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931914阅读:来源:国知局
透液性表面片材3起直至吸收体4为止的结构部件进行压缩而形成,但根据能够防止由腿的压力引起的凹槽22的变形等理由,优选如后段详述那样,预先在上述吸收体4形成吸收体凹部20,沿该吸收体凹部20设置从透液性表面片材3的表面侧对比吸收体4靠上层侧的结构部件进行压缩的压花部21,由此形成上述凹槽22。
[0057]上述高压缩部23是比周边的凹槽22的底面更深地压缩的部分,相对于凹槽22的底面由规定的图案形成。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上述高压缩部23在俯视时由如下图案形成,该图案在沿槽长度方向对凹槽22进行划分而成的假想的单位区间24中包括沿槽宽方向延伸、且相对于槽长度方向倾斜的倾斜要素25,并且从凹槽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侧端至另一侧的侧端实质上以横切的方式形成、且使得上述单位区间24的高压缩部23沿槽长度方向反复正转反转。即,形成于上述单位区间24的高压缩部23沿槽长度方向由正向配置以及相对于槽长度方向反转后的逆向配置交替地配置的图案而形成。这里,高压缩部23实质上以横切的方式形成是指包括高压缩部23由从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侧端至另一侧的侧端连续的连续线形成的情况、以及如点线或在中途分离的间断线(参照图5(C))等那样由不连续线形成的情况的双方。
[0058]由此,在凹槽22的底面,高压缩部23的倾斜要素25沿槽长度方向配置为锯齿状,因此,该锯齿状的高压缩部23成为加强要素而能够针对来自宽度方向两侧的压力提高凹槽22的刚性。即,除了来自垂直于槽长度方向的槽宽方向两侧的压力之外,针对来自倾斜方向的压力也具有耐力,从而能够可靠地提高凹槽22的刚性。因此,即使在佩戴时伴随着腿的复杂动作而作用有来自宽度方向两侧的腿的压力,也能够可靠地防止凹槽22的变形,能够维持作为体液的暂时存积以及体液扩散单元的效果。与此相对,在并非由锯齿状、而是例如图7(B)所示那样由仅在恒定方向上倾斜的图案形成的情况下,针对沿着该倾斜方向的方向的外力具有足够的强度,但强度针对与倾斜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外力则有所降低,从而容易产生凹槽的变形。另外,通过将上述倾斜要素25配置为锯齿状而沿形成于凹槽22的底面、且沿着槽长度方向的锯齿状的高压缩部23对体液进行引导,因此,能够促进体液沿着槽长度方向的扩散,从而能够利用更大范围的吸收体4吸收一次性大量排出的体液。
[0059]如图4所示,上述单位区间24由四边形区域形成,该四边形区域是在槽长度方向上以相等间隔对上述凹槽22进行划分而成的区域,且由在槽长度方向上分离并沿着槽宽方向的平行的两条直线、以及凹槽22的两侧面包围。在上述单位区间24内,高压缩部23从槽宽方向的一侧向另一侧延伸。在相邻的单位区间24、24彼此中设置为:使得高压缩部23的倾斜要素25以上述区间的分界线为基点而相对于槽长度方向朝相反方向倾斜。
[0060]上述“使单位区间24的高压缩部23沿槽长度方向反复正转反转的图案”是指,上述高压缩部23使得由规定的图案形成的上述单位区间24沿从上述单位区间24的槽长度方向端缘通过的垫宽度方向线S反复折返而形成的图案。
[0061]上述倾斜要素25是相对于凹槽22的长度方向中心线L而从槽宽方向的一侧向另一侧跨越延伸的线,未必以槽宽方向上的两侧缘为基点,也可以形成为将在内侧与两侧缘分离的位置作为基点。上述倾斜要素25在一个单位区间24内具有仅向槽长度方向的一侧(前侧或者后侧)倾斜的成分,而不具有朝相反的槽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倾斜的成分。
[0062]上述倾斜要素25可以如图4(A)、图4(B)、图4(F)以及图5所示那样由直线构成,也可以如图4(C)?图4(E)所示那样由曲线构成。另外,虽然未图示,但也可以由直线与曲线的组合构成。当仅着眼于倾斜要素25而观察时,在由直线构成上述倾斜要素25的情况下,上述高压缩部23的沿着槽长度方向的整体图案由锯齿状的折线形成,在由曲线构成上述倾斜要素25的情况下,所述图案由波状线或者近似半圆弧的连接设置线形成。
