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组织厚度的智能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96762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测量组织厚度的智能器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测量组织厚度的智能器械。
【背景技术】
[0002]吻合器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当中的医疗器械,它将吻合口两端的组织拉合在一起,提供力学愈合,为后期的组织愈合创造条件。相比于传统的手工吻合,吻合器具有以下优势:小血管可从吻合钉空隙中通过而不影响缝合部位及其远端的血液供应;缝钉材质为金属钛或钽,与手工缝线相比,组织反应小;吻合钉排列整齐,间距相等,保证了组织的良好愈合;机械吻合将开放式缝合变为密闭式缝合,减少生物腔道重建过程中造成的污染。吻合器的使用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才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吻合钉仓的选择,不同颜色的吻合钉仓内置了不同高度的吻合钉,高度分辨率达到0.1mm,适用于不同厚度的组织。吻合器生产厂商在吻合器的使用说明上,仅仅告诉使用者,要根据组织厚度选择合适的吻合钉。这里存在的问题有:首先,医生在手术环境下用肉眼分辨0.1mm数量级的差别是一件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其次,即使医生能够分辨这个差别,但由于组织具有一定的弹性,如何在手术时界定它的厚度?为此,需要一种医疗器械装置,能够为医生提供客观的组织厚度数据,以辅助医生选择正确的吻合钉、顺利完成吻合手术。
[0003]再者,医生在使用吻合器时,需要根据肉眼观察,主观判断组织厚度,选择相应的吻合钉仓;这个过程缺乏客观依据,容易造成吻合钉仓选择不当:当钉仓选择偏高时,容易造成吻合口出血;当钉仓选择偏矮时,容易造成周围组织被压烂,影响吻合口愈合,引发吻合口瘘。
[0004]中国专利文献CN201410510194.X,申请日2014年09月29日,专利名称为吻合器辅助装置、具有该辅助装置的吻合器和手术器械,公开了一种吻合器辅助装置,包括辅助装置本体、设置在所述辅助装置本体内部且以其近端与吻合器本体连接的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器远端连接的推动装置、与所述推动装置远端连接且可闭合的活动钳口与固定钳口、设置在所述活动钳口与所述固定钳口之间的承压装置,且所述承压装置由一个或多个承压单元组成。用于在吻合前判断所需要的吻合钉钉高,从而选择正确的吻合钉仓,该装置的实施方式是,在预先设定的承压临界值范围内,对组织进行预压缩,使组织厚度分布均匀、便于缝合,同时通过闭合间隙的大小判断所需要的吻合钉钉高,通过一个推动装置指示吻合钉仓的选择结果;承压装置含有承压弹簧,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防止组织被过度压榨;当组织承受的压力超过临界值时,会触发锁定装置,使操作者无法继续击发,从而保护组织。其实施方式是在对组织实施预压榨的过程中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选择吻合钉仓,再使用吻合器在同一位置进行吻合;但并未指明对组织所施加的压强大小的具体数值,从其描述可知,预压榨过程可以使组织厚度分布更加均匀,这个过程伴随着细胞外液排出体外,因此可以想象,压强值不会太小,组织在这个过程中已经经历了类似于吻合器压榨的效果,如果测量时间长,有可能还会引起局部缺血;测量完成后,当医生再使用吻合器进行吻合时,需要找到与测量时完全一致的部位,由于吻合对象的柔性特点和人体内部的复杂环境,这个目标是很难达到的,而如果不能够完全一致,就意味着在吻合口以外的组织位置已经受到了额外的损伤,这对于病人的术后恢复是极为不利的。该出发点是在对组织实施和吻合器相当的压榨之后测量的组织厚度是最准确的,但是组织厚度测量是有一个优化的压强范围的,当对组织实施的压强在这个范围以内时,可以使柔软的组织被固定好、同时不会产生破坏组织的结构性变化,这个压强范围是被工业界所认可的标准。因此,对组织厚度的测量应该遵循这个标准,而不需要追求和吻合器相当的压榨效果。
[0005]中国专利文献CN200810086947.3,申请日2008年03月28日,专利名称为腹腔镜组织厚度和夹钳载荷测量装置,公开了一种腹腔镜组织厚度和夹钳载荷测量装置。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测量装置可与用于切割和缝合组织的内镜切割器一起使用,允许医生精确和重复地测量组织厚度,使医生能够选择正确的吻合钉仓来执行切割;另一种实施方式包括一种外科装置,其具有一对对置的钳口,用于简单地操作和抓持组织、其它外科器械等。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测量组织厚度的方法是:使用一个应变仪测量组织所承受的压力,当达到一定值时,比如8克,则停止对组织继续施加压力;同时使用另一个应变仪测量器械在夹持组织过程中钉砧所产生的位移,来表达组织厚度,该位移通过结构设计转化为对应变片的压力;组织越薄,位移越大,应变片承受的压力则越大,产生的输出变化也就越大。根据结构描述,测量厚度的应变片被安置在远离测量组织载荷的应变片的近端,两者相距很远,组织的厚度与压强测量实际上不在同一位置;同时根据杠杆远离,器械钉砧近端的位移小于远端位移,因此,该方法实际上是把位移进行缩小后再测量,降低了分辨率;最后,应变片本身的输出线性度和分辨率都较低,因此更适合做定性测量,而非定量测量,并未阐明该种实施方式中组织厚度测量的分辨率。第二种实施方式主要通过机械结构的设计,达到在特定压强下测量组织厚度的目的,压强设计通过预置弹簧或者应变仪来实现,组织厚度测量则通过结构设计直接将测量杆的位移转化为组织厚度,并通过读数盘进行显示,受其构造原理所限,厚度测量分辨率只能够达到1mm,不能够为医生提供足够的数据精度支持。
[0006]中国专利文献CN201080058429.6,申请日2010年12月06日,公开了一种分析组织的厚度的外科切割器械,包括:组织夹持端部执行器,所述组织夹持端部执行器包括:可动工作部;组织的厚度模块,所述组织的厚度模块感测夹持在所述端部执行器中的组织的厚度;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组织的厚度模块通信,其中,当夹持在所述端部执行器中的组织的厚度不在指定的厚度范围内时,所述控制电路防止所述可动工作部的致动。其测量原理是:当器械夹紧组织后,钉砧和吻合钉仓之间的距离和组织厚度相关;在钉砧远端安置了一块磁体,而在钉仓远端相应的安置了感应磁场强度变化的霍尔传感器;传感器感应磁体的远近,从而判断组织厚度。主要针对已被吻合器压榨后的组织的厚度测量,当组织厚度与钉仓不符时,需要放开已夹持的组织,更换钉仓,然后重新再对组织进行吻合。另外,组织厚度测量的前提是已对组织实施压榨,损伤已经造成,特别是针对偏厚的组织时,容易造成缺血。当第二次实施吻合时,很难保证与上次处于同一位置,这样就造成了额外的组织损伤。
[0007]综上所述,亟需一种一定压强下准确测量组织厚度,允许医生在不损伤组织的前提下,精确和重复地测量组织厚度,为其选择吻合钉仓提供客观数据支持,辅助其作出正确选择,提高吻合手术的成功率的测量组织厚度的智能器械。而关于这种智能器械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一定压强下准确测量组织厚度,允许医生在不损伤组织的前提下,精确和重复地测量组织厚度,为其选择吻合钉仓提供客观数据支持,辅助其作出正确选择,提高吻合手术的成功率的测量组织厚度的智能器械。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10]一种测量组织厚度的智能器械,所述智能器械包括纽扣电池式智能测厚夹或外接电源式智能测厚夹,直线型切割吻合器或手动测厚器械或自动测厚器械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