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图像诊断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223765阅读:来源:国知局
[0107] 在求出针长的穿刺术前,使针尖抵接到第3位置,用位置测量系统300测量第1位 置、第2位置、超声波探头20的倾斜角度,根据测量结果求出针长。但是,穿刺术中针尖被 从第3位置移开。在穿刺术中,用位置测量系统300测量第1位置和穿刺针的倾斜角度,根 据测量结果求出针尖的位置,显示处理部18将标度和针刺指导路线显示在显示部40中。
[0108] 接着参照图13说明从算出针长时到求出针尖的位置等的一连串动作。图13为表 示从算出针长到求出针尖的位置等的一连串过程的流程图。如图13所示,算出针长(步骤 S201),然后位置测量系统300测量第1位置的XYZ坐标和穿刺针的倾斜角度(步骤S202)。 计算单元100将测量到的穿刺术中穿刺针的倾斜角度逐次存储到存储部16中。
[0109] 然后,第3计算单元13通过将针长、第1位置的XYZ坐标、以及穿刺针的倾斜角度 代入上述公式(3)求出针尖的位置(步骤S203)。计算单元100将求得的穿刺术中针尖的 位置逐次存储到存储部16中。然后,刺入位置计算单元14根据求得的针尖的位置和第1 位置的XYZ坐标求出针刺指导路线,根据求得的针刺指导路线和根据医用图像的像素值求 得的皮肤线求出穿刺针刺入皮肤的位置(步骤S204)。
[0110] 然后,强度计算单元19从存储部16获取从穿刺针刺入皮肤的位置到实际烧灼时 的位置的距离D,通过将距离D除以规定距离求出防扩散处置中需要小烧灼的次数N(步骤 S205)。计算单元100将需要进行小烧灼的次数N存储到存储部16中。
[0111] 接着参照图14~图16说明防扩散处置的一连串动作。图14为表示第1实施形 态的防扩散处置的过程的流程图。如图14所示,防扩散处置在实际烧灼后接收防扩散处置 的指示,进行直到显示标度的预处理(步骤S301),之后进行从针尖的移动信息管理经由小 烧灼时的强度计算直到标记的显示处理的后处理(步骤S302)。
[0112] 图15为表示预处理的一连串过程的流程图。如图15所示,首先,计算单元100判 断是否接收了防扩散处置的指示(步骤S401)。计算单元100从存储部16获取实际烧灼时 针尖的位置(步骤S402)。然后,计算单元100从存储部16获取实际烧灼时穿刺针的倾斜 角度(步骤S403)。然后,计算单元100从存储部16获取需要进行小烧灼的次数N(步骤 S404)。另外,步骤S402~步骤S404的顺序可以不同,并不局限于此。
[0113] 显示处理部18使在以规定间隔设置的多个位置(第0~第7个位置)上添加了 标记MK的标度与实际烧灼时的位置和穿刺针的倾斜角度对准,与医用图像一起显示(步骤S405)。在实际烧灼后、小烧灼前时,显示处理部18使添加到第0个实际烧灼时的位置上的 标记MK变成第2形态(双圆"◎"),使添加到第1到第N个小烧灼时的位置上的标记MK变 成第1形态(单圆"〇")。然后,转移到后处理步骤S302。
[0114] 接着参照图16至图19说明后处理。图16为表示后处理的一连串过程的流程图。 如图16所示,将0代入变量i(步骤S501)。
[0115] 然后,判断部17在防扩散处置中管理针尖的移动信息(步骤S502)。然后,强度计 算单元19管理小烧灼时的强度(步骤503)。然后,显示处理部18进行标记MK的显示处理 (步骤S504)。接着,判断部17判断是否有全部小烧灼结束的信息(步骤S505)。例如,当 接收全部小烧灼结束的信号、并且接收i=N的信息,判断部17判定有全部小烧灼结束的 信息(步骤S505中为Yes)时,结束防扩散处置。当判断部17判定为没有全部小烧灼结束 的信息(步骤S505中为No)时,返回到针尖移动信息管理步骤S502。
[0116] 接着参照图17说明针尖移动信息管理。图17为表示针尖移动信息管理的一连串 过程的流程图。如图17所示,判断部17从存储部16获取紧前的小烧灼时针尖的位置(步 骤S601)。然后,判断部17从存储部16获取针尖的当前位置(步骤S602)。然后,判断部 17将从获取的紧前的小烧灼时针尖的位置减去针尖的当前位置的值与规定距离进行比较, 通过这样判断针尖的位置是否移动了规定距离(步骤S603)。当判断部17判定为针尖的 位置移动了规定距离(步骤S603中为Yes)时,在变量i中加"1"(步骤S604)。当判断部 17判定为针尖的位置没有移动规定距离(步骤S603中为No)时,返回从存储部16获取针 尖的当前位置的步骤S602。