[0063]上述高压缩部23可以如图4(B)?图4(F)所示那样仅由倾斜要素25构成,也可以如图5所示那样由组合有其它要素的高压缩部的图案构成。作为基于与其它要素的组合的图案,如图5所示,上述高压缩部23能够包括弓形要素26,该弓形要素26与上述倾斜要素25的两端部连续、或者与其附近的上述倾斜要素25的两端部分离,并形成为大致沿槽长度方向延伸、且朝向槽宽方向的外侧突出的弯曲状。通过设置上述弓形要素26,当在佩戴时受到来自宽度方向两侧的腿的压力时,上述弓形要素26以克服该外力的方式而发挥作用,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凹槽22的刚性。
[0064]作为具备上述弓形要素26的高压缩部23的具体图案,在图5(A)所示的例子中,在一个单位区间24中,上述高压缩部23构成为包括:倾斜要素25,其从槽宽方向的一侧朝向另一侧且从槽长度方向的一侧向另一侧呈对角线状地延伸;半圆弧状的一侧弓形要素26a,其从上述倾斜要素25的槽宽方向一侧的端缘连续并大致向槽长度方向另一侧延伸,且向槽宽方向外侧突出;以及半圆弧状的另一侧弓形要素26b,其从上述倾斜要素25的槽宽方向另一侧的边缘连续并大致向槽长度方向一侧延伸,且向槽宽方向外侧突出,由此近似形成为横向S字形。作为使该单位区间24的高压缩部23在槽长度方向上反复正转反转而成的槽整体的图案,具有使得横向的心形交替地朝向相反方向地排列的外观。因此,外观美观性优异,并且使得上述弓形要素26a、26b形成为较细,因此,针对来自宽度方向两侧的外力容易发挥对抗力。另外,如该图5(B)所示,上述弓形要素26可以在相邻的单位区间24、24形成为一个朝槽宽方向两侧突出的弯曲状。并且,如该图5(C)所示,倾斜要素25与弓形要素26之间也可以分离。
[0065]上述倾斜要素25可以如图4(A)?图4(D)所示那样在一个单位区间24由单重线构成,也可以如图4(E)、图4(F)所示那样设为在槽长度方向上分离的双重线。在由双重线构成的情况下,凹槽22的刚性更可靠地提高,并且使得体液的扩散更进一步顺畅。如图4(E)所示,在上述倾斜要素25由圆弧状的曲线形成的情况下,如图示例子那样,若将圆弧的朝向配置为背对,则整体配置为半圆弧的朝向交替地朝向相反方向,因此,能够针对来自左右两侧的腿的压力而均衡地提高刚性。与此相对,在倾斜要素25由平行的圆弧状的曲线形成的情况下,不会沿槽长度方向交替地出现相同形状的图形,因此刚性变差而未构成优选方式。
[0066]如图6所示,可以在上述高压缩部23形成比上述高压缩部23深的压缩部27、27...。在图示例子中,上述压缩部27设为沿槽方向隔开规定间隔而形成的多个点。通过设置上述压缩部27,能够防止透液性表面片材3的破损,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凹槽22的刚性。
[0067]这里,作为上述高压缩部的图案而举例示出非优选的图案,如图7(A)所示,对于由不与沿着槽长度方向的直线(长度方向中心线)交叉的图案形成的图案而言,有可能在其直线部分使得凹槽的底部折弯,因此并非为优选。另外,如该图7(B)所示,对于由遍及整体地在恒定方向上倾斜的图案形成的图案而言,其刚性针对来自槽宽方向的压力有所降低,因此并非为优选。如该图7(C)所示,对于由平行于宽度方向的线形成的图案而言,难以产生体液向槽长度方向的扩散,因此并非为优选。并且,如该图7 (D)所示,对于由从槽宽方向一侧缘朝向另一侧缘延伸且未到达另一侧缘的高压缩部、以及从槽宽方向另一侧缘朝向一侧缘延伸且未到达一侧缘的高压缩部交替地配置的图案而形成的图案而言,其刚性针对来自槽宽方向的压力有所降低,难以产生体液向槽长度方向的扩散,因此并非为优选。
[0068]接下来,对用于使得在施加有外力时难以进一步产生上述凹槽22的变形、且在吸收体液后也容易维持凹槽22的形状的方法进行说明。作为用于该目的的方法,如图2所示,使得上述吸收体4在透液性表面片材3侧的面(肌肤侧的面)具备吸收体凹部20,该吸收体凹部20以遍及沿着垫长度方向并包括体液排出部位H的长度方向范围的方式形成、且不通过压缩而形成。
[0069]上述吸收体凹部20是在透液性表面片材3侧的面中比周围的吸收体朝不透液性背面片材2侧凹陷的、具有底面的非贯通型的凹部,且不通过压缩而形成,例如图8所示,由(A)层叠纤维、或者由(B)以吸收体凹部20的底部的厚度而形成的下层吸收体4a、以及与上述吸收体凹部20对应的部分开口的上层吸收体4b的层叠构造而形成。
[0070]对于夹装于上述吸收体凹部20的底部(不透液性背面片材2侧的部分、非肌肤侧的部分)的吸收体4部分而言,纸浆的单位面积重量为70g/m2?210g/m2,优选为90g/m2?190g/m2,聚合物的单位面积重量为60g/m2?200g/m2,优选为80g/m2?180g/m2。
[0071]而且,在设置有上述吸收体凹部20的吸收体4的肌肤侧,在层叠有透液性表面片材3以及根据需要而层叠有第二片材6的状态下,通过从上述透液性表面片材3的表面侧(肌面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