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表负压施治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13420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体表负压施治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体表负压施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拔罐(俗称拔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角法”的记载,角法就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而国外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也曾经盛行拔罐疗法。拔罐的治疗机理比较复杂,其利用负压在皮肤上作用一段时间,使局部毛孔逐渐扩张,并同时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体,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起到治疗患处的效果。此外。拔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淤血,小毛细血管甚至破裂,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现象。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释放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它可通过神经系统对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双向调节,同时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皮肤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其次,负压的强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张开,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从而使体内的毒素、废物加速排出。然而,拔罐也是有限制的,当皮肤表面有某些炎症、或是出现溃破等受损情形时,该类患处皮肤是不能进行拔罐的,否则就会加重皮肤的破损,而此时,若想要进行患处附近的拔罐治疗,就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0003]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能应用于普通拔罐治疗,且当需拔罐处有皮肤溃破等制约因素存在时,也能合理避开该类皮肤受损处,利用尽可能少的罐体快速、顺利地实现拔罐,可保障使用者整体操作较为便捷的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体表负压施治装置,包括一端开口的主罐体,所述的主罐体包括外侧壁筒、外顶壁板,所述的主罐体内设有一内环筒,内环筒一端与外顶壁板之间密封连接,内环筒另一端具有开口,内环筒的开口朝向与主罐体的开口朝向一致,主罐体开口端的端面上设有外密封圈,内环筒开口端的端面上设有内密封圈,外密封圈、内密封圈、主罐体均与内环筒同轴,内环筒内部空间为内罐腔,内环筒与主罐体之间的空间为外罐腔,主罐体上设有一端与内罐腔连通的内排气管,内排气管另一端设有抽气栗接头,主罐体上设有一端与外罐腔连通的外排气管,外排气管另一端设有抽气栗接头,内排气管中、外排气管中均设有排气单向阀,所述的外侧壁筒上设有公松紧带、母松紧带,公松紧带一端连接外侧壁筒,公松紧带另一端设有公扣,母松紧带一端连接外侧壁筒,母松紧带另一端设有可与公扣配合扣紧的母扣。
[0006]外密封圈、内密封圈用于与皮肤接触,从而在内罐腔、外罐腔内抽负压(抽真空)时,起到隔绝内罐腔内外空气、外罐腔内外空气的作用,使得主罐体能够吸附在拔罐处的体表(皮肤)上。内罐腔、外罐腔是分开的,当需拔罐处皮肤有溃破、受损等情形时,可以将内环筒对着皮肤受损处,使得皮肤受损处被罩在内环筒范围内,然后仅将外罐腔进行抽真空,如此一来,仅需要一个罐体,就能针对一个患处进行顺利拔罐,拔罐时不仅避开了皮肤受损处,而且在皮肤受损处周围提供了尽可能大的拔罐范围。而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普通罐体,则需要多个罐体环绕皮肤受损处,不仅操作复杂、效率低,而且患处附近皮肤的“占有率”也相对较低(罐体与罐体之间有多与空间,不像本方案中直接构成一个环形拔罐空间)。其中,抽真空时,利用抽气栗直接接在抽气栗接头上进行抽真空即可,想要抽哪个腔内的空气,抽气栗就接至对应那个腔的排气管上的抽气栗接头。此处的抽气栗接头,可以是任意常规的螺纹接头、套结接头等,只要能实现对接功能即可。公松紧带、母松紧带可以利用公扣、母扣连接在一起,从而将施治处(手臂、腿、腰部等)缠绕固定,起到预定位的效果,方便后续的抽真空操作,而且在拔罐过程中,也可以起到辅助固定,防止主罐体掉落的功能。这里的公松紧带、母松紧带与主罐体的连接位置,相对分开一些更佳(例如公松紧带、母松紧带与主罐体的连接位置,可以以主罐体轴线为中心互相对称)。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主罐体上设有电机,所述的电机通过固定支架与主罐体之间固定,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一减速机的动力输入端,减速机的动力输出端为一输出轴,输出轴与内环筒同轴,输出轴上设有若干与输出轴垂直的起震杆,起震杆内端与输出轴连接,起震杆外端设有引震杆,所述的引震杆轴线与输出轴轴线平行。主罐体吸附在体表(皮肤)之后,可以开启电机,电机带动起震杆转动,开始提供震动动力,引震杆扩大了震动波及范围和相对幅度,主罐体整体震动效果好,从而可以起到局部震动按摩的效果,类似于拔罐中的“走罐”疗法,即施加一定外力,提高对拔罐处附近皮肤的刺激,提升拔罐疗效。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主罐体上设有若干药筒,各药筒以内环筒轴线为中心均匀环状分布,药筒穿过外顶壁板,药筒内端伸入外罐腔中,药筒外端处在主罐体外,药筒内端、外端均具有开口,药筒外端设有封住药筒外端开口的外端盖,外端盖上设有投药口、盖住投药口的投药盖,投药盖与外端盖卡接,药筒上设有下压杆,下压杆穿过外端盖,下压杆内端设有处在外罐腔中的内端盖,内端盖盖住药筒内端开口,所述的外顶壁板与输出轴垂直,下压杆外端设有顶簧块、用于被起震杆压动的开盖压球,顶簧块处在开盖压球与药筒之间且顶簧块与下压杆连接,顶簧块与药筒之间设有至少一根外顶弹簧,外顶弹簧一端连接顶簧块,夕卜顶弹簧另一端连接药筒的外端盖,开盖压球球心与外顶壁板的间距小于起震杆与外顶壁板的间距。而限定了“用于被起震杆压动的开盖压球”,则等同于还限定了:开盖压球球心与外顶壁板的间距加上开盖压球的半径所得的总长度,大于起震杆与外顶壁板的间距。拔罐时,可以辅助使用药物(多为外敷药粉等),来提升治疗效果。外端盖上的投药盖可以打开,然后将药粉投入药筒,再盖上投药盖。电机工作过程中,转动的各起震杆当经过开盖压球时,会将开盖压球向内压一小段距离,使得开盖压球带动下压杆、内端盖移动,内端盖暂时离开药筒内端开口,药粉洒落至外罐腔,可以落到拔罐处的皮肤上。而下压杆被压动时,外顶弹簧是受压的,当起震杆离开开盖压球时,外顶弹簧带动下压杆、内端盖复位。需要指出的时,“药罐”疗法时,主罐体最好轴线竖直或不要偏离竖直方向太多角度,并保证主罐体开口是朝下(或近似朝下)的,这样才能保障药粉能尽可能多地落在、停留在皮肤上。本方案中,起震杆每转动经过一次开盖压球,就会少量地洒下一点药粉,从而可以实现一个循序供药的效果。由于拔罐时,拔罐处皮肤并不会马上“毛孔大张”、“血液循环迅速加快”,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拔罐时间一般10至30分钟),毛孔逐渐扩张,血液循环逐渐得到改善,所以,一开始就提供太多的药粉是没有必要的,一则并不能较好地吸收和利用,二则反而可能会出现由于药粉一下子提供过多而导致的毛孔堵塞、皮肤临时通透性变差等问题。并且,也比较浪费药量,因为药粉一旦提供到了体表,就不适宜再回收了,但是存留在容器中(本方案中指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