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回收骶神经刺激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19054发布日期:2021-01-12 10:29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回收骶神经刺激电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可回收骶神经刺激电极。



背景技术:

骶神经调控(sacralneuromodulation,snm)所用的骶神经刺激器是一种有源植入医疗器械,常用于治疗下尿路功能障碍相关疾病。

骶神经刺激器包括脉冲发生器和电极两个部件,脉冲发生器发送电脉冲至电极,并连续施加于特定骶神经,以此兴奋或抑制神经通路,调节异常的骶神经反射弧,进而影响并调节膀胱、尿道/肛门括约肌、盆底等骶神经支配靶器官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神经调控技术,临床俗称“膀胱起搏器”。

骶神经刺激器可用于治疗尿急尿频综合征、急迫性尿失禁、非梗阻性尿潴留、排便功能障碍等,具体疾病涉及膀胱过度活动症、非梗阻性尿潴留、神经源性膀胱、间质性膀胱炎、神经源性肠等,临床上也常用于治疗性功能障碍。

一般来说,在对一些适合的患者进行骶神经调控的时候,要分两期来完成,也就是要分两次手术来完成。第一次手术可以称之为体验阶段,也就是通过穿刺的方法先放到骶神经周围。而二期的手术是通过皮肤的一个小切口把它放到皮肤下面,这就完成了骶神经调控的手术。体验期,需要将骶神经刺激电极植入骶3神经孔中,并通过电极上自带的四个倒刺实现电极固定,往往倒刺一旦释放,电极位置将无法调整,术中在倒刺释放过程中,需要拔除外鞘,这时往往会发生电极移位,而因倒刺释放无法进行电极深度调整,影响手术疗效。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回收骶神经刺激电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回收骶神经刺激电极。

一种可回收骶神经刺激电极,其包括刺激电极主体和倒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刺组件至少包括4组倒刺单元,在末端倒刺单元即最先伸出管鞘的一组倒刺单元上设置倒刺回收结构;所述倒刺组件与刺激电极主体固定连接。手术过程中,需要将骶神经刺激电极放入管鞘中,管鞘起到导向作用,到达目标位置后,将骶神经刺激电极推出管鞘,目前临床使用的骶神经刺激电极推出管鞘后,骶神经刺激电极主体上的倒刺单元自动打开,从而固定骶神经刺激电极的位置,通过在最先伸出管鞘的一组倒刺单元上设置倒刺回收结构,可以灵活将末端倒刺单元回收至管鞘内,从而调整骶神经刺激电极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倒刺单元至少由3个倒刺结构组成,各个倒刺结构等间距排列。此种设置能够起到多点固定的功能。

进一步,优选设置4组所述倒刺单元,每个倒刺单元优选设置3个所述倒刺结构。

进一步,所述末端倒刺单元由末端倒刺结构组成。

进一步,所述倒刺结构包括伸出板、固定结构和连接结构,固定结构与刺激电极主体固定连接,连接结构与固定结构一体连接,伸出板与连接结构转动连接。此种设置使伸出板具备转动的功能,也就实现了倒刺组件与刺激电极活动连接的功能。

进一步,所述固定结构为圆柱形的固定筒,固定筒套接在刺激电极主体的外周,固定筒的内壁与刺激电极主体固定连接。此种设置将倒刺结构的位置固定。

进一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板、连接轴和弹性结构,所述连接板设置在固定筒的外侧壁上,连接轴贯穿连接板和伸出板的底部,伸出板通过连接轴实现转动;弹性结构的其中一端连接伸出板,另一端与固定筒的外侧壁连接,弹性结构通过其弹力作用将伸出板弹开。此种设置使倒刺结构因弹性结构的弹力作用而可以在伸出管鞘后自动打开至预定程度,连接轴的设置使倒刺结构实现打开的功能。

进一步,所述倒刺结构等间距分布在固定筒的外侧壁。

进一步,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板,两个连接板均与固定筒的外侧壁一体连接,伸出板设置在两个连接板之间,连接轴从一侧连接板进入,穿过伸出板底部后从另一侧连接板伸出。此种设置使伸出板与连接结构的活动连接更加具有稳定性。

