1a和图1b所示,导管42最初部分预先设置在由壳体12限定的空间内,从而使得导管管体44的内腔设置在针16上方,所述针又设置在导丝22上方,如上所述。

具体地讲,导管推进组件40包括柄部48,该柄部限定基座48a和从柄部基座延伸的两个臂50。每个臂50限定抓握表面50a、手指抓具50b以及两个齿50c中的一个。抓握表面50a和手指抓具50b使得使用者能够握住或接触柄部,以便在插入工具10的使用期间选择性地沿远侧方向推进导管42,以将导管插入患者体内。齿50c接合毂46上的对应凸起表面,以便将柄部48可移除地连接到导管42。

导管推进组件40的柄部48包括附加部件。塞或阀门52被插入在柄部基座48a与导管毂46之间,以在导管首次被引入到患者脉管中时防止血液溢出。其中包括针安全部件56的安全壳体54可移除地附接到臂50之间的柄部48。具体地讲,柄部臂50的内表面上包括的凸起部60与安全壳体54中限定的对应凹陷部62(图10a)接合,以将安全壳体可移除地固定到柄部48。顶盖56支撑针安全部件56并且覆盖安全壳体54的端部。如图1b所示,针16最初按照如图2b所示的顺序延伸穿过上述部件。下文给出有关这些部件的操作的另外细节。

应注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针16和导管管体44的外径用有机硅或其他合适的润滑剂进行润滑,以增强导管管体相对于针的滑动并且有助于将导管插入患者体内。

插入工具10还包括支撑结构70,以用于靠近针16离开壳体12的出口点使针稳定。在本实施方案中,支撑结构70包括顶部壳体部分12a和底部壳体12b的交界部72,该交界部被成形为紧密地匹配针16和导管管体44的圆形形状。交界部72使针16稳定,以便防止针过度“晃动”,从而在最初进入患者的脉管时提高使用者准确性。

如在图2a中最清楚示出,顶部壳体12a、针毂14以及底部壳体12b包括接合特征部68,以便即使在壳体的更多远侧部分分开时仍保持壳体12的近端附接,如下文所述。然而,应注意,各种类型、尺寸和数量的接合特征部可用来实现这种所需的功能。

图3a至图9示出了使用插入工具10将导管42放置在患者的脉管中的各个阶段。为了清楚起见,在没有示出实际插入患者体内的情况下描绘各个阶段。在插入工具10处于图1a所示的构型的情况下,握住插入工具10的使用者首先引导针16的远侧部分在适当的插入部位穿过皮肤并且进入皮下血管。经由血闪(bloodflash)可明显确认已适当进入血管,所述血闪即为由于血液从针的空心内部离开凹口18,血液存在于针16的外径与导管管体44的内径之间。应注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血液存在于安全壳体54中(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安全壳体是半透明壳体)可用作辅助血闪指示器,这是因为当进入血管时血液从针16进入壳体。

在确认针进入血管之后,致动导丝推进组件20,其中滑件28由使用者的手指推进,以向远侧推进最初设置在中空针16内的导丝22(图3a和图3b)。应注意,导丝被杆24向远侧推进,所述杆可操作地附接到滑件28。也应注意,在滑件28的远侧推进期间,其滑件臂30沿导轨32在壳体12的任一侧上行进:首先是底部壳体导轨32a,随后是顶部壳体导轨32b。

远侧导丝推进继续进行,直到滑件28已向远侧滑动整个行进长度,从而导致预定长度的导丝22延伸经过针16的远端,如图4a和图4b所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过使杆突出部26与针毂14的远侧部分接触,阻止滑件28进一步向远侧推进,如图4b所示。图5a和图5b示出,在滑件28完全向远侧推进之后,其滑件臂30不再与底部壳体导轨32a接合,而是仅与顶部壳体导轨32b接合。这继而使得壳体部分12a和12b能够分开,如从下文进一步可以看出。

如图5a和图5b所示,一旦导丝22已在患者的血管内完全延伸(图4a和图4b),便致动导管推进组件40,其中柄部48被使用者向远侧推进,以致使导管管体44在针16和导丝22的远侧部分上滑动并经由插入部位进入患者的脉管。图6a和图6b显示,当导管经由柄部48推进时,壳体部分12a和12b容易分开,以便使得导管毂46能够离开壳体12的远端并且使导管插入患者脉管中达适当程度。

应注意,如图7a和图7b所示,在导管从插入工具10的壳体12内移除期间,导管沿针16向远侧滑动,直到远侧针尖部接收在安全壳体54中并与针安全部件56接合。图8显示,插入工具10随后可与导管42分开,从而留下柄部48仍附接到导管毂46。如上所述,柄部48包括插入在导管毂46与柄部48之间的阀门52。在针16和安全壳体54从导管42中移除之后,阀门52堵塞导管内腔,以便防止血液从导管毂46中意外溢出。如图9所示,柄部48可经由拉动、扭转等而与导管毂46脱离接合,以便将柄部的齿50c与毂脱离。根据标准程序,可将延伸支脚附接到导管毂,并对导管42去除敷料(dresseddown)。随后可丢弃插入工具10的壳体12和柄部48。

图10a至图10c给出有关安全壳体54以及针安全部件56及其与针16相互作用以隔离其远端的另外细节。如图所示,安全壳体54被构造成使得针16在插入工具10的使用期间能够穿过安全壳体,如已经描述,从而经由壳体远端上的延伸部74离开壳体。将顶盖58置于安全壳体54的近端中,并且被构造成支撑针安全部件56,从而使得针16最初穿过安全壳体、顶盖和针安全部件。应注意,本实施方案中的安全壳体54的延伸部74延伸到阀门52中,以便在插入工具10的使用期间打开阀门,从而消除阀门与针之间的不必要摩擦。

图10c示出针安全部件56包括针最初延伸穿过的弯曲主体或连结元件80,以及摩擦元件82。如图10a所示,当针16从导管42中抽回时(图8),针的远侧尖部向近侧穿过延伸部74抽回并且经过针安全部件的远侧部分,从而使得针不再与之接触。这使得摩擦元件82能够致使连结元件80稍微倾斜,从而将针16连结在合适的位置并且防止它相对于安全壳体54进一步行进,以及将针远侧尖部隔离在壳体内从而防止意外的针刺伤。在本实施方案中,摩擦元件82包括合适尺寸的o形环。例如,合适的o形环可从纽约兰卡斯特的苹果橡胶制品公司(applerubberproducts,lancaster,ny)获得。应注意,有关针安全部件、其操作原理以及类似装置的另外细节在美国专利6,595,955、6,796,962、6,902,546、7,179,244,7,611,485和7,618,395中公开,上述美国专利中的每一个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本文。当然,其他针安全装置也可用来隔离针的远端。

现在参考图11a至图13b来描述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导管插入工具110。应注意,在此实施方案和随后的实施方案中,各种特征部类似于已结合上述实施方案描述的那些。因此,以下将只描述每个实施方案的选择方面。

插入工具110包括由一起部分包封导管42的顶部壳体部分112a和底部壳体部分112b限定的壳体112。包括支撑向远侧延伸的针116的针毂114,以用于设置在壳体112内并且被定位成使得导管42的导管管体44设置在针上方。应注意,在此实施方案和其他实施方案中,插入工具部分包封导管使得临床医生能够用手在比其他可行方式更靠近针的远端的情况下操纵插入工具。

图13a和图13b给出有关针毂114的另外细节,所述针毂附接到顶部壳体部分112a。针毂114的远端上包括的针夹持器126中接收针116的近端。针116经由粘合剂、焊接或其他合适的方式被固定在针夹持器126内。延伸部128被包括在针夹持器126的相对侧上,并且被构造成以可滑动方式接收在限定在底部壳体部分112b的侧面上的对应狭槽130内。这种接合使得底部壳体部分112b能够相对于顶部壳体部分112a向远侧滑动。

顶部导轨132被包括在针毂114上,并且被构造成接合限定在顶部壳体部分112a的近侧部分中的对应狭槽134,以便将针毂固定到顶部壳体部分。锁定臂136也包括在针毂114中,并且被定位成当底部壳体部分112b向远侧滑动以将导丝从针116中伸出时接合背板124,从而防止它回缩。应注意,导丝122最初从背板124向远侧延伸并且穿过针夹持器126和针116,如在图11d中最清楚地示出。

导丝推进组件120也包括在内以选择性地将最初设置在针的内腔内的导丝122向远侧推进经过针116的远端。导丝推进组件120包括底部壳体部分112b,导丝122附接到所述底部壳体部分的近侧背板124处。如图所示,底部壳体部分112b可相对于顶部壳体部分112a向远侧滑动,以使得导丝122能够选择性地向远侧推进。

插入工具110还包括导管推进组件140,以用于选择性地在针116上方推进导管42。推进组件140包括柄部146,该柄部最初以可滑动方式设置在顶部壳体112a与底部壳体112b之间并且可移除地附接到导管42的毂46。如在图12a和图12b中最清楚示出,柄部146包括两个臂150,从而允许使用者选择性地滑动柄部,以便推进导管42。柄部146还包括凹陷部152,其中放置了针安全部件156,以用于在针116从导管42中抽回时隔离针的远侧尖部。有关针安全部件的另外细节在美国专利6,595,955、6,796,962、6,902,546、7,179,244、7,611,485和7,618,395中公开,上述美国专利中的每一个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本文。

插入工具110还包括支撑结构170,以用于在靠近壳体112的远端使针116稳定。本实施方案中的支撑结构170包括两个翼片172,所述翼片以铰接方式连接到底部壳体部分112b的远侧部分。当闭合(如图11d和图12a所示)时,翼片172用来使针116稳定,以帮助插入工具110的使用者将针插入患者体内。当打开(图14d)时,翼片172提供开口,以使得导管毂46能够从壳体112的远端移除,如下文将进一步详述。在底部壳体部分112b相对于顶部壳体部分112a滑动之前,翼片172设置在由顶部壳体部分限定的轨道174中。也可使用其他类型和构型的支撑结构。插入工具110还包括壳体112的任一侧上的抓握表面176,以有助于在导管插入程序期间使用工具,如下文详述。

图14a至图14e示出了使用插入工具110将导管插入患者体内的各个阶段。在插入工具110处于图14a所示构型的情况下,使用针116,经由使用者在插入部位将针插入患者体内,实现血管进入。如在先前实施方案中所述,经由针116中的远侧凹口观察血管回流,或者以其他合适的方式,可实现血管进入的确认。

