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制剂及其用图_3

文档序号:9819219阅读:来源:国知局
分离过程在〇-4°C下进行。取上清 液,置一20 °C贮藏,待测。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ELI SA法测定乳腺组织中VEGF、bFGF含量。
[0099] 表3各组大鼠乳腺小叶腺泡数、腺泡腔直径及导管直径
[0100]
[0101] 注:
[0102]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ρ〈0·05广ρ〈0·01;
[0103] 与模型组比较,#ρ〈0 · 05,##ρ〈0 · 01;
[0104] 与阳性对照药物①组,&ρ〈0.05严ρ〈0.01;
[0105] 与阳性对照药物②组,%p〈0 · 05,%%p〈0 · 01。
[0106] 从表3可以看出,各组大鼠在VEGF、bFGF含量是不相同的,其中模型组增长明显,与 正常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〇. 01);而中药治疗组和阳性对照药物①、②组VEGF、bFGF含 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〇.01),其中中药中、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药物①、②组具有显著性差 异(P〈0.05),进一步证实了本发明的技术效果较好。
[0107]实施例8:临床资料 [0108] 8.1、一般资料
[0109] 2013年8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因乳腺增生就诊的病人202例,患者年龄25-55 岁,平均年龄48.3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3.9年;单侧乳房发病88例,双侧乳房发病114 例;乳痛程度:轻度51例,中度135例,重度1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之间年 龄、病程、饮食等因素无显著性差异(P>〇.05),具有可比性。
[0110] 8.2、分组以及治疗 治疗组:101例,单侧乳房发病44例,双侧乳房发病57例;乳痛程度:轻度25例,中度 68例,重度9例。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胶囊剂3-4粒,每日三次,45天一个疗程。
[0112]对照组:101例,单侧乳房发病44例,双侧乳房发病57例;乳痛程度:轻度26例,中度 67例,重度9例,乳癖散结片,一次4片,一日3次,45天一个疗程。
[0113] 8.3、诊断和排除标准
[0114] 8.3.1、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
[0115] (1)周期性乳房胀痛,多发生或加重于月经前期。
[0116] (2) -侧或双侧乳房出现大小不等、条索状或弥漫性片块状,质韧,边界欠清,具有 压痛的结节,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0117] (3)局部皮肤无红肿,腋下淋巴结无肿大。
[0118] (4)乳腺红外线路扫描、钼靶照片、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或针吸细胞检查确诊为乳 腺增生病。
[0119] 8.3.2、排除标准:
[0120] (1)排除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等其他乳腺疾病。
[0121] (2)排除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患及精神病患者。
[0122] (3)妊娠、哺乳期妇女。
[0123] (4)未按规定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者。
[0124] 8.4、疗效判定标准
[0125]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红外线乳房扫描、乳腺钼靶照片、彩色多 谱勒超声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0126] 治愈:乳房肿块和乳痛消失,停药后3个月不复发;
[0127] 显效;乳房肿块缩小1/2以上,乳痛消失;
[0128] 有效:乳房肿块最大直径缩小不足1/2,乳痛减轻;
[0129] 无效:乳房肿块不缩小,反而增大、变硬,或单纯乳痛缓解。
[0130] 8.5、结果和分析
[0131] 经过3个疗程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状况如下:
[0132] 表4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情况 「。1如
L〇134」从表4可以看出:口服本发明给出的中药,连续用药3个月经周期后统计疗效,对临 床确诊患有乳腺增生的患者101例进行治疗,临床治愈63人,显效32人,有效5人,无效1人, 总有效率99 %,对照组101例,临床治愈17人,显效34人,有效38人,无效12人,总有效率 88.1%,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和对照组无明显毒副反应发生,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 功能比较均未见异常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治疗组治疗乳腺增 生效果显著,达到了临床治疗目的,适合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0135] 8.6、经典案例
