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72213阅读:7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药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制 剂。
【背景技术】
[0002] 中医学认为,十二指肠溃疡病位在胃,与肝脾两脏密切相关。肝气郁结,横逆犯胃, 影响脾胃气机,导致脾胃气机郁滞、脾主升清与胃主降浊功能失调,则出现胃痛、胃胀、泛酸 等症。长期肝木横克脾土,必定导致脾虚;或患病后各种病理因素损伤脾胃而导致脾胃虚 弱。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互为表里之脏腑。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胃失濡养,不荣则 痛,日久则易出现溃疡及反复发作,"久病人络、久痛留瘀",瘀血阻滞胃之脉络,气血运行 不畅,故不通则痛;瘀久则胃失濡养,久则遂生溃疡。瘀血阻滞不仅是十二指肠溃疡反复发 作的结果,更是其病情迁延、难治难愈的重要环节。故肝郁脾虚血瘀为十二指肠溃疡发生及 复发的主要病理环节,疏肝健脾活血法为其基本治疗大法。
[0003] 十二指肠溃疡属中医"胃脘痛"、"反酸"等范畴,中医认为该病多为饮食不节情志 所伤,损伤脾胃所致。"木郁土虚"为其共同病机。此病病位在胃,而脾与胃互为表里,脾升 胃降,气机调畅则无恙。而脾胃升降正常有赖与肝的疏泄条达,如肝气郁结滞、横逆犯胃、气 机郁滞不通则痛,常易发此病。故主张治疗当以为健脾疏肝为基本方法。
[0004] 胃十二指肠溃疡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属"胃脘痛"范畴。临床上肝郁脾 虚证多见,其病位在胃,与肝、脾的关系密切。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可致肝胃不和,肝气易郁, 气郁日久,由气及血,出现瘀血阻络证,损伤胃络而形成溃疡。《素问》日:"木郁之发,民病胃 脘当生满病";同时,肝主疏泄,脾的运化健旺有赖于肝的疏泄正常,《医经精义?上卷》云: "肝属木,能疏泄水谷,脾土得肝木之疏泄则饮食化。"病久损脾,导致食少纳呆,便溏不爽, 肠呜矢气,腹痛即泻,泻后痛减等症状,如《医方考》云:"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 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 祖国医学认为,土得木而达,肝为风木之脏,喜条达,主疏泄,脾为至阴之脏,必赖肝之 疏泄,始能职司运化:肝气疏达,精气泄于肠胃,以助胃腑腐熟水谷之用。故肝木疏泄,能使 脾气升发,脾之精微上归于肺;并使胃气下降,将腐熟之水谷畅达小肠。若肝失疏泄,木气郁 结,则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壅滞为病;或疏泄太过,横逆而犯,脾胃受戗,升降无度;或脾胃 虚弱,肝木乘之,气乱为病。溃疡病属于祖国医学的"胃脘痛"、"肝胃气痛"、"心痛"、"吞酸" 等范畴。民间多称为"心口痛"、"胃气痛"、"胃痛"、"饥饱痨"等。溃疡病以反复发作的节律 性上腹痛为临床特点,常伴有嗳气、返酸、灼热、嘈杂等感觉,甚至还有恶心、呕吐、呕血、便 血。在胃肠局部有圆形、椭圆形慢性溃疡。所以常采用从肝论治以调养脾胃的方法治疗消 化性溃疡、胃炎等病症。加味四逆散有疏肝解郁、益气健脾之功,寓和营于理气之中,"盖肝 气一舒,诸痛自愈"。
[0005] 该病病程长,可长达几十年,西药治疗虽然能很快见效,但容易复发,治疗效果不 佳,甚至徒劳无功;或已有改善,又见病情反复,以至前功尽弃。西医常规治疗多以三联或四 联用药(抗生素、制酸剂、胃黏膜保护剂、胃肠蠕动剂),但副作用大,患者依从性差,且价格 昂贵,患者不能承受。因此中药疗法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重视,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其表现 类似中医"胃痛"、"痞满"等病症,但临床缺少一种能有效改善症状,降低复发率的中药制 剂。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配方简单、制作工艺简便,毒副作用 小且给药方便,药剂易于制造,成本低廉的新药。本发明为中药制剂,可达到平肝止痛、理气 健脾、补脾肺肾,止血止呕、解痉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肠道免疫功能、 促进溃疡愈合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不同药性的中药材,进行了科学配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 效果,且安全,毒副作用小,制备简单,能直达病灶,治愈时间短,治愈后不易复发。