一旦针116的远侧部分设置在患者的血管内,导丝122便通过向远侧推进底部壳体部分112b而延伸经过针的远端并进入血管中。在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将使用者的手指放在底部壳体部分112b的折叠翼片172上并且向远侧推动翼片从而使导丝122延伸,实现这种推进。导丝122被推进,直到完全延伸。针毂114的锁定臂136随后接合底部壳体部分112b的背板124并且防止导丝122回缩。

在这个阶段,通过使用者握住一个或两个臂150,向远侧推进导管推进组件140的柄部146,以便将导管42向远侧推进穿过插入部位并且进入到患者脉管中。这在图14c中示出,其中导管管体44示为在针116和导丝122上方向远侧推进。

如图14d所示,导管42继续向远侧推进致使导管毂146迫使翼片172打开,从而提供合适的开口,毂可从插入工具壳体112穿过所述开口。应注意,翼片172被成形为使得与导管毂46的接触迫使每个翼片向外折叠,如图14d所示。应注意,由于导丝122经由如上所述施加到翼片172的手指压力完全向远侧推进,翼片172不再设置于轨道174内。

图14e示出在翼片不再接合在轨道174内的情况下,顶部壳体部分112a和底部壳体部分112b能够在其远端处分开,从而使得仍附接到导管毂46的柄部146可与壳体112分开。尽管此阶段未示出,但设置在柄部146的凹陷部152中的针安全部件156将针116的远端隔离。柄部146随后可手动从导管毂46中移除(图14f),并且可以完成导管42的放置和添加敷料。可以安全地丢弃包括被柄部146的针安全部件156隔离的针116的插入工具110。

现在参考图15a至图18来描述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导管插入工具210。插入工具210包括由一起部分包封导管42的顶部壳体部分212a和底部壳体部分212b限定的壳体212。支撑向远侧延伸的中空针216的滑动针毂214以可滑动方式附接到壳体212。具体地讲,针毂214包括轨道214a,所述轨道以下文另外描述的方式滑动接合限定在顶部壳体部分212a和底部壳体部分212b上的对应导轨218。如图15a所示,针毂214相对于壳体212向远侧定位,从而使得针216延伸穿过针道224(图18)并且离开顶部壳体部分212a的远端中限定的孔,以便将针定位成如图15a所示。

如图15a所示,插入工具210的壳体212包封导管42的一部分。集成导丝/扩张器220被纳入和设置在导管管体44的内腔内,如图15b和图16所示。导丝/扩张器220包括远侧导丝部分220a和近侧扩张器部分220b。如此构造,导丝/扩张器220不仅可用作将导管管体44引导穿过患者的插入部位到进入的血管中的导丝,而且可在推进导管插入穿过插入部位时扩张插入部位。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不需要使用导丝/扩张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应了解,导丝/扩张器220可向近侧延伸穿过整个导管42并且包括其近端上的鲁尔顶盖,该鲁尔顶盖可连接到导管的近侧鲁尔连接器。也应注意,图15a示出附接到壳体212的无菌袋217,以便覆盖和隔离导管42的近侧部分。为清楚起见,袋217仅在图15a中示出,但可被包括在各种构型的插入工具中,以便保护和隔离导管的部分。

如图17a至图17c所示,针216包括从开始点沿针的长度延伸到其远端的纵向延伸针狭槽226。图17b示出狭槽226可任选地在其近侧部分比更远侧的狭槽部分更宽。如此构造,针狭槽226使得导丝/扩张器220在插入工具210的操作期间能够插入到针216中、相对于针滑动以及从针中移除,如下文所述。应注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针狭槽可延伸为针的整个长度。

图18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导丝/扩张器220进入到针216的狭槽226中的方式,其中导丝/扩张器沿顶部壳体部分212a中限定的导槽222向远侧延伸并经由针狭槽进入中空针216中,所述中空针设置在针道224中。(导槽222也在图15b中示出。)通过这种方式,导丝/扩张器220可向远侧滑动穿过中空针216以便延伸超过针远端,而当导丝/扩张器和针彼此分开时仍能够经由狭槽226从针中移除,如图所示。

图18还示出用于使针216稳定的支撑结构270,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由顶部壳体部分212a和底部壳体部分212b的围绕针延伸穿过的孔的部分限定的交界部272。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支撑结构来为针提供稳定性,以有助于将针插入患者脉管中。图19示出底部壳体部分212b上包括的用于针毂214的锁定件230的细节,以用于防止针毂在回缩之后进一步移动,如下文所述。

图19至图24示出了使用插入工具210将导管插入患者体内的各个阶段。在插入工具210处于图19所示构型的情况下,使用针216,经由使用者在插入部位将针插入患者体内,实现血管进入。

一旦针116的远侧部分被设置在患者的血管内,便手动将导丝/扩张器220通过中空针216送入,以便延伸经过针的远端并进入到血管中。在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向远侧一起移动壳体212和导管42,同时保持针毂214不动,实现这种推进。将导丝122向远侧推进合适的距离,在本实施方案中,包括推进直到壳体212的远端到达皮肤插入部位。

图20a和图20b显示,在将导丝/扩张器220向远侧延伸到血管中之后,通过沿设置在顶部壳体部分212a上的导轨部分218a向近侧滑动针毂214,将针216从血管中回缩。针毂214继续向近侧滑动,直到毂接合底部壳体部分212b的导轨部分218b并且完全滑动到壳体212的近端,如图21a和图21b所示。针毂214接合锁定件230(图20b),以便防止针毂或针216将来向远侧移动。在这个位置,针216完全回缩到插入工具壳体212中,从而使得针的远端与使用者安全隔离(图21b)。应注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将针安全部件添加到插入工具中,以进一步隔离针的尖部。应注意,导丝/扩张器220的远侧部分仍在患者的血管中,从而在针216经由针狭槽226回缩期间能够与针分开。

在此阶段,底部壳体部分212b(图22)和顶部壳体部分212a(图23)从导管42中移除。导管42随后可插入穿过插入部位并且进入患者的血管中。应注意,导丝/扩张器220仍设置在导管管体44内,并且扩张器部分通过逐渐扩大插入部位和血管进入点来帮助导管管体的远端进入血管。

如上所述,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管42的包括毂46和连接的延伸支脚的近侧部分被无菌袋覆盖,所述无菌袋附接到壳体212。无菌袋可在导管完全插入到患者血管中之后移除,或者可在移除壳体部分212a和212b时移除。在图24中,导丝/扩张器220随后从导管42中移除,并且对导管添加敷料并完成配置以供使用。导丝/扩张器220和插入工具210的其他部分被丢弃。

图25a和图25b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有关用于将中空针316的远端316a隔离的针钝化系统的细节。如图所示,针远端316a包括斜面,所述斜面被构造成使得它的切割表面设置在针316的内径318处。因此,当合适尺寸的导丝320向远侧延伸经过针316的远端316a时,针的切割表面因导丝的接近而被阻挡,从而将针端部与使用者安全地隔离。此外,针316的远端316a以这种方式钝化防止针端部在针尖部插入血管中之后损伤血管的敏感内壁。此时,导管管体44的远端44a随后可在针316和导丝320上方向远侧推进。图26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针端部斜面316a,该针端部斜面包括附加圆角部件319。此类钝化系统可用在本文所述的插入工具的一个或多个中。

现在参考图27来描述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导管插入工具410。插入工具410包括部分包封导管42的壳体412。向远侧延伸的中空针416设置在壳体412内,从而使得针从壳体412的远端延伸出来。

示出了导丝推进组件420,以用于选择性地推进导丝422,该导丝推进组件包括沿壳体412中限定的轨道430滑动的滑件428。导丝422附接到滑件428并且在壳体412内向近侧延伸直到弯曲,从而朝向壳体的远端形成导丝弯曲部422a,并且经由其近端416a进入到中空针416中,从而经由使用者致动滑件而选择性地向远侧推进经过针的远端。当导丝弯曲部422a接合针近端416a时,导丝422停止向远侧推进离开针416的远端。

还示出了导管推进组件440,用于选择性地在针416上方推进导管管体44,该导管推进组件包括沿轨道430滑动的滑件448以及设置在壳体412内并可操作地连接到滑件448的滑架450。滑架450最初与导管毂46接合,从而使得滑件448的远侧滑动致使导管向远侧朝向远侧壳体端部推进。

插入工具410还包括用于使针416稳定的支撑结构470,该支撑结构包括经由销以铰接方式附接到壳体412的远端的两个门472。门472用来使针416在插入患者体内期间稳定。之后,当导管管体44和导管毂46被滑件448向远侧推进时,门472打开,从而使得导管42能够穿过门并且被使用者从插入工具410中分开。在本实施方案中,滑件428的底部表面上包括楔形特征部,楔形特征部被构造成当滑件向远侧滑动时将门472推开,如本文所述。本文所述的其他实施方案中也可包括这种楔形或其他合适的特征部。

在与插入工具410分开之后,导管42随后可根据需要而被使用者推进并放置在患者体内。应注意,尽管未示出,但可包括针安全部件,以用于将针416的远侧尖部隔离。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导丝滑件428的远侧滑动可部分打开门472,以准备导管推进。

图28示出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包括支撑结构480的插入工具410,其中两个半圆锥形门482以铰接方式连接到壳体412(经由活动铰链或其他合适的连接方案)并且被构造成使针416稳定。图28中的插入工具410的滑架也比图27中的滑架长。因此,应当理解,各种不同支撑结构和构型可用于在离开插入工具壳体的出口点处或附近使针稳定。

现在参考图29a和图29b来描述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导管插入工具510。插入工具510包括部分包封导管42的壳体512。中空针516从针毂514向远侧延伸,该针毂加盖于壳体512的近端,从而使得针从壳体512的远端延伸出来。

示出了导丝推进组件520,以用于选择性地推进导丝522,该导丝推进组件包括沿壳体512中限定的轨道530滑动的滑件528。导丝522附接到滑件528,并且在壳体512内向近侧延伸并经由针毂514中限定的两个孔514a中的顶部孔通过绞编引线524延伸出来,该绞编引线附接到壳体512的近端。在绞编引线524的近端附近,导丝522弯曲以形成u形导丝弯曲部522a并且向远侧延伸回到壳体512中,以便当滑件528被使用者选择性地致动时,经由两个针毂孔514a中的底部孔进入中空针516中,从而最终向远侧推进离开针的远端。当导丝弯曲部522a邻接针毂514中限定的孔514a时,导丝522离开针416的远端的这种远侧推进便停止。

还示出了导管推进组件540,用于选择性地在针516上方推进导管管体44,该导管推进组件包括沿轨道530滑动的滑件548以及设置在壳体512内并可操作地连接到滑件的滑架550。滑架550可最初与导管毂46接合,从而使得滑件548的远侧滑动致使导管向远侧朝向远侧壳体端部推进。在本实施方案中,导丝522上包括凸起522b,从而当导丝被(导丝推进)滑件528的使用者致动向远侧推进时,该凸起被推进并接合(导管推进)滑件548的内部部分。这继而致使滑件548也被推进,从而造成向远侧推进导管42。因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管可经由滑件548直接推进,或者经由滑件528间接推进。

