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头心脏停跳液灌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61851发布日期:2020-12-04 13:55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头心脏停跳液灌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双头心脏停跳液灌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心脏手术过程中常常需要通过灌注心脏停跳液控制心脏停跳,进而进行心脏外科手术。心脏停跳过程中心肌保护很重要。在心脏停跳液的灌注过程中需要使用灌注袋和灌注管,而灌注管受外力作用时容易发生移位,同时由于心脏停跳液在从灌注管向左右冠脉开口中灌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冲击力,因此在进行灌注心脏停跳液的过程中必须用手适当用力扶着灌注管进而避免灌注管与冠脉开口之间缝隙扩大,导致心脏停跳液漏出而无法有效地向心脏内灌注,不利于心肌保护。

中国专利发布的一种去白细胞温血心脏停跳液灌注装置,申请号:2015104037476,灌注袋由4层薄膜制成,所述4层薄膜自左向右将灌注袋分隔为调温腔、药液腔、加压腔;在调温腔的上部装有一根用于加注调温液的调温液加注管,在调温腔的下部装有一根用于排泄调温液的调温液排泄管,在药液腔的上部装有一根与其相贯通的药液加注管,在加压腔下部装有一根与其相贯通的加压充气管,在药液腔的下部装有一根与其相贯通的灌注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随时对停跳液进行保温或升温;在对停跳液进行充气加压时,空气不会进入到停跳液中,可以尽量多的排出灌注袋内的残余液体,该装置使用软质灌注管,在使用过程中非常容易因为人员误触或者病床震动导致灌注管晃动,进而导致影响心脏停跳液的灌输。

鉴于此,本发明研制一种双头心脏停跳液灌注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输液管多数为软质材料,在向心脏内灌输心脏停跳液时不仅容易受外因影响发生晃动,同时其输送路线不易固定化,在狭窄的手术环境中使用不便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双头心脏停跳液灌注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头心脏停跳液灌注装置,包括灌注袋、输液管和固定阀;所述固定阀弧形板状设计;所述固定阀弧形开口一侧开设有对称设计的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相邻一侧均固连有弹簧;所述固定阀弧形开口一侧通过第一滑槽弹性连接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对称设计;所述固定阀对应夹持板均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夹持板上固连有辅助柄;所述辅助柄贯穿第一通槽设计;所述第一通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辅助柄位于第一通槽内部分与转动轴固连;所述固定阀上端固连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固定阀一端“y”形设计,用于悬挂灌注袋;所述固定阀远离夹持板一侧固连有固定轨;所述固定轨远离固定阀一端依次安装有多个支撑轨;所述固定轨和支撑轨靠近支撑杆一侧表面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固连有橡胶卡垫;所述橡胶卡垫内部开设有大半圆形的滑槽,用于对输液管进行固定;所述支撑轨靠近固定阀一端均固连有连接块;所述固定轨和支撑轨远离固定阀一端、连接块靠近固定阀一端均开始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横截面均为“十”形设计;所述第二凹槽内滑动连接有对称设计的啮合板;所述啮合板圆形齿轮状设计;对称设计的两个所述啮合板相对一侧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所述第二凹槽两端侧壁均固连有均匀分布的啮合齿;所述啮合齿用于通过滑动啮合固定啮合板;两个所述啮合板相背一侧均固连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延伸至第二凹槽外设计;相对应的两个所述传动杆位于第二凹槽外共同固连有按压板;依次连接的所述支撑轨横截面积以及体积逐渐减小;所述灌注袋为软质空腔式袋装结构;所述灌注袋用于承装心脏停跳液;所述输液管一端固连于灌注袋下方;所述输液管远离灌注袋一端双支路设计;所述输液管双支路远离灌注袋一端均串联有滴定管和限流器,分别用于显示和控制输液管双支路内心脏停跳液的流动速率;

