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经血管介入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文档序号:1059118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间质经血管介入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经皮经血管动脉旁路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由于阻碍物限制了动脉管腔内的血流而引起的进行性疾病,典型的阻碍物是指动脉粥样斑块。心脏及外周动脉的阻塞会导致疼痛、功能障碍甚至死亡。在过去的几年中,很多方法被用来在阻塞动脉的下游组织中进行血管重建。这些方法包括应用人工的、原位静脉或静脉移植物进行的旁路移植术,以及血管成形术、粥样硬化斑切除术和最近的激光经心肌血管重建术。旁路移植术已被证明非常成功,但它需要精湛的外科手术技巧。最近,诸如经胸内窥镜法等更新的技术被Heartport,Inc.和Cardiothoracic Systems,Inc.所采用,显示了对轻损伤性冠脉旁路建立方法的需求。这些方法非常难于实施,而且不能被广泛应用。经心肌激光血管重建术是在心脏壁上钻出多个小孔的技术,看似实用,但其方法至今未被全部接受,而且在应用激光能量建立通道上仍存在问题。由于该技术存在将损伤性降至最低以及不需将患者置于心肺分流术的潜能,因此,临床工作者对此技术仍极感兴趣。
本世纪七十年代,几名心血管外科医生曾应用心脏静脉进行血管重建的实验。该方法在冠状血管严重弥漫性狭窄的患者中应用。该技术包括应用乳房内动脉或与隐静脉附着的主动脉作为移植物。移植物并非与冠状动脉的远端缝合,而是在相同位置与冠脉或心静脉连接。结扎静脉的向心端以防止分流,除去患者的心肺分流装置,关闭胸廓。在此模式中,静脉被“动脉化”,允许以逆向方式携带充氧的血液至心脏的小静脉和毛细血管。该技术的成功可能性差异巨大,而且绝大部分已被放弃。问题包括吻合处狭窄、小静脉破裂导致的心内出血和移植物内血栓形成。
在本公开内容中提出的装置、系统和方法阐示了经皮血管重建的一种新方法。这里,心静脉既可以是动脉化的,也可以只单纯用作旁路移植物。这一点尚无文献显示有所尝试。原位旁路移植物在外周曾有应用,但仍需切开以连接和结扎静脉端。另外一种方法与此技术存在某些相似之处,称为TIPS法-经颈静脉肝内门脉系统分流。在此方法中,一种移植片固定模被置于肝脏组织内以连接门静脉和下腔静脉。该方法可经皮完成,不具为器官重建血管或为阻塞血管建立旁路的目的,不允许任何两血管中血液逆流,没有伴随栓塞的形成,并需应用移植片固定模。而且,此方法中应用的装置和方法都太过巨大而不能直接用于心脏的小血管。经血管血管间间质术许多年来,开放式外科手术一直是接近组织实施外科手术操作的唯一途径。随着光学时代的来临,多种内窥镜方法得到发展。开始,这些方法利用天然的管口,如尿道、口腔、鼻泪管和肛门。最近,应用经腹和经胸的新技术得到了发展。这些胸腔镜或腹腔镜方法在开放性手术中主要应用长棒状、可弯曲的装置。需要全麻,仍然有几处需要愈合的小伤口。
该方法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解剖一致性参考位点的鉴定。对于精确手术,如脑内手术,通常将一支架附于患者头部以提供这种参考。最近,一种“小支架”系统得到发展,该系统应用装备有几个发光二极管(LEDs)的更小的支架。这些发光二极管之间应用装备在顶端的三个摄影机相互关联。这有助于建立支架与界标之间的关联,并确保装置的正确定位。虽然看起来似乎是初步的尝试,但它强调了准确到达所需部位的重要性。
传统上,进入血管系统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解决血管问题。血管成形术、粥样硬化斑切除术、移植片固定模、激光血管成形术、溶栓法,甚至心内活检装置都是为血管内应用而设计的。
