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肌力测量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37099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穿戴式肌力测量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与生物特征资讯的量测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简单易用且可即时显示结果而又不妨碍运动进行的穿戴式肌力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时代的演进,健身运动已成为现代人愈来愈重视的日常活动之一。一般而言,在进行健身运动的过程中,人体的肌力的变化算是最显著的健身运动效果之一,因此,对于人体于健身运动过程中的肌力变化的量测结果便成为判断健身运动效果的重要参考资讯。
[0003]然而,传统上所采用的肌电图量测方式仍存在着下列诸多缺点,亟待克服:
[0004](I)量测单元须采用可粘贴式的氯化银电极,并通过电解质的胶体将信号经由皮肤传导到量测单元,才能达到信号的传导稳定性并保护氯化银电极能够稳定地固定于皮肤上。
[0005](2)由于传统的肌电图测量装置的体积与重量均无法达到可携带的程度,并且量测单元通常通过传输导线耦接至肌电图测量装置,导致其被局限于仅能量测可原地进行的运动种类。
[0006](3)耦接于量测单元与肌电图测量装置之间的传输导线在健身运动的过程中常会因晃动造成信号基础线的飘移,但若将传输导线加以固定,却可能影响运动时的灵活度。
[0007](4)量测单元所采用的氯化银电极虽可粘贴于皮肤上,但粘胶还是会造成人体的不舒适感,且无法重复使用,形成浪费。
[0008](5)量测单元的量测区域大小往往受限于电极面积大小,虽可准确定位肌肉束的位置,但一般使用者通常需要相关专业人士的协助才能减少量测单元量测位置的落差,无法轻易地自行操作并进行准确的健身效果评估。
[0009]由上述可知:目前对于肌力健身效果的评估上仍缺乏一种简单易用且可即时显示结果而又不妨碍运动进行的肌力测量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10]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穿戴式肌力测量装置,由此解决现有技术所述及的问题。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穿戴式肌力测量装置。于此实施例中,穿戴式肌力测量装置包括环状带体与量测单元。环状带体包括容置部、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与多个量测电极,其中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分别设置于环状带体的上下两侧,并且多个量测电极耦接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量测单元设置于容置部。量测单元包括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当环状带体环绕于肢体上且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分别相对应地接触到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时,量测单元进行电极阻抗值与皮肤干湿度的量测。
[0012]于一实施例中,量测单元根据量测到的电极阻抗值与皮肤干湿度判断电极接触状态的优劣。
[0013]于一实施例中,环状带体包括可伸缩的固定布料,用以配合肢体的穿戴需求进行松紧的调整,使设置于环状带体的环状带体环绕于肢体上能与肢体有较为紧密的接触。
[0014]于一实施例中,环状带体包括可重复毡粘的固定绑带,用以将环状带体固定于肢体上并进行微调,使环状带体于肢体进行运动时也不会松脱掉落。
[0015]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分别设置于环状带体的外表面的上下两侧。
[0016]于一实施例中,多个量测电极包括第一对量测电极与第二对量测电极,第一对量测电极与第二对量测电极分别成对地设置于环状带体的内表面的上下两侧。
[0017]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对量测电极是由导电纤维纺织品构成的信号传输介面,以成对方式环绕肢体上的大部分肢端肌群。
[0018]于一实施例中,第二对量测电极是由导电纤维纺织品构成的阻抗量测介面,以成对方式环绕肢体上的大部分肢端肌群。
[0019]于一实施例中,量测单元还包括按钮,用以通过按压按钮的时间长短控制量测单元处于不同的量测模式下。
[0020]于一实施例中,量测单元的不同量测模式包括肌电图量测、心电图量测及具有生物特征的资讯量测。
[0021]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均是金属连接点。
[0022]于一实施例中,量测单元通过扣具或磁力设置于环状带体的容置部。
[0023]于一实施例中,肌力测量装置还包括无线发报器,无线发报器设置于量测单元或环状带体上,用以接收量测单元所量测到的电极阻抗值与皮肤干湿度,并作为传输媒介将电极阻抗值与皮肤干湿度即时传送至无线接收装置。
[0024]于一实施例中,当量测单元的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直接与肢体接触时,量测单元量测关于肢体的具有生物特征的资讯。
[002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穿戴式肌力测量装置具有下列优点:
[0026](I)穿戴式肌力测量装置可于使用者运动的过程中即时量测其肌肉活性并通过计算后显示运动功效的评估或针对肌肉疲劳的程度适当提出警示,以减少运动伤害的可能。
