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585678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些微偏转角度。
[0036]当致动器50驱动导轨组30以前倾作动时,导轨组30可往框架20方向进行前倾作动,可促使按摩机芯40的上下移动轨迹与框架20成一角度,以增加按摩机芯40的按摩单元45相对于框架20的凸出量,使按摩装置100具有仿真凸出按摩的功效。
[0037]实施上,按摩装置100更可包含辅助倾斜机构25,此辅助倾斜机构25可选用滑块滑槽组或滚轮组以设置于框架20上,以减少导轨组30前倾时的阻力。
[0038]再者,更可在框架20上增设限位机构以限制导轨组30的前倾范围,以避免因导轨组30过度倾斜使按摩单元45过度压迫到用户,进而造成使用者的不适感,其中限位机构可为限位挡块或位置传感器。
[0039]进一步说明,因按摩机芯40的上下移动轨迹与框架20成一角度,即框架20与导轨组30也呈相对角度,使按摩机芯40向下移动时,凸出量会随之变化收缩。
[0040]请同时参阅图3及图4,由图中可知悉,按摩装置200为按摩装置100的另一呈实施方式,将致动器50由原本设置于装置本体10内部改设置于框架20上以连结导轨组30,此设计态样的主要考虑是为减低驱动导轨组30前倾所需耗费的动力能源。进一步说明,当致动器50设置于装置本体10时,因导轨组30及按摩机芯40等组件重量均负荷在致动器50上,故在驱动导轨组30前倾时则需较大的动力才可有效作动。
[0041]本实施例则是提出利用线性致动器为致动器50进行说明,但不以此为限,线性致动器的固定端设置于框架20上,活动端则设置于导轨组30上,然而致动器50的两端连接处则可利用转轴接头或活动关节等连接组件以增加灵活性。实施上,线性致动器设置于框架20上虽会增加框架20的负荷,但因致动器50无须再负担导轨组30和按摩机芯40等组件的重量,则可大幅降低致动器50的动力负荷,进而选用耗能较低的致动器50亦能作动,以降低相关成本。
[0042]当线性致动器内缩而将导轨组30带往框架20处移动时,利用导轨组30的导轨支点35为支点可使导轨组30前倾作动,让按摩机芯40的上下移动轨迹与框架20成一夹角,使按摩装置200亦具有仿真凸出按摩的功效。
[0043]进一步说明,因按摩机芯40的上下移动轨迹与框架20成一角度,即框架20与导轨组30亦呈相对角度,使按摩机芯40向下移动时,凸出量会随的变化收缩。
[0044]请同时参阅图5及图6,本实用新型再提出一种利用平行机构60以调整导轨组30与框架20间的相对位置,按摩装置300包含装置本体10、框架20、导轨组30、按摩机芯40、致动器50及平行机构60,平行机构60相对连接于框架20与导轨组30,当致动器50驱动平行机构60时,导轨组30则受平行机构60的带动而往框架20方向平行移动,使按摩机芯40的上下移动轨迹平行于框架20。其中按摩装置300的各构件与前述的按摩装置100的构件相同,故不再赘述。
[0045]举例说明,但不以此为限,实施上,平行机构60可为两组平行连杆机构,每一组平行连杆机构分别设置于框架20的两侧,利用相对应的上下两个等距连接杆以连接导轨组30,即可利用致动器50以驱动平行机构60进行同步作动,使导轨组30可以与框架20呈平行移动。再者,由于导轨组30尺寸小于框架20的宽度,使导轨组30可以收纳到框架20内侧。
[0046]进一步说明,平行机构60可为线性伸缩杆组,于适当的位置对称配置相同长度的线性伸缩组并利用一个控制单元以同步控制线性伸缩杆组的伸缩量,使导轨组30平行移动以达到按摩单元45等距凸出的目的。
[0047]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按摩装置改变习知技术将导轨组固定于背靠支撑部的概念,将导轨组另外设置于框架上并通过调整背靠框架与导轨组的间的相对位置,以让原本仅能固定凸出量的按摩机芯具有调整不同凸出量的功能。
[0048]再者,可利用控制模块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调整所需的凸出量需求,以模拟出不同的按摩强度,进而提升附加价值。
[0049]进一步地,通过调整按摩单元的凸出量,可以增加按摩深度以进行深层的肌肉舒缓,通过本装置可达到仿3D立体按摩的功效。
[0050]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使熟习此项技艺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当不能以其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即凡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出的均等变化或修饰,仍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装置本体,具有一连接部; 框架,连接于该连接部上; 导轨组; 按摩机芯,设置于该导轨组上,该按摩机芯具有一按摩单元并沿该导轨组进行上下移动;以及 致动器,设置于该装置本体内或该框架上并连接于该导轨组,该致动器驱动该导轨组以前倾运动; 其中,当该导轨组往该框架方向前倾时,促使该按摩机芯的上下移动轨迹与该框架成一角度,增加该按摩单元相对于该框架的凸出量,使该按摩装置具有仿真凸出按摩的功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辅助倾斜机构,该辅助倾斜机构设置于该框架上以减少该导轨组前倾的阻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辅助倾斜机构包含滑块滑槽组或滚轮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连接部更包含一调整机构以调整该装置本体及该框架的夹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框架更包含一限位机构以限制该导轨组的作动范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致动器包含旋转致动器或线性致动器。
7.—种按摩装置,其包含: 装置本体,具有一连接部; 框架,设置于该装置本体的该连接部上; 导轨组; 按摩机芯,设置于该导轨组上,该按摩机芯具有一按摩单元并沿该导轨组进行上下移动; 平行机构,相对连接于该框架与该导轨组上; 致动器,设置于该装置本体内,该致动器连接于该平行机构; 其中,当该致动器驱动该平行机构时,该导轨组则受该平行机构带动而往该框架方向平行移动,使该按摩机芯的上下移动轨迹平行于该框架,增加该按摩单元相对于该框架的凸出量,使该按摩装置具有仿真凸出按摩的功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平行机构包含平行连杆机构组或线性伸缩杆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连接部更包含一调整机构以调整该装置本体及该框架的夹角。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致动器包含旋转致动器或线性致动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按摩装置,其包含装置本体、框架、导轨组、按摩机芯及致动器。装置本体具有一连接部,框架则通过连接部连接于装置本体上,按摩机芯设置于导轨组上,按摩机芯具有按摩单元并沿导轨组进行上下移动,致动器设置于装置本体内,致动器驱动导轨组前倾运动。当导轨组往框架方向前倾运动时,可促使按摩机芯的上下移动轨迹与框架成一角度,以增加按摩单元相对于框架的凸出量,使按摩装置具有仿真凸出按摩的功效。
【IPC分类】A61H15-00
【公开号】CN204293467
【申请号】CN201420692479
【发明人】粘振雄, 林世振
【申请人】督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1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