发明概述这里提供了利用血管系统作为导管,将介入物置于血管壁内和外的一种装置、系统和方法。根据一个实施方案,将装置在一个便利的入口点导入血管系统,然后向前导入至一个特定靶位点,在该位点做手术切口,允许该装置或其它装置通过或在该口周围进入管道内空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种系统用来作为接近某空间,并可实施操作的通路。这种操作可以为组织的冷冻或部分切除;注射或点滴入药物、物质或材料;组织的切除、操作或修复;提供内窥镜审视或诊断的通路;可植入或临时装置的安置;以血管重建为目标的替代性管道的建立,该管道可允许血液流通;或者可实施其它一些外科手术操作。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系统被用来在第一个切口附近的血管上获得另一个切口,以允许血液在该装置创建的管道中流通。这种方法对于创建替代性血管通路以提供替代性血管重建路径非常有用,如在心脏冠状动脉和心静脉之间。随着特异性的加强,该系统可用来建立冠状动脉旁路、提供心脏静脉动脉性或节段移植术。另外,解剖界标的血管定向分布的稳定性,为在影像或其它导向下重复进入外周血管结构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法。这对于进入大脑、肾脏、肺脏、肝脏、脾脏和其它组织尤为有用,而相对于组织标记定位、体外支架或所谓的“小支架”体外定向装置系统,更显示了其显著的优势。在最后一个实施方案中,系统被用来在血管的向心端做一个切口,然后通过血管附近的组织,在血管远端重新进入血管。这对于为血管周围的损伤提供一个血流旁路非常有益。
优选实施方案详述本发明利用血管系统作为到达身体任意部位的完善的管道。所述装置、系统和方法为手术到达间质部位提供了一种新路径。本发明提供了通过血管系统经皮到达身体任意部位的系统,并提供了为达到几种外科和医疗效果的基本仪器组合。
本发明为供血血管发生病变的器官提供了一种经皮血管重建法。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在不用开胸、全麻或心肺分流的情况下,可以完成全部多个冠状动脉旁路的建立。
为了给本发明提供更加全面的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将参考装置的应用一起讨论,所述装置用来经皮在心脏冠状动脉损伤部位建立旁路。但是,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本发明所述的一般方法、系统和装置均可同样用于任一血管周结构的外科操作。本发明在将外科手术损伤减到最小的方面提供了一个新概念,即将血管系统单纯作为到达欲手术部位的通道。在适当导引下到达手术部位后,利用一种装置穿过血管周区域以允许插入多种仪器实施手术。这些方法的实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经血管进入颅内并对多种血管周肿瘤、出血、中风影响区域和病变区域进行介入性治疗或诊断;经血管进行大脑、心脏、肾脏、肝脏、肺或骨组织活检;经血管植入药物、材料或装置,如感受器、放射性小管、磁性铁颗粒、气囊、细胞或遗传材料。
参考

图1,显示了一个典型的冠状窦导引导管4,前行至腔静脉7并进入心脏1。虽然没有显示,导引导管4已经到达了位于心脏1右心房的冠状窦。该导引导管是本领域熟知的类型,包括一个有充足柔量和大小的枪头,以保证非创伤性插入冠状窦,和一个远端气囊,允许逆向注入造影剂,使心脏静脉系统成像。经血管间质术(TVIS)导引导管5通过导引导管插入,在导引线28上插入一条心静脉3,并到达与冠状动脉2邻近的期望位点。该图显示了TVIS探针27通过TVIS导引导管5前引,通过心静脉3上的手术切口到达冠状动脉2的期望位点。
图2更加细致地显示了TVIS导引导管5所包括的多种功能和成分。这里显示的TVIS导引导管5是在导引线28之上前引至心静脉3并位于其中。TVIS导引导管5还提供了气囊21,其目的是为了阻断血流、在管腔内平衡导管或扩张通路。TVIS导引导管5还提供了主动定向探测工具23和被动定向探测工具22中的任一个或两个。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被动定向探测工具22可以应用任意一套已知材料配置,该材料可以通过放射照像、透视、磁性或超声探测位置并将TVIS导引导管5远端部分在体内定位。这些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任何不透射线的物质如钡或钢;任何磁性铁物质如含铁物;或任何能够充分干涉声波的物质或组合物,如封闭的气泡,有刻痕的金属或几片薄板。主动定位探测工具23可以对位于血管腔内的TVIS导引导管的远端部位进行360°定位,此例中,血管腔为心静脉3。