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疗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268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疗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疗治疗仪,包括一个恒流发生装置,它能产生一系列近似于矩形波的单极电流脉冲,并通过两根与脉冲变压器次级绕组连接的电极输送至患者皮肤表面。
联邦德国公开说明书第1489686号公开了上述的已有技术的一种治疗仪,该治疗以一定的频率、脉冲宽度和强度的矩形脉冲输给患者作电睡眠治疗。当脉冲宽度为0.4到2毫秒时,根据经验,这种矩形脉冲的可使用的频率在5和100赫芝之间。由此可见,在施行电睡眠疗法时,除其它因素外,还取决于使用适当的频率、脉冲宽度和电流强度,以建立明确和不变的关系,这时应当尽可能排除在来自电极回路的、对矩形脉冲的每一个反馈。这份公知的联邦德国公开说明书中提出的措施是通过一个恒流发生装置来实现。
本发明是基于这样的观察,即电疗可以使疱疹病毒灭活。本发明的任务旨在对上述该种已有技术的电流刺激仪作进一步改进,以使其达到对机体组织中的疱疹病毒具有所要求的灭活作用。
本发明的这种构思是这样实现的,即电流脉冲的频率为25到35赫芝,脉冲宽度为0.1到0.3毫秒,此外,与在一个输入装置上预定的数值有关的电流强度≤60毫安,以此将机体组织物中的疱疹病毒灭活。首先,借助于出乎意外地找到的本发明的脉冲波形,能够创造出一种治疗仪,采用这种仪器,有可能在比较短的疗程内(与常规的唯一用药物活疗的方法相比)治愈疱疹病。
以下将简单地概述所有皮肤和粘膜的疱疹病毒疾病,这些疾病可分为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单纯疱疹)和水痘病毒感染的(带状疱疹)两种。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常规药物治疗单纯疱疹仅仅是针对症状的,疗程缓慢费时,特别是在其复发性方面不能令人满意。另外,使用中的溶液状和软膏状病毒静止剂(Virostatika),需要连续使用几个星期。此外,还得采取干燥和消毒措施处理皮肤破坏部位。
众所周知,对带状疱疹也还没有满意的治疗方法。虽然用止痛剂可治疗疼痛的症状,但是每种治本的治疗方法的结果仍有争议。一个大问题是治疗神经痛,处方仍是精神性药物和镇静剂,而在极端的情况下建议切断受损害的神经传导经路。
本发明的治疗仪适合于所有的疱疹类疾病,在患者承受最小的体力和精神负荷的情况下显著加速了治愈过程并且大大地缩矩了可能必要的住院治疗时间。此外,有效地推迟病的复发。
患者接受治疗平均8天之后疼痛消失,3天之后疼痛已经明显减轻。2天之后,病人的皮肤状况就得到改善,亦即分泌状的皮肤部位变干,病人不再需要局部治疗。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实际上仅仅指侵入性的住院治疗的患者,所需治疗时间长达6个月。并且对复发没有影响。除了用药的后果难以预料之外,部分患者还会变得独僻。由于本治疗仪形式轻巧紧凑,治疗较轻的疱疹患者很方便,或者还可以利用租借的治疗仪在家治疗。在典型的疱疹治疗之后,疱疹后的疼痛往往使患者去看神经外科。本发明的治疗仪也适合于治疗这种病人,经治疗,疼痛明显减轻或者完全消失,以致于不必施行外科手术。对于常规治疗来说,RISOTMIE往往是必需的,根据经验,这时大约一半患者仍会出现疼痛。
由于多种原因,采用上述联邦德国公开说明书中公知的电流刺激仪进行有效的疱疹治疗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的。因为这里要使脉冲的频率在4到50赫芝之间变化,而本发明在治疗持续时间内采用更确定的频率值,即在25到35赫芝之间。同样,适合于电睡眠疗法的脉冲宽度优先采用大约1.3毫秒,正如试验中业已明确地确认的那样,这不能用于疱疹治疗。最后,电极夹子上可取用的脉冲电压为18到25伏,这也不足以达到治疗疱疹疾病所必需的电流强度。
现列举本发明的治疗仪的应用如下a)查明患者体表皮区上受疱疹侵害的经常性部位;
b)把两根导电的治疗仪电极放置在皮肤表面上,其中一根作为阳极直接接在从属神经上,另一根作为阴极放置在该皮区内尽量远离阳极的位置上;
c)将至少近似于矩形波的单级脉冲电流供给电极,依据皮肤阻抗调整电流强度。
