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炎症、自体免疫或过敏性疾病的结合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4735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治疗炎症、自体免疫或过敏性疾病的结合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用于治疗炎症、自体免疫或过敏性疾病的特定结合剂。
CD23(FCεRII)是C外源凝集素家族的II型分子,该家族还包括淋巴细胞寻靶(homing)受体(MEL-14)和内皮白细胞粘附分子1(ELAM-1)。CD23是IgE的低亲和性受体。人体中许多造血细胞类型在其表面表达CD23,包括囊泡状树突细胞、B细胞、T细胞和巨噬细胞。CD23分子还以可溶形式存在于生物液体中。可溶性CD23(sCD23)分子是由跨膜受体的蛋白水解切割形成的。CD23具有多效活性,包括介导细胞粘附,调节IgE和组胺释放,使B细胞免于凋亡,调节髓细胞生长。这些功能活性是由与细胞相连的CD23或sCD23的特定配体相结合而介导的,sCD23的作用方式类似细胞因子(Conrad,D.H.,免疫学年度综述(Annu Rev Immunol)8,623-645(1990);Delespesse,G.等,免疫学进展(Adv Immunol)49,149-191(1991);Bonnefoy,J.Y.等,免疫学当代观念(Curr Opin Immunol)5,944-947(1993))。
在许多炎症中观察到CD23表达增加。在慢性滑膜炎(synovitis)患者的滑液活检组织检查中鉴定出CD23,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和滑液中检测到sCD23浓度超过正常水平(Bansal,A.S.,Oliver,W.,Marsh,M.N.,Pumphrey,R.S.和Wilson,P.B.,免疫学(Immunology)79,285-289(1993);Hellen,E.A.,Rowlands,D.C.,Hansel,T.T.,Kitas,G.D.和Crocker,J.J.,临床病理学(Clin Pathol.)44,293-296(1991);Chomarat,P.,Brioloay,J.,Banchereau,J.和Miossec,P.类风湿性关节炎(Arthritis Rheum.)86,234-242(1993);Bansal,A等,临床实验免疫学(Clin Exp Immunol.)89,452-455(1992);Rezonzew,R和Newkirk,M.M.,临床免疫学和免疫病理学(ClinImmunol Immunopathol),71,156-l63(1994)。另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sCD23水平与疾病状态有关,并与血清类风湿因子相关(Bansal,A.S.等,临床实验类风湿病学12,281-285(1994))。前炎性(pro-inflammatory)细胞因子好象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特别重要,据推测,TNF-α和IL-1β在关节的破坏中起关键作用(Brennan,F.M.,Chantry,D.,Jackson,A.,Maini,R.和Feldman,M.Lancet,2,244-247(1989);Brennan,F.M.,Maini,R.M.和Feldman,M.英国类风湿病学杂志(BrJ Rheumatol)31,293-298(1992))。
还推测CD23-CD23相互作用在调节IgE生成中起作用(Flores-Romo,L.等,科学(Science)261,1038-1041(1993);Aubry等,自然(Nature)358,505-507(1992))。
CD11b和CD11c是参与许多细胞-细胞和细胞-基质相互作用的粘附分子。据报道,CD11b/CD18和CD11c/CD18(分别是CD11b与CD18以及CD11c与CD18的联合)结合许多配体,包括CD54,血纤维蛋白原,X因子,LPS,ConA和酵母聚糖(Springer,T.A.,自然346,425-434(1990))。但这些结合因子的作用尚未被完全了解,CD11b/CD18和CD11c/CD18又分别被称为MAC-1和P150,95。它们是β2整合素家族的成员(有时被称为Leu-CAM,即白细胞粘附分子)。该家族还包括LFA-1(又称CD11a/CD18)。
EP0205405公开了IgE(FCεR)淋巴细胞受体的Mab与人类E免疫球蛋白结合因子(IgE-BF)及其衍生物的交叉反应。
WO93/04173公开了一种多肽,它能结合FCEL(低亲和性IgE受体FCεRII)或FCEH(高亲和性受体FCεRI)中的一种,但基本不结合其他的FCEL或FCEH。据称用FCEL或FCEH特异性多肽可以治疗一种过敏性疾病(条件是FCEH特异性多肽不能与FCEH进行交叉反应,也不能诱导组胺释放)。
EP0269728公开了人类淋巴细胞IgE受体的Mab。
EP0259585公开了识别人类B淋巴细胞上IgE的表面受体(FCεR)的Mab。
WO93/02108公开了用于治疗的灵长化(primatised)抗体。
本发明人惊奇地发现CD21、CD11b、CD11c、一种内皮细胞上表达的70-85KDa的蛋白或一种内皮细胞上表达的115KDa的蛋白的结合剂可用于治疗或预防多种疾病,特别是治疗或预防关节炎。在本发明之前尽管出版了大量的论文讨论了CD21、CD11b或CD11c,但没有提供资料来支持这一用途。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D21、CD11b、CD11c、内皮细胞上表达的70-85KDa的蛋白或内皮细胞上表达的115KDa的蛋白的结合剂,它被用于炎症、自体免疫或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或预防。
结合剂可通过阻遏蛋白和与之结合的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起作用。体外检测例如放射性免疫检测可用于研究这种阻遏作用。
结合剂可以是分离形式或作为药物组合物的一部分。合乎需要的是无菌形式。一般来说,CD21、CD11b、CD11c、一种内皮细胞上表达的70-85KDa的蛋白(例如内皮细胞上表达的76KDa、80KDa或85KDa蛋白)或内皮细胞上表达的115KDa的蛋白的特异性结合剂可用于治疗或预防。