该主动定位探测工具23可以应用以下技术方法中的任何一个,但不限于此主动定向工具23可以是简单的压电线或硅板,可以发放并接收信号来探测邻近血管中血流的存在或速度;这种相同的装置还可以是一系列与传递器联系的接收器,其目的在于提供周围组织的影像;这种相同的装置还可以是能够向本例中位于冠状动脉2中的导引线202发送信号的简单的传递器-这里导引线202可以进一步改良以包括一个小接收器/传递器203和电线束204,一旦探测到由主动定向工具23发出的信号就能够将信号返回手术者;反向系统也可应用,即由小接收器/传递器203向主动定向工具23发送信号;定向工具23也可以发送信号给任何一系列已知信号发生器或接收其信号,包括超声、电磁、光或放射信号。这里提供的TVIS导引导管5还有一个附加的开口,允许将造影剂或液体选择性注入血管,在本例中为心静脉3。一旦确认了TVIS导引导管5的定位,TVIS探针27和TVIS鞘26就可穿过心静脉3的血管壁,前引进入间质区域29和冠状动脉2。TVIS探针27和TVIS鞘26没有必要同时前引,并可有以下方位TVIS鞘26可以为尖利的或半坚硬的套管,可以被单独插入组织;TVIS探针27可以为相对坚硬的电线、天线、光导或能量导引,能够在TVIS鞘26的支持下单独插入组织;或者另外,TVIS探针27和TVIS鞘26可以连接在一起进行操作,即两者被共同插入组织。TVIS探针27和/或TVIS鞘26提供了两条血管,心静脉3和冠状动脉2,之间的最初连接。一旦TVIS鞘26安置妥当,可通过它安置另一条更软的导引线,以允许将另外的装置前引插入欲进入的另一条管腔。或者,如果是为了进入间质区实施不同类型的操作,可能导引线就不是必需的了。这种操作可用来从冠状动脉狭窄处201附近的冠状动脉2建立一条旁路,到达心静脉3,在有些例子,还可再回到冠状动脉2。
为了预防冠状动脉的血液通过冠状窦直接分流回到右心房,在心静脉内一点或多点阻断血流是有必要的。参考图3,一旦孔道形成,并确定其足够大,就要应用一种栓塞装置,如栓塞气囊33,在靠近组织通道36附近区域阻断心静脉3内的血流。这种操作确保冠状动脉血流34经过组织通道36,以箭头35a和35b指示的方向逆心静脉流动。栓塞气囊33通过使用栓塞导管31放置并适当充气,通过可分离部分32脱离导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认识到,几种装置和材料中的任一种均可用于栓塞的目的。这些包括可分离气囊、线圈、产生凝血材料束、微丝胶原、胶原海绵、纤维素凝胶或海绵如Gelfoam(TM)或特殊的移植片固定模。图3显示了这些装置如何用来将连接远端的静脉系统再动脉化的。但如图12所示,通过在下游适当位置实施相同的反向操作,单纯提供一条旁路也是可行的。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栓塞装置也可用来阻断从心静脉分出的任何不欲属支的血流。图4和9将在本文后部述及。
图10A-10B和11A-11B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两个栓塞装置,它们也可用来完成需要的关闭。
图10A显示了位于外鞘102内,可以通过导引线51输送的压缩胶原海绵101。如图10B所示,一旦导引线51进入到需要栓塞的血管,外鞘102沿内芯103退出,使胶原海绵101在血管内扩张。一旦输送完成,退出导引线51和导管集合体102和103,将海绵留在所需位置。
图11A显示了一个单向瓣膜移植物固定模112。置于移植物固定模112内的膜111,在侧翼116处呈圆柱形,而在侧翼113处则向自身塌陷形成单向瓣膜。如在长轴剖面11B所示,它允许血液以箭头114所示的方向流动,以及在该方向插入装置;但阻止血液以箭头115所示的方向流动,并阻止装置从该方向插入。单向瓣膜移植物固定模112易于通过导管置于所需部位,并可在该部位扩展以定位。内部传输导管一旦除去,膜111即可塌陷,立即形成一个瓣膜类似作用。
如图4所示,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不需要栓塞装置。移植物固定模41通过组织通道36置入,其冠状动脉部分41a和静脉部分41b位置如图所示。移植物固定模41可以被覆一种材料,致密的网孔或细胞基质,使冠状动脉血流34不能轻易地流经移植物固定模41外壁,流向狭窄处201,而是通过建立的路径,由移植物固定模41流入心静脉3,产生逆向心静脉血流35。在此图中,移植物固定模的位置昭示TVIS导引导管被置于冠状动脉2内,组织通道36以从动脉到静脉的方向建立。这允许导引线及随后的移植物固定模的适当定位,允许装置从动脉到静脉方向的定向。很明显,还可将一个类似的移植物固定模以静脉到动脉的方向置于下游(例如,在图12相当于1203的位置,经静脉3到达),在冠状动脉2狭窄处201建立一个完整的旁路。移植物固定模41必需被加工成适当的尺寸,使其近端部分41a和远端部分41b分别膨胀至与其置入的血管壁非常适合的形状。或者,如图4a所示,移植物固定模410的置入,其近端部分410a和远端部分410b均不阻碍血流,仅仅起到维持组织通道36大小的作用。