[0136] 病例1:祝某,女42岁,江苏盐城人,人民教师,患者自诉于2013年体检检查出左侧 乳房内可触及1个硬结,逐渐增加,后来疼痛难忍,尤其是经期乳房痛甚。服用本发明的实施 例3的中药胶囊,用药1个疗程后症状减轻,硬结变小,疼痛减轻,继续治疗方案到3个疗程, 疼痛消失,硬结消失,遂停药,3个月随访没有复发。
[0137] 病例2: 丁某,女51岁,河北邯郸人,药厂工人,患者自诉已经是绝经期,在单位体检 中查出乳房硬结,当地市医院就诊,经彩超,左侧照出2个结节,右侧照出1个结节,经常性的 阵痛,服用乳块消片治疗2个疗程,效果不佳,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实施例5的片剂治疗2个 疗程后,症状减轻,乳房硬节消失,继续治疗2个疗程,就诊时的症状均消失,经过彩超检查, 乳房硬结消失,完全治愈,3个月随访没有复发。
[0138]病例3:靳某,女48岁,山东烟台人,公务员,患者自诉乳腺增生疼痛难忍,影响正常 劳动,乳癖散结片治疗3个疗程,效果不佳,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实施例4的胶囊,治疗2个疗 程症状减轻,乳房硬苄基本消失,继续治疗2个疗程,就诊时的症状均消失,经过彩超检查, 乳房硬结消失,完全治愈,3个月随访没有复发。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制剂包括以下中药材: 柴胡、香橼、芦荟、白术、黄柏、蒲公英、鱼腥草、三棱、莪术、甘草、山茱萸、山药、菟丝子、夏枯 草、锁阳、连翘、枳实、甲珠、金蚕、五灵脂、广木香、秦艽、红线麻、垂盆草、墨旱莲。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 药材:柴胡10-20份、香橼3-10份、芦荟15-20份、白术10-15份、黄柏5-10份、蒲公英10-15份、 鱼腥草10-25份、三棱6-9份、莪术6-9份、甘草6-9份、山茱萸10-20份、山药10-20份、菟丝子 5-12份、夏枯草8-12份、锁阳5-17份、连翘7-23份、枳实5-16份、甲珠4-10份、金蚕10-20份、 五灵脂8-12份、广木香5-20份、秦艽8-15份、红线麻5-10份、垂盆草5-15份、墨旱莲5-11份。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 药材:柴胡15份、香橼8份、芦荟17份、白术13份、黄柏9份、蒲公英13份、鱼腥草22份、三棱8 份、莪术7.5份、甘草8份、山茱萸15份、山药15份、英丝子8份、夏枯草11份、锁阳12份、连翘15 份、枳实10份、甲珠8份、金蚕15份、五灵脂10份、广木香17份、秦艽12份、红线麻8份、垂盆草 10份、墨旱莲8份。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 药材:柴胡14份、香橼7份、芦荟15份、白术12份、黄柏8份、蒲公英12份、鱼腥草20份、三棱7 份、莪术7.5份、甘草8份、山茱萸14份、山药14份、菟丝子9份、夏枯草12份、锁阳10份、连翘14 份、枳实8份、甲珠7.5份、金蚕14份、五灵脂9份、广木香16份、秦艽11份、红线麻7.5份、垂盆 草9份、墨旱莲7份。5. -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取柴胡、蒲公英、鱼腥草、甘草、山茱萸、菟丝子、山药、夏枯草、广木香、红线麻、垂盆 草和墨旱莲加水浸泡1.5小时,武火烧开lOmin,文火1.5小时,煎煮两次,减压浓缩至80°C, 密度为1.05的浸膏,干燥后备用;取滤液备用; (2) 取三棱、莪术、锁阳、金蚕和五灵脂研磨成粗粉加70%乙醇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 并药液,静置24小时,备用; (3) 取香橼、芦荟、白术、黄柏、连翘、枳实、甲珠和秦艽粉碎成细粉用适量70 %乙醇提取 2次,每次1.5小时,收集提取液,合并药液,静置24小时,备用; (4) 取第(2)和(3)步骤中制得的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70°C,密度为1.03的浸 膏,干燥后备用; (5) 将步骤(1)和(4)的浸膏混合均匀,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成药物制剂。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药物制剂包括颗粒剂, 散剂,胶囊剂,丸剂,片剂以及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7.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制剂在制备治疗 乳腺增生药物中的应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制剂及其用途,包括以下中药材:柴胡、香橼、芦荟、白术、黄柏、蒲公英、鱼腥草、三棱、莪术、甘草、山茱萸、山药、菟丝子、夏枯草、锁阳、连翘、枳实、甲珠、金蚕、五灵脂、广木香、秦艽、红线麻、垂盆草、墨旱莲。本发明诸药配伍合理,软坚散结、消肿止痛,对于女性乳核结节、乳房胀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本发明的临床试验和药效学试验可以正式,本发明处方具有标本兼治、无毒副作用,且愈后不易复发等特点。
【IPC分类】A61K36/9066, A61P15/14, A61K35/36, A61K35/24, A61K35/64
【公开号】CN105582473
【申请号】CN201610066053
【发明人】王传秀
【申请人】青岛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9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