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和胃接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_3

文档序号:9917740阅读:来源:国知局
察:取包括骨折断端及其周围软骨痂约1厘米作为观察标本,将标本 置入4 %多聚甲醛中浸泡48h后,用骨刀切成5mm X 5mm X 5mm的小块,置入10 % EDTA液(pH 7.2)脱钙,4°C,每周换脱钙液1次。待针可刺入骨皮质时停止脱钙,随后石蜡包埋(60°C),制 备4μπι厚度切片;切片经脱蜡至水、HE染色后,进行组织学观察。
[0111] (6)免疫组化染色:切片经脱蜡至水后,分别经0.3%双氧水封闭内源酶;按常规 ABC法进行免疫组化TGF-βΙ染色和免疫组化BMP-2染色。
[0112] 其中,免疫组化TGF-βΙ染色结果观察:细胞染色中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反应标 志,每次染色均作对照,通过与计算机相连的显微镜,将采集到的免疫组化切片图像存入微 机,用PAS-9000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染色切片经显微镜放大,每例随机摄取骨痂组 织图像5幅。每批和批间输入的图像入射光强度皆严格控制在同一水平。通过彩色分割方 法,分割骨痂图像中TGF-βΙ阳性产物的染色区域,求出阳性产物的染色面积和阳性产物的 染色灰度。
[0113]细胞内染色:间充质细胞,成骨细胞、单核细胞等胞浆内分布的棕黄色颗粒为TGF-Bl染色阳性。细胞外染:在骨膜、基质、血肿中的细胞间质中分布的片状棕黄针颗粒,为 TGFB-I染色阳性。
[0114] 免疫组化BMP-2染色结果观察:细胞染色中出现棕色为阳性反应,每次染色均做对 照,通过与计算机相连的显微镜将采集到的免疫组化切片图像存入微机,用PAS-9000病理 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染色切片经显微镜放大400倍,每例随机摄取骨痂组织图像5幅。每 批和批间输入的图像入射光强度皆严格控制在同一水平。通过彩色分割方法,分割骨痂图 像中BMP-2阳性产物区域,求出阳性产物平均光密度(代表BMP-2平均着色程度)和阳性产物 平均积分光密度(代表BMP-2含量),用0.0 lmol/L PBS替代一抗作为阴性对照。
[0115] 各组计量资料用均数土标准差(i±s)表示,并用SPSS13.0软件统计包对各组数 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资料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0116] 5、观察结果
[0117] (1) -般项目:三组动物术后均无感染,实验用药组术后2日行动及饮食恢复如前, 空白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倦卧少动,术后3~4日方恢复;术后3日见实验用药组及阳性对照 组肢体肿胀基本消失,而空白对照组局部瘀斑明显,1周后才消失。
[0118] (2)摄 X 线片:
[0119] 术后一周:实验用药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骨折线均清晰可见,但实验用 药组(A组,图la)及阳性对照组(图Ib)局部的血肿吸收较好,而空白对照组(图Ic)的断端周 围可见较多血肿阴影。
[0120] 术后两周:实验用药组(A组,图Id)及阳性对照组(图Ie)的骨折断端影响均趋向模 糊,并有轻度骨膜反应,个别标本有大量骨痂形成;空白对照组(图If)的标本也表现为骨折 端模糊、轻度骨膜反应,但骨痂形成较少。
[0121] 术后四周:实验用药组(A组,图Ig)及阳性对照组(图Ih)可见到明显的外骨痂,骨 折局部密度增高,骨皮质连续性好,大部分标本断端已重塑接近正常骨质;而空白对照组 (图I i)断端也有大量骨痂形成,断端连续,骨痂膨隆较大,但髓腔未通。
[0122] 实验用药组与阳性对照组在第1、2周X线平片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别,但第4周时实 验用药组骨缺损内骨小梁明显比阳性对照组密实。
[0123] 以上结果表明,实验用药组和阳性对照组的骨折修复快于空白对照组,且实验用 药组的骨折修复快于阳性对照组。
[0124] (3)骨密度检查:见下表1:
[0125] 表1四周时各组的骨密度比较(n = 4,:±s)
[0127] 注,表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示与阳性对照组相比 不具备显著差异(P>〇.05)。
[0128] 由表1可见,术后28天时,实验用药组与阳性对照组的骨密度值无显著差异,而实 验用药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则存在显著差异,均值相差近2倍,表明和胃接骨胶囊能增加骨 量,促进骨折愈合。
