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颊侧或舌侧牙槽骨缺损的可吸收口腔种植骨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33065阅读:9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颊侧或舌侧牙槽骨缺损的可吸收口腔种植骨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颊侧或舌侧牙槽骨缺损的可吸收口腔种植骨环。
【背景技术】
[0002]在目前口腔种植义齿修复治疗中,大量的临床病人由于炎症、外伤或缺牙时间过长等原因,造成牙槽骨高度、宽度的骨量不足,常常采用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guided boneregenerat1n, GBR),其原理是在骨缺损处,利用生物屏障膜(barrier membrane)和人工骨(artificial bone)维持手术建立的空间,并借此阻挡增殖较快的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长入,保证增殖速度较慢的成骨细胞和血管的生长。该技术的主要步骤是在牙槽骨缺损区域放置人工植骨材料后覆盖可吸收膜(如:胶原膜)或者不可吸收膜(如:钛网,e-PTFE (膨体聚四氟乙烯膜)可吸收膜机械性能及塑形型差,不可吸收膜材质坚硬,塑性困难,机体亲和力差,容易早期裂开,暴露后成骨不理想,机体不能吸收,需二次取出等缺点,并且即使采用了 GBR技术后,由于塌陷和移位等原因,仍有许多患者的牙槽骨骨量不能达到种植义齿所需要的骨量,导致种植体植入后出现部分种植体暴露于软组织中,导致骨结合失败,从而使种植的成功率下降。
[0003]目前临床为解决此类问题常用的方法为制作自体骨环,即采用自体牙槽骨移植,再将制备的自体骨环嵌套在暴露的种植体上,促进骨结合。但此种方法有着许多缺陷,首先,自体骨环移植通常需要开辟第二术区,会导致供区损伤,增加感染的风险,并且来源有限;甚至可能导致供区缺损的延期愈合或不愈合。其次,自体骨环的制作方法是首先采用环切钻在取骨部位钻孔得到骨环的外径,在骨环圆心处使用与种植体同直径的裂钻和攻丝钻制备骨环的内径,取下自体骨环,嵌套在暴露于软组织的种植体上。但这种制作方法不能完全恢复患者的牙槽骨的形态,从而导致在后期种植义齿的修复中,特别是前牙区的美学修复中,由于骨形态结构不良,造成口腔"红色"美学(牙龈的位置,形态,厚薄)的效果不佳;同时由于自体骨环较薄,取时易造成自体骨环的破损,或由于口腔种植医生的手术操作、临床经验参差不齐,对于现有自体骨环的制作方式限制了口腔种植科医生的应用,导致需要使用种植骨环的患者却得不到相应治疗的尴尬局面。
[0004]3D打印技术的兴起,尤其是其能够个性化生产的特点,目前广泛地被各个领域所应用,对于医疗领域的影响更是革命性的。因此,在口腔种植临床工作中,一款能够个性化定制、材质可吸收的口腔种植骨环对于需要使用口腔种植骨环的患者显得极其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采用聚乳酸(PLA)可吸收材料复合羟基磷灰石等人工植骨材料制成的个性化可降解种植骨环。
[0007]( 二)技术方案
[0008]本实用新型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适用于颊侧或舌侧牙槽骨缺损的可吸收口腔种植骨环,包括骨环主体以及固定螺钉,所述骨环主体为中间设置有一个半圆弧孔的盖状结构,所述半圆弧孔弧孔壁内有与种植体螺纹相匹配的螺纹,在所述半圆弧孔外侧设置有半环形骨粉填充槽,所述骨环主体两侧翼部设置有螺丝固定孔,所述半环形骨粉填充槽内设有人工植骨材料。
[0009]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骨环主体和固定螺钉均采用聚乳酸高分子可吸收材质通过3D打印技术所制而成。
[0010]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半环形骨粉填充槽槽口及顶部开口。
[0011]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半环形骨粉填充槽槽壁及槽底设置为镂空状。