这样,首次有了对各种类型的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作非侵入性治疗的治疗仪。采用具有特定电流波形的本发明治疗仪可对病人施行经皮治疗,对于粘膜不受累的各类疱疹,在治疗的第5天到第7天分泌状的皮肤部位即可变干,第10天到第14天可使皮疹痊愈,其中免疫生物过程起了重要作用。对粘膜受累的各种疱疹类疾病来说,与常规治疗相比也可明显地加速治愈过程。对于并发神经性眼炎的带状疱疹,观察表明,使用该种治疗仪之后,可保持受侵害眼睛的视力。根据目前的认识和经验,用本发明的治疗仪治疗之后,还没有出现过或者极少出现复发。可能出现的复发均应严格按照初次发病治疗,此时可以期待疾病第二次暴发的病情持续时间将大大缩短。
在治疗时,电流强度(mA)应当作如下调整,即使患者皮肤感觉明显,但脉动无痛感。大约5分钟之后,在大多数情况下必需增大强度,以对抗习惯过程和达到原来的输出位置。
当治疗面部和头颅部疱疹时,例如对于三叉神经,就是对面部患病侧的三叉部位的三个叉施行电疗。同时,必需按疱疹的侵害范围对相应的区段治疗一次或多次,此时把单个阳极安置在加塞(gasser)氏神经节上。而把多个阴极安置在尽可能远离阳极的患病皮区的部位上。当面部同侧有多块皮区受损时,也可以仅应用一个阳极和多个阴极。
当带状疱疹已扩展到两、三个肋间区时,可以相应地放置多个阳极,而阴极在同侧的相对面安置(在腹部上)。
本发明的治疗仪不仅可以应用于并发或不并发皮疹的急性暴发,而且可以应用于治疗疱疹后的疼痛。治疗需持续进行,直到皮疹治愈以及疼痛仃止或大大地减轻。在多数情况下,当开始治疗时必需给患者服用止痛剂,持续到通过治疗完全达到止痛效果而痛觉消失为止。
在可能复发的情况下,应尽快开始治疗,此时建议,在估计可能复发的期间,例如连续地进行14天治疗,即便在这段时间内未观察到任何暴发[疼痛和(或)皮疹]也罢。
在治疗生殖器疱疹和外生殖器疱疹时,在脊椎旁经皮将阳极安置在第二骶骨节的右边或者左边。围绕生殖器当存在可见皮疹,故而必需一并覆盖相应的皮区。
为了根据磁力线密度对神经施加足够的电流,原则上采用各种大电极进行治疗,而阳极则比较小。因此,为了分配阴极刺激,阴极必须是比大的,以使病人既感觉到,又感觉不到有不舒服的刺激。
通常的塑料电极或者硅电极都可以用作电极,这类电极常用于刺激诱导如心电图(EKG)方面。电极常用例如尺寸合适的导电天然树脂(Caraya)覆盖。该电极用水弄湿后固定在皮肤上。电极还可以用电极胶薄薄地涂敷,再放置到皮肤上,然后用橡皮膏之类物品固定。带有圆形接触面的电极用于头部治疗,其阳极直径大约为13毫米,阴极直径大约为29毫米。在头部用作阴极的电极在身体上则用作阳极。此时,为了将阴极刺激作大面积的分配,例如可将阴极做成120×70毫米的矩形。
治疗方面的优点是持续时间为10到40分钟。特别有利的治疗时间为20分钟。如果治疗需要以大约5小时的间隔重复进行,并且这种治疗节律至少要连续地保持5天,则本发明的治疗仪被确认为又一种改进。
以治疗全身性的疱疹为例加以说明。可以观察到,该病的暴发或者可见皮疹总是从局部疱疹开始的,然后扩展开来。故而治疗原来的局部疱疹(例如,对肋间带状疱疹的治疗,电极安置在相应的脊椎旁的皮区)。每天治疗三次,每次20分钟,间隔5小时,一直到皮疹、疼痛等症状消退。
众所周知,白血病患者在骨髓移植术之后会暴发疱疹。对于在移植术后意识到身体的药理学防御能力降低的患者,建议在移植术之后立即使用本发明的治疗仪开始作预防性的疱疹治疗。
为了达到特别有效且迅速的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应使病人尽可能消除各种紧张心理。
诸如1.2伏和600毫安的8镍-镉蓄电池可用作本发明治疗仪的电源。通过一个键盘可逐步地使治疗电流变大或者变小。一个用微处理机控制的恒流发生装置,用上述键盘输入的电流强度产生和提供治疗所必需的电流脉冲。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特别有利的设置,该治疗仪提供了一种用于测量单个电流脉冲的电流峰值的电流测量,它具有一个峰值保持电路,该装置产生一个控制信号,必要时该控制信号经恒流发生装置中的一台微处理机的中间连接切断电流。采用本发明的装置能够测量单个电流脉冲的电流峰值和自动地切断超过规定电平时的治疗仪。这种电路首先能确保病人安全和保护病人不受到不舒服的电冲击。这种冲击的可能起因是,例如静电充电或者在本发明的治疗仪和其它与患者接触的东西及其它治疗所必需的辅助设备之间存在的电位差。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必要时,电流测量装置的控制信号经一种特别的声响指示和极警装置的微处理机的中间连接输送到治疗终止显示器或者故障报警器。这种指示装置例如可以组合在治疗仪中的一个压电蜂鸣器或者一个小扬声器,首先用来指示20分钟治疗时间的结束。同时,这种装置还可起报警作用,例如由电极接触不良或者治疗仪的供电电压不足而指示电流切断。当然,还可以提供光指示和报警装置,例如闪光发光二极管。