图5显示了如何应用通过导引线51置入的标准气囊52扩张组织通道36,其目的是确保组织通道36具有接受血流的足够宽度。另外,这一步对于在插入其它装置,如图4中所见的移植片固定模41,或图4a中所见的移植片固定模410,之前,正确度量组织通道36的尺度是必要的。
如果在冠状动脉2和心静脉3之间可以除去或切除足够多的材料,维持组织通道36大小的移植片固定模就非必不可少。图6显示了一条通过导引线51向前插引的蒸汽导管63。这里,能量61通过蒸汽导管63的远端部分62传送到组织通道36,以在动脉和静脉间建立适当尺度的连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认识到这种蒸汽导管63还可被用来传送热能、切割能量、焊接能量或凝结能量,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激光、双极或单极射频(RF)、微波、超声、热线或射线。
如图4和4a所示的移植片固定模,对于控制组织通道36的大小,防止其在压力下扩张,或因再狭窄而关闭是必不可少的。另一种在愈合和再塑形过程中,永久或暂时维持组织通道36大小的方法见图7。这里显示的聚合物移植片固定模71被覆于组织通道36的壁上。这种聚合物移植片固定模71可以通过应用气囊导管插入和扩张来安置,或者在原位应用本领域熟知的并为位于Massachusetts的FOCAL(TM)公司实践过的多种方法建立。这种聚合物移植片固定模71对再狭窄或假动脉瘤形成可以起到暂时性保护作用,并可在一段时期后溶解,降低任何长期组织反应效果的可能性。
由于诸如再狭窄或假动脉瘤使操作复杂化的可能性很大,一些创建的组织通道可能不再需要。这个问题可应用如图8,9,9a,9b,9c,22,22a和23所示的方法予以解决。
在图8中,应用的焊接导管系统包括近心端的焊接导管81和远心端焊接导管86。在心静脉3和冠状动脉2之间的间质区29建立组织通道后,插入导引线51。然后,将远心端焊接导管86沿导引线51前置,并将远端接近气囊89充气。随后,将近心端焊接导管81沿远端焊接导管86前置。在该点,将近心端接近气囊82充气,并将两气囊拉至冠状动脉2和心静脉3开口相对缘的位置。接近气囊和焊接导管可用一种或多种下列成分装配内焊接电极83,对侧焊接表面87和88,返回电极85和84及一个热电偶801。在这种情况下,无需其它机械附属装置,即可应用双极RF能量将两血管开口焊接在一起。能量或者在对侧焊接表面87和88之间或者在内焊接电极83和返回电极85和84之间传输。无论哪种情况,两开口内及周围局部组织的温度将通过热电偶801测量,并升至所需温度。这个温度将维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组织融合。融合之后,电源关闭,气囊放气,装置移出,遗留的两开口已在其周围融合。
图9描述了应用机械U形钉固定法连接两血管开口。U形钉固定导管91具有外鞘96,可任选的热线圈94和97,U形钉95和微机械U形钉持钉器93。U形钉固定导管91通过组织通道36前置,直至装置很好地进入到冠状动脉2。外鞘96外径的大小应是使两血管间的组织通道36轻度扩张。将外鞘96回拉,直至U形钉95的上半部分充分暴露。回拉的这一点由导管的近心端控制。U形钉95或者由类弹簧物质如不锈钢,或者由高弹性合金构成,以至可以弯曲到如图9a所见的位置。这种效果还可以通过应用塑形记忆材料如镍钛诺并通过线圈97加热完成。一旦U形钉95的上半部分达到了它们的弯曲状态,U形钉固定导管91即可撤出,如图9B所示,使U形钉95的尖端装入冠状动脉2开口的周围。现在可将外鞘96全部撤出(如图9B所示),使U形钉95的下半部分装入心静脉开口周围的内面。这个效果也可被动撤出外鞘、或主动应用加热线圈94的热能来完成。虽然被动方法更加简单,但主动方法可以通过应用注射冷盐水使装置反转。这一点在U形钉95的置入没有准确完成时,是需要做的。最后,一旦确认了U形钉的位置,即可通过微机械U形钉持钉器93将其释放,结果如图9C所示,U形钉95使组织通道36以开放的形式存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认识到,除了使用微机械,还有几种方法可用来释放U形钉,包括热材料法如焊料熔解,保留聚合物或生物材料的热降解,以及机械方法如保留线的去除、弱保留材料的气囊扩张、或者由U形钉95决定的U形钉固定导管91的非锁定移动,后者只有在U形钉固定妥当之后才能完成。