优选的结合剂包括抗体、其片段或含有抗体或其片段的人工构建体或被设计成模拟抗体或其片段结合的人工构建体。该结合剂的讨论见Dougall等,Tibtech12,372-379(1994)。
它们包括完整的抗体、F(ab′)2片段、Fab片段、Fv片段、ScFv片段、其他片段、CDR肽及模拟物。本领域专业人员可获得或制备它们。例如,可利用酶消化得到F(ab′)2片段和Fab片段(将IgG分别用胃蛋白酶或木瓜蛋白酶切割)。下列描述中提到的“抗体”应包括所有上述可能。
可用重组抗体。抗体可被人化(humanized)或被嵌合化。
EP-A-0239400公开了一种典型的人化抗体制备物,其中CDR来源于与抗体可变区骨架不同的物质。CDR可来自大鼠或小鼠单克隆抗体。被改变的抗体的可变区及恒定区骨架来源于人的抗体。将这种人化抗体施用给人体后,与人抗大鼠或小鼠抗体的免疫应答相比,其产生的免疫应答可以忽略。
可选地,该抗体可以是嵌合抗体,例如WO86/01533中描述的那种类型。
WO86/01533的嵌合抗体含有一个抗原结合区和一个非免疫球蛋白区。抗原结合区是抗体轻链可变区或重链可变区。典型地,嵌合抗体同时含有轻链和重链的可变区。非免疫球蛋白区在其C末端与抗原结合区相融合。非免疫球蛋白区典型地是非免疫球蛋白,也可能是一酶区域,该区域来自具有已知结合特性的蛋白,来自一种蛋白毒素或就是来自基因表达的任何蛋白。嵌合抗体的两个区域可通过一段可切割连接物序列连接起来。
抗体可以是人类IgG,如IgGl、IgG2、IgG3、IgG4;IgM;IgA;IgE或IgD,并携带大鼠或小鼠的可变区(嵌合的)或CDR(人化的)。可用如WO93/02108公开的灵长化技术。
其他优选结合剂(除去抗体或其衍生物)有X因子(即因子10)、Epstein Barr病毒或其部分。
若将完整的病毒用于治疗,其通常是无致病性的形式。本领域专业人员用已知技术,如减毒或诱变可达到此目的。
本领域专业人员应理解,凡是本文描述的特异性结合剂,均可以用其衍生物。术语“衍生物”包括所描述试剂的变异体,其与所述试剂相比,具有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替换、缺失或插入,但仍具有所述的结合活性。优选地,这些衍生物与指定的结合剂具有足够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
可用如“bestfit”(Smith和Waterman,应用数学进展(Advances inApplied Mathematics),482-489(1981))的程序计算氨基酸序列一致程度,来找到任意两段序列中最相似的片段。这种调正基于用氨基酸相似性矩阵将所得分值最大化,描述见Schwarz和Dayhohof(1979),蛋白序列和结构图谱,Dayhof,M.O.编,353-358页。
优选的序列一致程度为至少50%,更优选的为至少75%。最优选的是序列一致程度为至少90%或至少95%。
但专业人员应理解,高的序列一致程度并非必需,因为经常可以将不同氨基酸替换成其他性质相似的氨基酸,而基本不改变或不会对蛋白的某些性质带来负面影响。这有时被称为“保守”氨基酸变化。因此,甘氨酸、缬氨酸、亮氨酸或异亮氨酸通常可相互替换(具有脂肪族羟基侧链的氨基酸)。其他通常可相互替换的氨基酸包括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具有芳香族侧链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具有碱性侧链的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具有酸性侧链的氨基酸);天冬酰胺和谷酰胺(具有酰胺侧链的氨基酸)以及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具有含硫侧链的氨基酸)。因此术语“衍生物”还包括这样一段氨基酸序列的变异体,它含有一个或多个这样与所说序列相关的“保守”变化。
本发明还包括仍具有所述结合活性的本发明结合剂或其衍生物的片段。优选的片段至少有十个氨基酸长,也可更长(例如长到50或100个氨基酸)。
据信,本发明的结合剂可用于治疗或预防多种人类疾病,包括关节炎、红斑狼疮、Mashimotos甲状腺炎、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糖尿病、眼色素层炎、皮炎、牛皮癣、荨麻疹、肾病综合症、肾小球肾炎、发炎性肠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Crohn氏症、Sjogren氏综合症、过敏、哮喘、鼻炎、湿疹、GVH、COPD、胰岛炎、支气管炎(尤其是慢性支气管炎)或糖尿病(主要是I型糖尿病)。这些结合剂也可用于研究CD23与不同配体间的相互作用,例如CD23与CD21,CD23与CD116,CD23与CD11c,CD23与前述的70-85KDa的内皮细胞蛋白(也可以是80或85KDa内皮细胞蛋白)或CD23与115KDa的内皮蛋白(该蛋白据信与70-85KDa内皮蛋白相关)。据信上述相互作用的一种或多种在体内存在。特别优选能阻遏这些相互作用的抗体或其他结合剂,因为据信它们特别适于减少或缓解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效应。它们也被用于治疗B细胞恶性病,例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及毛细胞白血病。
本发明的结合剂特别适用于治疗或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受理论束缚,我们提出下列可能的解释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炎的滑膜里,巨噬细胞表达CD23和β2整合素CD11b和CD11c,使得该组织中可能发生同型相互作用(homotypicinteraction)。另外,可溶性CD23分子可能在滑膜中扩散并结合整合素配体。因此体内可能存在涉及正激活环路的CD23-CD11c/CD11c相互作用。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有该作用,则可解释某些疾病恶化与变成慢性的成病机制,并支持下面的假设,即巨噬细胞一旦在关节处定位,其自身便可通过一种涉及CD23分子、β2整合素CD11b和CD11c以及前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途径维持炎症并使炎症恶化。