[0027](2)穿戴式肌力测量装置可采用金属或其他导电材质混纱制成的纤维纺织品作为信号传输介面。由于其触感与衣物相似且可重复使用及水洗,故不会影响使用者运动时的感受,同时还能减少耗材的浪费。
[0028](3)设置于环状带体上的电极的面积可依不同的量测部位进行调整,并以环绕方式穿戴于量测部位的整个肢端肌群上,不需像传统的电极装设时需准确定位,可有效减少传统上由于装设位置的误差所造成的信号差异,即使是不具专业知识的人士也能轻易地穿戴完成。
[0029](4)量测单元可通过扣具或磁力依附于环状带体上,故能免除传统上由于导线晃动所造成的移动杂讯干扰,并且由于拆装方便,可迅速于不同肢体上进行量测。
[0030](5)量测单元可结合无线发报器作为传输媒介将生物信号即时传送至无线接收装置上,由于无线传输可配对至不同的智能型装置,故亦可将健身效果的指标资讯即时提供给训练指导员,以供参考。无线发报器可贴附或设置于环状带体或量测单元,不会对于运动种类造成任何限制,即使待测者是在开阔的场地进行健身运动,仍可获取健身效果的指标资讯。
[0031](6)量测单元可通过多电极方式同时进行电极的接触状况的量测,并根据量测到的电极阻抗值与皮肤干湿度判断电极接触状态的优劣,以定量化健身的效果指标。
[0032]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创作详述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穿戴式肌力测量装置包括环状带体与量测单元的示意图。
[0034]图2为图1中的环状带体的内侧示意图。
[0035]图3为图1中的量测单元设置于环状带体上的示意图。
[0036]图4为待测者进行运动时图3中的穿戴式肌力测量装置环绕着待测者的上肢的示意图。
[003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8]1:肌力测量装置
[0039]10:环状带体
[0040]12:量测单元
[0041]100:容置部
[0042]101:可伸缩的固定布料
[0043]102:可重复毡粘的固定绑带
[0044]103A ?103B:第一导电部
[0045]103C ?103D:第二导电部
[0046]104:第一对量测电极
[0047]105:第二对量测电极
[0048]12IA ?12IB:第一接触部
[0049]121C ?121D:第二接触部
[0050]122:量测单元
[0051]123:按钮
[0052]2:上肢
[0053]3:无线接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54]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并在附图中说明所述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另外,在图式与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相同或类似标号的元件/构件是用来代表相同或类似部分。
[0055]在下述诸实施例中,当元件被指为“连接”或“耦接”至另一元件时,其可为直接连接或直接耦接另一元件,或可能存在介于其间的元件。术语“电路”或“单元”可表示为至少一元件或多个元件,或者主动地且/或被动地而耦接在一起的元件以提供合适功能。术语“信号”可表示为至少一电流、电压、负载、温度、数据或其他信号。
[005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为一种穿戴式肌力测量装置。请参照图1至图3,图1为此实施例的穿戴式肌力测量装置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环状带体的内侧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量测单元设置于环状带体上的示意图。
[0057]如图1至图3所示,穿戴式肌力测量装置I主要包括环状带体10与量测单元12两部分。于实际应用中,环状带体10为一穿戴式的电极单元,可用来穿戴于待测者的不同肢体部位上并与待测肢体部位的皮肤形成紧密接触,以进行量测。量测单元12为一可独立运作的生物特征资讯测量装置,亦可与环状带体10结合而对待测肢体部位进行量测。
[0058]于此实施例中,环状带体10包括容置部100、可伸缩的固定布料101、可重复毡粘的固定绑带102、第一导电部103A?103B、第二导电部103C?103D、第一对量测电极104及第二对量测电极105。其中,第一导电部103A?103B与第二导电部103C?103D分别设置于环状带体10的可伸缩的固定布料101外表面的上下两侧,并且第一对量测电极104及第二对量测电极105分别成对地设置于环状带体10的可伸缩的固定布料101内表面的上下两侧。第一对量测电极104及第二对量测电极105耦接第一导电部103A?103B与第二导电部103C?103D。容置部100为设置于可伸缩的固定布料101上的第一对量测电极104及第二对量测电极105所构成的容置空间。
[0059]于实际应用中,可伸缩的固定布料101用以配合不同体型的肢体穿戴需求进行松紧的调整,以使得设置于环状带体10的内表面的第一对量测电极104及第二对量测电极105能够与受测者的肢体皮肤有较为紧密的接触。至于可重复毡粘的固定绑带102则用以对受测者的不同肢体部位的固定进行微调,使得环状带体10能够固定于待测者的肢体上,即使待测者进行运动时也不会松脱掉落。
[0060]如图1所示,第一导电部103A?103B设置于环状带体10的外表面的上侧,而第二导电部103C?103D则设置于环状带体10的外表面的下侧。第一导电部103A与103B可分别为信号的输入端与输出端。第二导电部103C与103D可分别为信号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于实际应用中,第一导电部103A?103B与第二导电部103C?103D均可以是金属连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