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294654阅读:来源:国知局
063] SD大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阿司匹林对照组、复方丹参片对照组、 补阳还五汤对照组、中药组合物高、中、低剂量组和其他配比中药组合物组,每组10只。各 组动物每天灌胃1次,连续7d,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动物末次灌胃给药后 2h,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0.35g/kg)麻醉,打开腹腔在左肾下方手术结扎大鼠下腔静 脉,缝合腹壁,造成大鼠下腔静脉血栓模型,4h后重新打开腹腔,在结扎下方2cm处用止血 钳家住血管,将该段血管内血液吸尽,然后纵行剪开管腔,观察有无血栓形成,如有即取出 血栓,用滤纸沾去血栓表面的浮血,置60 °C烤箱烤20h,冷却后称血栓干重。
[0064] 药物对血栓抑制率(% )=(空白组血栓重量-给药组血栓重量)/空白组血栓重 量 X 100%
[0065] 3. 2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
[0066] 各组给药同前,大鼠用10%水合氯醛(0. 35g/kg)麻醉,颈部正中切口,分离右侧 颈总动脉及左侧外静脉,在三段聚乙烯管的中段放入一根长8cm的丝线,将肝素生理盐水 溶液(5U/mL)充满聚乙烯管,将其一端插入右侧颈总动脉,另一端插入左颈外静脉,打开动 脉夹,血液从右颈总动脉经聚乙烯管返回左颈外静脉。并放血流20min后,中断血流,迅速 取出丝线称重,总重量减去丝线重量,即为血栓湿重。然后放入烤箱于60°C烤20h,冷却后 立即称重,即为血栓干重。
[0067] 3. 3 FeCl3诱导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模型
[0068] 大鼠10 %水合氯醛(0.35g/kg)腹腔注射麻醉后,沿颈正中线切开,钝性分离 右侧颈总动脉Icm长,放入0. 6cm宽的封口胶条,再用浸有20 % FeC13溶液的滤纸条 (1.0 cmXO. 5cm)环裹分离备用的颈动脉段,并用封口胶条封住,15min后,取下滤纸条。 40min后,结扎滤纸条两端血管,精确剪下滤纸条包裹的血管段,用洁净滤纸吸干血管内余 血,取出血栓后放入烤箱60°C烤20h,冷却后立即称重,即为血栓干重。
[0069] 3. 4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时间(CT)、凝血酶时间(TT)的影响
[0070] 取SD大鼠,雌雄各半,体重200-24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阿司匹 林组、复方丹参片组、补阳还五汤组、中药组合物高、中、低剂量组和其他配比中药组合物 组,每组10只,给药剂量分别为。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7d,对照组给予等溶剂蒸馏水。 正常对照组给予饲料30g/只/d,其余各组给予饲料IOg/只/d (为正常组的1/3),并每天 置于(IOOcmX IOOcmX 90cm)水池中强迫游泳至出现下沉时停止。除生理盐水组外,其余组 均于末次给药后皮下注射盐酸注射液(10 μ g/ml)0. 08ml/100g,共两次,两次注射间隔4小 时,期间将大鼠浸入冰水内5min,造成急性血瘀模型,处置后停食,次晨取血,用玻片法测定 凝血时间(CT)。以3. 8%枸橼酸钠溶液与全血按1 : 9比例混匀,3000r/min离心10min, 吸取血浆,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时间(TT)。
[0071 ] 3. 5对急性血瘀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0072] 分组方法、每组动物数、给药方法、剂量、给药时间及造模方法同3. 4。大鼠急性血 瘀模型形成当天,灌胃给药,Ih取血,以胶原为诱导剂,按电阻法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全 血与0. 1%肝素钠溶液9 : 1混勾,将反应杯与磁棒至于预温孔中15min后,加入500 μ1 生理盐水,再键入500 μ 1抗凝全血,混匀,至于反应孔中37 °C温育5min,将电极插入反应杯 中,调零,加入诱导剂2 μ 1,终质量浓度为2mg/l,在血小板聚集仪上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 以电阻大小表示血小板聚集能力。
[0073] 3. 6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0074] 分组方法、每组动物数、给药方法、剂量、给药时间及造模方法同3. 4。大鼠急性 血瘀模型形成当天,灌胃给药,Ih后取血,用0. 5%肝素抗凝,测定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等指 标。4结果分析与判定
[0075] 用SPSSdL 0)软件进行数据转化和统计分析。分析时,先对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 验,如方差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总体比较,发现异常再用Dunnett法进行多剂量组 与一个对照组均数间的两两比较。若方差不齐,则对原始数据进行适当的数量转换,满足方 差齐性检验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 检验进行统计,发现总体比较有差异,则采用不要求方差齐性的Tamhane' s T2检验进行两 两比较。
[0076] 5实验结果
[0077] 5. 1中药组合物对大鼠下腔静脉结扎致血栓形成影响
[0078] 表2各药物对大鼠下腔静脉结扎致血栓形成影响
[0079]
[0080] 注:表中表示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 0. 05) 表示与正常组比 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1)。
[0081] 5. 2中药组合物对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的影响
[0082] 表3各药物对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的影响
[0083]
[0084]
[0085] 注:表中表示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 0. 05) 表示与正常组比 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1)。
[0086] 5. 3中药组合物对FeC13致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0087] 表4各药物对FeC13致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0088]
