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红外线真空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677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红外线真空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医疗设备。
在本发明之前有一种红外线真空罐,是由真空泵和电气控制设备及红外线罐组成。总电源引出带八个红外线真空罐,罐体用玻璃,有机玻璃材料制成长圆桶形和椭圆形两种,罐体上部有真空阀门和电源引线,罐内有5瓦红外线灯泡,其真空阀是由橡胶和钢珠及塑料抽气孔组成,但其真空电源控制部分结构体积大,由一个总电源控制,引出八条导线,大小罐不能同时适用,临床应用导线易拧成绳,造成短路或断路,不易修理、耗电量大,红外线灯泡易破损,寿命短,光易聚交引起烧烫伤而起泡,且热度不均,红外线灯泡制造复杂,成本高、真空阀橡胶与钢珠结合易生锈,易漏气、治疗时掉罐而造成罐体破损,罐体是玻璃、或有机玻璃制成,因而罐口对患者肌表瘦弱关节处不易拨上罐,且加重患者疼痛。
本发明针对红外线真空罐存在的上述问题作了改进,研制成价廉、耗电低、使用方便、大小罐同时应用,导线不拧绳、易检修、热源不易破损,寿命长,易制造,真空阀不漏气、起罐不疼痛、罐口对患者减少疼痛、肌表瘦弱关节处也能拔上罐,胶圈取下便于卫生消毒的新型红外线真空罐。
附图是新型红外线罐的示意图。(1)罐体;(2)真空阀;(3)电源引线;(4)加热源;(5)罐口胶圈;(6)电源;本发明主要特征是罐体(1)由弹性化学透明材料或玻璃;或不透明材料制成,如赛铬、聚苯乙稀、有机玻璃等。罐体呈长桶形、圆形、椭圆形。罐口部呈伞边形。底部光滑,带有弹性橡胶圈(5)。在罐体顶部或侧面引出热源导线(3)和真空阀门(2)。在罐体内罐口部要有电阻加热红外线辐射源(4)它由镍铬丝,铁铬铝丝,康铜丝,锰铜丝、外加有塑料保护包皮等材料制成,且与导线引出和可调变压器电源连接,罐内温度由改变可调压器的电压得到控制,电源部(6)采用每一个罐配一个3-15伏微型可调变压器,治疗时接通电源预热5分钟后可连续使用。将罐口平放在身体指定的治疗部位上,接通开真空泵电源,排除罐体内空气达到治疗所需要的负压,时间5-7分钟,按压真空阀罐体即可同皮肤自动脱离。
由于本发明采用电阻丝加热产生红外线辐射热,不易破损,不易短路或断路,坚固耐用、成本低、制作简单,如不需要制造红外线灯泡烦杂工续,而且不易引起烫伤起泡,电阻丝外有塑料等保护包皮,又由于改变加热辐射源,使温度可调到皮肤耐受的温度。另外真空阀内封闭门用丁字形橡胶或化学合成材料如塑料、有机玻璃等制成,封闭严,不生锈、不掉罐。罐口采用弹性胶圈。不仅解决瘦弱患者不丰满关节处的拨罐问题,而又减少患者疼痛,并调换胶圈便于卫生消毒,电源采用每一个罐带一个微型可调变压器,解决治疗不方便引起拧绳,一个罐出问题,其余罐照常可用。一个真空泵也可以带十个以上的罐,一但真空泵发生故障,用一般真空泵也可以代替不影响治疗。
本发明可用于治疗坐骨神精痛、退行性脊柱炎,颈椎病,肩周炎,风湿症,关节炎等产生的疼痛病症。
权利要求
1.一种医疗用新型红外线真空罐。它是(1)罐体、(2)真空阀、(3)电源引线、(4)加热源、(5)罐口胶圈等组成,本发明其特征在于罐体内的罐口部是由电阻加热红外线辐射源(4)、真空阀门的封闭阀是用丁字形橡胶或化学合成材料制成,罐口部采用弹性橡胶圈(5)。一个罐配一个微型可调变压器(6)。
2.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新型红外线真空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电阻加热元件由镍铬丝或铁铬铝丝以及康铜丝、锰铜丝,外加塑料等保护包皮组成。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设备。罐体内采用镍铬丝、铁铬铝丝、康铜丝、锰铜丝外加塑料包皮制成的电阻加热红外线辐射源,达到红外线灯泡的发热效果。真空阀内的封闭阀用丁字型橡胶或化学合成材料制成,超过钢珠封闭的效果。罐口部采用弹性橡胶圈减少患者疼痛。一个罐配一个微型可调变压器即方便治疗、又便于修理、简化制造、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A61N5/08GK85203836SQ85203836
公开日1986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1985年9月7日
发明者哈燕清, 苗润圃 申请人:哈燕清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