进一步,在所述伸出板的底部设置允许所述连接轴穿过的贯穿孔。此种设置保证伸出板能够围绕连接轴转动。

进一步,在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均设置防脱出板,防脱出板与连接轴一体连接,防脱出板的尺寸大于连接轴的尺寸。此种设置防止连接轴脱出,保证连接结构与伸出板的牢固性。

进一步,所述弹性结构设置为弹簧,弹簧的弹力可以使伸出板打开至合适的程度。

进一步,所述倒刺回收结构包括回收线和连接环,连接环设置在末端倒刺结构的伸出板上,连接环与伸出板一体连接,回收线的其中一端与连接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为医生操作端。使用时,末端倒刺单元伸出管鞘后,在无牵拉力作用时,末端倒刺结构的伸出板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自动打开,需要调整电极位置时,则牵拉回收线使末端倒刺结构的伸出板回位从而进入管鞘内,然后再移动电极至合适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回收线采用可被人体吸收的材料制作,可以为:羊肠线、高分子化学合成线、纯天然胶原蛋白缝合线。电极置入人体后,回收线被降解吸收,不用再取出人体,简化医生手术操作流程。

进一步,在各个所述末端倒刺结构上均设置倒刺回收结构,设置用于连接各个回收线医生操作端的手拉环,手拉环与各个回收线一条连接。使用时,牵拉手拉环即可操控回收线。

或者,所述倒刺回收结构包括操控杆,操控杆与末端倒刺结构可拆卸连接。使用时,需要回收末端倒刺结构至管鞘内时,则牵拉操控杆,刺激电极位置确定后则将刺激电极推出管鞘外,所有的倒刺结构均释放后,将操控杆与末端倒刺结构脱离,从而将操控杆取出体外。

进一步,所述操控杆的其中一端设置外螺纹,在末端倒刺结构的伸出板上设置匹配的内螺纹套,操控杆与伸出板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在所述操控杆上最多设置三圈外螺纹,在内螺纹套内最多设置三圈内螺纹。此种设置可以快速使操控杆与末端倒刺结构脱离。

进一步,在所述操控杆的医生操作端设置操作把手,操作把手与操控杆一体连接。此种设置方便医生手持操控杆进行操作。

进一步,所述末端倒刺结构的伸出板位于其他倒刺单元的相邻伸出板之间的空间位置。此种设置为倒刺回收结构提供了安置空间。

与现有技术的骶神经刺激器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将末端倒刺单元回收进管鞘内从而调整电极的位置,克服了目前骶神经刺激器倒刺一旦释放电极位置将无法调整的问题,且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经济环保。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刺激电极位于管鞘内,管鞘为刺激电极进入患者体内目标位置提供导向作用,到达预定位置后,刺激电极逐渐伸出管鞘,末端倒刺结构伸出管鞘后在弹簧作用下自动打开,若刺激电极的位置需要调整,则通过倒刺回收结构将末端倒刺结构回收进管鞘内,然后调整刺激电极至合适位置后再次释放末端倒刺结构,刺激电极位置确定后逐步将其他倒刺单元的倒刺结构释放,从而将刺激电极的位置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可回收骶神经刺激电极的设置回收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可回收骶神经刺激电极的设置回收线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可回收骶神经刺激电极的倒刺组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可回收骶神经刺激电极的设置回收线和连接环的末端倒刺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可回收骶神经刺激电极的在回收线末端设置手拉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可回收骶神经刺激电极设置操控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可回收骶神经刺激电极的倒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可回收骶神经刺激电极设置操控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可回收骶神经刺激电极设置操控杆的倒刺单元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可回收骶神经刺激电极操控杆与伸出板螺纹连接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种可回收骶神经刺激电极设置内螺纹套的伸出板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种可回收骶神经刺激电极操控杆的设置外螺纹一端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种可回收骶神经刺激电极在操控杆上设置操作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刺激电极主体;2、倒刺组件;21、倒刺单元;22、倒刺结构;221、伸出板;222、固定筒;223、连接板;224、弹簧;3、回收线;31、连接环;32、手拉环;4、操控杆;41、内螺纹套;42、操作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可回收骶神经刺激电极

