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鸭瘟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8504316阅读:来源:国知局
5份,白头翁8份,石榴皮9份,槟榔1 份,车前草8份,金银花18份,雄黄3份,鸡矢藤5份,麦冬6份,蒲公英8份,大青叶5份, 干姜6份,甘草3份,大米1000份。
[0034] 所述预防鸭瘟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5] (1)按重量份称取原料;
[0036] ⑵将称取的山楂、槟榔、车前草、金银花、鸡矢藤、麦冬、蒲公英、大青叶和甘草混 合,加入混合物质量2-4倍的水,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至沸腾,并持续沸腾30-50min,而后自 然冷却,采用6层纱布过滤得到药液A ;
[0037] (3)将称取的桂皮、白头翁、石榴皮和雄黄混合,加入混合物质量2-4倍的乙醇溶 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加热至其中液体温度为50-65°C,并将温度保持在50-65°C 1-2小时,而 后冷却,采用6层纱布过滤得到药液B,其中所述乙醇溶液是体积浓度为75%的乙醇溶液;
[0038] (4)将药液A和药液B混合,加入称取大米进行吸附,在吸附过程中以8-10转/分 钟的速度搅拌大米,使其吸附均匀,而后晾干即得到本发明所述的预防鸭瘟的中药制剂。
[0039] 实施例4 :安全性试验
[0040] (1)小鼠急性毒性试验: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2、3的制剂(浸泡药液的大米)替 代小鼠饲料饲喂小鼠,连续观察14天,试验期间未见死亡和异常毒性反应,试验结束,解剖 试验小鼠,观察肝、肾、脾、胃、心、肺和肠,均未见异常改变。按急性毒性标准,该饲料添加剂 属于无毒级。
[0041] (2)慢性毒性试验: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2、3的制剂(浸泡药液的大米)替代小 鼠饲料饲喂小鼠,连续饲喂90天,结果显示:饲喂本发明制剂的小鼠皮毛光滑,行为活动正 常,摄食饮水正常,体重正常增加,血液生化指标和血液学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尿常规和 骨髓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组织脏器未见异常,整体而言未见毒理反应。
[0042] (3)鸭群喂养试验:选取雏鸭100只,在其饲料中添加50%的本发明实施例1、2或 3的饲料添加剂,按照正常的饲养管理方式饲喂240天,在此饲喂期间,该雏鸭整个生长过 程中未发生死亡,也没有出现中毒等异常症状,生长健康;而待其产蛋期后淘汰、宰杀后,其 脏器、组织也未见异常。因此,其对于鸭群而言也是安全无毒的。
[0043] 实施例5 :动物试验
[0044] 选择在本发明产品研发过程中所得出的较好的配方作为对比试验例,具体设置以 下两个对比试验例:
[0045] 对比试验例1 :发明专利CN201210218475. 9实施例1所公开的由黄连、黄柏、大 黄、陈皮、川芎、党参、板蓝根、白头翁和甘草组成的中药制剂,即由黄连、黄柏、大黄、陈皮、 川I寺、党参、板蓝根、白头翁和甘草组成,其中黄连3kg、黄柏3kg、大黄lkg、陈皮I. 5kg,川 芎I. 5kg、党参I. 5kg、板蓝根2kg、白头翁I. 5kg、甘草2kg。制备方法为其中实施例1的方 法。
[0046] 对比试验例2 :-种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山楂4份,桂皮5份,白 头翁9份,石植皮8份,车前草9份,金银花16份,鸡矢藤7份,麦冬5份,蒲公英9份,大青 叶4份,干姜4份,甘草5份,大米900份。制备方法同本申请实施例1。
[0047] 1.试验目的:验证本发明生产的预防鸭瘟的中药制剂对鸭群抵抗鸭瘟、抑制鸭瘟 扩散,提高鸭群存活率的作用。
[0048] 2.试验地点:浙江某有既往鸭瘟暴发史的养殖场,且该养殖场所在村庄近一年时 间内有鸭瘟的暴发
[0049] 3.试验动物:刚刚开产的鸭群
[0050] 4.试验:
[0051] 选取鸭瘟暴发早期的鸭群,随机选取其中的800只,分为4组,分别笼养,分批次间 隔放养,以避免混群,其中组1为西药治疗组,采用村兽医所推荐的市售鸭瘟灵(上海牧发, 主要成分为盐酸诺美沙星等)进行预防治疗;组2为试验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药制 剂进行预防和治疗,每天每只鸭平均饲喂药剂50g,正常饲喂;组3为对比组1,按照发明专 利CN201210218475. 9所记载的用量使用,正常饲喂;组4为对照组2,采用本发明对比试验 例2的中药制剂进行预防和治疗,每天每只鸭平均饲喂药剂50g,正常饲喂;持续饲喂30天 至外围疫情结束,记录鸭群的存活情况以及在此过程中的病程变化,同时随机从每组中选 出20只,做好标记,记录其前后平均体重的变化。实验结果见表1 :