现有技术中在心脏手术过程中常常需要通过灌注心脏停跳液控制心脏停跳,进而进行心脏外科手术,在心脏停跳液的灌输过程中需要使用灌注袋和输液管,由于灌注袋和输液管均为软质塑料材质,受外力作用时容易发生晃动,同时心脏停跳液在从输液管向血管中流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冲击力,因此在进行灌注心脏停跳液的过程中常常需要护士用手适当用力扶着进而避免输液管与血管之间缝隙扩大,导致心脏停跳液无法向心脏内灌注,工作时,通过按压辅助柄,进而将固定阀内侧的夹持板受力拉伸弹簧,进而使两个夹持板相互远离,将夹持板套接在手术室内病床腿部或者输液架上,进而使固定阀固定连接,将灌注袋挂接在支撑杆上,并将灌注袋底部的输液管依次按压进入固定轨和支撑轨上的橡胶卡垫内,通过弹性的橡胶卡垫将输液管进行固定,同时通过按压按压板,使按压板带动传动杆向第二凹槽内部滑动,传动杆滑动时带动啮合板挤压弹簧,相互靠近,进而使啮合板与啮合齿之间脱离,此时通过转动调整支撑轨角度,松开按压板后,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啮合板重新和啮合齿之间限位,进而使调整后的支撑轨和固定轨形成支撑路径,将输液管向患者心脏开口处引导,输液管延伸至心脏内后,插接于心脏血管中,通过使用限流器控制输液管的双支路上的心脏停跳液的流动速率,进而使心脏停跳液向心脏中灌注,通过设置固定阀和夹持板,利用辅助柄控制夹持板开合,进而使双头心脏停跳灌注装置可以任意夹持固定于手术室内的圆柱形物体上,并通过固定阀上的固定轨和支撑轨上开设的第一凹槽内的橡胶卡垫与输液管之间弹性限位连接,进而使输液管与固定轨和支撑轨之间固连,并利用多节支撑轨之间可任意变换的角度有效的对输液管进行限位、引导,直至输液管延伸至手术视野内,通过相对固定的支撑轨和固定轨可以有效的将输液管进行固定,避免输液管受气流或震动影响自身发生晃动,进而导致输液管与血管之间的连接发生脱离,进而造成心脏停跳液的泄露。

优选的,对称设计的两个所述啮合板相背一侧均固连有挤压囊;所述橡胶卡垫内均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挤压囊与第一空腔之间通过导管导通;工作时,按压按压板,使按压板带动传动杆向第二凹槽内滑动,进而使传动杆推动啮合板相互靠拢,啮合板相互靠拢时,挤压囊受压力减小,进而导致挤压囊恢复形变,将第一空腔内的气体进行抽取,进而使橡胶卡垫缩小,在进行更改支撑轨角度时可以有效地避免橡胶卡垫和输液管之间连接较为紧密,导致输液管局部受拉伸较强,从而导致输液管发生形变,导致输液管堵塞,进而造成心脏停跳液灌注工作进行的不够顺畅。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与第二凹槽导通设计;所述第二凹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延伸至第二凹槽内与啮合板部分套接;所述转动管内壁固连有均匀分布的卡齿;初始状态下两个所述啮合板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对转动管进行限位;工作时,按压按压板时,按压板带动传动杆和啮合板进行移动,进而导致啮合板向第二凹槽中心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啮合板对转动管的限位效果消失,进而使转动管可以自由进行转动,进而使与转动管之间固连的支撑轨可以自由转动,并当支撑轨的角度调节完毕后,松开按压板,在弹簧的作用力效果下啮合板在弹簧的作用效果下重新与转动管内壁的卡齿之间进行限位,进而有效地将支撑轨进行固定,通过设置转动管,使只能进行上下转动调节角度的支撑轨可横向转动,进而使支撑轨形成的引导路线可塑性更强,进而更加节省空间,增大医护人员的操作空间。

优选的,距离所述固定阀最远端的支撑轨上固连有形变管;所述形变管由金属丝编制而成;所述形变管单侧开口设置;所述形变管数量为二,用于对包裹输液管,并使输液管进行路线固定;工作时,由于手术视野范围较小,支撑轨不易进入,通过设置形变管,将输液管包裹在形变管内,并通过手动弯折形变管,进而使输液管在手术视野利用形变管的强度进行固定,进而使输液管与血管之间连接后可以抵抗低强度的冲击效果而不产生移动,进而使血管与输液管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优选的,所述输液管双支路远离输液管一端均套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均开设有按压槽;所述按压槽内固连有按压囊;所述固定环远离输液管一侧固连有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与外管均为柔性管;所述内管与输液管导通、外管套接在内管外部;所述内管与外管上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三角形缺口;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固连有膨胀囊;所述膨胀囊与按压囊导通设计;工作时,在进行输液管与血管导通时,通过按压固定环上的挤压囊,使挤压囊产生轻微形变,进而使内部的气体输送至膨胀囊内,膨胀囊在内管和外管之间形变,进而使外管向外弯曲,内管向内弯曲,将血管套接于内管和外管之间后松开按压囊,进而使膨胀囊重新恢复形变,外管和内管相对贴合的过程中将血管夹持在内管和外管之间,进而使内管与血管之间导通,外管在外侧形成包围、密封,进而有效地增强与血管的连接、密封效果,可以有效地防止血管与输液管之间脱离,导致心脏停跳液外泄,同时在连接时较为简单,可以有效地降低输液管与血管连接的难度。