插入工具510还包括用于使针516稳定的支撑结构570,该支撑结构包括塞572,该塞包括限定于其中并且针516延伸穿过的塞孔574。塞572经由轨道530附接到滑件528,并且堵塞壳体512的远端,从而用来在针516插入患者体内期间使穿过其中的针稳定。之后,当导丝522被滑件528向远侧推进时,塞572也向远侧推进离开壳体512,从而打开壳体远端并使得导管42能够从中穿过。导管42随后可被使用者从插入工具510中分开,并且被使用者推进到最终位置。应注意,尽管未示出,但可包括针安全部件,以用于将针516的远侧尖部隔离。也应注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塞572从壳体512中的其初始位置移除之后,不再受支撑结构塞孔574约束的导管管体44和针516可朝向壳体的中心轴向重新定位。对于图30和图31的实施方案而言,也是这样。

现在参考图30来描述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导管插入工具610。插入工具610包括部分包封导管42的壳体612。中空针616从针毂614向远侧延伸,该针毂加盖于壳体612的近端,从而使得针从壳体612的远端延伸出来。针616包括从针616的近端延伸到狭槽的远端616b的纵向延伸的近侧狭槽616a。

示出了导丝推进组件620,以用于选择性地推进导丝622,该导丝推进组件包括沿壳体612中限定的轨道630滑动的滑件628。导丝622附接到滑件628并且在壳体612内向近侧延伸直到弯曲,从而朝向壳体的远端形成u形导丝弯曲部622a,并且经由其近侧狭槽616a进入到中空针616中,从而经由使用者致动滑件而选择性地向远侧推进经过针的远端。应注意,滑件628的远侧推进致使滑件与壳体612分开,但仍附接到导丝622。当导丝弯曲部622a接合针的近侧狭槽616a的远端616b时,导丝622停止向远侧推进离开针616的远端。

还示出了导管推进组件640,用于选择性地在针616上方推进导管管体44,该导管推进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612内并可操作地连接到滑件628的滑架650,从而使得滑件的致动将导丝622和滑架650向远侧推进。滑架650最初不与导管毂46接合,而是在向远侧推进一定量后与毂接合。这继而致使将导管42朝向远侧壳体端部向远侧推进。

插入工具610还包括用于使针616稳定的支撑结构670,该支撑结构包括塞672,该塞包括限定于其中并且针616延伸穿过的塞孔674。塞672经由轨道630附接到滑件628,并且堵塞壳体612的远端,从而用来在针616插入患者体内期间使穿过其中的针稳定。之后,当导丝622被滑件628向远侧推进时,塞672也向远侧推进离开壳体612,从而打开壳体远端并使得导管42能够从中穿过。导管42随后可被使用者从插入工具610中分开,并且被使用者推进到最终位置。应注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滑架650可包括用于隔离针616的远端的针安全部件。

现在参考图31来描述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导管插入工具710。插入工具710包括部分包封导管42的壳体712。中空针716从针毂714向远侧延伸,该针毂加盖于壳体712的近端,从而使得针从壳体712的远端延伸出来。

示出了推进组件720,用于选择性地推进导丝722和导管42。推进组件720包括可由使用者选择性地旋转的轮730,该轮经由细丝726或其他合适的部件附接到滑架750。导丝722附接到滑架750,并且在壳体712内向近侧延伸并经由针毂514中限定的两个孔(类似于图29a、图29b的针毂514中的孔514a)中的一个孔通过绞编引线724延伸出来,该绞编引线附接到壳体712的近端。在绞编引线724的近端附近,导丝722弯曲以形成u形导丝弯曲部722a并且向远侧延伸回到壳体712中,以便当轮730被使用者选择性地致动时,经由限定在针毂714中的两个孔中的另一孔进入中空针716中,从而最终向远侧推进离开针的远端。当导丝弯曲部722a邻接针毂714中限定的上述孔时,导丝722离开针716的远端的这种远侧推进便停止。

推进组件720选择性地在针716上方推进导管管体44,并且包括上述滑架750,该滑架设置在壳体712内并且经由细丝726可操作地连接到轮730,从而使得轮的旋转将滑架750向远侧推进。近端附接到滑架750的导丝722也被穿过针向远侧推进,如上文所述。应注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借助于将轮连接到滑架750的非刚性细丝726,轮730确保导丝722只向远侧推进,而不向近侧回缩。

滑架750的远侧推进致使最初不与导管毂46接合的滑架在向远侧推进一定量后与毂接合。这继而致使将导管42朝向远侧壳体端部向远侧推进。

插入工具710还包括用于使针716稳定的支撑结构770,该支撑结构包括门772,该门以铰接方式附接到壳体712的远端并且在其中包括孔774,以用于使得针716能够从中穿过。门772用来使针716在插入患者体内期间稳定。之后,当导管管体44和导管毂46被轮730和滑架750向远侧推进时,门772被毂推开,从而使得导管42能够被使用者从插入工具710中分开。导管42随后可被使用者推进,以便最终放置在患者体内。应注意,尽管未示出,但可包括针安全部件,以用于将针716的远侧尖部隔离。

现在参考图32a至图32i来描述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导管插入工具810。插入工具810包括至少部分包封导管42的壳体812。中空针816从壳体812内包括的针毂814向远侧延伸,从而使得针最初从壳体812的远端延伸出来。针816包括远侧狭槽816a,类似于先前所述的针狭槽226(图17a至图17c),从而使得类似于先前所述的导丝/扩张器220(图16)的导丝/扩张器822可移除地插入在该狭槽中。导管42设置在导丝/扩张器822上。

针毂814还包括针回缩系统818,用于选择性地将针816回缩到壳体812中,以便采用安全方式将针的远侧尖部与使用者隔离。回缩系统818包括弹簧819或者可操作地连接到针816以实现针回缩的其他合适的回缩装置。

示出了推进组件820,用于选择性地推进导丝/扩张器822以及导管42。推进组件820包括在限定于壳体812中的轨道830中行进的滑件828。滑件828可操作地附接到以可滑动方式设置在壳体812内的棘齿条824。棘齿条824包括用于选择性导管推进的多个上部齿826,以及用于致动针回缩系统818的回缩触发器880的至少一个下部齿826a,如将描述的。顶盖834可移除地附接到设置在壳体812内的导管42的毂46,该顶盖包括插针836,用于接合棘齿条824的上部齿826。

插入工具810还包括用于使针816稳定的支撑结构870,该支撑结构包括由壳体812的远端限定的壳体孔872。壳体孔872的尺寸被设定成在针离开壳体的出口点处为针816提供稳定性。

图32a至图32i示出了使用插入工具810将导管插入患者体内的各个阶段。在插入工具810处于图32a所示构型的情况下,使用针816,经由使用者在插入部位将针插入患者体内,实现血管进入。经由针816的远侧狭槽816a可观察血液回流,以确认针的远端适当放置在患者的血管内。如图32b所示,滑件828向远侧滑动以推进导丝/扩张器822向远侧离开针的远端并进入患者的血管中,所述导丝/扩张器的远侧部分经由远侧狭槽816a预先设置在针816内。如图所示,导丝/扩张器822由棘齿条824间接推进,该棘齿条由滑件828移动。具体地讲,棘齿条824的上部齿826中的邻近一个齿接合装配在导管毂46上的顶盖834的插针836。因此,当滑件828和棘齿条824向远侧移动时,导管42和设置在其中的导丝/扩张器822也向远侧移动,如图32b所示。类似的棘轮移动也按连续步骤进行。

在图32b所示的阶段中,滑件828的滑动也致使棘齿条824的底部齿826a接合针回缩系统818的回缩触发器880。这继而使得弹簧819能够将针816和回缩系统818伸展和回缩到壳体812中,从而使得针的远侧尖部在壳体内与使用者隔离。

图32c示出滑件828返回到其初始位置,这致使棘齿条824也返回到其初始位置。然而,由于附接到导管毂46的顶盖834的插针836向远侧成角度,因此,棘齿条的齿826在没有将导管42回缩的情况下滑动过去,从而使得导管保持在适当位置。

在图32d中,将滑件828再次向远侧推进,从而致使棘齿条824的邻近上部齿826接合顶盖插针836并且将导丝/扩张器822进一步向远侧推进到血管中。由于导管42设置在导丝/扩张器822上,因此根据导管长度、到插入部位的距离等,此阶段或连续阶段中的导管也被推进到血管中。滑件828随后回缩到其初始位置,如图32e所示。应注意,棘齿回缩可以是使用者启动的,或由插入工具810中包括的合适系统自动启动。

在图32f中,将滑件828和棘齿条824再次向远侧推进,从而导致导丝/扩张器822的壳体812和导管42进一步向远侧推进。滑件828随后回缩到其初始位置,如图32g所示。在图32h中,将滑件828和棘齿条824最后一次向远侧推进,从而导致导丝/扩张器822和附接的导管42从插入工具810的壳体812近乎完全向远侧推进。在此阶段,可握住导管42的毂46,并从插入工具810中移除导管,该插入工具随后可丢弃。然后可由使用者手动将导管43最终放置在血管内。顶盖834也从导管毂46中移除。

图33a至图33c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用于将针16的远端16a隔离的针安全部件的细节,所述针包括如上文结合图1a至图10c论述的远侧凹口18。如图所示,还包括安全壳体954以便搭在针16上,该安全壳体包括铰接门。两个针安全部件956相对地设置在安全壳体954内,并且每个都搭在针16上。每个针安全部件包括基座958,该基座限定针16穿过的孔以及多个臂960。臂960从基座958延伸并且朝向彼此会聚成圆锥样式,从而使得每个臂的端部邻接针表面。臂960被构造成接合限定在针16的远侧部分中的凹口18,并且防止针16相对于针安全部件956进一步移动。具体地讲,每个臂960以压缩的方式接合针16的外表面,从而使得当所述臂中的一个臂遇到针凹口18时,臂将略微下降进入凹口中,以便相对于针安全部件956将针16锁定在适当位置。两个针安全部件956设置在安全壳体954中,以便防止针在任一方向上向远侧或向近侧进一步移动。因此,针16的远端16a安全地隔离在安全壳体954内,如图33a至图33c所示。应注意,此处所述的针安全部件可用于甚至在导丝22仍延伸穿过其中时将针隔离,例如,如图33c所示。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只使用一个如上文所述的针安全部件。因此,此处所述的针安全部件用作可与本公开结合使用的多种针安全部件的一个示例。