本发明人发现CD23与CD11b和CD11c的结合被X因子阻遏,因为X因子结合CD11b和CD11c。因此本发明包括X因子或其片段在阻遏CD23与CD11b和/或CD11c结合方面的应用。
抗CD23疗法的可选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对IgE免疫应答的阻遏。
在以前出版的著作中已表明用抗CD23抗体体内处理大鼠,会抗原特异性地抑制IgE生成,这可能是通过阻遏IgE定型B细胞完全分化所必需的CD23-CD21相互作用实现的(Flores-Romo等,科学261,1038-1041(1993))。
本发明还包括阻遏此种应答的CD21的结合剂(例如Epstein Barr病毒或其部分)。
CD21蛋白在结构上由下述结构组成含有15个(Moore等,编码人类B淋巴细胞Epstein Barr病毒C3d受体(补体受体2型)的cDNA的分子克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849194(1987))或16个(Weis等,人类B淋巴细胞C3d和Epstein Barr病毒受体的结构及其与C3/C4结合蛋白家族其他成员的关系,实验医学杂志(J.Exp.Med.)1671047(1988))60到75个氨基酸的称为短一致重复(SCR)的重复单位的细胞外结构域,后面跟着跨膜结构域(24个氨基酸)和34个氨基酸的胞浆内结构域。用带有胞浆外SCR缺失的CD21突变体(Carel等,C3d,g/Epstein Barr病毒受体(CR2/CD21)配体结合、内在化和病毒感染的结构要求,生物化学杂志26512293(1990)),本发明人最近发现CD23结合CD21上的SCR5-8和SCR1-2。CD23与SCR5-8结合是一种类似外源凝集素的作用,涉及Asn295和370上的碳水化合物。与之对照,CD23结合SCR1-2是蛋白-蛋白作用(Aubry等,CD23与新的有功能的胞浆外结构域作用,该作用涉及CD21上N连接的寡糖,免疫学杂志1525806(1994))。本发明人已经检测了CD21其他配体(EBV,C3d,g和IFN-α)对CD23结合CD21和IL-4存在时Ig的生成的调节的影响。只有EBV颗粒和来自EBV的肽能抑制CD23与CD21的结合。另外,EBV-肽选择性地降低IgE和IgG4的产生而增加IgM的产生。这些资料显示结合到CD21上的EBV结合位点上的CD23,选择性地调节IL-4存在时的人类Ig的产生。
因而本发明在其范围内包括用Epstein Barr病毒或其一部分阻遏CD23对CD21的结合。Epstein Barr病毒的优选部分是gp350/gp220糖蛋白或其片段。可选地可用该糖蛋白或其片段的非糖基化形式。
不受理论束缚,据信本发明通过抑制前炎性细胞因子的重新合成而能有效地进行治疗。
这与以前简单地用抗体来直接中和发炎组织中已经存在的细胞因子形成对照。
还应注意本领域中有许多推测性的出版物,它们列出许多抗体以及大量据说可以用这些抗体治疗的疾病,但没有提供大多数这样的可能组合的任何可信的证据或资料。这样的出版物之一是WO93/02108,它主要是关于生成特定的嵌合抗体的。
通过提供特定分子的结合剂,本发明与这类出版物明显不同,基于本文提供的资料与解释,已清楚地表明它可特别用于治疗或预防某些疾病。
本发明的结合剂也可用于治疗或预防过敏性疾病,包括非IgE介导的疾病。它们可用于治疗和预防溃疡性结肠炎,也可用于治疗和预防Crohn氏症。
本发明的结合剂可单独使用或与免疫抑制剂如固醇、环孢素(cyclosporin)或如抗白细胞抗体,或优选地与耐受诱导剂、抗自体免疫剂或抗炎症剂如CD4+T细胞抑制剂,例如抗CD4抗体(优选的是阻遏性或非耗尽性抗体)、抗CD8抗体,TNF拮抗剂例如抗TNF抗体或TNF抑制剂例如可溶性TNF受体或药剂如NSAIDS组合使用。
结合剂通常作为无菌的药用组合物的一部分提供。该药用组合物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式,这依赖于对患者施用所需的方法。它可以以单位剂量形式或作为试剂盒的一部分提供。这种试剂盒通常(但不是必需)包括使用说明。
结合剂通常通过胃肠外给药,例如静脉内、肌肉内或皮下给药。结合剂通常通过注射或输注给药。为此,结合剂被配制成含有药用载体与稀释剂的药物组合物。可用任何适当的载体或稀释剂,例如等渗溶液。可加稳定剂如金属螯合剂来避免铜诱导的切割。合适的螯合剂可以是EDTA、DTPA或柠檬酸钠。
它们可口服或通过喷剂鼻腔给药,特别是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时。
它们可以配制成乳油或软膏,特别是用于治疗皮肤病时。
它们可以配制成滴剂等,用于对眼给药或用于治疗如春季结膜炎的疾病。
对于注射液,可用的赋形剂包括例如水、酒精、多醇、甘油和植物油。
药物组合物可包含保鲜剂、助溶剂、稳定剂、润湿剂、乳化剂、甜味剂、着色剂、香味剂、盐(本发明的物质本身即可以药用盐形式提供)、缓冲液、包囊剂或抗氧化剂。还可以包含其他治疗活性物质。
本发明物质的适当剂量要根据待治疗疾病或失调、给药途径及受治疗者的年龄和体重等因素而变化。不受任何具体剂量限制,据信,例如胃肠外给药,本发明结合剂的0.01-50mg/kg每日剂量(通常作为上述药物组合物的一部分)可能适于治疗一位普通成年人。更合适的剂量可能是0.05-10mg/kg,如O.1-2mg/kg。
该剂量可适时重复。典型的给药次数为每周1到7次。若发现有副作用,每剂的量或给药频率可以酌减。
因此,掺入药物组合物的典型单位剂量至少为1mg结合剂,适当的是1-1000mg。
本发明范围包括一种确定结合CD21、CD11b、CD11c或内皮细胞上表达的70-85KDa或115KDa蛋白的某种特定药剂是否可用于治疗炎症、自体免疫或过敏性疾病的试验,它包括确定该药剂是否阻遏CD23与CD11b,或CD23与CD11c,或CD23与CD21,或CD23与内皮细胞上表达的70-85KDa或115KDa蛋白的相互作用。
该试验可用于利用表达适当分子的细胞系筛选化合物或分子。优选地在此试验中,CD11b以CD11b/CD18形式,CD11c以CD11c/CD18形式使用。CD11b/CD18和CD11c/CD18可以在细胞表面共表达。
可用任何合适的试验技术,例如蛋白-非蛋白试验(例如试验蛋白与化学品或糖类的相互作用),蛋白-蛋白试验或蛋白-细胞试验。
本发明现在将用实施例方式来描述,仅参考下列附图,其中