优选的,所述内管靠近外管一侧、外管靠近内管一侧共同固连有辅助片;所述辅助片“v”形设计;所述辅助片为硬质材料制成;工作时,膨胀囊发生形变将外管和内管相背弯曲的过程中,由于内管和外管均为柔性材料,形变不易传导至外管和内管远离固定环一端,通过固连辅助片,膨胀囊形变带动辅助片形变,辅助片硬质材料带动内管和外管运动,可以有效地使内管和外管靠近血管一端分离的更加彻底,进而便于血管向内管和外管之间套接,有效的使血管与内管、外管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头心脏停跳液灌注装置,通过设置固定阀和夹持板,利用辅助柄控制夹持板开合,进而使双头心脏停跳灌注装置可以任意夹持固定于手术室内的圆柱形物体上,并通过固定阀上的固定轨和支撑轨上开设的第一凹槽内的橡胶卡垫与输液管之间弹性限位连接,进而使输液管与固定轨和支撑轨之间固连,并利用多节支撑轨之间可任意变换的角度有效的对输液管进行限位、引导,直至输液管延伸至手术视野内,通过相对固定的支撑轨和固定轨可以有效的将输液管进行固定,避免输液管受气流或震动影响自身发生晃动,进而导致输液管与血管之间的连接发生脱离,进而造成心脏停跳液的泄露。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头心脏停跳液灌注装置,通过按压固定环上的挤压囊,使挤压囊产生轻微形变,进而使内部的气体输送至膨胀囊内,膨胀囊在内管和外管之间形变,进而使外管向外弯曲,内管向内弯曲,将血管套接于内管和外管之间后松开按压囊,进而使膨胀囊重新恢复形变,外管和内管相对贴合的过程中将血管夹持在内管和外管之间,进而使内管与血管之间导通,外管在外侧形成包围、密封,进而有效地增强与血管的连接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固定阀的拆分图;

图3是第二凹槽的剖视图;

图4是固定环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灌注袋1、输液管11、固定阀2、第一滑槽21、夹持板22、第一通槽23、辅助柄24、转动轴25、支撑杆26、固定轨3、支撑轨31、第一凹槽32、橡胶卡垫33、连接块34、第二凹槽35、啮合板36、啮合齿37、传动杆38、按压板39、挤压囊4、第一空腔41、第二通槽5、转动管51、卡齿52、形变管53、固定环6、按压槽61、按压囊62、外管63、内管64、膨胀囊65、辅助片6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头心脏停跳液灌注装置,包括灌注袋1、输液管11和固定阀2;所述固定阀2弧形板状设计;所述固定阀2弧形开口一侧开设有对称设计的第一滑槽21;两个所述第一滑槽21相邻一侧均固连有弹簧;所述固定阀2弧形开口一侧通过第一滑槽21弹性连接有夹持板22;所述夹持板22对称设计;所述固定阀2对应夹持板22均开设有第一通槽23;所述夹持板22上固连有辅助柄24;所述辅助柄24贯穿第一通槽23设计;所述第一通槽23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5;所述辅助柄24位于第一通槽23内部分与转动轴25固连;所述固定阀2上端固连有支撑杆26;所述支撑杆26远离固定阀2一端“y”形设计,用于悬挂灌注袋1;所述固定阀2远离夹持板22一侧固连有固定轨3;所述固定轨3远离固定阀2一端依次安装有多个支撑轨31;所述固定轨3和支撑轨31靠近支撑杆26一侧表面均开设有第一凹槽32;所述第一凹槽32内固连有橡胶卡垫33;所述橡胶卡垫33内部开设有大半圆形的滑槽,用于对输液管11进行固定;所述支撑轨31靠近固定阀2一端均固连有连接块34;所述固定轨3和支撑轨31远离固定阀2一端、连接块34靠近固定阀2一端均开始有第二凹槽35;所述第二凹槽35横截面均为“十”形设计;所述第二凹槽35内滑动连接有对称设计的啮合板36;所述啮合板36圆形齿轮状设计;对称设计的两个所述啮合板36相对一侧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所述第二凹槽35两端侧壁均固连有均匀分布的啮合齿37;所述啮合齿37用于通过滑动啮合固定啮合板36;两个所述啮合板36相背一侧均固连有传动杆38;所述传动杆38延伸至第二凹槽35外设计;相对应的两个所述传动杆38位于第二凹槽35外共同固连有按压板39;依次连接的所述支撑轨31横截面积以及体积逐渐减小;所述灌注袋1为软质空腔式袋装结构;所述灌注袋1用于承装心脏停跳液;所述输液管11一端固连于灌注袋1下方;所述输液管11远离灌注袋1一端双支路设计;所述输液管11双支路远离灌注袋1一端均串联有滴定管和限流器,分别用于显示和控制输液管11双支路内心脏停跳液的流动速率;