图22显示了将两条血管的两个开口固定在一起的另一个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应用了一条通过导引线2206插入的远端导引导管2205。一个上端小夹子2204通过位于其附近的可塌陷保留单位2207固定于远端导引导管2205。这个集合体通过组织通道36前置,直至它完全通过。在该例中,由于上端小夹子2204较组织通道36的直径略大,因此可塌陷保留单位2207要协助扩张组织通道36。在其顶端带有一个下部小夹子2202的近端导引导管2201通过远端导引导管2201向组织通道36方向前置。2204和2202两个小夹子被彼此拉近,直至上端小夹子2204的叉齿2208穿过并锁入位于下部小夹子2202的接纳孔2209。成功锁定之后,可塌陷保留单位2207塌陷,近端和远端导管撤出,留下如图22a所示的小夹子。可塌陷保留单位可以是,例如气囊,由塑形记忆材料构成的抗压构件、或者电线别针,并由导管的近端控制。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另一个焊接装置,详见图23。这里应用了与图8非常近似的技术,所不同的是能量由中心释放核2301释放到血管2和3的相对开口。在该例中,通过气囊89和81使两开口相对后,将中心释放核前置于导管集合体81和86的中心,到组织通道36的中点位置。能量由中心释放核释放,在装置周围的局部组织产生足够的温度,使之融合。这种能量和释放器可以是360度发射的激光纤维、微波或其它电磁天线、或局部装置的可产生超声的压电晶体或激光释放器。电热偶801可用来界定和控制焊接过程。
图12显示了冠状动脉旁路程序完成后的最终结果。正常的冠状动脉血流34绕过狭窄处201,通过组织通道1202进入心静脉3,再通过组织通道1203重新回到冠状动脉2。这里显示了一个普通栓塞装置1201,阻断了心静脉上、下游及其属支静脉1204的血流。如果这里仅欲将心脏静脉动脉化,那么只需要近心端的栓塞及附件。
图13显示了一个普通的TVIS进入口1301。TVIS口有一个护盖130和一个可以导入多种装置的入口138。入口138还具有在导管内或当有装置通过它插入时,维持压力或止血的功能。导管133有一个构成护盖130的近端部分和构成枪头1302的远端部分。TVIS进入口1301还可提供位于其远端部位的可视性标记物139和平衡气囊134。在图5所示的TVIS导引导管5到达间质并留下导引线后,TVIS进入口1301的远端枪头即经皮置入,通过导引线前引至间质部位138。确认标记物139在血管132的外部后,将气囊134充气。本领域技术人员会认识到,枪头的平衡方法还可包括锁定线、可扩张支架,和可扩张移植物固定模样支架。一旦TVIS进入口固定到位,诸多其它装置均可插入实施医学或治疗介入。这些包括内窥镜135,手术工具136诸如针、套管、导管剪、握持器或活检装置,以及能量传输装置137诸如激光纤维、双极和单极RF线、微波天线、射线传输装置和热传输装置。一旦一个或多个TVIS进入口1301安置完毕,多种手术程序均可通过血管系统在其周围组织实施。
图1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TVIS导引导管146的另一个实施方案。这里显示的TVIS导引导管146具有一个可以灵活转向的远端枪头145。在本例中,远端枪头145的转向可通过嵌入本装置远端枪头145的塑形记忆材料142达成。当该材料被加热线圈147加热,即可迅速弯至所需方位。工作通道143提供了所需TVIS装置的前置路线。这里显示的针头141正将药物140注入血管周组织。如前讨论,TVIS导引导管146还可包括一个血管内平衡气囊144,和被动可视性标记物148。
图15显示了带有附加成分,如前所述的主动可视性装置23的相同TVIS导管146。也在图16中,所示的TVIS探针27和TVIS鞘26正在远端枪头145所处的工作通道143中退出。另外还显示了一个齐平通道150。