此外,本发明的治疗仪中可以提供充电状态的控制,当电压不足时,这种控制产生一个信号,切断治疗仪。这就确立了另一种安全装置,在必要时,它还可与微处理机连接,由于电压不足,使一次治疗中断,虽然实际治疗时间在治疗仪的显示器上出现。
脉冲频率为30赫芝及脉冲持续时间为0.2毫秒时,本发明的治疗仪效果特佳。频率低于5赫芝会使患者感觉到不舒服(电冲击)。应当注意,频率超过180赫芝会阻碍运动神经。
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形式中规定装有一种存储脉冲数据特别是频率和脉冲宽度的存储单元。这时,特别可以应用一个只读存储器(ROM),它可把所有对脉冲发生所必需的数据象频率、脉冲宽度以及脉冲波形都读入微处理机。
最后,还可能使附加存储器与微处理机连接,储存病人的治疗数据,主要是治疗的次数和持续时间。以便能够在每次治疗之前取出长期患者的具体数据,更好地遵循所希望的治疗节律。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叙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治疗不同类型疱疹的治疗仪;
图2到图5为用于治疗疱疹的电极放置部位;
图6为电流脉冲图。
图1较清楚地汇总了以虚线方块表示的电子结构组合图。微处理机17是中心部分,它控制整个治疗仪,而且控制脉冲,以及键控指令的读入(用键盘21馈入),并控制指示器部分22。治疗仪的供电16不仅可以通过一个蓄电池组而且可以通过一个电源引入装置来实现。微处理机17控制一个恒流发生装置18,该装置最终将治疗所必需的电流脉冲通过电极输给患者。装置19在输出侧用作电流测量,使测量值数字化并通过反馈20输给微处理机17。该治疗仪还提供一个存储单元43和一个充电状态控制45。治疗仪借助于瞬时开关27启动之后,施加在整个结构部分的供电线上的电压,Va=9.6伏或者Vb=4.8伏。微处理机17,如洛克维尔(Rockwell)的R6501Q型,由其供电线供电并以4兆赫脉冲重复频率(石英23)工作。治疗电流的电流强度可以通过键盘21上的键24或键25变大或者变小。键26用于指示治疗持续时间的指示器部分的转换,瞬时开关27用于切断治疗仪。发光二极管28、29显示指示器部分的工作状态(电流测量或者时间测量)。在微处理机17的位输入端50上的电路51[功率上升复位(Power-up-Reset)]的用途是,当微处理机达到其预定的脉冲重复频率时,使治疗仪开始工作。以30表示的电路部分涉及数字转换器。
治疗仪还具有可完成不同的功能的声响指示和极警装置31。由于电极等下降或者治疗仪出现内部故障会用声响报警是诸如治疗时间到、断电。如果电极没有电流流过,则报警装置动作并切断电流,此时,治疗仪仍处于接通状态。治疗仪的指示器部份22包括一个LC-显示仪32,例如埃泼逊(Epson)公司的LD-H798 AZ,其由两个LCD-激励器33(松下公司(National)的74HC4543)控制。其中还进行BCD译碍(7段)。振荡器34负责产生供LC-显示仪32使用的大约60赫芝的矩形电压。
数字模似转换器37[弗伦铁(Ferranti)公司的ZN428]通过数字数据线35与微处理机17连接。其用于将数字式电流预定值转换成模似形式以及控制包括运算放大器39、功率晶体管49[达林登(Darlington)Mpsu45]以及脉冲变压器40的恒流输出级38,它在次级侧与电极46、47连接并且能够使陡的脉冲边沿尽可能不失真地传输。
电流测量单元19提供识别可能出现的电流峰值和用于连续电流测量的峰值保持电路41以及一个通过数字数据线35与微处理机17连接的模似数字转换器42,例如松下公司的ADC0804,用于将模似测量值转换成数字形式并输送给微处理机。电路41以39表示的结构部分涉及运算放大器(松下公司的LM2902)。
治疗仪还具有存储单元43,它拥有一个程序存储器44,例如富士通公司(Fujitsu)的MBM27C32A,它通过数字数据线35和地址线36与微处理机17连接。这种只读存储器(ROM)含有所有脉冲调节用程序参数,如频率。脉冲宽度等等。
还可以采用另一种存储单元来储存病人具体的治疗参数,以达到多次治疗时的简化。
