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铂族金属及其合金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269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净化铂族金属及其合金的制造方法
铂族金属及其合金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电器、石化工业。但对于用作电接触材料的合金,要求材料具有低的接触电阻,抗电损耗、抗熔焊性、耐磨性好和金属转移少等性能。有的合金要求加工成φ0.01毫米的丝材,对合金的加工性能也有一定要求。由于上述特点,因此要求合金铸锭緻密,杂质含量少,冶金缺陷少。
众所周知,底漏浇注方法能够防止渣料混入铸锭中,减少铸锭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含量。严格控制熔炼温度及浇注温度是获得緻密铸锭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钢铁及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熔炼中,早以广泛采用底漏浇注方法及浸入式测量金属溶液温度。从而改善了铸锭质量,提高了加工性能及使用性能。但上述两种方法只有当合金熔点低于1600℃时才能较好地实现。而多数铂族金属均具有较高的熔点(>1770℃);有些合金熔点超过1800℃;熔炼温度超过2000℃,浇注温度约为1900~1950℃。因而很难实现底漏浇注方法和浸入式测量金属溶液温度。其原因是熔炼铂族金属及其合金时,要求耐火材料具有高纯度、高耐火度、良好的抗热震性及高温(物理、化学)稳定性。如氧化铝制品虽然其抗热震性、高温热稳定性均较好,纯度也达到要求,但耐火度低(熔点2030℃);石墨制品其纯度、耐火度、抗热震性均好,且易于加工。但其对铂族金属的高温化学稳定性较差,当铂、钯、铑、钌在石墨坩埚中熔化时会溶解有大量的C,凝固时在铂、铑、钌中的碳以片状石墨形式析出,钯中的碳沉淀出球状石墨粒子。从而影响材料质量及加工性能。
同样,采用浸入式测量金属溶液温度时热电偶套管均为石英套管。其抗热震性优良,可承受温度急骤变化而不破裂。但其只可在1600℃以下使用。对高熔点的铂族金属及其合金则很难实现浸入式测温方法。其主要原因是热电偶保获套管(高纯氧化物制品),抗热震性差在使用中必然破裂。
长期以来,铂族金属及其合金一直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熔炼,金属液由坩埚上部翻转浇入水冷铜模中,其缺点是在翻转浇注时易将夹杂物浇入锭模中,所得的铸锭含夹杂物严重。质量不稳定。铸锭开坯道次压下量不大于20~30%,而且经常产生裂纹,严重影响生产使用。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新的铂族金属及其合金的净化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氧化镁坩埚作为熔炼坩埚,坩埚材料含MgO>99%;SiO2<0.3%;AlO3<0.2%;其它<0.4%。在熔炼坩埚的底部开一个直径大于2毫米的园孔,并插入与坩埚同种材料的空心塞杆,空心塞杆直径应大于10毫米、壁厚应大于2毫米;塞杆与坩埚配合部分带有锥度、顶端封闭,其封闭处R≈1~2毫米;长度应大于120毫米。在塞杆中可插入热电偶,连续测量熔炼及浇注温度。热电偶丝外,套上与塞杆同种材料的套管。塞杆与坩埚底孔配合处应无间隙。将坩埚置于高频感应线圈内,金属放入坩埚中,通电加热熔化,熔炼完毕将塞杆拔出,金属液由坩埚底孔注入水冷铜模中。从而起到净化金属的作用。采用本发明制造的铂族金属及其合金,可以除去非金属夹杂物,铸锭緻密,加工性好能承受大压下量的加工,该方法操作简便,工艺稳定,再现性好。
实施例铂铱-25合金熔炼。熔化设备GP100-H9型高频感应加热炉;熔炼坩埚氧化镁坩埚(MgO>99%)。坩埚底部开有一个直径为6毫米园孔,孔中插入一根与坩埚同种材料的空心塞杆,塞杆直径为10毫米、壁厚~2毫米;长度为120毫米。塞杆与坩埚配合部分带有锥度,其顶端封闭,顶端处R≈2毫米。塞杆与坩埚底孔配合处应无间隙。将坩埚置于高频感应线圈内,将称量好的铂板75%,铱块25%放入坩埚中,通电加热熔化,升温速度每4~6分钟增加屏压1KV,直至合金完全熔化,将温度控制至~1950℃,保温3~5分钟,将塞杆拔起,金属液由坩埚底部浇入预先放好的水冷铜模中。所获得的即是净化后的铂铱-25合金铸锭。
权利要求
1.铂铱金属及其合金采用高频感应熔炼,熔炼完毕,金属液倒入水冷铜模中。本发明的特征是,采用氧化镁坩埚作为熔炼坩埚,坩埚底部开一个园孔,在园孔内插入一根与坩埚同种材料的塞杆,作底漏浇注,塞杆内装有测温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
1其特征为,坩埚材料MgO>99%;SiO2<0.3%;Al2O3<0.2%;其它<0.4%。
3.根据权利要求
1其特征为,坩埚底孔直径应大于2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
1其特征为,塞杆为空心管,直径应大于10毫米,壁厚应大于2毫米;长度应大于120毫米。塞杆与坩埚配合部带有锥度,顶端封闭顶端处B≈1~2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
1、4其特征为,坩埚底孔与塞杆配合处应无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
1、4其特征为,空心塞杆内插入热电偶。
7.根据权利要求
1、4其特征为,热电偶丝外,套上与塞杆同种材料的套管。
专利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净化铂族金属及其合金的制造方法。采用底漏浇注和浸入式测温,可使熔点超过1800℃的铂族金属及其合金在熔炼浇注时夹杂物不易混入铸锭中,且熔炼、浇注温度控制准确,铸锭质量优良,易于加工。
文档编号C22C5/04GK86105723SQ86105723
公开日1988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1986年7月22日
发明者高立钧, 王贵娥 申请人:航空材料研究所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