图17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创建大小精确的组织通道36的另一种方法。一个逆向组织切除器导管集合体173沿导引线51前置通过组织通道36。该逆向组织切除器导管集合体173有一个圆筒形刀片171与扩张枪头170相连。枪头170通过组织通道36前置,直至刀片171位于开口远侧的动脉2内。一旦该位置已经找到,将一条更大的基础导管172前置送到静脉3内,与其近端开口相对。然后将刀片171和枪头170相对组织通道36的边缘回拉,当圆筒形刀片171向基础导管172挤压时,切下的组织留在其内。集合体173撤出后,组织通道36的大小恰好是圆筒形刀片171外径的大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图18显示了TVIS导引导管182,其远端气囊181和近端气囊182隔离出一段将要穿过的动脉。这有益于TVIS导引导管182在高压血管如动脉中的应用。这种导管182可以与图2中导管5基本类似的方式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为一段血管建立旁路的另一种方法见图19A和19B。图19A所示的TVIS导引导管146如图14和15所述,所不同的是这里有一个由塑形记忆材料142构成并能主动控制的远端枪头145。这里所示的TVIS导引导管146,在探针27和鞘26的导引下,在周围组织中穿过。最后,导管146创建了一条通道190,如图19B所示,用于允许动脉2中的血液从一点流向另一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图20、20A和20B显示了经心肌血管重建术装置的应用。图20显示了TVIS导引导管5如何置入心室2001。这里显示的TVIS探针27正在通过心肌2000创建一条长形通道2003。该通道使心室和位于心肌2000内的毛细血管床之间有了直接的联系。图20A显示了如何应用另一种图19A的TVIS导引导管146在心脏内创建这些长形通道2003。本例中的TVIS导引导管146经过进一步改良,即带有一个气囊枪头2002,其目的是在蒸发过程中覆盖通道2003;气囊2002还有助于确保对心室壁2004的插入,该点是通过提供从导管146到气囊2002远端开口的空吸完成的。最后,图20B显示了TVIS导引导管5经血管创建的几条通道2003,使血液可直接从血管流入心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图24A显示了一个边对边瘘管移植片固定模2400。该移植片固定模2400象一株叶高不同的三叶草。两片高叶2401和2403及两片低叶2402和2404如图24B所示放置,使它们位于血管边缘的任意一边。与三叶草2401-2404平面垂直的介入部分2405位于TVIS装置创建的通道内。装置从位于导引线2408之上的导管2407内张开,如图24C所示。内鞘2409包着移植片固定模,使三叶草2401和2403叶位于远端,而2402和2404位于近端,当导管2407相对鞘2409移动时,两枚远端三叶草叶2401和2403被释放,回退装置直至三叶草叶2401和2403与远端血管内表面接触。然后导管2407相对鞘2409进一步移动,近端三叶草叶2402和2404释放到近端血管的内表面,如图24E所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图25更加详细地显示了可以通过TVIS导管146前置的多种类型装置。这里显示的扩张器2502和鞘2503正在导引线2501之上前置通过血管壁2504。
或者,一个如图13所示的独立的鞘也可前置。图26A和26B更加详细地显示了这样一个系统的组分。开始,应用TVIS导管将锁定导引线2602置入组织内。该导引线有一个非常小的锁定结2604,其目的是在装置交换时可将导引线锚定于组织内。然后,如图26A所示的TVIS口导入集合体在锁定导引线2602上前置。该集合体包括一个位于导管133之内的扩张器2601。导管133还提供了一种平衡工具134,这里显示为气囊。导管133就位后,平衡工具134张开,扩张器2601和锁定导引线2602移去。根据情况,护盖1301可以装备或不装瓣膜,以防止血液逆流进入导管133。随后,多种装置可如前所述插入导管133。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TVIS导管可如图27A和27B所见的2704单元。这里,TVIS导管2704有一个预先形成的弯曲,如图27A所示。当导管如图27B所示呈压缩状态时,它可保持线性位置。当导管2704呈线性状态(图27B)时,导引线2701从导引线管2709中退出,当导管再回复其预先形成的形状(图27A)时,导引线2701将从边孔2702中退出。