图1给出CD23-脂质体结合CD14阳性血液单核细胞;图2给出SDS-PAGE凝胶中不同CD23亲和性纯化的蛋白;图3给出CD23-脂质体结合各种转染细胞;图4给出各种物质对CD23-CD11b和CD23-CD11b相互作用的影响;图5给出CD23结合CD11b和CD11c造成的对单核细胞中亚硝酸盐生成和氧化突升(burst)的影响;图6给出重组CD23结合CD11b和CD11c特异性地增加单核细胞的细胞因子生成;图7a给出各种CD21配体对CD23-脂质体结合RPM18226细胞的抑制;图7b给出EBV肽结合CD21对IL-4诱导的IgE和IgG4生成的抑制;图7c给出EBV肽结合CD21对免疫球蛋白生成的调节;图7d给出C3肽结合CD21不抑制IgE生成;图8给出抗CD23 Mab存在对CD23-脂质体结合某种内皮细胞的抑制。
实施例(下面某些实施例中用到术语“ip”,“id”和“n”,分别是指“腹膜内”,“皮内”和“动物数”)实施例1-6CD23和CD11b之间以及CD23和CD11c之间的相互作用实施例1至6及附图(见后)描绘了CD23与CD11b和/或CD11c的相互作用。
在这些实施例中显示加入荧光脂质体的全长重组CD23结合用编码CD11b/CD18或CD11c/CD18的cDNA转染的COS细胞但不结合表达CD11a/CD18的转染体。CD23-脂质体和CD11b/CD18或CD11c/CD18转染的COS细胞的相互作用分别被抗CD11b或抗CD11c,也被抗CD23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抑制。用重组CD23或抗CD11b和抗CD11c单克隆抗体激发单核细胞上的CD11b和CD11c使亚硝酸根(NO2-)、氧化产物(H2O2)和前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显著增长,这显示了这种配体配对在功能上的重要性。CD11b、CD11c和CD23的单克隆抗体Fab片段减少这些CD23介导的活性。这些结果显示表面粘附分子CD11b和CD11c是CD23的受体,并且这种新的配体配对调节单核细胞的重要活动。
下述讨论简要解释了实验设计和实施例1-6的理论基础(如下)全血单核细胞与加入荧光脂质体的重组全长CD23共温育,用流式细胞计(Pochon,S.等,实验医学杂志176,389-398(1992)分析。结合上CD23-脂质体的部分(实施例1,图1a)复染显示含有CD14阳性细胞(即单核细胞)。为了验证单核细胞能结合CD23-脂质体,将血单核细胞FACS分选成CD14阳性和CD14阴性群体(实施例1,图1a)。CD23-脂质体只结合CD14阳性群体(实施例1,图1a)。由于单核细胞不表达膜IgE和CD21(未显示)这两种CD23配体,研究单核细胞是否表达另一种CD23受体。裂解单核细胞,细胞提取物用重组可溶CD23偶联的亲和柱纯化。洗脱物的SDS-PAGE和银染分析显示约80和160Kda分子量的带(实施例1,图1b)。对于识别这个分子量范围的抗原并有报道在单核细胞上表达的抗体,用PACS检查其抑制CD23-脂质体结合单核细胞的能力(实施例2,图2)。抗CD11b和抗CD11c单克隆抗体均抑制CD23-脂质体结合单核细胞,能力大小有所不同(实施例2,图2)。抗CD13、抗CD49d、抗CD21(不在单核细胞上表达)和抗CD11a(粘附分子β2整合素家族的第3个成员)没有明显效果(实施例2,图2)。抗单核细胞上高度表达的MHCI类,II类,CD14和CD45的抗体,也检查其对CD23-脂质体结合的影响。但均无任何效果(未给出)。抗CD18单克隆抗体部分地抑制CD23结合。这可能由于空间位阻或CD11b和CD11c分子结合抗CD18Mab诱导的构型变化。CD23亲和柱洗脱下来的单核细胞来源蛋白与抗CD11c(实施例1,图1B)和抗CD11c/CD18抗体(未给出)免疫反应。
为了验证CD11b/CD18和CD11c/CD11b的α链是CD23的受体,编码CD11b和CD11c的全长cDNA与CD18cDNA暂时性共转染COS细胞。表达CD11b/CD18和CD11c/CD18的转染体均结合CD23-脂质体,与表达CD11A/CD18的转染体形成对照(实施例3,图3)。这可以由CD11b和CD11c同源性比它们与CD11A的同源性高来解释。用抑制抗CD11b,抗CD11c和抗CD23单克隆抗体结合CD23-脂质体来显示作用特异性。用表达CD11b/CD18和CD11c/CD18(未给出)的BHK细胞得到相同的结果。CD23相互作用特异性的进一步证据是,白细胞粘附缺陷症患者的激活血单核细胞,由于编码β亚基的基因中有一突变而缺少β2整合素,不能结合CD23-脂质体(未给出)。这些数据一起显示CD23与正常人类白细胞和转染体上CD11b和CD11c相互作用。CD11b和CD11c是参与许多细胞-细胞和细胞-基质相互作用的粘附分子。实施例显示CD11b/CD18和CD11c/CD18由于能结合CD23,还表现出粘附功能。观察到X因子能以剂量依赖形式抑制CD23-脂质体结合(实施例4,图4),而不影响单核细胞表面CD11b或CD11c的表达(未给出),有可能CD23能识别与C因子相近或相同的表位。其他受检查的配体均无效果。CD23与CD11b和CD11c相互作用时可能作为C型外源凝集素。EDTA螯合CD23结合必需的Ca2+和/或螯合配体结合CD11b和CD11c必需的二价阳离子(Altieri,D.C.,免疫学杂志147,1891-1898(1991))而减少CD23与单核细胞的结合(实施例4,图4)。观察到衣霉素(tunicamycin)能减少CD23与单核细胞的结合,而神经氨酸苷酶不能,可能CD23-CD11b/CD11c相互作用涉及糖,而非水杨酸。CD23在细胞外有一氨基酸三联体(Asp.Gly.Arg)(Kitutani,H.等,细胞47,867-885(1986)),其反向即整合素受体的普遍识别位点。因此检验多克隆抗体对该三肽的效果,得到其抑制CD23结合单核细胞的能力。未观察到任何抑制,这验证了血纤维蛋白原无抑制(实施例4,图4)。IgE结合CD23的外源凝集素结构域,部分地抑制CD23结合单核细胞(实施例4,图4)。这些结果显示CD23可能作为C型外源凝集素,识别部分的糖和蛋白结构,这使人想起CD23与CD21相互作用的观察结果(Aubry,J-P等,免疫学杂志152,5806-5813(1994))。