应当理解,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插入工具可包括设置在从插入工具壳体向远侧延伸的导管远侧部分上的无菌护套或袋,以便将导管隔离。预先设置在导管内并可回缩到插入工具壳体中的针可从该袋延伸,以便进入血管。之后,随着导管推进到脉管中,可朝向壳体压缩袋,随后在导管完全插入之后去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袋可包括握持翼或者有助于在插入期间通过袋握住导管或针的其他装置。另外应注意,本文所述的插入工具可包括在使用之前可移除地附接到插入工具的顶盖或其他保护装置,以保持针和导管无菌。

现在参考图34,该图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导管插入装置10的分解图,该导管插入装置包括类似于上文已描述的那些部件的部件。如此,下文仅有选择地论述部分差异。

图34示出在本实施方案中,导丝22自身回环以大体限定u形构型。图36a和图36b示出导丝22设置在导管插入装置10的壳体12内的方式。具体地讲,这些附图显示,导丝22的近端锚定到装置10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在壳体12的顶部部分12a的锚定点982处。图37显示,导丝22在限定于顶部壳体部分12a的内表面上的导槽984内可移除地向近侧延伸。图36a和图36b显示,导丝22的中间部分靠近装置10的近端自身回环。设置在导丝杆24的近端附近的导向表面980(图35)将柔性导丝22约束成环状的大体u形构型。在进入中空针16中之前,导丝22的回环中间部分随后沿限定在壳体12的底部壳体部分12b的内表面上的沟槽986(如图38中最清楚示出)朝向装置10的远端延伸。导丝22的自由远端最初位于针16内。

按照上文刚才描述的那样设置,导丝22被布置成由导丝推进组件20选择性地推进,使得其自由远端可从针16的开放远侧尖部向远侧延伸。在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向远侧移动装置壳体12上包括的导丝推进滑件28来实现这种选择性地推进导丝22的过程。向远侧移动导丝推进滑件28使得导丝杆24相应地向远侧滑移。随着杆的推进,导丝杆24的导向表面980向远侧推动导丝22的弯曲部。应当注意,导丝22具有足够的刚性,以便在不屈曲的情况下被导丝杆24推进。此外,导向表面980和导丝22被构造成当导丝推进滑件28或其他合适的机构向近侧滑动时,导丝22能够回缩到插入工具壳体12中。

这样推移可滑动导丝杆24使得导丝22的远端从针16的开放远侧尖部向远侧延伸。由于锚定点982处的锚定近端以及弯曲或环状u形构型,导丝22被向远侧推进的速率是导丝推进滑件28的滑动速率的约两倍,并且是图1a至图9的装置构型中的导丝推进速率的约两倍,这使得当与导丝推进滑件28的移动长度相比时,导丝延伸的长度是该移动长度的约两倍。这进一步如愿地导致导丝延伸到静脉或患者其他血管中的长度相对更长,以便更适宜地将导管42导入患者身体中。因此,此处所描述的导丝和推进组件作为一种“反向滑轮”系统进行操作,用于向远侧推进导丝。应当注意,除了本文所示出和描述的那些之外,装置10还可包括导丝的其他环状构型。此外,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导丝延伸与推进组件移动也可能具有不同的比率。

应当注意,环状导管和导丝推进柄部仅仅是可适宜地执行本文所述的所需功能的示例性结构。实际上,可使用其他结构来实现结合本实施方案所描述的原理。此外,尽管上文所示出和描述的是导丝的近端附接到导管插入装置壳体,但导丝的近端可附接到装置内/上的其他结构,诸如针毂1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导丝的大部分长度包括镍和钛的金属合金(通常被称为镍钛诺),这种合金具有足够的刚性并且可设置成u形构型,在导丝被推进时不会保留该位置的记忆。应当注意,还可采用其他合适的导丝材料。

图39a和图39b示出了有关针安全部件56的连结元件80(上文有进一步的描述)的各种细节,该连结元件用于在完成导管插入之后保护针16的远侧尖部。如图所示,连结元件80(在本文中也被称为连结构件)包括限定孔992a的前板992,以及叉状背板994。隆起部996从背板994的其中一个叉状物延伸。马蹄形针通元件998也被包括在与前板992在空间上隔开的布置中,并且限定与前板的孔992a同轴对齐的孔998a。

在本实施方案中,摩擦元件1000(在本文中也被称为摩擦构件)也与连结元件80一起被包括,也就是如图40a和图40b所示的环形弹性元件或o形环1002。如图所示,o形环1002被构造成环绕针16和叉状背板994的一部分。隆起部996用来帮助将o形环1002维持在如图40a和图40b所示的位置。在如此布置o形环1002的情况下,o形环将相对恒定的推力施加到连结元件80,以用于保护针16的远侧尖部,如下文将进一步描述。应当注意,弹性元件可采用除o形环之外的形式,但执行相同的功能。例如,也可使用环绕连结元件和针的一部分的一根或一段弹性材料。

图40c和图40d示出了设置在滑架1008中的连结元件80,该滑架又设置在安全壳体54内。如图所示,滑架1008限定两个约束表面1010,当针16最初延伸穿过滑架和连结元件时,连结元件的前板992的相应部分首先抵靠这两个约束表面搁置。针16以可滑动方式穿过的保持环1008a使得针能够与滑架1008接合。

连结元件80最初以可滑动方式与针16一起设置在图40a至图40d所示的状态中(示出在连结元件保护针的远侧尖部之前的连结元件),使得允许针与连结元件之间发生相对滑移。针16穿过针通元件998的孔998a,最初限制了连结元件80发生倾斜移动。

针16也穿过前板992的孔992a,使得针被叉状背板994的叉状物夹住。如上所述,o形环1002设置在针16和背板994周围,以便当滑架1008和连结元件80(两者都容纳在安全壳体54(图34)内)在使用装置10期间沿针16的长度向远侧滑动时提供阻力。在这种向远侧滑动期间o形环1002所提供的阻力继而在连结元件80上施加旋转矩(借助连结元件与o形环接触所提供的力),从而推动连结元件从图40c所示的附图角度顺时针旋转。

当针16延伸穿过连结元件时,针通特征部998可阻止连结元件80发生这种顺时针旋转。然而,一旦容纳滑架1008和连结元件80的安全壳体54已向远侧滑动足够使针通元件998滑过并滑离针16的远端的距离,连结元件便不再被约束,并且o形环1002施加的阻力使得连结元件从图40c所示的附图角度相对于针顺时针倾斜。这种倾斜借助针16的外表面与前板孔992a的周边之间的物理连结(因而充当连结表面)来锁定连结元件80相对于针16的移动,延伸来看,锁定滑架1008的移动。在针16的远侧尖部安全地设置在锁定滑架1008内的情况下,可保护使用者被针意外刺伤。

如上所述,o形环1002施加相对恒定的推力用于使连结元件80倾斜,进而保持连结元件倾斜(在针远侧尖部撤回进入滑架之后,如上文所述),以便更加牢固地将滑架1008锁定在针16的远侧尖部上方。例如,在针已被锁定在针远侧尖部上方之后相对于安全壳体54/滑架1008来回推动针16的情况下,这种恒定的推力有利于确保连结元件不会返回到针通特征部998可与针16重新接合并将针安全部件56解锁的取向。应当注意,o形环1002可与比本文所示出和描述的那些更大或更小的针和连结元件一起使用。

上述实施方案中的o形环1002具有足够的适形性,以便在施加所需力的同时能够在上述结构上方拉伸,如上所述。在一个实施方案中,o形环1002材料包括天然或合成橡胶、弹性体、聚合物、热塑性塑料、有机硅等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在一个实施方案中,o形环材料经过选择,以便提供足够的抗撕裂性、施加所需摩擦的能力以及化学相容性。o形环的尺寸可根据连结元件和针的尺寸和构型而不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o形环可包括其他形状、材料和位置,但仍能够提供预期功能。

图41a示出了导丝杆24可包括导管推进特征部,这种特征部除了如上所述那样推进导丝22之外,还能够使导丝杆将导管42向远侧推进。在本实施方案中,导管推进特征部包括推进突舌1014,该推进突舌设置在导丝杆24的近侧部分24a上,并且被设置而使得当导丝杆24通过滑件28(图34)使用者向远侧滑动而向远侧移动时,与安全壳体54的顶盖58物理接合。图41b示出了这种接合情况。导丝杆24进一步向远侧移动使得安全罐54以及间接但可操作地附接到其上的导管42(图34)向远侧推进。本实施方案中的滑件28可滑动,以经由推进导丝杆24的突舌1014将导管42向远侧推进预定距离。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预定距离推进导管42,直到导管的远端向远侧推进超过针16的远侧尖部。根据需要,可通过向远侧滑动柄部48(图34)来进一步向远侧推进导管42。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滑件28被构造成经由推进突舌1014将导管向远侧推进所需的整个远侧距离。

图41a的推进突舌1014的位置使得能够阶段推进导丝22和导管42。具体地讲,从图41a所示的位置向远侧推进导丝杆24使得立即推进导丝22,而安全壳体54和导管42保留在适当位置。进一步将导丝杆24向远侧推进到图41b所示的位置,使得推进突舌1014如上文所述那样接合并向远侧推进安全罐54和导管42,同时继续向远侧推进导丝22。

因此,导丝杆24除了将导丝22向远侧推出穿过针16之外,还可沿针16将导管42向远侧推进并进入患者血管中,如上文进一步所述。应当注意,推进突舌1014的具体形状和构型及其与安全壳体和/或导管的接合方式以及施加到安全壳体和/或导管的行进量级可不同于本文所示出和描述的那样。

图42和图43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构造的导丝22的细节。如图42所示,导丝22包括细长芯线1102,该芯线包括直径减小的远侧部分1104。外部线圈1108围绕芯线1102从其远端1102b向近侧延伸。在直径减小的远侧部分1104内,刚性套管1110围绕芯线1102相邻设置在线圈1108近侧。刚性套管1110可通过胶合、焊接、压配合方式固定,或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到芯线1102。

