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麦味地黄制剂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736193阅读:来源:国知局
茯苓干膏粉,备用;麦冬、山药、牡丹皮粉碎成细粉,得混合粉末,备用; 取五味子、制山茱萸和泽泻,加水煎煮,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与上述混合粉末、 熟地黄干膏粉和茯苓干膏粉混匀,干燥,粉碎,加入辅料,混匀,制成药物制剂。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味地黄制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味地黄制剂按重 量份计算,主要由麦冬60份、制五味子40份、熟地黄160份、制山茱萸80份、牡丹皮60份、山药 80份、茯苓60份和泽泻60份制成。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味地黄制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味地黄制剂的制 作方法为:取熟地黄加6-10倍量浓度为60-7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3次,每次1-3小时,过 滤,滤液合并,向滤液中加入柠檬酸直至滤液pH值为5-6,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向浸 膏中加入6-10倍量的水,搅拌均匀后,于50-60°C下加热0.5-2h后,常温下放置46-50h,取上 层清液,浓缩成浸膏,60-65°C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熟地黄干膏粉,备用;另取茯苓, 加入6-10倍量80-90 %的乙醇,进行超声提取,超声功率为220-250W,超声温度为30-50°C, 提取时间为30_50min,料液比为0.5-1.5:20-30,提取液过滤,回收乙醇并浓缩成60-70°C时 相对密度为1.1-1.2的浸膏,干燥,粉碎,即得茯苓干膏粉,备用;麦冬、山药、牡丹皮粉碎成 细粉,得混合粉末,备用;取五味子、制山茱萸和泽泻,加水煎煮三次,每次lh,第一次加10倍 量水,第二、三次加8倍量水,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80°C时相对密度为1.10-1.15稠 膏,与上述混合粉末、熟地黄干膏粉和茯苓干膏粉混匀,60°C下干燥,粉碎,加入辅料,混匀, 制成药物制剂。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麦味地黄制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味地黄制剂的制 作方法为:取熟地黄加8倍量浓度为65 %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过滤,滤液合 并,向滤液中加入柠檬酸直至滤液pH值为5-6,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向浸膏中加入8 倍量的水,搅拌均匀后,于50_60°C下加热1.5h后,常温下放置48h,取上层清液,浓缩成浸 膏,60-65°C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熟地黄干膏粉,备用;另取茯苓,加入8倍量85%的 乙醇,进行超声提取,超声功率为220-250W,超声温度为40-45°C,提取时间为40-45min,料 液比为1:25,提取液过滤,回收乙醇并浓缩成60-70°C时相对密度为1.1-1.2的浸膏,干燥, 粉碎,即得茯苓干膏粉,备用;麦冬、山药、牡丹皮粉碎成细粉,得混合粉末,备用;取五味子、 制山茱萸和泽泻,加水煎煮三次,每次lh,第一次加10倍量水,第二、三次加8倍量水,合并煎 液,滤过,滤液浓缩成80°C时相对密度为1.10-1.15稠膏,与上述混合粉末、熟地黄干膏粉和 茯苓干膏粉混匀,60°C下干燥,粉碎,加入辅料,混匀,制成药物制剂。5. 如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麦味地黄制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制剂为 口服制剂。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麦味地黄制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制剂为胶囊 剂、片剂、颗粒剂或丸剂。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麦味地黄制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剂这样制备: 取熟地黄加8倍量浓度为65 %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向滤液中 加入柠檬酸直至滤液pH值为5-6,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向浸膏中加入8倍量的水,搅 拌均匀后,于50-60°C下加热1.5h后,常温下放置48h,取上层清液,浓缩成浸膏,60-65°C真 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熟地黄干膏粉,备用;另取茯苓,加入8倍量85 %的乙醇,进行超声 提取,超声功率为220-250W,超声温度为40-45°C,提取时间为40-45min,料液比为1:25,提 取液过滤,回收乙醇并浓缩成60-70°C时相对密度为1.1-1.2的浸膏,干燥,粉碎,即得茯苓 干膏粉,备用;麦冬、山药、牡丹皮粉碎成细粉,得混合粉末,备用;取五味子、制山茱萸和泽 泻,加水煎煮三次,每次lh,第一次加10倍量水,第二、三次加8倍量水,合并煎液,滤过,滤液 浓缩成80°C时相对密度为1.10-1.15稠膏,与上述混合粉末、熟地黄干膏粉和茯苓干膏粉混 匀,60°C下干燥,粉碎,加硬脂酸镁,混匀,装入胶囊,即得。