现有技术中在心脏手术过程中常常需要通过灌注心脏停跳液控制心脏停跳,进而进行心脏外科手术,在心脏停跳液的灌输过程中需要使用灌注袋1和输液管11,由于灌注袋1和输液管11均为软质塑料材质,受外力作用时容易发生晃动,同时心脏停跳液在从输液管11向血管中流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冲击力,因此在进行灌注心脏停跳液的过程中常常需要护士用手适当用力扶着进而避免输液管11与血管之间缝隙扩大,导致心脏停跳液无法向心脏内灌注,工作时,通过按压辅助柄24,进而将固定阀2内侧的夹持板22受力拉伸弹簧,进而使两个夹持板22相互远离,将夹持板22套接在手术室内病床腿部或者输液架上,进而使固定阀2固定连接,将灌注袋1挂接在支撑杆26上,并将灌注袋1底部的输液管11依次按压进入固定轨3和支撑轨31上的橡胶卡垫33内,通过弹性的橡胶卡垫33将输液管11进行固定,同时通过按压按压板39,使按压板39带动传动杆38向第二凹槽35内部滑动,传动杆38滑动时带动啮合板36挤压弹簧,相互靠近,进而使啮合板36与啮合齿37之间脱离,此时通过转动调整支撑轨31角度,松开按压板39后,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啮合板36重新和啮合齿37之间限位,进而使调整后的支撑轨31和固定轨3形成支撑路径,将输液管11向患者心脏开口处引导,输液管11延伸至心脏内后,插接于心脏血管中,通过使用限流器控制输液管11的双支路上的心脏停跳液的流动速率,进而使心脏停跳液向心脏中灌注,通过设置固定阀2和夹持板22,利用辅助柄24控制夹持板22开合,进而使双头心脏停跳灌注装置可以任意夹持固定于手术室内的圆柱形物体上,并通过固定阀2上的固定轨3和支撑轨31上开设的第一凹槽32内的橡胶卡垫33与输液管11之间弹性限位连接,进而使输液管11与固定轨3和支撑轨31之间固连,并利用多节支撑轨31之间可任意变换的角度有效的对输液管11进行限位、引导,直至输液管11延伸至手术视野内,通过相对固定的支撑轨31和固定轨3可以有效的将输液管11进行固定,避免输液管11受气流或震动影响自身发生晃动,进而导致输液管11与血管之间的连接发生脱离,进而造成心脏停跳液的泄露。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对称设计的两个所述啮合板36相背一侧均固连有挤压囊4;所述橡胶卡垫33内均开设有第一空腔41;所述挤压囊4与第一空腔41之间通过导管导通;工作时,按压按压板39,使按压板39带动传动杆38向第二凹槽35内滑动,进而使传动杆38推动啮合板36相互靠拢,啮合板36相互靠拢时,挤压囊4受压力减小,进而导致挤压囊4恢复形变,将第一空腔41内的气体进行抽取,进而使橡胶卡垫33缩小,在进行更改支撑轨31角度时可以有效地避免橡胶卡垫33和输液管11之间连接较为紧密,导致输液管11局部受拉伸较强,从而导致输液管11发生形变,导致输液管11堵塞,进而造成心脏停跳液灌注工作进行的不够顺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块34上开设有第二通槽5;所述第二通槽5与第二凹槽35导通设计;所述第二凹槽35内转动连接有转动管51;所述转动管51延伸至第二凹槽35内与啮合板36部分套接;所述转动管51内壁固连有均匀分布的卡齿52;初始状态下两个所述啮合板36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对转动管51进行限位;工作时,按压按压板39时,按压板39带动传动杆38和啮合板36进行移动,进而导致啮合板36向第二凹槽35中心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啮合板36对转动管51的限位效果消失,进而使转动管51可以自由进行转动,进而使与转动管51之间固连的支撑轨31可以自由转动,并当支撑轨31的角度调节完毕后,松开按压板39,在弹簧的作用力效果下啮合板36在弹簧的作用效果下重新与转动管51内壁的卡齿52之间进行限位,进而有效地将支撑轨31进行固定,通过