此外,治疗仪还具有充电状态控制45,它提供一个识别低电压的比较电路48。低电压时由发光二极管53指示。充电状态控制与微处理机17连接并且在低电压时发出声响报警信号,之后使治疗仪自动地仃止工作。
含有所谓监视(Watchdog)电路的结构部分52(松下公司的74HC123)确立了一个安全装置,监控微处理机17。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中断或者有误差,治疗仪即停止工作。
图2中以C2到C8表示颈节段,以T1到T12表示胸节段,以L1到L5表示腰节段,以S1到S5表示骶骨节段。图中所示为疱疹侵蚀时一些典型的电极安置部位生殖器疱疹阳极A放量在S2节段右边或者左边,阴极A′相应地放置在腹部同侧。
带状疱疹阳极放量在T3节段右边或者左边,阴极B′相应地放置在胸部同侧。
外生殖器疱疹阳极C放置在L1节段右边或者左边,阴极C′相应地放量在胸部或腹部同侧。
肛门疱疹阳极D放置在S5节段上,左右交替,阴极D′相应地放置在耻骨联合中线上。
图3中所示为头部表面上的放置位置,表面下有三叉神经节(加塞氏),以G表示。从该神经节中引出三叉神经的三个叉。即眼神经Ⅰ、上颌神经Ⅱ以及下颌神经Ⅲ。
当一个或者多个这种神经节受到疱疹侵害时,电极按照图4安置。所用阳极G′的接触表面的直径大约为13毫米,将其置于加塞氏神经节上。阴极K1到K3,置于图4中所指示位置上,其直径大约为29毫米。
图5中所示为以数字1到3表示的,三叉神经的三个叉所牵涉到的皮区。例如,对唇部疱疹要按损害部位是上唇还是下唇而在相应的皮区[第2和(或)第3]施行治疗。阳极G′置在加塞氏神经节上,而阴极(或多个)往往置在所述的K2和(或)K3(图4)的电极位置上。如果侵害还包括节1节段,则必需在各该眉毛前固定另一个阴极K1。在面部最好用一个阳极和三个阴极来进行治疗。口腔中口腔粘膜受侵害时也在相同的皮区施行治疗。
通过放置在患病皮区的电极46,47,将具有图6所示脉冲波形的近似矩形的单极脉冲输给患者。脉冲宽度为0.2毫秒,电流强度例如可取50毫安。后者还可以在0到60毫安之间变化,并根据患者的皮肤阻抗进行调节和保持恒定不变。脉冲频率为30赫芝。应当注意,应尽可能达到具有微小谐波或者分谐波的陡的脉冲边沿(小的Δt)。
权利要求
1.电疗治疗仪,包括一个恒流发生装置,该装置能产生一系列近似于矩形波的单极电流脉冲,经两根与脉冲变压器次级绕组连接的电极输送到患者的皮肤表面,其特征在于电流脉冲的频率在25到35赫之间,脉冲宽度在0.1到0.3毫秒之间,与可在输入装置(21)中预定的数值有关的电流强度≤60毫安,以此对机体积组中的疱疹病毒起到灭活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电疗治疗仪,其特征在于由装置(19)作电流测量,用峰值保持电路(4)作单个电流脉冲的电流峰测量,此时装置(19)产生一个控制信号(Ⅰ),在必要时,所说的信号经位于恒流发生装置(18)中微处理机(17)的中间电路导致电流切断。
3.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电疗治疗仪,其特征在于用作电流测量的装置(19)的控制信号(Ⅰ),在必要时,经微处理机(17)的中间电路输给特别的声响指示和报警装置(31)作出治疗结束指示或者故障报警指示。
4.根据权利要求
1到3中一项所述的电疗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具有充电状态控制(45),当低电压时,它会产生一个信号,切断治疗仪。
5.根据权利要求
1到4中一项所述的电疗治疗仪,其特征在于脉冲频率为30赫芝,其脉冲宽度为0.2毫秒。
6.根据权利要求
1到5中一项所述的电疗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存储单元(44)用于储存脉冲数据,主要为频率和脉冲宽度。
专利摘要
大多数常规药物治疗疱疹疾病是费时的,且大部分是针对症状施行的,首先是复发性不能令人满意。本发明的电疗治疗仪旨在克服这些缺点,本治疗仪可将单极电流脉冲输给病人的皮肤表面,其中电流脉冲频率为25到35赫芝,脉冲宽度为0.1到0.3毫秒,与可在输入装置(21)中预定的数值有关的电流强度≤60毫安,以对机体组织中的疱疹病毒起灭活作用。
文档编号A61N1/34GK86105722SQ86105722
公开日1987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1986年7月16日
发明者欧根·弗兰茨·迪特尔姆 申请人:海帕克斯有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