[0129] 四个试验用药组中,A组的骨密度最大,B组、C组、D组和E组的骨密度虽比A组稍低, 但仍高于阳性对照组。表明实施例1的和胃接骨胶囊对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最佳。由A组和E 组的检测数据可知,僵蚕、女贞子和黄芪的组合较海螵蛸更有利于增加骨量,促进骨折愈 合。
[0130] (4)抗折力测试:见下表2:
[0131] 表2四周时各组3点弯曲最大破坏弯距均值比较(n = 4,^±s)
[0133] 注表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示与阳性对照组相比 不具备显著差异(P>〇.05)。
[0134] 由表2可见,术后28天时,实验用药组和阳性对照组均与空白对照组存在显著差 异,均值相差近2倍,表明试验用药组的桡骨标本在骨折愈合中的力学性能优于空白对照 组。
[0135] (5)组织学观察:
[0136] 术后第7天:实验用药组(A组,图2a)、阳性对照组(图2b)和空白对照组(图2c)均可 见间充质细胞增殖活跃,从结构和形态上可以看出,间充质细胞有向软骨骨细胞、软骨细胞 分化的趋势;细胞间质内均可见毛细血管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并可见大量胶原细胞形成。 但空白对照组间充质细胞分化程度低,成纤维细胞较少,基质中的胶原纤维稀少;阳性对照 组间充质细胞分化程度较高,成纤维细胞分布稠密,基质中胶原纤维生成较多;实验用药组 (A组)成纤维细胞数量及胶原纤维较多,分化较成熟,细胞分布规则稠密。
[0137] 术后第14天:实验用药组(A组,图2d)、阳性对照组(图2e)和空白对照组(图2f)骨 痂中胶原纤维逐渐被骨小梁取代,但空白对照组骨小梁较少,骨痂中可见较多未成熟分化 的胶原纤维细胞、成骨细胞,细胞排列稀疏,数量较少;阳性对照组称呼细胞较多,骨细胞较 少,骨小梁生成较多;实验用药组(A组)骨小梁数量较多,骨小梁边缘的成骨细胞数量也较 多,细胞排列致密整齐,基质内可见钙盐沉着,偶见破骨细胞。
[0138] 术后第21天:实验用药组(A组,图2g)新生骨痂与骨折端正常骨组织连成一片,并 有形成连续板层骨的趋势,骨痂中可见大量位于骨陷窝内的成熟骨细胞形成,细胞周围基 质中可见大量钙盐沉着,骨细胞周围乐见较多破骨细胞;阳性对照组(图2h)也有板层骨形 成,但数量较少,基质中骨细胞、成骨细胞较多;空白对照组(图2i)骨小梁逐渐增多,骨痂内 成熟的骨细胞数量较少,骨小梁边缘可见较多成骨细胞。
[0139] 术后第28天:实验用药组(A组,图2j)骨痂组织细胞结构及形态、基质骨化程度已 接近成熟骨组织;而阳性对照组(图2k)中可见大量位于骨陷窝内的成熟骨细胞,并已形成 连续成熟的板层骨,基质钙化明显;空白对照组(图21)骨痂内成熟的骨细胞较多,可见连续 板层骨形成,板层骨边缘可见排列整齐的成骨细胞。
[0140] 由此可见,与实验用药组及阳性对照组相比,空白对照组的骨折愈合进程明显减 慢,并且试验用药组的骨折愈合进程快于阳性对照组。
[0141] (6)免疫组化染色:
[0142] ①免疫组化TGF-βΙ染色
[0143] 术后第7天:各组骨外膜下及周围软组织形成的血肿中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淋巴 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浸润,这些细胞间质中TGF-βΙ成片状分布,呈强阳性染色;在单核炎 性细胞周围,TGF-βΙ的染色更为明显;增生的骨膜细胞内有TGF-βΙ的阳性染色;大量成纤维 细胞不规则地排列在松散的纤维蛋白网架中,亦可见TGF-m的细胞外染色;其中,实验用 药组(A组)基质中阳性细胞较多,染色较深(图3a);阳性对照组基质中阳性细胞也较多,但 染色较实验用药组浅(图3b);空白对照组基质中阳性细胞则较少,染色较淡(图3c)。
[0144] 实验用药组及阳性对照组较空白对照组染色强烈,且实验用药组和阳性对照组与 空白对照组之间的平均灰度也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0145] 术后第14天:实验用药组(A组,图3d)和阳性对照组(图3e)中均可见新生血管壁周 围的间充质细胞内和细胞外均为阳性染色,形成一个清晰的TGF-m环形染色带;并且实验 用药组(图3d)中还可见到骨外膜深层间细胞活跃增殖,并有向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成骨 细胞分化的趋势;阳性对照组(图3e)骨外膜深层间细胞活跃程度也较高,也有向功能细胞 分化的趋势。而空白对照组(图3f)的细胞活跃及分化程度均较低。在第二周时,三组细胞的 胞浆内均见TGF-βΙ阳性染色,间质中未见TGF-βΙ染色定位。
[0146] 术后第28天:实验用药组(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