[0052] 表1动物饲喂试验结果
[0053]
【主权项】
1. 一种预防鸭瘟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防鸭瘟的中药制剂 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山楂3-5份,桂皮5-6份,白头翁8-12份,石植皮7-9份,槟榔 0. 5-1份,车前草8-12份,金银花15-18份,雄黄2-3份,鸡矢藤5-8份,麦冬4-6份,蒲公英 8-10份,大青叶3-5份,干姜2-6份,甘草3-7份,大米800-1000份; 所述预防鸭瘟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按重量份称取原料; (2) 将称取的山楂、槟榔、车前草、金银花、鸡矢藤、麦冬、蒲公英、大青叶和甘草混合, 加入混合物质量2-4倍的水,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至沸腾,并持续沸腾30-50min,而后自然冷 却,采用6层纱布过滤得到药液A ; (3) 将称取的桂皮、白头翁、石榴皮和雄黄混合,加入混合物质量2-4倍的乙醇溶液,置 于密闭容器中加热至其中液体温度为50-65°C,并将温度保持在50-65°C 1-2小时,而后冷 却,采用6层纱布过滤得到药液B,其中所述乙醇溶液是体积浓度为75%的乙醇溶液; (4) 将药液A和药液B混合,加入称取大米进行吸附,在吸附过程中以8-10转/分钟的 速度搅拌大米,使其吸附均匀,而后晾干即得到本发明所述的预防鸭瘟的中药制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鸭瘟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 成:山楂4份,桂皮5份,白头翁9份,石榴皮8份,槟榔0. 75份,车前草9份,金银花16份, 雄黄2. 5份,鸡矢藤7份,麦冬5份,蒲公英9份,大青叶4份,干姜4份,甘草5份,大米900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鸭瘟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 成:山楂5份,桂皮6份,白头翁12份,石榴皮7份,槟榔0. 5份,车前草12份,金银花15份, 雄黄3份,鸡矢藤8份,麦冬4份,蒲公英10份,大青叶5份,干姜2份,甘草6份,大米800 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鸭瘟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 成:山楂3份,桂皮5份,白头翁8份,石榴皮9份,槟榔1份,车前草8份,金银花18份,雄 黄3份,鸡矢藤5份,麦冬6份,蒲公英8份,大青叶5份,干姜6份,甘草3份,大米1000份。
5. -种制备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预防鸭瘟的中药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括如下步骤: (1) 按重量份称取原料; (2) 将称取的山楂、槟榔、车前草、金银花、鸡矢藤、麦冬、蒲公英、大青叶和甘草混合, 加入混合物质量2-4倍的水,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至沸腾,并持续沸腾30-50min,而后自然冷 却,采用6层纱布过滤得到药液A ; (3) 将称取的桂皮、白头翁、石榴皮和雄黄混合,加入混合物质量2-4倍的乙醇溶液,置 于密闭容器中加热至其中液体温度为50-65°C,并将温度保持在50-65°C 1-2小时,而后冷 却,采用6层纱布过滤得到药液B,其中所述乙醇溶液是体积浓度为75%的乙醇溶液; (4) 将药液A和药液B混合,加入称取大米进行吸附,在吸附过程中以8-10转/分钟的 速度搅拌大米,使其吸附均匀,而后晾干即得到所述的预防鸭瘟的中药制剂。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鸭瘟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山楂3-5份,桂皮5-6份,白头翁8-12份,石榴皮7-9份,槟榔0.5-1份,车前草8-12份,金银花15-18份,雄黄2-3份,鸡矢藤5-8份,麦冬4-6份,蒲公英8-10份,大青叶3-5份,干姜2-6份,甘草3-7份,大米800-1000份;本发明的预防鸭瘟的中药制剂使用方便、有效,极易推广,在农村地区具有极大的市场。
【IPC分类】A61P31-22, A61K36-9068, A61K33-36
【公开号】CN104826064
【申请号】CN201510251052
【发明人】何兴江
【申请人】何兴江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