一种可回收骶神经刺激电极,其包括刺激电极主体1和倒刺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刺组件2至少包括4组倒刺单元21,在末端倒刺单元21即最先伸出管鞘的一组倒刺单元21上设置倒刺回收结构;所述倒刺组件2与刺激电极主体1固定连接。手术过程中,需要将骶神经刺激电极放入管鞘中,管鞘起到导向作用,到达目标位置后,将骶神经刺激电极推出管鞘,目前临床使用的骶神经刺激电极推出管鞘后,骶神经刺激电极主体1上的倒刺单元21自动打开,从而固定骶神经刺激电极的位置,通过在最先伸出管鞘的一组倒刺单元21上设置倒刺回收结构,可以灵活将末端倒刺单元21回收至管鞘内,从而调整骶神经刺激电极的位置。

优选设置4组所述倒刺单元21,每个倒刺单元21优选设置3个所述倒刺结构22,各个倒刺结构22等间距排列。此种设置能够起到多点固定的功能。

所述末端倒刺单元21由末端倒刺结构22组成。

所述倒刺结构22包括伸出板221、固定结构和连接结构,固定结构与刺激电极主体1固定连接,连接结构与固定结构一体连接,伸出板221与连接结构转动连接。此种设置使伸出板221具备转动的功能,也就实现了倒刺组件2与刺激电极活动连接的功能。

在所述伸出板221的底部设置允许所述连接轴穿过的贯穿孔。此种设置保证伸出板221能够围绕连接轴转动。

在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均设置防脱出板,防脱出板与连接轴一体连接,防脱出板的尺寸大于连接轴的尺寸。此种设置防止连接轴脱出,保证连接结构与伸出板221的牢固性。

所述倒刺回收结构包括回收线3和连接环31,连接环31设置在末端倒刺结构22的伸出板221上,连接环31与伸出板221一体连接,回收线3的其中一端与连接环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为医生操作端。使用时,末端倒刺单元21伸出管鞘后,在无牵拉力作用时,末端倒刺结构22的伸出板221在弹簧224的弹力作用下自动打开,需要调整电极位置时,则牵拉回收线3使末端倒刺结构22的伸出板221回位从而进入管鞘内,然后再移动电极至合适的位置。

所述末端倒刺结构22的伸出板221位于其他倒刺单元21的伸出板221。此种设置为倒刺回收结构提供了安置空间。

实施例2一种可回收骶神经刺激电极

一种可回收骶神经刺激电极,其包括刺激电极主体1和倒刺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刺组件2至少包括4组倒刺单元21,在末端倒刺单元21即最先伸出管鞘的一组倒刺单元21上设置倒刺回收结构;所述倒刺组件2与刺激电极主体1固定连接。手术过程中,需要将骶神经刺激电极放入管鞘中,管鞘起到导向作用,到达目标位置后,将骶神经刺激电极推出管鞘,目前临床使用的骶神经刺激电极推出管鞘后,骶神经刺激电极主体1上的倒刺单元21自动打开,从而固定骶神经刺激电极的位置,通过在最先伸出管鞘的一组倒刺单元21上设置倒刺回收结构,可以灵活将末端倒刺单元21回收至管鞘内,从而调整骶神经刺激电极的位置。

优选设置4组所述倒刺单元21,每个倒刺单元21优选设置3个所述倒刺结构22,各个倒刺结构22等间距排列。此种设置能够起到多点固定的功能。

所述末端倒刺单元21由末端倒刺结构22组成。

所述倒刺结构22包括伸出板221、固定结构和连接结构,固定结构与刺激电极主体1固定连接,连接结构与固定结构一体连接,伸出板221与连接结构转动连接。此种设置使伸出板221具备转动的功能,也就实现了倒刺组件2与刺激电极活动连接的功能。

所述固定结构为圆柱形的固定筒222,固定筒222套接在刺激电极主体1的外周,固定筒222的内壁与刺激电极主体1固定连接。此种设置将倒刺结构22的位置固定。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板223、连接轴和弹性结构,所述连接板223设置在固定筒222的外侧壁上,连接轴贯穿连接板223和伸出板221的底部,伸出板221通过连接轴实现转动;弹性结构的其中一端连接伸出板221,另一端与固定筒222的外侧壁连接,弹性结构通过其弹力作用将伸出板221弹开。此种设置使倒刺结构22因弹性结构的弹力作用而可以在伸出管鞘后自动打开至预定程度,连接轴的设置使倒刺结构22实现打开的功能。

