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_3

文档序号:8463643阅读:来源:国知局
小鼠模型稳 定,外周血小板维持较低水平。第九天开始除继续按以上方法给各组小鼠注射APS外,模型 对照组按0. 2ml/10g灌服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血康口服液组按0. 2ml/20g灌服血康口服 液;醋酸泼尼松组按lml/mg浓度(临床用量的20倍)灌服溶解液;芪芍生血胶囊各组分别 按以含生药〇· 3179g/20g(大剂量)、0· 1589g/20g(中剂量)、0· 0795g/20g (小剂量)灌服 芪芍生血胶囊原膏稀释液。每日1次,连续8天后处死小鼠(即末次注射APS48小时),取 血和取脏器进行相关指标检查。
[0055] 3. 3:统计方法:
[0056] 实验数据用均数土标准差表示,用SPSS软件包进行One-Way方差分析和 组间t检验,P < 0. 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处理在SPSS软件包上进行,等级资料比较 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或Kendall等级相关法分析。组间比较用t检验处理。
[0057] 4、观测指标:
[0058] 4. 1主要药效学指标:
[0059] (1)实验室指标:分别在注射APS后6小时、24小时、48小时三个不同时间段,从造 模小鼠中随机抽取12只,尾静脉取血测外周血小板计数,初步判定APS效价。实验结束后 检测指标有:①取各组小鼠全血,分两份,一份检测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 含量;另一份检测凝血时间。②取小鼠骨髓涂片,观察巨核细胞数量、形态及分类。③取各 组小鼠脾脏、胸腺,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制作脾脏及胸腺病理切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
[0060] (2)出血程度: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宄指导原则》第二辑"中药新药治疗特发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研宄指导原则 [3]"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血液病专业组关于 出血程度分级标准,结合动物实验特点,加以改进,拟定出血程度分级标准。并观察治疗前 后出血程度变化。出血分级标准:① I级:注射部位轻度出血,其他部位有散在出血点。②II 级:注射部位明显出血,并见有其他部位瘀斑、瘀点。③ΠΙ级:注射部位明显出血,皮肤大 量瘀斑、瘀点,可见皮肤发黑或破溃。
[0061] 4. 2中医证候学指标:
[0062] 为客观再现人类ITP发病过程中的中医证候变化,实验研宄采用不加任何人为干 预因素,从宏观到微观的动态观察造模小鼠类似中医证候学指标变化。气虚血瘀证辨证标 准主要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宄指导原则》第二辑中"中药新药治疗气虚证临床研宄指导原 则 [4]"、"中药新药治疗血瘀证临床研宄指导原则"以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瘀证专业委 员会制定的血瘀证诊断标准,结合动小鼠模型特点加以修改,拟定造模小鼠气虚血瘀辨证 与诊断标准。
[0063] (1)辨证标准:①主观观察依据:A.实验小鼠呼吸短促;B.活动减少;C.行动迟 缓;D.反应迟钝;E.倦卧嗜睡;F.食欲不振;G大便溏稀;H.毛色枯萎;I.皮肤瘀斑,或瘀 点。②客观检查依据:A.体重减轻;B.体温正常或降低;C.游泳时间缩短。③病理检查依 据:A.脏器重量减轻;B.脏器解剖或病理观察发现瘀血、出血或血栓形成等。
[0064] (2)诊断标准:①具备主观观察依据的A、B、C、D、E、F、G、H的任意三项+1项即可 诊断;②具备主观观察依据的A、B、C、D、E、F、G、H的任意二项+1项+客观依据任意一项即 可诊断;③具备主观观察依据的A、B、C、D、E、F、G、H的任意一项+1项+病理检查依据容任 意一项即可诊断。
[0065] 5、实验结果:
[0066] 5. 1主要药效学实验结果:
[0067] 主要观察模型对照组与药物治疗各组小鼠外周血象、骨髓象、凝血时间以及组织 病学变化。主要研宄结果如下:
[0068] (1)血小板计数:注射APS后6小时、24小时、48小时3个时间段测定模型对照组 小鼠外周血小板计数,其结果见表1。治疗结束后,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小鼠外周血小 板计数变化见表2。
[0069] 表1、不同时间段血小板计数变化(无±方)
[0070]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原料 药重量配比为: 黄芪 720-780g 白芍 470-530g 穿山龙 720_780g 丹参 470-530g 断血流 470-530g 熟地黄 220_280g。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配方组成为: 黄芪750g 白芍500g 穿山龙750g 丹参500g 断血流500g 熟地黄250g。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上六味,穿山龙、丹参、断血流用60-80%乙醇浸泡12小时后,加热回流提取二次,第 一次2小时,加醇10倍量,第二次1. 5小时,加醇8倍量,滤过,合并滤液;药渣加白苟、黄 芪、熟地黄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量,煎煮1. 5小 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C时测得相对密度为1. 10~1. 20的稠膏,放冷,加乙醇 使含醇量达60-80%,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滤过;合并上述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60°C 时测得相对密度为1. 20~1. 30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各剂型适宜辅料,混匀,制 粒,干燥,制成各剂型。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上六味,穿山龙、丹参、断血流用70%乙醇浸泡12小时后,加热回流提取二次,第一 次2小时,加醇10倍量,第二次1. 5小时,加醇8倍量,滤过,合并滤液;药渣加白芍、黄芪、 熟地黄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量,煎煮1. 5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C时测得相对密度为1. 10~1. 20的的稠膏,放冷,加乙醇 使含醇量达70 %,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滤过;合并上述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60°C时测 得相对密度为1. 20~1. 30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制粒,干燥,包衣,装胶囊,制成1000 粒,即得胶囊剂。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上六味,穿山龙、丹参、断血流用70%乙醇浸泡12小时后,加热回流提取二次,第一 次2小时,加醇10倍量,第二次1. 5小时,加醇8倍量,滤过,合并滤液;药渣加白芍、黄芪、 熟地黄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量,煎煮1. 5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C时测得相对密度为1. 10~1. 20的的稠膏,放冷,加乙醇使 含醇量达70%,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滤过;合并上述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60°C时测得 相对密度为1. 20~1. 30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宜辅料,制粒,干燥,制成1000 片,即得片剂。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上六味,穿山龙、丹参、断血流用70%乙醇浸泡12小时后,加热回流提取二次,第一 次2小时,加醇10倍量,第二次1. 5小时,加醇8倍量,滤过,合并滤液;药渣加白芍、黄芪、 熟地黄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量,煎煮1. 5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C时测得相对密度为1. 10~1. 20的的稠膏,放冷,加乙醇使 含醇量达70%,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滤过;合并上述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60°C时测得 相对密度为1. 20~1. 30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宜辅料,制粒,干燥,制成1000g, 即得颗粒剂。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黄芪、白芍、穿山龙、丹参、断血流、熟地黄按一定的配比经加工制成的。具有活血生血、益气摄血的功效,适用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气不摄血,血不归经引起的各种出血症。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临床药效学实验效果显著;生物利用度高,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IPC分类】A61P7-04, A61K36-8945
【公开号】CN104784419
【申请号】CN201510208044
【发明人】郝其军, 郝彬
【申请人】陕西郝其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4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