为了评价CD23与CD11b或CD11相互作用的功能重要性,我们研究CD23-CD11b/CD11c相互作用是否引发单核细胞释放前炎性介体如氧化氮,H2O2和细胞因子。用重组可溶CD23,抗CD11b或抗CD11c抗体激发粘附激活的正常单核细胞增加NO2的生成,显示激活了NO途径(Moncada,S.,Palmer,R.M.J.和Higgs,E.A.,Phamacol.Rev.43,109-144(1991))。用抗CD23单克隆抗体和硝基精氨酸,一种NO合成酶途径的特异性抑制物可以抑制CD23对硝酸根生成的效果(实施例5,图5a)。CD11b和CD11c均调节氧化突升,因为重组可溶CD23,抗CD11b和抗CD11c单克隆抗体均使单核细胞中氢化乙锭(hydroethidine)氧化成溴乙锭(实施例5,图5)。这验证并扩展了抗CD11b单克隆抗体诱导单核细胞中氧化突升这一发现(Trezzini,C.Schuepp,B.Maly,F.E.和Jungi,T.W.,英国血液学杂志(Brit.J.Haematol.)77,16-24(1991))。CD23结合CD11b和CD11c与血单核细胞中早期特异性Ca2+流有关联(未给出)。
由于激活的巨噬细胞是前炎性细胞因子的重要来源,我们评价重组可溶CD23和抗CD11b及抗CD11c单克隆抗体对于单核细胞生成这些细胞因子的影响。重组可溶CD23,抗CD11b和抗CD11c单克隆抗体是IL-1β,IL-6和TNFα的强力激活物。用抗CD11b,抗CD11b和抗CD11c单克隆抗体可显示这种诱导的特异性(实施例6,图6)。有趣的是,IL-1和TNFα是CD23-脂质体结合单核细胞的强力诱导物(未给出),表明有潜在的通过CD11b和CD11c激发和调节的细胞因子的自分泌环路。
实施例1a)CD23-脂质体结合CD14阳性血单核细胞(见图1a)血单核细胞先用CD21单克隆抗体(Becton Dickinson,Erembodegem,比利时)染色,再用抗小鼠IgG和IgM(Bioart,Meudon,法国)的绵羊FITC偶联F(ab′)2抗体染色,二者在FACS分选(FACStan Plus.Becton Dickinson)成CD14阳性和CD14阴性细胞群体之前均溶于PBS,0.5%BSA和0.05%迭氮化钠。分离的细胞再用CD23-脂质体或对照(血型糖蛋白A)脂质体染色,脂质体溶于0.5%BSA,0.1%迭氮化钠,2mM CaCl2,140mM NaCl,20mM Hepes,pH7,4℃温育2小时(Pochon,S.等,实验医学杂志176,389-398(1992))。洗涤后,用FACS分析细胞(每种条件5,000个事件)。
b)CD23亲和纯化血单核细胞蛋白质表观分子量和与抗CD11c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反应性(见图1B)血单核细胞裂解物在CD23柱上亲和纯化,洗脱的蛋白用SDS-PAGE分离,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左边是分子量标记。凝胶银染(左泳道)。滤膜用同型匹配抗体(中泳道)或抗CD11c单克隆抗体(BU-15,右泳道)温育,然后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偶联的羊抗小鼠抗体(Kpl;Gaithersberg,麻省)温育。
实施例2抗CD11b和抗CD11c单克隆抗体减少CD23-脂质体结合激活的血单核细胞(见图2)用Ficoll和过夜在补充了2mM谷酰胺和10%热失活FCS(FlowLaboratories,Irvine,苏格兰)的RPM11640(Seromed,Berlin,德国)吸附塑料对单核的细胞(mononuclear cell)富集单核细胞(monocyte)。激活的单核细胞然后在不同单克隆抗体(αCD)或同型匹配对照(CTRL)(BectonDickinson),检测浓度均为10μg/ml存在下与CD23-脂质体温育。抗CD11a单克隆抗体25.3和B-B15分别得自Immunotech(Luminy,法国)和Serotec(牛津,英国)。抗CD11b单克隆抗体44得自Serotec,mongranl得自Janssen(Beerse,比利时),Leu-15得自Becton Dickinson(Eremodegem,比利时),(Bear-1)得自Sera-Lab Ltd(Sussex,GB)。抗CD11c单克隆抗体3.9得自Serotec,SL9得自Sera-Lab,Bu-15得自The Binging Site(伯明翰,英国)。抗CD13(SJ1D1),抗CD18(BL5),抗(mAB25)和抗CD49d(HP2.1)单克隆抗体得自Immunotech。抗CD21单克隆抗体BL13得自Immunotech,OKB7得自Ortho,Bu-33得自MacLennan博士(伯明翰大学,英国),HB-5得自ATCC,OKB7得自Ortho Diagnostics SystemInc.(Raritan,新泽西州)。抗CD14、抗CD3、抗CD16和抗CD20单克隆抗体得自Becton Dickinson。细胞用FACS分析,测量平均荧光强度(MFI)。给出了代表性实验的数据。对照脂质体染色的细胞MFI是6.5而CD23-脂质体染色的细胞MFI是84.5。根据下列公式
用算术线性MFI值计算抑制百分比。实施例3CD23-脂质体结合重组转染体上CD11b/CD18和CD11c/CD18的α链(见图3)编码CD11a的cDNA(Corbi,A.L.,Miller,L.J.,O’Connor,K.,Larson,R.S.和Springer,T.A.,EMBO杂志6,4023-4028(1987))再克隆至pcDNA1(Invitrogen,圣迭戈,加州)。CD11b的cDNA(Corbi,A.L.,Kishimoto,T.K.,Miller,L.J.和Springer,T.A.,生物化学杂志263,12403-12411(1988))和CD18的cDNA(Kishimoto,T.K.,O’Conner,K.,Lee,A.,Roberts,T.M.和Springer,T.A.,细胞48,681-690(1987))再克隆至PCDM8(Seed,B.,自然329,840-842(1987))。用Gene Pulser器件(Bio-Rad,Richmond,加州)和0.4cm小池,在20mM Hepes pH7.4,150mM NaCl中用电穿孔法将20μg等分试样的DNA转染至COS-7细胞(ATCC)中。用CD11a,b或c与CD18共转染得到细胞表面β2整合素的表达。以单链转染作对照。转染48小时后,COS细胞用抗CD11a,抗CD11b和抗CD11c单克隆抗体或同型匹配单克隆抗体(对照)染色,然后用FITC标记的羊抗小鼠染色。10-15%的细胞用相应单克隆抗体染色显示表达CD11a,b,c或CD18。用CD23-脂质体染色之前,CD18阳性转染的COS细胞作FACS分选以增大表达β2整合素的细胞的百分比。CD11a/CD18,CD11b/CD18和CD11c/CD18转染体然后与CD23-脂质体(迹2)或对照(血型糖蛋白A)脂质体(迹1)共温育。分别用抗CD11b(迹4),抗CD23(迹5)和抗CD11c(迹6)单克隆抗体抑制CD23-脂质体结合CD11b/CD18和CD11c/CD18转染体来显示CD23与CD11b和CD11c相互作用的特异性。在CD11a/CD18转染体上未观察到CD23-脂质体结合,未发现抗CD11A单克隆抗体的作用(迹3)。