导丝22上包括线圈1108的部分被设计成具有相对的柔韧性,以便在使用本文所述的插入工具插入导管期间以非创伤性方式进入患者的静脉或其他血管,并将导管42导入静脉中。相比之下,导丝22上包括刚性套管1110的部分具有相对的刚性。如图43所示,刚性套管1110被布置成使得在使用插入工具期间导丝22完全延伸之后,该刚性套管设置成使得与插入工具的针16的远侧尖部16b相邻布置。连同针远侧尖部16b的后切斜面,刚性套筒1110有效地使针远侧尖部钝化,从而在导管插入静脉期间防止针远侧尖部意外刺穿或切断导管管体44。刚性套管1110的大小可被设计成基本上占据远侧尖部16b处针内腔的整个直径,以便有效防止针远侧尖部刺穿导管管体44,即使导管管体在设置于针上方时回缩或即使针重新插入到导管管体中,也可有效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应当注意,在另一实施方案中,芯线本身可用来使针远侧尖部钝化。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线圈1108可包括铂、不锈钢、钛、镍钛诺,或者具有适宜抗张强度和成形性的其他材料。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刚性套管1110包括不锈钢、钛、高刚性热塑性塑料或其他合适的材料,并且芯线1102包括镍钛诺,但其他合适的材料可用于这些和其他相关部件。

图42还显示,导丝22的芯线1102可包括在芯线的远侧部分1104的近侧设置的凹口1112。凹口1112用作相对较弱的点,用于在导丝22经受过度物理外力的情况下优先断裂该凹口处的导丝。通过在凹口1112处发生断裂,导丝断裂的远侧段足够大而不会栓塞进入患者血管中,并且可从身体中轻松移除。凹口在导丝上的具体位置可变化。

图44显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插入工具的导管42的导管管体44的远端可包括大体设置在导管管体的远端44a处的增强部件1118。如图44所示,此处的增强部件1118包括环形套管,其限定导管管体44的远端44a。增强部件1118包括足够刚性的材料,诸如芳族聚氨酯、carbothane、isoplast、聚醚酰胺、尼龙或其他合适的医疗级热塑性塑料、金属(包括不锈钢、钛、镍钛诺等),并且被布置和设计成在导管42已被置于患者脉管中之后,在穿过导管管体的内腔1114进行流体抽吸期间,防止导管管体44的远端44a塌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增强部件1118包括在内部体温下不软化的材料,并且其熔化温度类似于导管管体44材料的熔化温度且具有生物相容性。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增强部件1118包括硬度介于约60d和约75d肖氏硬度之间的材料,但其他硬度等级也是可能的。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增强部件1118可包括射线不透剂(诸如,三氧化二铋、硫酸钡等),用于增强导管管体44的远端44a的射线不透性。

图45a和图45b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有关图44的导管管体44的制造细节,但也可采用其他技术。如图所示,在制造期间,成形心轴1120设置在导管管体44的内腔1114内。在本实施方案中,预成形的环形增强部件1118围绕心轴1120的尖部1122设置,以便插置在心轴与导管管体44之间并大体与其远端44a共终端。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增强部件1118还可被布置成产生完成增强部件位置,该位置终止于导管管体44的远端44a近侧、与其共终端或终止于其远侧,以便定制所需的增强性质或适应处理参数等。

削尖冲模1124随后在导管管体44的远端上方缓慢行进,并且执行射频(“rf”)削尖工艺,以便形成导管管体的远端,该远端中包括增强部件1118,如图44所示。通常,削尖工艺产生的多余材料会形成塞1126,可将其丢弃。除此之外,可采用其他工艺使导管管体的远端形成增强结构。

导管管体44的远端44a的增强结构的其他实施方案也是可能的,诸如图46和图47a所示的增强部件1118。图47b示出了另一实施方案,其中增强部件1118往回设置在导管管体44的远端近侧,因而说明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增强部件无须设置在导管管体的远端。因此考虑到这些及其他增强设计。

图48a至图48f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插入工具10的各种细节。如图48a所示,插入工具10包括壳体12的顶部壳体部分12a和底部壳体部分12b,设置在针16上方的导管42从该壳体延伸。该图还示出了导丝推进组件20的指垫1218以及导管推进组件40的柄部组件1220的一部分,该指垫以可滑动方式设置在顶部壳体部分12a中限定的狭槽1236中。下文根据本实施方案更详细地给出了插入工具10及其各种细节。

图48a至图48f示出了使用者的手指可沿狭槽1236向远侧滑动作为导丝推进组件20的一部分的指垫1218,从而使得能够将导丝22(最初设置在针16的内腔内)选择性地推出并经过针16的远端16b。如前所述,导丝22的近端附接到顶部壳体部分12a的内部,使得指垫1218向远侧滑动推进一个单位就可使导丝向远侧推进两个单位。如前所述,这可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先使导丝22从其顶部壳体部分12a上的附接点形成环状并且穿过导丝杆24上包括的导向表面980(图53a和图53b),然后使导丝延伸到针16的内腔中。应当注意,在本实施方案中,导丝杆24和导丝推进组件20的指垫1218彼此整体形成,但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它们可单独形成。还应当注意,导丝22可附接到插入工具10的其他外部或内部部分,包括底部壳体部分12b、针毂1214等。

图48a至图48f还示出了用于在远侧方向上选择性地将导管42从插入工具10的壳体12中推出的导管推进组件40,其包括的柄部组件1220又包括除了这些部件之外的两个翼1280,当导管将被推进时,使用者手指握住这两个翼。如下文将进一步详细论述,翼1280经由顶部壳体部分12a和底部壳体部分12b之间限定的间隙1250向远侧推进。

通过顶部壳体部分的四个突出部1230(图48d、图49)与位于底部壳体部分上的四个相应凹陷部1232接合,顶部壳体部分12a和底部壳体部分12b配合在一起。当然,其他配合机构和方案也可用于将顶部壳体部分和底部壳体部分连接在一起。

图49中插入工具10的分解图示出了柄部组件1220包括头部部分1222和尾部部分1224,翼1280从该头部部分延伸。头部部分1222和尾部部分1224都可移除地附接到导管毂46,如下文将进一步论述。设置在壳体12内的插入工具10的内部部件(针16穿过这些内部部件中的每一个)包括阀门52、安全壳体54(其中设置有滑架1008和针安全部件56)以及安全壳体的顶盖58。该图还示出了安全针部件56包括的o形环1002,如针毂1214一样,该o形环固定到针16的近端并且安装到壳体12,以将针16固定在插入工具10内的适当位置。在图49中应当注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其中置有导丝推进组件20的指垫的狭槽1236包括相对较宽的部分,使得导丝杆24能够插入穿过该部分,以便将导丝推进组件联接到壳体12。

图50a和图50b示出了根据本实施方案的有关稳定性结构70的各种细节,该稳定性结构用于在针离开壳体12的出口点处支撑和稳定针16。如图所示,顶部壳体12a和底部壳体12b的近侧部分相互接合,以提供用于针16的稳定性结构70。底部壳体部分12b包括被狭槽1246分开的两个向远侧设置的臂1248,该狭槽使得臂在无约束时能够彼此分开。顶部壳体部分12a限定远侧狭槽1240以及狭槽远侧的马蹄特征部1242。如果顶部壳体部分12a向下弯曲(参见图48c),则狭槽1240使得底部壳体部分12b的臂1248能够穿过狭槽向上突出,以环绕和支撑针16,从而使针稳定。马蹄特征部1242在底部壳体臂1248的远端处设置在针16周围,并且充当卡圈来使针稳定。

底部壳体部分12b的臂1248被构造成能够按照图50a和图50b中示出的x-y轴在x方向上来回移动,而在y方向上保持大体刚性。相反,包括狭槽1240和马蹄特征部1242的顶部壳体部分12a的远侧部分被构造成按照图50a和图50b中示出的x-y轴在y方向上弯曲,而在x方向上保持大体刚性。因此,当稳定性结构70的上述部件如图50a和图50b所示那样重叠或相互接合时,这些部件在壳体12处于图50a和图50b所示的构型时(即,导管42从壳体12中移除之前)配合支撑针16并且防止针发生大的移动。这继而有助于使用者准确刺穿皮肤并进入患者血管。应当理解,除了本文明确描述的那些之外,该稳定性结构可包括其他部件来使针稳定。

图51至图54示出了根据本实施方案的有关导管推进组件40和导丝推进组件20的各种细节。如上所述,导管推进组件40包括柄部组件1220,该柄部组件又包括带有相应翼1280的头部部分1222以及围绕导管毂46和安全壳体54的一部分设置的尾部部分1224。如下文将进一步论述,柄部组件1220用于向远侧推进导管42并将其从插入工具10中移除。

图51至图54还示出了用于本实施方案的导丝推进组件20的指垫1218和导丝杆24。如图所示,导丝杆24从指垫1218向近侧延伸,并且在其近端上包括先前所述的导向表面980,用于引导导丝22形成环状。导丝杆24的近端附近还包括致动块1258,用于实现导丝推进,如下文将进一步描述。应当注意,致动块的具体尺寸、形状和其他构型可不同于本文所示出和描述的那些,但仍具有所需的功能。

弹簧臂1260从导丝杆24向下延伸,并且被构造成以可滑动方式保持在针毂1214的两个导向支柱1264之间,如在图53a和图53b中最清楚示出。弹簧臂1260用于在导丝22已从插入工具10完全向远侧延伸并且导管43推进了一定增量之后,锁定导丝推进组件20的进一步移动。具体地讲,使用者使指垫1218向远侧滑动使得导丝杆24也向远侧移动,继而将导丝22(其在内部环绕经过导丝杆24的导向表面980并进入针内腔)向远侧推进穿过针16的内腔并经过针远端16b,如图54所示。

在指垫1218和导丝杆24的完全向远侧推进之后(如图54所示),弹簧臂1260的自由端刚好设置在针毂1214的导向支柱1264之间限定的凹坑1266上方,如图53b所示。由于此阶段安全壳体54相邻位于针毂1214的近端(由于导管42尚未经由导管推进组件40的远侧推进而向远侧推进,该导管及所附接的安全壳体处于其初始坐置位置,如下文进一步描述),因此弹簧臂1260的自由端还无法坐置在凹坑1266中。然而,在导管42向远侧推进了一定的增加距离之后,所附接的安全壳体54便不再阻止弹簧臂1260向下移动,并且其自由端坐置在针毂1214的凹坑1266中。指垫1218碰撞狭槽1236的远端可阻止导丝推进组件20进一步向远侧移动,而弹簧臂坐置在针毂的凹坑1266中可阻止其向近侧移动。

应当注意,指垫1218包括其下侧上靠近远端的凸起部1254,当指垫完全向远侧推进时,该凸起部与顶部壳体部分12a上限定的凹下部1252接合。这有助于保持指垫1218坐置在其远侧位置中,并且提供指垫已完全向远侧推进的触觉提示。