所示的TVIS探针2703正在进入其它通道,并可在任一位置从装置顶端退出。导管2704可以前述其它导管的形式应用,但其优势在于顶端可以所需方向弯曲。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图28显示了TVIS导管2800。这里,血管的两个开口是利用蒸发能量束2805而非探针形成的。该方法应用能量导引2801,传输能量至偏转板2802,然后将能量依次输入组织。操作时间和能量水平必须精确设定以确保血管2的相对管壁不受损伤。图中还显示了可任选的导引线2804,该导引线可被用来阻断或显示激光能量穿过的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图29显示了扩大或切割切口的另一种机制。这里,装置在导引线2903上通过组织通道前置,将鞘2904相对中心体2902移动,使切割翼2901扩张。切割翼2901应锋利,或应用附加能量,在装置从组织通道中退出时,扩大切口。
图16和21有意略去。
权利要求
1.实施病变动脉血管重建的方法,包括a)在病变动脉邻近的静脉形成第一个开口;b)在病变动脉与第一个开口邻近的位置形成第二个开口;和c)在第一个和第二个开口间提供血液流动通道。
2.实施心脏病变动脉血管重建的方法,包括a)在心脏循环系统内某点的血管形成第一个开口;b)在心脏循环系统内另一位置的血管形成第二个开口;和c)在第一个和第二个开口间提供血液流动通道。
3.在血管管腔外组织实施操作的装置,包括a)具有近端和远端的导管,远端适合通过血管系统达到所需的手术部位,近端适合留在体外,并允许由手术者控制;b)导管远端提供的定向工具允许手术者确定管腔内导管的轴向旋转位置;和c)导管远端提供的穿入接近工具,能够产生开口并伸出至管腔外空间。
4.将血液从一段血管通过组织通道传送到另一段血管的装置,包括a)一个具有近端部分、中间段部分和远端部分的导管成员;b)近端部分可以为第一条血管的直径;c)中间段部分可以为组织通道的直径;和d)远端部分可以为第二条血管的直径。
5.扩张两血管间形成的组织通道的方法,包括a)经组织通道通过一导引线;b)在导引线上前置一具有近端和远端部分的气囊;c)将气囊定位,使其近端和远端部分伸展进入两血管管腔;和d)气囊充气。
6.从第一段血管,经过组织通道,到第二段血管,创建一个加宽区间的装置,包括a)具有近端和远端,可以插入血管系统的导管;和b)出口位于导管远端的能量导引,能够将能量传输入组织,从血管系统的一个部位形成组织通道。
7.允许将第一条血管的第一个开口与第二条血管的第二个开口连接的装置,包括a)具有近端和远端的第一个羽轴;b)位于第一个羽轴上的第一个可膨大部分,能够在第一条血管内扩大;c)具有近端和远端的第二个羽轴;d)位于第二个羽轴上的第二个可膨大部分,能够在第二条血管内扩大;e)使两个扩大部分集中到一起的工具,产生彼此相对的第一和第二个开口,允许血液在第一和第二条血管间流动。
8.在血管内提供单向瓣膜的装置,包括a)具有近端和远端的管形移植片固定模;和b)移植片固定模提供的一个在其远端可以向自身塌陷、而在其近端仍然保持移植片固定模直径的膜片。
9.以提供经血管间质接近为目的的入口,包括a)具有近端和远端以及至少一个管腔的导管;b)导管的近端部分具有护盖,允许多种装置导入导管;和c)导管的远端部分适于通过血管、通过血管壁上的开口进入血管管腔外的间质区域。
10.扩大位于第一条血管第一个开口和第二条血管第二个开口间通道的装置,包括a)具有近端和远端部分的第一和第二个羽轴;b)位于第一个羽轴上的圆筒形刀片,可以将组织部分切除;c)位于第二个羽轴上的圆筒形刀片容器;和d)导致圆筒形刀片和容器接触的工具。
全文摘要
应用血管系统作为导管,到达体内其它血管和血管外部位的方法和装置。包括在血管外建立通路以允许血液在血管间流动的血管重建的方法。还包括实施经血管间质术(TVIS)的方法,该手术建立从一条血管到体内另一条血管或非血管部位的血管外通路。根据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建立血管外通路的装置,或改良、调节、维持或关闭这些通路的装置。
文档编号A61B19/00GK1204244SQ96198967
公开日1999年1月6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11日
发明者J·马科韦 申请人:血管转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