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麦味地黄制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片剂这样制备:取 熟地黄加8倍量浓度为65 %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向滤液中加 入柠檬酸直至滤液pH值为5-6,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向浸膏中加入8倍量的水,搅拌 均匀后,于50-60°C下加热1.5h后,常温下放置48h,取上层清液,浓缩成浸膏,60-65°C真空 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熟地黄干膏粉,备用;另取茯苓,加入8倍量85 %的乙醇,进行超声提 取,超声功率为220-250W,超声温度为40-45°C,提取时间为40-45min,料液比为1:25,提取 液过滤,回收乙醇并浓缩成60-70°C时相对密度为1.1-1.2的浸膏,干燥,粉碎,即得茯苓干 膏粉,备用;麦冬、山药、牡丹皮粉碎成细粉,得混合粉末,备用;取五味子、制山茱萸和泽泻, 加水煎煮三次,每次lh,第一次加10倍量水,第二、三次加8倍量水,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 缩成80°C时相对密度为1.10-1.15稠膏,与上述混合粉末、熟地黄干膏粉和茯苓干膏粉混 匀,60°C下干燥,粉碎,加入制成量10-20 %的淀粉和糊精粉,混匀,用乙醇制粒,干燥,压片, 即得。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麦味地黄制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剂这样制备: 取熟地黄加8倍量浓度为65 %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向滤液中 加入柠檬酸直至滤液pH值为5-6,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向浸膏中加入8倍量的水,搅 拌均匀后,于50-60°C下加热1.5h后,常温下放置48h,取上层清液,浓缩成浸膏,60-65°C真 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熟地黄干膏粉,备用;另取茯苓,加入8倍量85 %的乙醇,进行超声 提取,超声功率为220-250W,超声温度为40-45°C,提取时间为40-45min,料液比为1:25,提 取液过滤,回收乙醇并浓缩成60-70°C时相对密度为1.1-1.2的浸膏,干燥,粉碎,即得茯苓 干膏粉,备用;麦冬、山药、牡丹皮粉碎成细粉,得混合粉末,备用;取五味子、制山茱萸和泽 泻,加水煎煮三次,每次lh,第一次加10倍量水,第二、三次加8倍量水,合并煎液,滤过,滤液 浓缩成80°C时相对密度为1.10-1.15稠膏,与上述混合粉末、熟地黄干膏粉和茯苓干膏粉混 匀,60°C下干燥,粉碎,加入制成量10-20 %的淀粉和糊精粉,混匀,用乙醇制粒,干燥,即得。10.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麦味地黄制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丸剂这样制备:取 熟地黄加8倍量浓度为65 %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向滤液中加 入柠檬酸直至滤液pH值为5-6,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向浸膏中加入8倍量的水,搅拌 均匀后,于50-60°C下加热1.5h后,常温下放置48h,取上层清液,浓缩成浸膏,60-65°C真空 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熟地黄干膏粉,备用;另取茯苓,加入8倍量85 %的乙醇,进行超声提 取,超声功率为220-250W,超声温度为40-45°C,提取时间为40-45min,料液比为1:25,提取 液过滤,回收乙醇并浓缩成60-70°C时相对密度为1.1-1.2的浸膏,干燥,粉碎,即得茯苓干 膏粉,备用;麦冬、山药、牡丹皮粉碎成细粉,得混合粉末,备用;取五味子、制山茱萸和泽泻, 加水煎煮三次,每次lh,第一次加10倍量水,第二、三次加8倍量水,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 缩成80°C时相对密度为1.10-1.15稠膏,与上述混合粉末、熟地黄干膏粉和茯苓干膏粉混 匀,60°C下干燥,粉碎,加入制成量10-20 %的炼蜜和适量的水,泛丸,即得。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麦味地黄制剂的制作方法,所述麦味地黄制剂主要由麦冬、制五味子、熟地黄、制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和泽泻制成。本发明根据麦味地黄制剂组方中各药物的性质,以及该药物在组方中所起的作用,对麦味地黄制剂的具体制作方法及参数进行了改进,使得熟地黄的有效成分毛蕊花糖苷容易测出,且测出的毛蕊花糖苷含量高。使得本药物更加精炼,药效更加显著,临床疗效好。
【IPC分类】A61P1/14, A61K9/20, A61P3/10, A61P1/08, A61K36/8968, A61P11/04, A61P11/14, A61K9/16, A61K9/48, A61P25/00
【公开号】CN105497499
【申请号】CN201511007768
【发明人】龙凤荣, 王瑶, 李珂, 孙敏
【申请人】贵州弘康药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9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