所述倒刺结构22等间距分布在固定筒222的外侧壁。

在所述伸出板221的底部设置允许所述连接轴穿过的贯穿孔。此种设置保证伸出板221能够围绕连接轴转动。

在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均设置防脱出板,防脱出板与连接轴一体连接,防脱出板的尺寸大于连接轴的尺寸。此种设置防止连接轴脱出,保证连接结构与伸出板221的牢固性。

所述弹性结构设置为弹簧224,弹簧224的弹力可以使伸出板221打开至合适的程度。

所述倒刺回收结构包括回收线3和连接环31,连接环31设置在末端倒刺结构22的伸出板221上,连接环31与伸出板221一体连接,回收线3的其中一端与连接环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为医生操作端。使用时,末端倒刺单元21伸出管鞘后,在无牵拉力作用时,末端倒刺结构22的伸出板221在弹簧224的弹力作用下自动打开,需要调整电极位置时,则牵拉回收线3使末端倒刺结构22的伸出板221回位从而进入管鞘内,然后再移动电极至合适的位置。

所述回收线3采用可被人体吸收的材料制作,可以为:羊肠线、高分子化学合成线、纯天然胶原蛋白缝合线。电极置入人体后,回收线3被降解吸收,不用再取出人体,简化医生手术操作流程。

所述末端倒刺结构22的伸出板221位于其他倒刺单元21的伸出板221。

实施例3一种可回收骶神经刺激电极

一种可回收骶神经刺激电极,其包括刺激电极主体1和倒刺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刺组件2至少包括4组倒刺单元21,在末端倒刺单元21即最先伸出管鞘的一组倒刺单元21上设置倒刺回收结构;所述倒刺组件2与刺激电极主体1固定连接。手术过程中,需要将骶神经刺激电极放入管鞘中,管鞘起到导向作用,到达目标位置后,将骶神经刺激电极推出管鞘,目前临床使用的骶神经刺激电极推出管鞘后,骶神经刺激电极主体1上的倒刺单元21自动打开,从而固定骶神经刺激电极的位置,通过在最先伸出管鞘的一组倒刺单元21上设置倒刺回收结构,可以灵活将末端倒刺单元21回收至管鞘内,从而调整骶神经刺激电极的位置。

优选设置4组所述倒刺单元21,每个倒刺单元21优选设置3个所述倒刺结构22,各个倒刺结构22等间距排列。此种设置能够起到多点固定的功能。

所述末端倒刺单元21由末端倒刺结构22组成。

所述倒刺结构22包括伸出板221、固定结构和连接结构,固定结构与刺激电极主体1固定连接,连接结构与固定结构一体连接,伸出板221与连接结构转动连接。此种设置使伸出板221具备转动的功能,也就实现了倒刺组件2与刺激电极活动连接的功能。

所述固定结构为圆柱形的固定筒222,固定筒222套接在刺激电极主体1的外周,固定筒222的内壁与刺激电极主体1固定连接。此种设置将倒刺结构22的位置固定。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板223、连接轴和弹性结构,所述连接板223设置在固定筒222的外侧壁上,连接轴贯穿连接板223和伸出板221的底部,伸出板221通过连接轴实现转动;弹性结构的其中一端连接伸出板221,另一端与固定筒222的外侧壁连接,弹性结构通过其弹力作用将伸出板221弹开。此种设置使倒刺结构22因弹性结构的弹力作用而可以在伸出管鞘后自动打开至预定程度,连接轴的设置使倒刺结构22实现打开的功能。

所述倒刺结构22等间距分布在固定筒222的外侧壁。

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板223,两个连接板223均与固定筒222的外侧壁一体连接,伸出板221设置在两个连接板223之间,连接轴从一侧连接板223进入,穿过伸出板221底部后从另一侧连接板223伸出。此种设置使伸出板221与连接结构的活动连接更加具有稳定性。

在所述伸出板221的底部设置允许所述连接轴穿过的贯穿孔。此种设置保证伸出板221能够围绕连接轴转动。

在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均设置防脱出板,防脱出板与连接轴一体连接,防脱出板的尺寸大于连接轴的尺寸。此种设置防止连接轴脱出,保证连接结构与伸出板221的牢固性。

