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肺癌合并胸痛的药物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479478阅读:来源:国知局
为佐药,篇蓄、三 白草、防己利水消肿,导邪下行小便,给邪以出路,为使药。
[0027] 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 血安神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 眠;肝脾肿大,心绞痛等证。
[0028] 卷柏:拉丁名Selaginellae Herba,为卷柏科植物卷柏或垫状卷柏的干燥全草,味 辛,性平,归肝、心经,具有活血通经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跌扑损伤,吐血,崩 漏,便血,脱肛等证。
[0029] 鸡血藤:拉丁名spatholobi caulis,味苦、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扩张血管,补 血活血,调经,舒筋活络的功效,主治血虚有淤之月经不调,四肢疼痛不仁,腰膝酸软、疼痛 等证。
[0030] 柴胡:拉丁名bupleuri radix,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味苦,性 微寒,归肝、胆经,具有疏散退热,升阳舒肝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 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等证。
[0031] 厚朴:味苦、辛,性温,归脾经;胃经;大肠经,具有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 的功效,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等证。
[0032] 陈皮:性温,味辛、苦;归脾、肺经,辛散通温,气味芳香,长于理气,能入脾肺,故既 能行散肺气壅遏,又能行气宽中,用于肺气拥滞、胸膈痞满及脾胃气滞、脘腹胀满等证。
[0033] 竹黄:为肉座菌竹黄属真菌竹黄的子座及孢子,味淡,性平,具有化痰止咳,活血散 瘀,祛风除湿的功效,主治咳嗽痰多,百日咳,带下,胃痛,风湿痹痛,小儿惊风,跌打损伤等 证。
[0034] 麦门冬:拉丁名Ophiopogonis Radix,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胃经,具有养 阴润肺、化痰止咳、清热养心的功效,主治燥邪伤肺或阴虚肺燥有热之干咳痰黏,劳嗽咳血, 咽干鼻燥,肺痈,热伤胃阴或胃阴不足所致的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胃脘隐痛,内热消渴,大 便燥结,心阴虚及温病热邪扰及心营而致的心烦不眠,舌绛而干等证。
[0035] 虎杖:拉丁名 Polygoni Cuspidati Rhizoma et Radix,微苦,微寒。归肝、胆、肺 经,具有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的功效,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 疸,经闭,癥瘕,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等证。
[0036] 篇蓄:拉丁名Polygoni Avicularis Herba,味苦,性微寒,入膀胱经,具有利水通 淋,杀虫止痒的功效,用于淋证,尤其是砂淋,石淋,小便不利,湿热黄疸,泻痢,带下等证。
[0037] 三白草:拉丁名Saururi Herba,味甘、辛,性寒,归肺、膀胱经,具有清热利水;角军 毒消肿的功效,主治热淋;血淋;水肿;脚气;黄追;病疾;带下;痛肿疮毒;湿疼;蛇吹伤等 证。
[0038] 防己:味苦、辛,性寒,入膀胱、肾经,具有利水消肿,祛风止痛的功能,用于水湿内 停所致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等证。
[0039] 黄柏:拉丁名Phellodendri Chinensis Cortex,味苦,性寒,入肾、膀胱、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 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等证。
[0040] 知母:味苦、甘,性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的功效,主治热病壮 热烦渴,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大便秘结等证。
[0041 ] 玉竹:拉丁名Polygonati Odorati Rhizoma,味甘,性平,归肺、胃经,具有滋阴润 肺、养胃生津的功效,主治燥咳;劳嗽;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内热消渴;阴虚外感;头 昏眩晕;筋脉挛痛等证。
[0042] 石斛:拉丁名Dendrobii Caulis,性微寒,味甘,归胃、肾经,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 热的功效,主治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等证。
[0043] 何首乌:味苦、甘,湿,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养血滋阴、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血 虚头昏目眩;心悸;失眠;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耳鸣;遗精;肠燥便秘;久疟体 虚;风疹瘙痒;疮痈;瘰疬;痔疮等证。