还应当注意,如果导管推进组件40向近侧移动回到其初始位置(如图52所示),那么安全壳体54将再一次邻接针毂1214并将弹簧臂1260的自由端向上推出凹坑1266。这又使得导丝推进组件20能够再次向近侧和向远侧移动,从而使得导丝22本身能够相应地向近侧和向远侧推进。因此,在本实施方案中,导丝推进的锁定是可逆的。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应当理解,导丝推进组件20可包括按钮,使得在最初锁定导丝之后,导丝能够重新延伸或回缩,诸如通过按该压按钮来使弹簧臂1260从针毂的凹坑1266中脱离。因此考虑到这些及其他变型。

图55至图56c示出了根据本实施方案,在上述导丝22向远侧推进之前,当前所述的插入工具10还包括锁定导管移动。详细地讲,图55和图56a示出了导丝推进组件20和导管推进组件40的柄部组件1220的尾部部分1224处于插入工具壳体12内的初始位置,也就是说,在导丝向远侧推进和导管向远侧推进之前。在此位置,尾部部分1224的两个弹簧臂1272被布置成使得针毂1214的两个导向支柱1264都坐置在弹簧臂的相应凹口1274内,如在图56a中最清楚示出。在此位置,可防止尾部部分1224移动。如果尾部部分1224附接到导管42的毂46,这也可防止导管或导管推进组件40的任何其他部分向远侧推进。

如图56a和图56b所示,导丝杆24向远侧推进使得其致动块1258与每个弹簧臂1272的倾斜表面1276接合。如在图56b中最清楚示出,导丝杆24继续向远侧移动使得致动块1258将弹簧臂1272伸展开,从而使导向支柱1264从弹簧臂凹口1274中脱离。如上文结合图52至图54所述,在导丝22完全向远侧推进并且导丝杆24的弹簧臂1260的自由端刚好布置在针毂1214的凹坑1266上方时,致动块1258影响导向支柱1264,如图56b所示。此时,尾部部分1224的弹簧臂1272从针毂1214的导向支柱1264中脱离,从而使导管向远侧推进,如在图56c中弹簧臂向远侧移动所示那样。此外,如上文结合图52至图54所述,导管像这样向远侧推进相应地将附接到导管42的安全壳体54向远侧移动。安全壳体的移动使得向远侧推进的导丝杆24的弹簧臂1260的自由端落入针毂1214的凹坑1266中,从而锁定导丝22的进一步移动,不包括安全壳体返回到与针毂相邻的初始位置。

因此,可以看出,本实施方案的插入工具10的构型可阻止导管42向远侧移动,直到导丝22完全向远侧延伸。此外,当导管42从其初始近侧位置至少递增地向远侧推进时,可防止导丝22进一步移动。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导丝向远侧推进一定增量可使导管推进。

在又一实施方案中,在完全向远侧推进之后,便永久锁定导丝移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这可通过将导丝杆24的弹簧臂1260和针毂1214的凹坑1266构造成不与安全壳体54相互作用来实现。这样,一旦弹簧臂1260的自由端坐置在针毂凹坑1266内,该自由端便永久保持坐置在该凹坑内。在又一实施方案中,在完全向远侧推进导管之后,便锁定导管移动。在再一实施方案中,可经由棘轮机构来推进导丝和/或导管。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推进导管的能力与导丝推进无关。在又一实施方案中,可将导丝杆24的弹簧臂1260移除,使得导丝推进组件20不被锁定。这又使得能够锁定导管推进,直到导丝完全向远侧推进。因此考虑到这些及其他变型。

图57a和图57b示出了有关导管42从插入工具10向远侧推进的各种细节。如图所示,一旦导丝推进组件20已将导丝22向远侧推进并使得该导丝延伸经过针16的远端16b,导管推进组件40便自由地(如上文结合图55至图56c所述)用于将导管42向远侧推出插入工具壳体12的远端。使用者握住柄部组件1220的头部部分1222的一个或两个翼1280并且向远侧移动该翼,从而推进导管42。应当注意,翼1280包括脊1282(图50b),以有助于使用者握持翼。翼1280在顶部壳体部分和底部壳体部分之间限定的间隙1250中向远侧滑动。如果翼1280附接到头部部分1222,头部部分又附接到导管42的毂46,那么翼向远侧滑动会将导管向远侧推进。

图57a和图57b示出了随着导管42向远侧推进,翼1280也向远侧移动,使得翼碰撞顶部壳体部分12a并将其向上推,继而抬起顶部壳体部分的远侧部分,包括狭槽1240和稳定性结构70的马蹄特征部1242。抬起狭槽1240使得底部壳体部分12b的臂1248从狭槽中脱离,从而使臂能够伸展分开。图57a和图57b示出了随着导管向远侧推进,设置在柄部组件1220的头部部分1222上的两个支柱1286(还可参见图60)推挤每个臂1248,从而使得臂分开。臂1248分开以及由顶部壳体部分的翼1280产生的抬起过程使得导管42穿过壳体12的远端。

图58和图59示出了从插入工具壳体12中移除导管42和导管推进组件40,其中通过使用者握住并推进翼1280来继续向远侧推进头部部分1222使得导管42、柄部组件1220(包括头部部分1222和尾部部分1224)和安全壳体54可移除地附接到导管毂46,以便沿针16向远侧滑动并离开壳体12。例如,执行这一动作可在针16和导丝22配合提供进入血管的通道之后,将导管管体44推入患者血管中。

图59示出了导管42和柄部组件1220进一步与壳体12分开,使得安全壳体54到达针16的远端16b,此时设置在安全壳体中的针安全部件56(图49)接合针远侧尖部,以防止使用者被针意外刺伤,并且安全壳体与导体毂46横向分离但仍保留针。

图60示出了柄部组件1220的各种特征,该柄部组件包括头部部分1222和尾部部分1224。在安全壳体54和针16与导管42和柄部组件1220如上所述分开之后,头部部分1222和尾部部分1224分别经由夹臂1300和1304保持附接到针毂46及其相应的应变消除件47。此时,使用者可用手克服夹臂1300的摩擦配合,从而将头部部分1222从导管毂46/应变消除件47中移除。使用者还可以拉动和转动方式克服夹臂1304的摩擦配合并避开导管毂46的螺纹,也可移除包括围绕阀门52设置的环状物1306的尾部部分1224。这一动作将移除附接到尾部部分1224的阀门52(见图49)。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尾部部分环状物1306被构造成使得在移除尾部部分1224之后暴露阀门52,从而使使用者能够在需要时移除阀门。一旦已从导管42中移除柄部组件1220的头部部分1222和尾部部分1224,便可根据需要添加导管敷料并使用导管。

除了上文描述的方式之外,还可采用其他方式构造柄部组件1220。图61和图62给出了柄部组件1220的一个示例,其中头部部分和尾部部分统一在单个主体1312中。如图62所示,这使得能够从柄部组件1220中横向移除安全壳体54,然后可从中垂直移除导管毂46。图63包括柄部组件1220的类似构型,其中阀门52包括相对设置的延伸部1316,这使得能够握持延伸部(在横向移除安全壳体54之后),并且能够垂直移除柄部组件1220。这些动作使得阀门52及其延伸部1316附接到导管42的毂46,此时如果需要,可利用延伸部从毂中横向移除阀门。

在图64中,柄部组件1220包括限定活动铰链1320的单个主体,该活动铰链刚好设置在环状物1306的远侧,但也可能设置在其他位置。应当注意,环状物1306用于捕获阀门5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阀门52与柄部组件主体整体形成或附接到柄部组件主体。在另一实施方案中,阀门52与柄部组件1220分开,并且不受移除柄部组件1220的影响。柄部组件1220还包括夹臂1304,该夹臂可移除地附接到导管毂46,以将导管42固定在适当位置。柄部组件1220上还包括支柱1286,如在先前的实施方案中所述。

如图65所示,可握住翼1280向近侧呈弧形拉动柄部组件1220的远侧部分,然后使夹臂1304和支柱1286从导管毂46中脱离,并且从导管毂横向拉动柄部组件和阀门52。因此考虑到这些及其他柄部组件构型。

图66a至图66c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包括导管推进构型的插入工具的细节,其中插入工具壳体1340包括导管推进杆1344,该导管推进杆与导丝推进按钮接合,使得导管推进杆最初保持在导丝推进按钮下方的按下位置,从而阻止推进导管。一旦向远侧移动导丝推进按钮1348,导管推进杆1344便向上弹出,从而将导管推进解锁并且使导管管体44能够向远侧推进,诸如通过向远侧移动导管推进杆来进行。应当理解,壳体1340中可包括多种内部机构中的一个或多个,这有利于实现本文所述的功能。

应当注意,上文刚才描述的插入工具10被构造成使得使用者的手可握住该工具并且该工具可用于将导管部署到患者体内,而无需使用者移动握住装置的手。具体地讲,导丝推进组件20的指垫1218和导管推进组件40的翼1280相对于使用者握住壳体12以便使用插入工具10的位置向远侧布置,因此在推进指垫或翼期间不需要让使用者移动抓握的手。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使用者用一只手握住插入工具壳体12,用另一只手推进指垫1218和翼1280中的至少一者,同样不需要移动握住插入工具壳体的手。在另一实施方案中,使用者可使用握住插入工具壳体的手的手指来推进指垫1218和翼1280中的一者或二者。

现在参考图67a至图67f,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有关通常用10表示的导管插入工具(“插入工具”或“插入装置”)的各种细节。应注意,虽然下文的论述集中于特定类型和相对较短长度的导管的放置,但多种类型、尺寸和长度的导管可经由本装置插入,包括外周静脉中间或延长留置导管、picc导管、中心静脉导管等。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放置长度介于约2.0英寸与约2.9英寸之间的导管,但很多其他长度也是可能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放置长度介于约2.25英寸与约2.75英寸之间的导管。

如图所示,插入工具10包括壳体12,所述壳体又包括单独与底部壳体部分12b配合的顶部壳体部分12a。针16从壳体延伸,在该壳体上设置有导管42。该图还示出了导丝推进组件20的指垫1218以及导管推进组件40的柄部组件1220的一部分,该指垫以可滑动方式设置在顶部壳体部分12a中限定的狭槽1236中。指垫1218在本文中也被称为第一使用者接合部件。下文根据本实施方案更详细地给出了插入工具10及其各种细节。

图67a至图67f示出了使用者的拇指和/或手指可沿狭槽1236向远侧滑动作为导丝推进组件20的一部分的指垫1218,从而使得能够将导丝22(最初设置在中空针16的内腔内)选择性地推出并经过针16的远端16b。如前所述,导丝22的近端附接到顶部壳体部分12a的内部,使得指垫1218向远侧滑动推进一个距离单位就可使导丝向远侧推进两个距离单位。如前所述,这可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先使导丝22从其顶部壳体部分12a上的附接点形成环状并且穿过导丝杆24的近侧部分上包括的导向表面980(图72a和图72b),然后使导丝延伸到针16的内腔中。应当注意,在本实施方案中,导丝杆24和导丝推进组件20的指垫1218彼此整体形成,但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它们可单独形成。还应当注意,导丝22可附接到插入工具10的其他外部或内部部分,包括底部壳体部分12b、针毂1214等。