实施例4CD23-CD11b,CD11c相互作用的结构特征确定(见图4)。
(a)糖和二价阳离子的参与用衣霉素(10μg/ml)40分钟或神经氨酸酶(0.1U/ml.;均得自宝灵曼,曼海姆,德国)45分钟处理纯化的激活血单核细胞或不处理。然后在EDTA(5mM,左上版),Ca2+或Mn2+(1到10mM,右上版)不存在或存在时将细胞与CD23-脂质体或对照脂质体共温育。
(b)X因子不抑制CD23结合单核细胞在X因子(0.1-10U/ml;Sigma)(左下版),血纤维蛋白原(50μg/ml;Sigma),纯化的重组ICAM-1(本实验室制备),LPS(1μg/ml;Sigma),人类血清调理的酵母聚糖(1mg/ml;Sigma),IgE(50μg/ml;The Binding Site,伯明翰)或RGD肽的多克隆抗体(1/500,ATCC)(右下版)不存在或存在时将纯化的激活血单核细胞与CD23-脂质体温育。FACS分析细胞,测量MFI。如实施例2计算抑制百分比。
实施例5重组CD23通过结合CD11b和CD11c特异性增加单核细胞的a.亚硝酸根产物和b.氧化突升在重组可溶CD23(Traber,P.等,免疫学方法杂志(J.Immunol.Methods)149,215-226(1992))150ng/ml,抗CD11a(克隆253),抗CD11b(克隆44),抗CD11c(克隆BU-15)单克隆抗体(均为10μg/ml)不存在或存在时温育单核细胞a.37℃4天或b.过夜。
为了评估产生的NO量(由图5a给出),根据Green等,免疫学年度综述2,199-218(1984)对培养物上清检测稳定终产物NO、NO2-和NO3-。用抗CD23单克隆抗体Fab片段(mab25)(检测浓度10μg/ml)抑制NO2-生成以及用硝化精氨酸(N-Arg,1mM)(Sigma)抑制显示CD23介导的NO2-生成增加的特异性。
激活的单核细胞与氢化乙锭(Molecular Probes,Eugene,俄勒冈州)10μg/ml温育37℃30分钟(Rothe,G.等,白细胞生物学杂志(J.Leukoc.Biol.)47,440-448(1990))并且FACS分析。与未处理的单核细胞比较显示激活单核细胞红色荧光的百分比增加(见图5B)。与未处理的单核细胞相比,经过氧化突升的单核细胞的红色荧光信号增大,显示氢化乙锭被氧化成溴乙锭(Lacal,P.M.等,生化杂志268,707-712(1990))。单核细胞自己的MFI值为159+/-10。给出6个实验的平均值+/-标准差。用已知能诱导单核细胞氧化突升的ConA作阳性对照。用抗CD11b(克隆44),抗CD11c(克隆BU-15)和抗CD23(mAB25)单克隆抗体(检测浓度为10μg/ml)的Fab片段抑制CD23介导的H2O2生成增加来显示CD23与CD11b和CD11c相互作用的特异性。
实施例6重组CD23结合CD11b和CD11c特异性增加单核细胞的细胞因子生成(见图6)
在重组可溶CD23(Graber,P.等,免疫学方法杂志149,215-226(1992))(50ng/ml),抗CD11a(克隆25.3),抗CD11b(克隆44),抗CD11c(克隆BU-15),抗CD23(mAB25,该抗体可得自Immunotech,已出版的欧洲专利申请EP-A-0269728对其进行了讨论)单克隆抗体,ConA(Sigma)(均为10μg/ml),LPS(1ng/ml)(Sigma)或PMA(5ng/ml)(Calbiochem,LaJolla,加州)不存在或存在时在37℃温育单核细胞过夜。在培养物上清中用特异性ELISA测量细胞因子。ELISA灵敏度限度对IL-1β是0.05ng/ml(Ferrua等,免疫学方法杂志114,41-48(1988)),对TNF α是0.01ng/ml(Medgenix,Biotechnie,Rungis,法国),对IL-6小于0.01ng/ml(Manie等,Eur.Cytokine Netw.4,51-56(1993))。用抗CD11b(克隆4),抗CD11c(克隆BU-15)和抗CD23(mAB25)单克隆抗体(试验浓度10μg/ml)的Fab片段抑制CD23介导的细胞因子生成增长来显示CD23与CD11b和CD11c相互作用的特异性。给出4个实验的平均值+/-标准差。
实施例7下列材料与方法用于本实施例细胞系用绵羊红血细胞玫瑰环技术将扁桃体或单核细胞分成T和B细胞亚群体。
B细胞系RPMI8226得自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TCC,Rockville,马里兰州),培养于RPMI1640完全培养基中。
肽和CD21配体合成两种来自EBV的gp350和C3的肽,已知它们能结合CD21(Servis等,C3合成肽支持人类CR2阳性B淋巴母细胞的生长,免疫学杂志1422207(1989))。PepEBV(TGEDPGFFNVEIC-NH2)用FastMoc化学法在ABI431A合成仪上生成,RepC3(GKQLYNVEATSYAC-NH2)得自Neosystem(Strasboury,法国)。如以前描述的(Carel等(1990),引文见上)制备聚集的C3d,g。蔗糖梯度纯化的EBV得自AdvancedBiotechnologies(Columbia,ML),IFN-α得自Sigma(圣路易,密苏里州)。
脂质体的制备如前述(Pochon等,用重新加入荧光脂质体的重组CD23显示IgE低亲和性受体的另一种配体(CD23),实验医学杂志176389(1992))用10μmol合成磷脂POPC(Avanti Polarlipids Inc.,Alabaster,AL)与50nmol荧光染料Dio18(Molecular Probes,Eugene,俄勒冈州)混合,然后对HEPES缓冲液及纯化的重组CD23或称为对照蛋白的血型糖蛋白A(各为0.2μmol)透析制备CD23-脂质体。
流式细胞计脂质体结合试验将细胞(105)重悬与50μl脂质体悬液中,10倍稀释于0.5%BSA,0.1%NaN3,2mM CaCl2,140mM NaCl,20mM Hepes,pH7.0,4℃温育2小时。
将细胞洗两遍,再在FALStar plus(Becton Dickinson,Erembodeggen,比利时)上分析。
CD23-脂质体与EBV、EBV肽、IFN-α、C3肽和C3d,g的竞争RPMI8226细胞与血型糖蛋白脂质体或CD23-脂质体和EBV(1×105到1×109颗粒/毫升),EBV肽和C3肽(50nM至50μM),聚集的C3d,g(4ng/ml至1μg/ml)和IFN-α(1000U/ml)共温育4℃2小时。如上述分析细胞。