设置转动管51,使只能进行上下转动调节角度的支撑轨31可横向转动,进而使支撑轨31形成的引导路线可塑性更强,进而更加节省空间,增大医护人员的操作空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距离所述固定阀2最远端的支撑轨31上固连有形变管53;所述形变管53由金属丝编制而成;所述形变管53单侧开口设置;所述形变管53数量为二,用于对包裹输液管11,并使输液管11进行路线固定;工作时,由于手术视野范围较小,支撑轨31不易进入,通过设置形变管53,将输液管11包裹在形变管53内,并通过手动弯折形变管53,进而使输液管11在手术视野利用形变管53的强度进行固定,进而使输液管11与血管之间连接后可以抵抗低强度的冲击效果而不产生移动,进而使血管与输液管11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输液管11双支路远离输液管11一端均套接有固定环6;所述固定环6上均开设有按压槽61;所述按压槽61内固连有按压囊62;所述固定环6远离输液管11一侧固连有外管63和内管64;所述内管64与外管63均为柔性管;所述内管64与输液管11导通、外管63套接在内管64外部;所述内管64与外管63上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三角形缺口;所述内管64与外管63之间固连有膨胀囊65;所述膨胀囊65与按压囊62导通设计;工作时,在进行输液管11与血管导通时,通过按压固定环6上的挤压囊4,使挤压囊4产生轻微形变,进而使内部的气体输送至膨胀囊65内,膨胀囊65在内管64和外管63之间形变,进而使外管63向外弯曲,内管64向内弯曲,将血管套接于内管64和外管63之间后松开按压囊62,进而使膨胀囊65重新恢复形变,外管63和内管64相对贴合的过程中将血管夹持在内管64和外管63之间,进而使内管64与血管之间导通,外管63在外侧形成包围、密封,进而有效地增强与血管的连接、密封效果,可以有效地防止血管与输液管11之间脱离,导致心脏停跳液外泄,同时在连接时较为简单,可以有效地降低输液管11与血管连接的难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内管64靠近外管63一侧、外管63靠近内管64一侧共同固连有辅助片66;所述辅助片66“v”形设计;所述辅助片66为硬质材料制成;工作时,膨胀囊65发生形变将外管63和内管64相背弯曲的过程中,由于内管64和外管63均为柔性材料,形变不易传导至外管63和内管64远离固定环6一端,通过固连辅助片66,膨胀囊65形变带动辅助片66形变,辅助片66硬质材料带动内管64和外管63运动,可以有效地使内管64和外管63靠近血管一端分离的更加彻底,进而便于血管向内管64和外管63之间套接,有效的使血管与内管64、外管63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工作时,通过按压辅助柄24,进而将固定阀2内侧的夹持板22受力拉伸弹簧,进而使两个夹持板22相互远离,将夹持板22套接在手术室内病床腿部或者输液架上,进而使固定阀2固定连接,将灌注袋1挂接在支撑杆26上,并将灌注袋1底部的输液管11依次按压进入固定轨3和支撑轨31上的橡胶卡垫33内,通过弹性的橡胶卡垫33将输液管11进行固定,同时通过按压按压板39,使按压板39带动传动杆38向第二凹槽35内部滑动,传动杆38滑动时带动啮合板36挤压弹簧,相互靠近,进而使啮合板36与啮合齿37之间脱离,此时通过转动调整支撑轨31角度,松开按压板39后,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啮合板36重新和啮合齿37之间限位,进而使调整后的支撑轨31和固定轨3形成支撑路径,将输液管11向患者心脏开口处引导,输液管11延伸至心脏内后,插接于心脏血管中,通过使用限流器控制输液管11的双支路上的心脏停跳液的流动速率,进而使心脏停跳液向心脏中灌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