[0007]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制剂,本发明药物符合中药配伍的 原理,首先从根本上入手,以小雪人参、三七花、三七叶、七叶胆、山竹子、人参叶、樱桃叶、薏 苡根、薏苡叶、磨盘根、霞天曲、檀香泥为君臣之药用于健脾益气,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溃 疡愈合,以小喇叭、秋海棠、树扁竹、枸橘叶、柚皮、柿霜、山梅花根皮、八角枫花、马兰、雪莲 花、猴头菇、蜂乳为辅佐之药起协调作用,加强君药和臣药的的功能,并制约其他药物的毒 副作用。同时对不同病型的患者给予针对性加强,诸药同用,药效温和,药力持久,从而达到 活血化瘀、健脾益气、生肌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了该方组方的合理性,临床用 于治疗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显著,与西药作用相当,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0008] 本发明所选用药物的药性及药理分别为: 小雪人参: 【性味】甘;微淡;性平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健脾补虚;清热利湿;活血调经。主虚劳;血虚头晕;水肿;腹水;痢疾;经 闭;痛经。
[0009] 三七花: 【性味】性凉,味甘、微苦。
[0010]【功用】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凉血、降压、调脂、免疫调节、活血通脉、养生抗衰、消 炎镇痛作用的有效成份。具有显著的平肝、祛痰、平喘、镇痛安眠、扩冠、抗过敏、排毒养颜等 功效。
[0011] 三七叶: 【功效】:止血、消肿、止痛。
[0012] 【主治】:治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痈肿毒疮。
[0013] 【性味归经】:辛、温;《生草药性备要》:"味辛。"入肝、胃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0014] 七叶胆: 【性味】:味苦;微甘;性凉。
[0015] 【功效】:益气健脾,化痰止咳,清热解毒。
[0016] 绞股蓝皂苷又名七叶胆、甘茶蔓、小苦药、公罗锅底,含有的活性成分,具有降血 月旨、降血糖、抗肿瘤、抗衰老、保护肝脏及增强肌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0017] 绞股蓝活性成份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抗衰老、保护肝脏及增强肌体免疫 功能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肝癌、肺癌、子宫癌、皮肤癌等癌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 用。日本药理试验和临床应用证实,绞股蓝不仅对人体有滋补、镇静、催眠、抗紧张、促食欲、 降血脂、降胆固醇、降转氨酶、延缓衰老等作用。改善人体机能一系列代谢,促进人体的机能 正常运转,保护人的身体健康,如果人的代谢机能紊乱,人就会生病。
[0018] 山竹子: 【归经】苦、涩,凉。 【功能主治】消炎止痛,收敛生肌。用于肠炎,小儿消化不良,胃、十二指肠溃疡, 溃疡病轻度出血,口腔炎,牙周炎;外用治烧烫伤下肢溃疡,湿疹。 人参叶: 【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肺、胃经。
[0019] 【功能主治】补气,益肺,祛暑,生津。用于气虚咳嗽,暑热烦躁,津伤口渴,头目不 清,四肢倦乏。
[0020] 樱桃叶: 【性味】甘苦,温。 【归经】《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功用主治-樱桃叶的功效】温胃,健脾,止血,解毒。治胃寒食积,腹泻,吐血, 疮毒。 薏该根: 【性味】苦甘,寒。
[0021] 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微甘。
[0022] ②《纲目》:甘,微寒,无毒。
[0023] ③《浙江民间草药》:性凉,味淡,无毒。
[0024] 【归经】《滇南本草》:入脾、膀胱经。
[0025]【功用】清热,利湿,健脾,杀虫。
[0026] 治黄疸,水肿,淋病,疝气,经闭,带下,虫积腹痛。
[0027] 薏苡叶: 【采集】夏、秋采取。
[0028] 【化学成分】叶含生物碱。
[0029]【功用主治-薏苡叶的功效】具有温中散寒、补益气血的功效,主治胃寒疼痛,气血 虚弱的症状。
[0030] ①《本草图经》:为饮香,益中空膈。
[0031] ②《琐碎录》:暑月煎饮,暖胃,益气血。
[0032] 蜂乳: 【性味】甘酸,平。
[0033]【功用主治】滋补,强壮,益肝,健脾。治病后虚弱,小儿营养不良,老年体衰,传染性 肝炎,高血压病,风湿关节炎,十二指肠溃疡。
[0034] 磨盘根: 【性味归经】味甘、淡,性平。
[0035]《广西中药志》:"味甘,性平,无毒。入脾、肺、膀胱经。" [2]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通窍活血。主治肺燥咳嗽;胃痛;腹痛;泄泻;淋证;疝气;跌打 损伤;耳鸣耳聋。
[0036] 檀香泥: 檀香泥为檀香科植物檀香心材中的树脂,具有行气、止痛等功效。
[0037]【性味】苦;性温 【归经】胃;肝经 【功能主治】主肝胃不和;脘胁胀痛 【各家论述】《纲目拾遗》:治胃气滞痛,肝郁不舒。
[0038] 小喇叭: 【功效】清凉止血。
[0039] 【功效分类】清凉止血药。
[0040]【主治】咳血;外伤出血;汤伤。
[0041] 【性味】咸;微涩;性平。
[0042] 秋海棠: 味微苦,性凉,清热利水,具有治疗感冒和消肿止痛之功效,外用可治疗跌打肿痛、疮 疖。清热解毒、活血止咳、消炎止痛、助消化、健胃、解酒的功效。
[0043] 树扁竹: 性味淡,凉。主治理气消食,清热利尿,止咳止痛。用于消化不良,胃痛,肠炎,尿路感染, 咳嗽,支气管炎,哮喘,跌打损伤,骨折,毒蛇咬伤。<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