[0117] 接着,参照图18说明小烧灼时的强度管理。图18为表示小烧灼时的强度管理的 一连串过程的流程图。如图18所示,强度计算单元19从存储部16获取穿刺针刺入皮肤的 位置、从存储部16获取针尖的当前位置、计算从穿刺针刺入皮肤的位置到针尖的当前位置 的距离D1 (步骤S701)。然后,强度计算单元19从存储部16获取距离D1与小烧灼时的强 度的对应关系(步骤S702)。然后,强度计算单元19根据距离D1、参照对应关系确定小烧 灼时的强度(步骤S703)。
[0118] 接着参照图19说明标记的显示处理。图19为表示标记显示处理的一连串过程 的流程图。如图19所示,显示处理部18将能够小烧灼的状态显示在显示部40中(步骤 S801)。然后,显示处理部18判断是否接收到小烧灼完毕的信息(步骤S802)。当显示处理 部18判定为接收到小烧灼完毕的信息(步骤S802中为Yes)时,显示处理部18从第1形 态(图11所示的单圆)变更成第2形态(图11所示的双圆)显示在第i个位置上添加的 标记MK(步骤S803)。由此,能够识别地目视确认小烧灼完毕的位置和未小烧灼的位置。
[0119] 然后,显示处理部18将不能小烧灼的状态显示在显示部40中(步骤S804)。当显 示处理部18判定为没有接收小烧灼完毕的信息(步骤S802为No)时,显示处理部18判断 是否接收到结束防扩散处置的指示(步骤S805)。当显示处理部18判定为接收到结束防扩 散处置的指示(步骤S805中为Yes)时,结束防扩散处置。当显示处理部18判定为没有接 收到结束防扩散处置的指示(步骤S805中为No)时,返回到显示处理部18判断是否接收 到小烧灼完毕的信息的步骤S802。
[0120] 〈第2实施形态〉
[0121] 接着参照图20和图21说明医用图像诊断装置的第2实施形态。另外,在第2实 施形态中,对于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的结构添加相同的编号省略其说明,主要就不同的结 构进行说明。
[0122] 在第1实施形态中,叙述了显示处理部18使标度与实际烧灼时针尖的位置和穿刺 针的倾斜角度对准并显示在显示部40中的形态。在防扩散处置过程中,当每次小烧灼都使 针尖的位置移动规定距离时,通过将表示与规定距离相同的规定间隔的标度作为记号,能 够容易地进行防扩散处置。
[0123] 图20为表示第2实施形态的显示处理部等的功能框图。如图20所示,第2实施形 态为了更容易地进行防扩散处置,除了显示上述标度外,显示处理部18还从存储部16获取 针尖的当前位置和实际烧灼时穿刺针的倾斜角度,使标度的拷贝与针尖的当前位置和穿刺 针的倾斜角度对准并显示在显示部40中。由于标度的拷贝与针尖的位置一起移动,因此、 识别针尖的位置的移动变容易。而且,在防扩散处置过程中,当针尖的位置移动了规定距离 时,由于标度的标记MK与标度的拷贝的标记MK-致,因此更容易识别针尖的位置的移动。
[0124] 图21为表示与实际烧灼时针尖的位置对准显示的标度、以及与防扩散处置时移 动的针尖的位置对准显示的标度的拷贝的一例的图。如图21所示,显示处理部18与实际 烧灼时的位置对准显示标度,而且显示与针尖(用针刺指导路线NL的顶端表示)的位置一 起从实际烧灼时的位置移动、用虚线表示的标度的拷贝。图21表示用实线表示的标度的标 记MK与用虚线表示的标度的拷贝的标记MK不一致的状态。通过显示差异的状态,由于能 够目视确认针尖的位置没有移动规定距离这一情况,因此更容易识别针尖的位置的移动。
[0125]〈第3实施形态〉
[0126] 接着参照图22说明医用图像诊断装置的第3实施形态。另外,在第3实施形态 中,对于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的结构添加相同的编号省略其说明,主要就不同的结构进行 说明。
[0127] 在第1实施形态中,叙述了显示处理部18使标度与实际烧灼时针尖的位置和穿刺 针的倾斜角度对准、与医用图像一起显示在显示部40中的形态。
[0128] 显示标度和医用图像的既可以是相同的显示部40,也可以是各自的显示部。
[0129] 第3实施形态中显示部40具有第1显示部40A和第2显示部40B。第1显示部 40A具有普通的显示器。第2显示部40B具有在眼镜片的位置搭载了显示器的眼镜型设备。 显示处理部18使第1显示部40A显示包含穿刺针的图像的医用图像,使第2显示部40B显 示标度和针刺指导路线NL。但是,在穿刺术中,需要使显示在第2显示部40B中的标度和针 刺指导路线NL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