图67a至图67f还示出了用于在远侧方向上选择性地将导管42从插入工具10的壳体12中推出的导管推进组件40,其包括的柄部组件1220又包括除了这些部件之外的指垫部分1290,当导管将被推进时,使用者的拇指和/或手指移动该指垫部分。如下文将进一步详细论述,指垫部分1290经由顶部壳体部分12a和底部壳体部分12b之间限定的间隙1250向远侧推进。指垫部分1290在本文中也被称为第二使用者接合部件,而导丝推进组件20的前述指垫1218在本文中也被称为第二使用者接合部件。

通过顶部壳体部分的四个突出部1230(图67d、图68)与位于底部壳体部分上的四个相应凹陷部1232接合,顶部壳体部分12a和底部壳体部分12b配合在一起。当然,其他配合机构和方案也可用于将顶部壳体部分和底部壳体部分连接在一起。

图68中插入工具10的分解图示出了柄部组件1220包括头部部分1222和尾部部分1224,指垫部分1290为该头部部分的一部分。头部部分1222和尾部部分1224都可移除地附接到导管毂46,如下文将进一步论述。设置在壳体12内的插入工具10的内部部件(针16穿过这些内部部件中的每一个)包括阀门52、安全壳体54(其中设置有滑架和针安全部件)以及安全壳体的顶盖58。针安全部件可包括o形环。固定到针16的近端的针毂1214安装到壳体12,以将针16固定在插入工具10内的适当位置。在图68中应当注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其中置有导丝推进组件20的指垫的狭槽1236包括相对较宽的部分或狭槽腔体1236a,使得导丝杆24能够插入穿过其中,以便将导丝推进组件联接到壳体12,以及锁定导丝移动,如图所示。

图69a和图69b示出了根据本实施方案的有关稳定性结构70的各种细节,该稳定性结构用于在针16离开壳体12的出口点处支撑和稳定针。如图所示,顶部壳体12a和底部壳体12b的近侧部分相互接合,以提供用于针16的稳定性结构70。底部壳体部分12b包括被狭槽1246分开的两个向远侧设置的臂1248,该狭槽使得臂在无约束时能够彼此分开。顶部壳体部分12a限定远侧狭槽1240以及与狭槽相邻的叉状物1241。如果顶部壳体部分12a的远侧部分向下弯曲(参见图67c),则狭槽1240使得底部壳体部分12b的臂1248能够穿过狭槽向上突出,以环绕和支撑针16,从而使针稳定。另外,顶部壳体部分12a的叉状物1241邻接底部壳体部分12b的臂1248,以防止在稳定性结构匹配但尚未伸展开的情况下臂的展开,如下所述。如所期望的那样,这为针16提供稳定性和支撑。

底部壳体部分12b的臂1248被构造成能够按照图69a和图69b中示出的x-y轴在x方向上来回移动,而在y方向上保持大体刚性。相反,包括狭槽1240和叉状物1241的顶部壳体部分12a的远侧部分被构造成按照图69a和图69b中示出的x-y轴在y方向上弯曲,而在x方向上保持大体刚性。因此,当稳定性结构70的上述部件如图69a和图69b所示那样重叠或相互接合时,这些部件在壳体12处于图69a和图69b所示的构型时(即,导管42从壳体12中移除之前)配合支撑针16并且防止针发生大的移动。这继而有助于使用者准确刺穿皮肤并进入患者血管。应当理解,除了本文明确描述的那些之外,该稳定性结构可包括其他部件来使针稳定。

图70至图73示出了根据本实施方案的有关导管推进组件40和推进组件20的各种细节。如上所述,导管推进组件40包括柄部组件1220,该柄部组件又包括带有相应指垫部分1290的头部部分1222以及围绕导管毂46和安全壳体54的一部分设置的尾部部分1224。如下文将进一步论述,柄部组件1220用于向远侧推进导管42并将其从插入工具10中移除。

图70至图73还示出了用于本实施方案的导丝推进组件20的指垫1218和导丝杆24。如图所示,导丝杆24从指垫1218向近侧延伸,并且在其近端上包括先前所述的导向表面980,用于引导导丝22形成环状。导丝杆24的近端附近还包括致动块1258,用于实现导丝推进,如下文将进一步描述。应当注意,致动块的具体尺寸、形状和其他构型可不同于本文所示出和描述的那些,但仍具有所需的功能。

弹簧臂1260从导丝杆24向下延伸(从图70至图73所示的角度),并且被构造成以可滑动方式保持在针毂1214的两个导向支柱1264之间,如在图72a和图72b中最清楚示出。弹簧臂1260用于在导丝22已从插入工具10完全向远侧延伸并且导管43推进了一定增量之后,锁定导丝推进组件20的进一步移动。具体地讲,使用者使指垫1218向远侧滑动使得导丝杆24也向远侧移动,继而将导丝22(其在内部环绕经过导丝杆24的导向表面980并进入针内腔)向远侧推进穿过针16的内腔并经过针远端16b,如图73所示。

在指垫1218和导丝杆24的完全向远侧推进之后(如图73所示),其中指垫向远侧终止点推进,弹簧臂1260的自由端刚好设置在针毂1214的导向支柱1264之间限定的凹坑1266上方,如图72b所示。由于此阶段安全壳体54相邻位于针毂1214的近端(由于导管42尚未经由导管推进组件40的远侧推进而向远侧推进,该导管及所附接的安全壳体处于其初始坐置位置,如下文进一步描述),因此弹簧臂1260的自由端还无法坐置在凹坑1266中。然而,在导管42从本文称为近侧开始点的点向远侧推进了一定的增加距离之后,所附接的安全壳体54便不再阻止弹簧臂1260向下移动,并且其自由端坐置在针毂1214的凹坑1266中。指垫1218碰撞狭槽1236的远端可阻止导丝推进组件20进一步向远侧移动,而弹簧臂坐置在针毂的凹坑1266中可阻止其向近侧移动。

应当注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指垫1218可包括其下侧上靠近远端的凸起部或延伸表面1308(图79),当指垫完全向远侧推进时,该凸起部或延伸表面与顶部壳体部分12a上限定为狭槽1236的一部分的狭槽腔体1236a(图68)接合。这可有助于保持指垫1218坐置在其远侧位置中,并且提供指垫已完全向远侧推进的触觉提示。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采用指垫延伸表面1308与狭槽腔体1236a的接合,以通过防止导丝杆24的移动来防止导丝22的进一步远侧和/或近侧移动。

应当注意,如果导管推进组件40向近侧移动回到其初始位置(如图71所示),那么安全壳体54将再一次邻接针毂1214并将弹簧臂1260的自由端向上推出凹坑1266。这又使得导丝推进组件20能够解锁并能够再次向近侧和向远侧移动,从而使得导丝22本身能够相应地向近侧和向远侧推进。因此,在本实施方案中,导丝推进的锁定是可逆的。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应当理解,导丝推进组件20可包括按钮,使得在最初锁定导丝之后,导丝能够重新延伸或回缩,诸如通过按该压按钮来使弹簧臂1260从针毂的凹坑1266中脱离。因此考虑到这些及其他变型。

图74至图75c示出了根据本实施方案,在上述导丝22向远侧推进之前,当前所述的插入工具10还包括锁定导管移动。详细地讲,图74和图75a示出了导丝推进组件20和导管推进组件40的柄部组件1220的尾部部分1224处于插入工具壳体12内的初始位置,也就是说,在导丝向远侧推进和导管向远侧推进之前。在此位置,尾部部分1224的两个弹簧臂1272被布置成使得针毂1214的两个导向支柱1264都坐置在弹簧臂的相应凹口1274内,如在图75a中最清楚示出。在此位置,可防止尾部部分1224移动。如果尾部部分1224附接到导管42的毂46,这也可防止导管或导管推进组件40的任何其他部分向远侧推进。

如图75a和图75b所示,导丝杆24向远侧推进使得其致动块1258与每个弹簧臂1272的倾斜表面1276接合。如在图75b中最清楚示出,导丝杆24继续向远侧移动使得致动块1258将弹簧臂1272伸展开,从而使导向支柱1264从弹簧臂凹口1274中脱离。如上文结合图71至图73所述,在导丝22完全向远侧推进并且导丝杆24的弹簧臂1260的自由端刚好布置在针毂1214的凹坑1266上方时,致动块1258影响导向支柱1264,如图75b所示。此时,尾部部分1224的弹簧臂1272从针毂1214的导向支柱1264中脱离,从而使导管(诸如通过使用者移动柄部组件1220)向远侧推进,如在图75c中弹簧臂向远侧移动所示那样。此外,如上文结合图71至图73所述,导管像这样向远侧推进相应地将附接到导管42的安全壳体54向远侧移动。安全壳体的移动使得向远侧推进的导丝杆24的弹簧臂1260的自由端落入针毂1214的凹坑1266中,从而锁定导丝22的进一步移动,不包括安全壳体返回到与针毂相邻的初始位置。

因此,可以看出,本实施方案的插入工具10的构型可阻止导管42向远侧移动,直到导丝22完全向远侧延伸。此外,当导管42从其初始近侧位置至少递增地向远侧推进时,可防止导丝22随后移动。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导丝向远侧推进一定增量可使导管推进。

在又一实施方案中,在完全向远侧推进之后,便永久锁定导丝移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这可通过将导丝杆24的弹簧臂1260和针毂1214的凹坑1266构造成不与安全壳体54相互作用来实现。这样,一旦弹簧臂1260的自由端坐置在针毂凹坑1266内,该自由端便永久保持坐置在该凹坑内。在又一实施方案中,在完全向远侧推进导管之后,便锁定导管移动。在再一实施方案中,可经由棘轮机构来推进导丝和/或导管。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推进导管的能力与导丝推进无关。在又一实施方案中,可将导丝杆24的弹簧臂1260移除,使得导丝推进组件20不被锁定。这又使得能够锁定导管推进,直到导丝完全向远侧推进。因此考虑到这些及其他变型。

图76示出了有关导管42从插入工具10向远侧推进的各种细节。一旦导丝推进组件20已将导丝22向远侧推进并使得该导丝延伸经过针16的远端16b,导管推进组件40便自由地(如上文结合图74至图75c所述)用于将导管42向远侧推出插入工具壳体12的远端。使用者接合柄部组件1220的头部部分1222的指垫部分1290并且向远侧移动该指垫部分,从而推进导管42。应当注意,指垫部分1290包括脊1282(图69a、图69b),以有助于使用者握持该指垫部分。指垫部分1290在顶部壳体部分和底部壳体部分之间限定的间隙1250中向远侧滑动。指垫部分1290作为头部部分1222的一部分,头部部分又附接到导管42的毂46,则该指垫部分向远侧滑动会将导管向远侧推进。