所述弹性结构设置为弹簧224,弹簧224的弹力可以使伸出板221打开至合适的程度。

所述倒刺回收结构包括回收线3和连接环31,连接环31设置在末端倒刺结构22的伸出板221上,连接环31与伸出板221一体连接,回收线3的其中一端与连接环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为医生操作端。使用时,末端倒刺单元21伸出管鞘后,在无牵拉力作用时,末端倒刺结构22的伸出板221在弹簧224的弹力作用下自动打开,需要调整电极位置时,则牵拉回收线3使末端倒刺结构22的伸出板221回位从而进入管鞘内,然后再移动电极至合适的位置。

所述回收线3采用可被人体吸收的材料制作,可以为:羊肠线、高分子化学合成线、纯天然胶原蛋白缝合线。电极置入人体后,回收线3被降解吸收,不用再取出人体,简化医生手术操作流程。

在各个所述末端倒刺结构22上均设置倒刺回收结构,设置用于连接各个回收线3医生操作端的手拉环32,手拉环32与各个回收线3一条连接。使用时,牵拉手拉环32即可操控回收线3。

所述末端倒刺结构22的伸出板221位于其他倒刺单元21的伸出板221。

实施例4一种可回收骶神经刺激电极

一种可回收骶神经刺激电极,其包括刺激电极主体1和倒刺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刺组件2至少包括4组倒刺单元21,在末端倒刺单元21即最先伸出管鞘的一组倒刺单元21上设置倒刺回收结构;所述倒刺组件2与刺激电极主体1固定连接。手术过程中,需要将骶神经刺激电极放入管鞘中,管鞘起到导向作用,到达目标位置后,将骶神经刺激电极推出管鞘,目前临床使用的骶神经刺激电极推出管鞘后,骶神经刺激电极主体1上的倒刺单元21自动打开,从而固定骶神经刺激电极的位置,通过在最先伸出管鞘的一组倒刺单元21上设置倒刺回收结构,可以灵活将末端倒刺单元21回收至管鞘内,从而调整骶神经刺激电极的位置。

优选设置4组所述倒刺单元21,每个倒刺单元21优选设置3个所述倒刺结构22,各个倒刺结构22等间距排列。此种设置能够起到多点固定的功能。

所述末端倒刺单元21由末端倒刺结构22组成。

所述倒刺结构22包括伸出板221、固定结构和连接结构,固定结构与刺激电极主体1固定连接,连接结构与固定结构一体连接,伸出板221与连接结构转动连接。此种设置使伸出板221具备转动的功能,也就实现了倒刺组件2与刺激电极活动连接的功能。

所述固定结构为圆柱形的固定筒222,固定筒222套接在刺激电极主体1的外周,固定筒222的内壁与刺激电极主体1固定连接。此种设置将倒刺结构22的位置固定。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板223、连接轴和弹性结构,所述连接板223设置在固定筒222的外侧壁上,连接轴贯穿连接板223和伸出板221的底部,伸出板221通过连接轴实现转动;弹性结构的其中一端连接伸出板221,另一端与固定筒222的外侧壁连接,弹性结构通过其弹力作用将伸出板221弹开。此种设置使倒刺结构22因弹性结构的弹力作用而可以在伸出管鞘后自动打开至预定程度,连接轴的设置使倒刺结构22实现打开的功能。

所述倒刺结构22等间距分布在固定筒222的外侧壁。

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板223,两个连接板223均与固定筒222的外侧壁一体连接,伸出板221设置在两个连接板223之间,连接轴从一侧连接板223进入,穿过伸出板221底部后从另一侧连接板223伸出。此种设置使伸出板221与连接结构的活动连接更加具有稳定性。

在所述伸出板221的底部设置允许所述连接轴穿过的贯穿孔。此种设置保证伸出板221能够围绕连接轴转动。

在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均设置防脱出板,防脱出板与连接轴一体连接,防脱出板的尺寸大于连接轴的尺寸。此种设置防止连接轴脱出,保证连接结构与伸出板221的牢固性。

所述弹性结构设置为弹簧224,弹簧224的弹力可以使伸出板221打开至合适的程度。

所述倒刺回收结构包括操控杆4,操控杆4与末端倒刺结构22可拆卸连接。使用时,需要回收末端倒刺结构22至管鞘内时,则牵拉操控杆4,刺激电极位置确定后则将刺激电极推出管鞘外,所有的倒刺结构22均释放后,将操控杆4与末端倒刺结构22脱离,从而将操控杆4取出体外。