[0044] 苦参:拉丁名Sophorae Flavescentis Radix,味苦,性寒,入心、胃、大肠、膀胱经, 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的作用,主要用于湿热泻痢,黄疸,淋证,苦参对痢疾杆菌、大肠杆 菌、变形杆菌、乙型链球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0045] 飞扬草:拉丁名Euphorbiae Hirate Herba,味微苦、微酸,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利 湿止痒的功效,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肠炎,肠道滴虫,消化不良,支气管炎,肾盂肾 炎;外用治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等证。
[0046] 当归:拉丁名Angelicae Sinensis Radix,味甘、辛,性温,入肝、心、脾经,具有补 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心血不足之头晕目眩,倦怠乏力,心悸气短,血海 空虚,冲任虚寒或淤血阻滞之月经不调,经痛,产或腹痛,及其他血瘀作痛及阴虚血少肠燥 之便秘等证,其能改善子宫的血液循环、减轻盆腔充血,缓解痛经。
[0047] 白苟:拉丁名Paeoniae Radix Alba,味苦、酸,性凉,入肝、脾经,具有养血柔肝,缓 中止痛,敛阴收汗的功效,主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 漏,带下等证。
[0048]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为内服剂型,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常规辅料制备成各种常用剂 型,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颗粒剂、散剂、煎煮液、丸剂等,优选制备成煎煮液。
[0049]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物煎煮液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0050] 按上述重量称取各原料药组分,混合在一起,用水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相对于该步 混合在一起的中药材重量的水10~12倍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相对于该步混合在一 起的中药材重量的水8~10倍重量,煎煮1小时;将煎煮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成lg/ml 的煎煮液。
[0051]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 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52] 实施例1煎煮液1
[0053] 称取丹参15g、卷柏15g、鸡血藤20g、柴胡20g、厚朴15g、陈皮25g、竹黄15g、麦门 冬25g、虎杖15g、扁蓄10g、三白草10g、防己15g、黄柏15g、知母15g、玉竹25g、石斛25g、何 首乌40g、苦参15g、飞扬草20g、当归25g和白芍20g,混合在一起,用水提取两次,第一次加 4. 5kg的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3. 5kg的水,煎煮1小时;将煎煮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 成lg/ml的煎煮液。
[0054] 毒理学检测
[0055] 丹参、卷柏、鸡血藤、柴胡、厚朴、陈皮、竹黄、麦门冬、虎杖、扁蓄、三白草、防己、黄 柏、知母、玉竹、石斛、何首乌、苦参、飞扬草、当归和白芍配伍符合中医理论,无相畏、相反的 药材,据文献查询结果,各味药材的急性毒性实验均未出现毒性反应,慢性毒性实验中未发 现致突变、致畸作用,表明各味中药均属无毒物,而且本发明中各味中药材的用量均在国家 规定治疗用量的范围之内。本发明的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表明:雌性、雄性小鼠急性经口 MTD 均大于32g/kgBW,属无毒;小鼠骨髓噬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为阴性结果;小鼠精子畸形试 验为阴性结果;Ernes试验为阴性结果;30天喂养试验根据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 术规范》(2003年版)中30天喂养试验的评价标准判定:在受试剂量范围内,该药物对大鼠 每周体重、每周进食量、每周食物利用率、增重、总进食量、总食物利用率、血常规指标、生化 指标、主要脏器湿重及脏/体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显著性;病理组织学检查也未见 有意义的与受试动物有关的病理组织学改变。
[0056] 实施例2煎煮液2
[0057] 称取丹参13g、卷柏13g、鸡血藤18g、柴胡18g、厚朴13g、陈皮23g、竹黄13g、麦门 冬23g、虎杖13g、扁蓄8g、三白草8g、防己13g、黄柏13g、知母13g、玉竹23g、石斛23g、何 首乌38g、苦参13g、飞扬草18g、当归23g和白芍18g,混合在一起,用水提取两次,第一次加 4kg的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3kg的水,煎煮1小时;将煎煮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成lg/ ml的煎煮液。
[0058] 实施例3煎煮液3
[0059] 称取丹参17g、卷柏17g、鸡血藤22g、柴胡22g、厚朴17g、陈皮27g、竹黄17g、麦门 冬27g、虎杖17g、扁蓄12g、三白草12g、防己17g、黄柏17g、知母17g、玉竹27g、石斛27g、何 首乌42g、苦参17g、飞扬草22g、当归27g和白芍22g,混合在一起,用水提取两次,第一次加 4. 5kg的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3. 5kg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