随着导管42向远侧推进,当头部部分1222的一部分滑过间隙1250时,指垫部分1290的远侧运动导致指垫部分碰撞并向上推顶部壳体部分12a。这继而抬起顶部壳体部分12a的远侧部分,包括狭槽1240和稳定性结构70的叉状物1241。抬起狭槽1240和叉状物1241使得底部壳体部分12b的臂1248从狭槽中脱离,从而使臂能够伸展分开。随着导管向远侧推进,设置在柄部组件1220的头部部分1222上的两个支柱1286(还可参见图77)推挤每个臂1248,从而使得臂分开。臂1248分开以及由顶部壳体部分的指垫部分1290产生的抬起过程使得导管42穿过壳体12的远端。

图76示出了从插入工具壳体12中移除导管42和导管推进组件40,其中通过使用者接合并推进指垫部分1290来继续向远侧推进柄部组件1220的头部部分1222使得导管42、柄部组件1220(包括头部部分1222和尾部部分1224)和安全壳体54可移除地附接到导管毂46,以便沿针16向远侧滑动并离开壳体12。例如,执行这一动作可在针16和导丝22配合经皮提供进入血管的通道之后,将导管管体44推入患者血管中。

导管42和柄部组件1220进一步与壳体12分开,使得安全壳体54到达针16的远端16b,此时设置在安全壳体中的针安全部件接合针远侧尖部,以保护远侧尖部并防止使用者被针意外刺伤,其中安全壳体与导体毂46横向分离但仍保留针。

图77示出了柄部组件1220的各种特征,该柄部组件包括头部部分1222和尾部部分1224。在安全壳体54和针16与导管42和柄部组件1220如上所述分开之后,头部部分1222和尾部部分1224分别经由夹臂1300和1304保持附接到针毂46及其相应的应变消除件47。

此时,使用者可用手克服夹臂1300的摩擦配合,从而将头部部分1222从导管毂46/应变消除件47中移除。使用者还可以拉动和转动方式克服夹臂1304的摩擦配合并避开导管毂46的螺纹,也可移除包括围绕阀门52设置的环状物1306的尾部部分1224。这一动作将移除附接到尾部部分1224的阀门52(见图68)。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尾部部分环状物1306被构造成使得在移除尾部部分1224之后暴露阀门52,从而使使用者能够在需要时移除阀门。一旦已从导管42中移除柄部组件1220的头部部分1222和尾部部分1224,便可根据需要添加导管敷料并使用导管。除了上文示出和描述的方式之外,还可采用其他方式构造柄部组件1220。

图78a和图78b示出了关于作为导管推进组件40的一部分的柄部组件1220的各种细节,包括头部部分1222和尾部部分1224。如图所示,头部部分1222包括被构造成让使用者的拇指和/或手指能够将导管42向远侧推出插入工具10的指垫部分1290,如图76所示。脊1292被包括在指垫部分1290上以帮助使用者抓握它。圆形凸起表面1292被包括在指垫部分1290的顶表面上,并且提供使用者可以施加力以向远侧推动头部部分1222的表面。

头部部分1222限定腔体1294,插入工具壳体12的顶部壳体部分12a的远侧部分的一部分设置在该腔体内,使得头部部分可以滑过顶部壳体部分12a的远侧部分,例如,如图76所示。这种接合使得头部部分能够通过使用者与指垫部分1290接合而在顶部壳体部分12a的远侧部分上向远侧滑动,从而将导管42向远侧推出插入工具壳体12的远端。由于这种推进(其将导管42与壳体12分开),可以看到头部部分1222的腔体1294与顶部壳体部分12a分离。

注意,图67e、图70和图78b示出了柄部组件1220的指垫部分1290还包括凹陷1295,当指垫1218被使用者向远侧滑动时,导丝杆24的指垫1218坐置在该凹陷中,以向远侧推进导丝22。因此,可以看出,导丝推进组件20的指垫1218和导管推进组件40的头部部分1222的指垫部分1290配合以提供导丝22和导管42的单手推进。

具体地讲,指垫1218在壳体12顶部上向远侧滑动以推进导丝22,直到指垫1218坐置在头部部分1222的指垫部分1290的凹陷1295中。然后,使用者可以将拇指和/或手指从指垫1218转换到头部部分1222的邻近其弯曲凸起表面1292的指垫部分1290,而不需要拇指和/或手指的实质重新定位),在该点处可施加持续的远侧压力以使指垫部分1290向远侧滑动,并且根据需要相应地将导管42向远侧推出插入工具壳体12的远端。因此,导丝推进组件20的滑动指垫1218的远侧终止点在位置上与导管推进组件40的指垫部分1290的近侧开始点紧密对应。可以理解,指垫1218、指垫部分1290、脊1282、凸起表面1292等也可以其他方式配置。

图80和图8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导管插入工具10的细节,其中导丝推进组件20的指垫1218是细长的形状并且包括一对脊以帮助通过使用者的拇指和/或手指与其接合。此外,如图所示,导管推进组件40的柄部组件1220包括形成为整体部件的头部部分1222和尾部部分。头部部分1220包括两个翼1280,类似于上文结合图48a至图49所述的用于能够将导管42向远侧推出壳体12的那些翼。如图80所示,头部部分1220还包括覆盖部分1310,其在顶部壳体部分12a上拱起,在每个翼1280之间延伸并与其连接。如此设置,覆盖部分1310设置在指垫1218的一部分上。脊或轮廓1310被包括在覆盖部分1310的顶表面上,以帮助使用者用拇指和/或手指接合覆盖部分。由此可见,导管推进组件40可用于通过使用者手动地接合翼1280和/或覆盖部分1310中的任一者或两者而经由滑动移动向远侧推进导管42。

图81示出了在本实施方案中整体地形成柄部组件1220的头部部分1220和尾部部分1224。图82a和图82b示出,一旦如之前的实施方案那样从导管插入工具10中移除了柄部组件1220,则可从导管42移除该柄部组件(如在将其导管管体44插入患者血管中后将发生的那样),具体方式为首先向上和向近侧弯曲柄部组件的头部部分,如图82b所示,以使夹臂1300和1304分别从应变消除件47和导管毂46脱离。然后,可将柄部组件1220相对于导管42向近侧拉动以释放它们之间的接合。

图83至图85示出了关于连续血闪指示器1330的各种细节,其让使用者能够确保血液或其他流体存在于导管插入工具10的针16的内腔中,从而确保针远侧尖部16b在使用插入工具放置导管42期间设置在患者的静脉或血管中。在图83中,血闪指示器1330包括细长通道1332,其与插入装置10的针16的内腔流体连通。沟槽1332被成形为限定通道1334,诸如曲折通道,例如,存在于针16的内腔中的血液可以在离开针并进入沟槽之后沿该通道行进。

更详细地说,图83示出了沟槽1332经由通过柄部组件1220的尾部部分1224的环状物1306限定的管道或进入点1336a建立与针16的内腔的流体连通,其中管道与针16经由限定在针中的凹口或者通过其他合适模式流体连接。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过阀塞52(图68)限定进入点1336a,该阀塞限定了将阀塞与导管毂内腔流体连接的孔。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进入点1336a被限定在位于安全壳体54近侧但位于针毂1214远侧的点处。设想这些和其他可能的位置。

沟槽1332从管道向远侧延伸,该沟槽由柄部组件1220的一部分限定,如图83所示。此处,沟槽1332被顶部壳体部分12a的一部分覆盖。覆盖沟槽1332的顶部壳体部分12a的热塑性塑料或其他材料在本实施方案中是半透明的,使得使用者能够看到沟槽中存在的血液。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壳体本身可限定沟槽1332的至少一部分。

图83和图84示出,在血闪指示器1330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由柄部组件1220限定的沟槽1332经由进入点1336b流体连接至导管推进组件40的头部部分1222的指垫部分1290,使得通道1334也被限定在指垫部分上。同样,在本实施方案中,指垫部分1290的限定沟槽1332的部分是半透明的,使得使用者能够观察其中流动的血液。

在血闪指示器1330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由沟槽1332形成的通道1334可被限定在多个位置处。图85示出了这样的示例,其中通道1334的一部分被包括在顶部壳体部分12a上位于指垫部分1290近侧的位置(与其流体接触经由进入点1336c提供),并且通道1334的另一部分被包括在顶部壳体部分上位于指垫部分远侧的位置(与其流体接触经由进入点1336d提供)。进入点1336c和1336d与沟槽1332的另一部分流体连通,该另一部分延伸以与针16的一部分(经由进入点诸如进入点1336a,如图83所示)或插入装置10的其他流体输送部分流体连接。

图84和图85所示的通道1334形成细长的曲折形状的通道,存在于针16的内腔中的血液可以在离开针之后沿该通道行进。图84所示的通道1334限定沿指垫部分1290的外形行进的迂回图案,而图85的通道限定沿顶部壳体部分12a的顶表面的往复图案。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可使用插入装置10上/内的各种不同的通道设计和位置。在本实施方案中,限定在顶部壳体部分12a上的通道1334由透明管形成,该管以所示图案附接(例如,通过按压)到顶部壳体部分。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导管推进组件40的柄部组件1220向远侧延伸时,当柄部组件1220延伸并与壳体12分离时,透明管与顶部壳体部分分离。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沟槽1332与壳体12整体地形成。

使用者可以观察由沟槽1332限定的通道1334内的血液,以确认针16的远侧尖部设置在患者的静脉或其他期望的输送血液的血管中。由于通道1334相对较长,所以血液在沟槽1332中行进的进程使得血闪指示器1330能够用作连续血闪指示器,其中血液存在于由通道1334限定的路线中并且沿该路线前进,只要针远侧尖部16b设置在输送血液的血管(或其他实施方案中的其他流体输送血管)中。可以理解的是,沟槽和通道可用多种工艺中的一种形成,包括模制、机械加工等。注意,除了本文所示出和描述的结构之外,沟槽1332还可被包括在其他结构上,包括导管42的毂46或其他部分、阀组件、壳体12的其他部分等。

设想了各种通道设计,主干分支图案、往复图案、围绕部件周边的周期性齿状图案、之字形图案、会聚往复图案、圆形图案、螺旋图案等。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可在不脱离本公开实质的情况下体现为其他具体形式。所述实施方案在所有方面均应视为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这些实施方案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而非上述说明指出。属于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将为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