IL-4诱导的Ig生成试验细胞以106/ml在富集转铁蛋白、牛胰岛素、油酸、亚油酸、软脂酸、BSA(均来自Sigma)和10%FCS(Flow Laboratories,Irvine,苏格兰)的Iscove培养基中温育14天,描述见Claassen等(一种增强重组白介素4诱导的单核细胞IgE合成的细胞培养体系,免疫学方法杂志126213(1990))。用仅含IL-4(200U/ml)或IL-4加抗CD40(1μg/ml)(SerotecLtd,牛津,英国)的完全PBMNC,或用含IL-4和抗CD40的纯化扁桃体B细胞进行试验。如前述(Bonnefoy等,用抗CD23/FcεR11单克隆抗体亚群抑制人类白介素4诱导的IgE合成,欧洲免疫学杂志20139(1990))用特异性ELISA对IgE,G,A和M定量。如下用ELISA测量IgG4。小鼠抗人IgG4抗体(Southern Biotechnology,伯明翰)在碳酸氢盐缓冲液pH9.6中稀释至10μg/ml,在96孔板中包被过夜(100μl/孔)。然后在室温下用PBS加1%BSA(200μl/孔)饱和2小时。待测样品用PBS加0.5%BSA和0.1%吐温(100μl/孔)稀释,4℃温育过夜。用PBS加吐温洗过后,加入用PBS/BSA加吐温稀释5000倍的过氧化物标记的羊抗人IgG4抗体(VitalProducts,圣路易,密苏里州),室温1小时。用PBS加吐温洗过后,加入邻苯二胺(Sigma)并用2M H2SO4终止显色反应。最后在492nm读板。
得到的结果讨论如下人类CD21以前被描述成补体系统的C3d,g和iC3b蛋白(Weis等,一种145,000Mr的膜蛋白被鉴定为人类B淋巴细胞的C3d受体(CR2),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81881(1984)),EBV的gp350/220包被糖蛋白(Nemerow等,gp350被鉴定为介导Epstein Barr病毒(EBV)附着B细胞EBV/C3d受体的病毒糖蛋白gp350与C3补体片段C3d的序列同源性,病毒学杂志611416(1987);Janner等,Epstein Barr病毒gp350/220结合B淋巴细胞介导吸附、成帽与内吞作用,细胞50203(1987)),和IFN-α(Delcayre等,Epstein Barr病毒/补体C3d受体是干扰素α受体,EMBO杂志,10919(1991))的受体。因此我们对所有这些CD21配体检查其抑制CD23-脂质体结合CD21表达细胞,RPMI8226细胞,的能力(Pochon等(1992)引文见上)。EBV未受处理的颗粒能以剂量依赖形式抑制CD23结合CD21。这由图7a给出,该图描绘了某些CD21配体抑制CD23-脂质体结合RPMI8226细胞。[RPMI8226细胞与CD23-脂质体或血型糖蛋白脂质体和各种浓度的EBV(颗粒数/毫升)PepEBV和PepC3(μM)共温育2小时。抑制百分比如下计算
从CD23-脂质体的MFI中减去血型糖蛋白脂质体的MFI。插图=用血型糖蛋白脂质体(迹1)单用CD23-脂质体(迹3)或在EBV颗粒(上)、PepEBV(中)和PepC3(下)(迹2)存在下染色的RPMI8226细胞的FACS图。结果选自一个有代表性的实验。]在其他检查对CD23-脂质体结合的抑制的CD21配体中,仅有EBV减少CD23的结合。用未受处理的EBV颗粒观察到完全的对CD23结合的抑制,尽管据报道EBV结合CD21的SCR2而非SCR5-8,而CD23结合后一区域的糖(Aubry等(1994)引文见上)。这种对CD23结合完全抑制可能由于病毒颗粒的大小或EBV可能修饰CD21分子构型这一事实。为了排除抑制是由于病毒颗粒的空间位阻,我们检查了一种已知结合CD21的gp350/220肽(Servis等(1989)引文见上)。该EBV肽能够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CD23结合CD21,最大抑制为55%(图7a)。这些实验表明EBV肽结合接近CD23结合位点并部分阻遏CD23结合。这些数据证实了我们以前的发现,即CD23的确结合CD21(Aubry等,CD21是CD23的配体并调节IgE生成,自然358505(1992))并扩展了该发现,即显示SCR2可能是与CD23相互作用的区域。与之对照,对应于C3d(Servis等(1989)引文见上)(图7a),聚集的C3d,g和IFN-α(数据未给出)的CD21结合位点的C3肽不能抑制CD23结合RPMI8226细胞。这表明C3和IFN-α分别结合的SCR1和3-4可能不参与CD23结合。
EBV结合CD21并不需要CD21的SCR2糖苷化(Moore等,用含有两个短一致重复序列的可溶性SCR2体外和体内抑制Epstein Barr病毒转染,病毒学杂志673559(1991))。同样,CD23结合SCR2区域不依赖糖(Aubry等(1994)引文见上)。这与我们的观察,即非糖苷化的合成肽能减少CD23结合CD21,相一致。因此CD23结合CD21上SCR2的一个结合位点,它接近或等于EBV结合位点,而后者不同于对C3d,g和IFN-α描述的结合位点。
以前表明CD23通过结合B细胞上的CD21正调节IgE生成(Aubry等(1992)引文见上)。基于EBV肽阻遏CD23结合CD21这一事实,我们研究该EBV肽对IgE生成的影响。该EBV肽能够以剂量依赖形式抑制IL-4诱导的IgE生成。这由图7b给出,该图描绘通过EBV肽结合CD21抑制IL-4诱导的IgE和IgG4生成。[PBL或纯化的扁桃体B细胞(106/ml)仅用200U/ml的IL-4或当抗CD40抗体(1μg/ml)存在且EBV肽递增的浓度下温育14天。用特异性ELISA测量IgE和IgG4,给出一个代表性实验的平均值+/-标准差(n=4)。]在T细胞依赖的和非T细胞依赖的IgE生成体系中均观察到该效果(图7b),其中后面的T细胞帮助由抗CD40抗体取代。这证实了我们以前的观察结果(Henchoz等,抗CD21单克隆抗体的一个亚群激活人类IgE生成需要一个协同信号来调控ε转录物,81285(1994)),即即使T细胞不存在,CD23-CD21也能通过同型B-B细胞相互作用调节IgE生成,因为B细胞CD23和CD21分子都表达。据报道,未受处理的EBV提供IgE转换的容许信号(Thyphrontis等,Epstein-Barr病毒转染的纯化人类B淋巴细胞分泌IgE受白介素4激活被干扰素γ阻遏,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865580(1989)),就象T细胞或CD40L一样。与EBV颗粒相对照,EBV肽可能不能将膜CD21交联,因而不能增加IgE生成。EBV肽甚至有阻遏性,通过阻止CD23-CD21相互作用而减少IgE生成。