所述操控杆4的其中一端设置外螺纹,在末端倒刺结构22的伸出板221上设置匹配的内螺纹套41,操控杆4与伸出板221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末端倒刺结构22的伸出板221位于其他倒刺单元21的伸出板221。

实施例5一种可回收骶神经刺激电极

一种可回收骶神经刺激电极,其包括刺激电极主体1和倒刺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刺组件2至少包括4组倒刺单元21,在末端倒刺单元21即最先伸出管鞘的一组倒刺单元21上设置倒刺回收结构;所述倒刺组件2与刺激电极主体1固定连接。手术过程中,需要将骶神经刺激电极放入管鞘中,管鞘起到导向作用,到达目标位置后,将骶神经刺激电极推出管鞘,目前临床使用的骶神经刺激电极推出管鞘后,骶神经刺激电极主体1上的倒刺单元21自动打开,从而固定骶神经刺激电极的位置,通过在最先伸出管鞘的一组倒刺单元21上设置倒刺回收结构,可以灵活将末端倒刺单元21回收至管鞘内,从而调整骶神经刺激电极的位置。

优选设置4组所述倒刺单元21,每个倒刺单元21优选设置3个所述倒刺结构22,各个倒刺结构22等间距排列。此种设置能够起到多点固定的功能。

所述末端倒刺单元21由末端倒刺结构22组成。

所述倒刺结构22包括伸出板221、固定结构和连接结构,固定结构与刺激电极主体1固定连接,连接结构与固定结构一体连接,伸出板221与连接结构转动连接。此种设置使伸出板221具备转动的功能,也就实现了倒刺组件2与刺激电极活动连接的功能。

所述固定结构为圆柱形的固定筒222,固定筒222套接在刺激电极主体1的外周,固定筒222的内壁与刺激电极主体1固定连接。此种设置将倒刺结构22的位置固定。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板223、连接轴和弹性结构,所述连接板223设置在固定筒222的外侧壁上,连接轴贯穿连接板223和伸出板221的底部,伸出板221通过连接轴实现转动;弹性结构的其中一端连接伸出板221,另一端与固定筒222的外侧壁连接,弹性结构通过其弹力作用将伸出板221弹开。此种设置使倒刺结构22因弹性结构的弹力作用而可以在伸出管鞘后自动打开至预定程度,连接轴的设置使倒刺结构22实现打开的功能。

所述倒刺结构22等间距分布在固定筒222的外侧壁。

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板223,两个连接板223均与固定筒222的外侧壁一体连接,伸出板221设置在两个连接板223之间,连接轴从一侧连接板223进入,穿过伸出板221底部后从另一侧连接板223伸出。此种设置使伸出板221与连接结构的活动连接更加具有稳定性。

在所述伸出板221的底部设置允许所述连接轴穿过的贯穿孔。此种设置保证伸出板221能够围绕连接轴转动。

在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均设置防脱出板,防脱出板与连接轴一体连接,防脱出板的尺寸大于连接轴的尺寸。此种设置防止连接轴脱出,保证连接结构与伸出板221的牢固性。

所述弹性结构设置为弹簧224,弹簧224的弹力可以使伸出板221打开至合适的程度。

所述倒刺回收结构包括操控杆4,操控杆4与末端倒刺结构22可拆卸连接。使用时,需要回收末端倒刺结构22至管鞘内时,则牵拉操控杆4,刺激电极位置确定后则将刺激电极推出管鞘外,所有的倒刺结构22均释放后,将操控杆4与末端倒刺结构22脱离,从而将操控杆4取出体外。

所述操控杆4的其中一端设置外螺纹,在末端倒刺结构22的伸出板221上设置匹配的内螺纹套41,操控杆4与伸出板221通过螺纹连接。

在所述操控杆4上设置三圈外螺纹,在内螺纹套41内最多设置三圈内螺纹。此种设置可以快速使操控杆4与末端倒刺结构22脱离。

所述操控杆4采用硬质塑料或固态金属或固态合金材料制作。

在所述操控杆4的医生操作端设置操作把手42,操作把手42与操控杆4一体连接。此种设置方便医生手持操控杆4进行操作。

所述末端倒刺结构22的伸出板221位于其他倒刺单元21的伸出板221。

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