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配方及其片剂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03001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配方及其片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配方及其片剂的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阑尾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外科腹症,是因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为外科常 见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有急性和慢性阑尾炎之分。阑尾炎若治疗不彻底, 容易导致肠化脓或穿孔,后果十分严重。
[0003] 目前,针对急性阑尾炎,治疗原则上应通过手术将阑尾切除,彻底根治。
[0004] 针对慢性阑尾炎,可进行中西药物治疗,而常规西医保守治疗,治疗时间长,医疗 费用高,副作用较大且病人痛苦且易复发。相较西医治疗,中医治疗是一个比较优异的方 案,不过鉴于目前的中医方剂都是针对大肠的湿热蕴积施行通下泄热,临时缓解了肿胀疼 痛感,患者认为病已治愈。但气血瘀滞却没有从根本化解,经过一段时间,瘀滞可能又会化 热,肿胀疼痛就会再次发生,导致久治不愈,观感上治疗后易复发。
[0005] 目前还没有一种温和有效的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剂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和有效、用药少、费用低、恢复早的治疗慢性阑尾炎的 中药配方及其片剂的制备方法。
[0007]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配比而成: 大黄5-10份,桃仁10-15份,牡丹皮10-15份,薏苡仁10-20份,白芍8-10份,木香8-10份, 生地10-15份,丹参10-15份,当归12-18份,芒硝10-15份,乳香10-15份,败酱草20-30份, 甘草5-15份,紫花地丁 20-30份,连翘10-15份,黄芩10-15份,枳壳10-15份,赤芍10-15 份,红花10-15份,蒲公英10-20份。
[0008] -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配方,优选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配比而成:大黄7 份,桃仁12份,牡丹皮12份,薏该仁15份,白苟9份,木香9份,生地12份,丹参12份,当 归15份,芒硝12份,乳香12份,败酱草25份,甘草10份,紫花地丁 25份,连翘12份,黄芩 12份,枳壳12份,赤芍12份,红花12份,蒲公英15份。
[0009] -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配方的片剂制造方法,步骤如下:
[0010] 1)将上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4~5倍的醇浓度 为85%~90%的乙醇,加热回流2~4小时,过滤后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 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3倍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过 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后获得 干膏;
[0011] 2)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3小时,粉碎过筛后,获得 300~400目的超微细粉;
[0012] 3)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 1~0. 3倍的微晶纤维素、 0. 15~0. 3倍乳糖和0. 2~0. 35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后,加入相对于超微细 粉质量0. 025~0. 04倍的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片剂。
[0013] 服用方法:每天3次,每次2-4片,饭后服用,温水送服,10天为一个疗程。
[0014] 药理分析:
[0015] 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能够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BB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 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用于目赤咽肿,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 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0016] 桃仁:味苦、甘,性平。归心、肝、大肠经。能够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用于经闭,痛 经,癥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主治:症瘕结块,肺痈肠痈,跌仆伤痛,经闭痛经,产后瘀 痛等症,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扩张心脑血管,降血脂,味苦甘而性平,能入心肝大肠,活血祛 瘀作用甚广,可用治瘀血阻滞各种敝症。
[0017] 牡丹皮:味苦,性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 吐衄;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 热痹。
[0018] 薏苡仁:味甘、性微寒、无毒。功能健脾渗湿,除痹止泻;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 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
[0019] 白芍:味苦酸、性寒,入肝、脾经,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 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等。
[0020] 木香: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大肠经。功能温中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导滞。主 治胸胁胀满,脘腹胀痛,嗳吐泄泻,痢疾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寒疝腹痛,水肿等。
[0021] 生地:味苦、干,性凉,清热生津,凉后,止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烦渴、发斑发 瘆、阴虚内热、吐血、衄血等。
[0022] 丹参:味苦,性微寒。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 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0023]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 黄,眩晕心悸,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 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0024] 芒硝:味咸、苦,性寒,归胃、大肠经。能够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用于实 热便秘,大便燥结,积滞腹痛,肠痈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痛。
[0025] 乳香:味辛,热,微毒;入心、肝、脾经;功能调气活血,定痛,追毒。主治气血凝滞、 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
[0026] 败酱草:味辛、苦,性凉。入胃、大肠、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 瘀。用于肠痈、肺痈及疮痈肿毒,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产后瘀滞腹痛等症。
[0027]甘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