[0089] 注:表中表示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 0. 05) 表示与正常组比 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1)。
[0090] 5. 4中药组合物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时间(CT)、凝血酶时间(TT)的 影响
[0091] 表5各药物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时间(CT)、凝血酶时间(TT)的影响
[0092]
[0093] 注:表中表示与模型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 0. 05)林"表示与模型组比较 具有显著差异(P< 0.01)。
[0094] 5. 5中药组合物对全血粘度、HCT、ESR、FIB的影响
[0095] 表6各药物对全血粘度、HCT、ESR、FIB的影响
[0096]
[0097] 注:表中表示与模型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 0. 05)林"表示与模型组比较 具有显著差异(P< 0.01)。
[0098] 6实验结论
[0099]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各剂量组对大鼠静脉血栓、动脉血栓及静脉旁路血栓模型具有 较好的作用,并能有效延长TT和CT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以认为本发明 中药组合具有抗血栓的作用。中药组合物抗血栓的作用与阿司匹林相当,中、高剂量优于复 方丹参片组、补阳还五汤组和其他配比中药组合物组。
[0100] 效果例3 :抗炎的功效实验
[0101] 1试验目的:考察中药组合物是抗炎的功效
[0102] 2实验材料
[0103] 2. 1药品与试剂
[0104] 药品:同实施案例1 2. 1
[0105] 冰醋酸、二甲苯、水合氯醛(国药集团)
[0106] 2. 2仪器与设备
[0107] 电子天平
[0108] 2. 3 动物
[0109] 雄性NIH小鼠,雄性SD大鼠
[0110] 3实验方法
[0111] 3. 1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作用
[0112] 选取健康雄性NIH小鼠80只,随机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阿司匹林对照组、复方 丹参片对照组、补阳还五汤对照组、中药组合物高中低剂量组和其他配比中药组合物组。分 组后,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的纯化水,连续7d,于末次给药2h后,在小鼠右耳两 面涂抹二甲苯(〇. 〇5ml/只),30min后处死动物,沿耳廓基线剪下双耳,分别用直径9mm打 孔器在左右耳相对称部位取下耳片称重,观察小鼠耳廓肿胀情况,并计算耳肿胀度(耳肿 胀度=左耳廓重-右耳廓重)。
[0113] 3. 2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抑制作用
[0114] 选取健康雄性小鼠80只,随机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阿司匹林对照组、复方丹参 片对照组、补阳还五汤对照组、中药组合物高中低剂量组和其他配比中药组合物组。将动物 用水合氯醛麻醉后,胸部皮肤消毒并切一 Icm长小口,然后用眼科镊子将两个20mg消毒棉 球分别植入左、右腋下,缝合皮肤。手术当天开始灌胃,空白对照组给予纯化水,连续给药 6d,第7天打开原切口,将棉球取出,于70°C烘干,称重,将称得重量减去棉球原重量即得肉 芽肿重量,并计算肉芽肿抑制率(肉芽肿抑制率=[(空白对照组肉芽肿重量-给药组肉芽 肿重量)/空白对照组肉芽肿重量]X 100% )
[0115] 4结果分析与判定
[0116] 用SPSSdL 0)软件进行数据转化和统计分析。分析时,先对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 验,如方差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总体比较,发现异常再用Dunnett法进行多剂量组 与一个对照组均数间的两两比较。若方差不齐,则对原始数据进行适当的数量转换,满足方 差齐性检验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 检验进行统计,发现总体比较有差异,则采用不要求方差齐性的Tamhane' s T2检验进行两 两比较。
[0117] 5实验结果
[0118] 5. 1中药组合物对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0119] 表7各药物对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0120]
[0121] 注:表中表示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5)林"表示与空白组比 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1)。
[0122] 5. 2中药组合物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生长的影响
[0123] 表8各药物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生长的影响
[0124]
[0125] 注:表中表示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5)林"表示与空白组比 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1)。
[0126] 6实验结论
[0127]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明显抑制小鼠耳肿胀、大鼠棉球肉芽肿生长,与对照组比较, 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以认为本发明组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并且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抗 炎效果与阿司匹林相当,中、高剂量组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片组、补阳还五汤组和其他配比中 药组合物组。
[0128] 效果例4 :提高耐缺氧耐受力的实验
[0129] 1试验目的:考察中药组合物是否具有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的作用。
[0130] 2实验材料
[0131] 2.1药品与试剂
[0132] 药品:同实施案例1 2. 1
[0133] 凡士林、钠石灰、亚硝酸钠(国药集团)
[0134] 2. 2仪器与设备
[0135] 电子天平、250ml磨口瓶、秒表、注射器、手术剪、镊子、药勺、Iml注射器等。
[0136] 2. 3 动物
[0137] 昆明种小鼠,体重18_22g
[0138] 3实验方法
[0139] 3. 1常压耐缺氧实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