由于已知IL-4诱导IgG4和IgE(Lundgren等,白介素4诱导人类B细胞合成IgE和IgG4,欧洲免疫学杂志191311(1989)),我们研究EBV肽对IL-4诱导的IgG4生成的作用。如图7b所示,EBV肽也能以剂量依赖形式抑制IgG4。该观察结果表明CD23-CD21相互作用也控制IgG4生成。
然后研究EBV肽对其他类型Ig生成的作用。未发现对多克隆IgG和IgA生成有明显影响。这由图7c给出,该图描绘通过EBV肽激活CD21调控免疫球蛋白的生成[PBL或纯化的扁桃体B细胞(106/ml)仅用200U/ml的IL-4或当抗CD40抗体(1μg/ml)存在且EBV肽递增的浓度下温育14天。用特异性ELISA测量Ig,给出一个代表性实验的平均值+/-标准差(n=4)。]与之对照,当EBV肽存在时,尤其是用整个PBL时,IgM生成明显增加(图7C)。
不是所有的CD21配体都能调节IgE/IgG4生成。一种结合CD21的C3肽不抑制IgE和IgG4的生成(未给出)。这由图7d给出,该图描绘用结合CD2l的C3肽不能抑制IgE生成。[纯化的扁桃体B细胞与200U/ml的IL-4和抗CD40抗体(1μg/ml)及递增浓度的C3肽或EBV肽温育14天。用特异性ELISA测量IgE,给出一个代表性实验的平均值+/-标准差(n=4)。]C3肽不抑制CD23结合(图7a)。这些结果又一次强调了CD23-CD21配对与IgE/IgG4生成的相关性。未检查IFN-α因为已知IFN-α抑制IgE生成(Pene等,正常人类淋巴细胞的IgE生成受IL-4诱导并被α干扰素、γ干扰素和前列腺素E2阻遏,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858166(1988)),虽然IFN-α对CD23结合CD21并无影响(未给出)。
总而言之,本研究表明EBV肽减少CD23与CD21的结合,并且选择性地减少人类B细胞的IgE和IgG4生成。
实施例8CD23结合内皮细胞一种内皮细胞系(LT2,Endolethium,第2卷,191-201页,1994)或纯化的人类脐静脉内皮细胞与CD23-脂质体(CD23L)或血型糖蛋白-脂质体(L-Gly)对照温育。用抗CD23mAb(mAb25=a-CD23)抑制CD23-脂质体结合来显示结合的特异性。FACS分析细胞,测量MFI。
结果由图8给出。
LT2来源的蛋白在CD23亲和柱上纯化。鉴定到115和76KDa的两条带。
权利要求
1.一种CD21、CD11b、CD11c、内皮细胞上表达的70到85KDa蛋白或内皮细胞上表达的115KDa蛋白的结合剂,它被用于治疗或预防炎症、自体免疫或过敏性疾病。
2.权利要求1的结合剂,其中结合剂是抗体、其片段、含有抗体或其片段的人工构建体、模拟物、或这些结合剂中任一种的衍生物。
3.权利要求1或2的结合剂,它是人化的或嵌合的抗体。
4.权利要求1的结合剂,它是Epstein Barr病毒、X因子、EpsteinBarr病毒的一部分(可为糖基化或非糖基化形式)、X因子片段、或这些结合剂中任一种的衍生物。
5.权利要求4的结合剂,它是Epstein Barr病毒的gp350/220糖蛋白、相应的非糖基化形式的蛋白、上述糖蛋白或蛋白的片段、或这些结合剂中任一种的衍生物。
6.权利要求5的结合剂,它是具有氨基酸序列TGEDPGFFNVEIC的肽、其片段,或该肽或片段的衍生物。
7.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项的结合剂,它阻遏CD23和在体内与之结合的配体的相互作用。
8.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项的结合剂,它被用于治疗关节炎、红斑狼疮、全身性红斑狼疮、Mashimotos甲状腺炎、多发性硬化、糖尿病、眼色素层炎、皮炎、牛皮癣、荨麻疹、肾病综合症、肾小球肾炎、发炎性肠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Crohn氏症、Sjogren氏综合症、过敏反应、哮喘、湿疹、GVH、COPD、支气管炎、胰岛炎、鼻炎或糖尿病。
9.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项的结合剂,它被用于治疗关节炎、过敏反应、溃疡性结肠炎或Crohn氏症。
10.权利要求9的结合剂,它被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11.CD21、CD11b、CD11c、内皮细胞上表达的70至85KDa蛋白或内皮细胞上表达的115KDa蛋白的结合剂在制造药物方面的应用,所述药物被用于治疗关节炎、红斑狼疮、全身性红斑狼疮、Mashimotos甲状腺炎、多发性硬化、糖尿病、眼色素层炎、皮炎、牛皮癣、荨麻疹、肾病综合症、肾小球肾炎、发炎性肠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Crohn氏症、Sjogren氏综合症、过敏反应、哮喘、湿疹、GVH、COPD、支气管炎、胰岛炎、鼻炎或糖尿病。
12.权利要求11的结合剂在制造药物方面的应用,所述药物被用于治疗关节炎、过敏反应、溃疡性结肠炎或Crohn氏症。
13.权利要求12的结合剂在制造药物方面的应用,所述药物被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14.一种药物组合物,它含有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项的结合剂和药用载体。
15.权利要求1的结合剂,它基本如前所述。
16.一种治疗炎症、自体免疫或过敏性疾病的方法,它包括用药学有效量的CD21、CD11b、CD11c、内皮细胞上表达的70到85KDa蛋白或内皮细胞上表达的115KDa蛋白的结合剂对患者给药。
全文摘要
CD11b、CD11c、CD21、CD23、一种内皮细胞上表达的70到85KDa蛋白质或一种内皮细胞上表达的115KDa蛋白质的结合剂可用于治疗炎症、自体免疫或过敏性疾病。
文档编号A61P31/04GK1171119SQ95197075
公开日1998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25日
发明者J·Y·M·P·邦内费, S·勒孔纳特-汉乔兹 申请人:葛兰素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