[0012]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人工植骨材料为骨粉、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骨形态发生蛋白缓释凝胶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的混合物。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适用于颊侧或舌侧牙槽骨缺损的可吸收口腔种植骨环,其采用聚乳酸高分子可吸收材质利用3D打印技术所制而成,该种骨环为生物降解可吸收材质,医护人员在操作时可以使半圆弧孔与种植体精密贴合,再直接将骨环固定螺钉固定于颊侧或舌侧牙槽骨上,无需后期二次手术,骨环可以与种植体共同良好的固定于缺损牙槽骨处,能够更好的恢复其牙槽骨的形态,能更加完美的展现出牙龈部分的美观。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7]1-骨环主体;2_固定螺钉;3_人工植骨材料;11_半圆弧孔;12_半环形骨粉填充槽;13_螺丝固定孔;14_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9]如图1所示的一种适用于颊侧或舌侧牙槽骨缺损的可吸收口腔种植骨环,包括骨环主体1以及固定螺钉2,所述骨环主体1为中间设置有一个半圆弧孔11的盖状结构,所述半圆弧孔11弧孔壁内有与种植体螺纹相匹配的螺纹14,在所述半圆弧孔11外侧设置有半环形骨粉填充槽12,所述骨环主体1两侧翼部设置有螺丝固定孔13,所述半环形骨粉填充槽12内设有人工植骨材料3。
[0020]其中,所述骨环主体1和固定螺钉2均采用聚乳酸高分子可吸收材质通过3D打印技术所制而成;所述半环形骨粉填充槽12槽口及顶部开口 ;所述半环形骨粉填充槽12槽壁及槽底设置为镂空状,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人工植骨材料3更多的与余留牙槽骨紧密接触以促进骨组织的形成;所述人工植骨材料3为骨粉、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骨形态发生蛋白缓释凝胶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的混合物。
[0021]本具体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适用于颊侧或舌侧牙槽骨缺损的可吸收口腔种植骨环其主要是用于前牙和后牙区单纯颊侧或舌侧牙槽骨缺损需使用种植骨环的牙种植患者,具体操作过程如下:首先为需要使用种植骨环的患者拍摄锥形束CT(CBCT),获得相应三维原始数据,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建立骨缺损区域重建后的三维数字化模型,根据该重建模型,制作个性化的适用于颊侧或舌侧牙槽骨缺损的可吸收口腔种植骨环,再通过3D打印技术,结合聚乳酸高分子材质制成骨环主体I以及固定螺钉2,将种植体放置于半圆弧孔11处,在靠近牙槽骨缺损处,利用固定螺钉2将整个骨环主体I两侧翼部很好地固定于缺损牙槽骨两侧,在骨环主体I上半环形骨粉填充槽12放置人工植骨材料3,种植完成以后,由于其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可吸收性能,无需取出骨环主体I和固定螺钉2,同时设置的人工植骨材料3可以促进新骨的形成和生长,增强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促进牙槽骨缺损区骨的恢复。
[0022]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主权项】
1.一种适用于颊侧或舌侧牙槽骨缺损的可吸收口腔种植骨环,包括骨环主体(I)以及固定螺钉(2),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环主体(I)为中间设置有一个半圆弧孔(11)的盖状结构,所述半圆弧孔(11)弧孔壁内有与种植体螺纹相匹配的螺纹(14),在所述半圆弧孔(11)外侧设置有半环形骨粉填充槽(12),所述骨环主体(I)两侧翼部设置有螺丝固定孔(13),所述半环形骨粉填充槽(12)内设有人工植骨材料(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颊侧或舌侧牙槽骨缺损的可吸收口腔种植骨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环主体(I)和固定螺钉(2)均采用聚乳酸高分子可吸收材质通过3D打印技术所制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颊侧或舌侧牙槽骨缺损的可吸收口腔种植骨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环形骨粉填充槽(12)槽口及顶部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颊侧或舌侧牙槽骨缺损的可吸收口腔种植骨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环形骨粉填充槽(12)槽壁及槽底设置为镂空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颊侧或舌侧牙槽骨缺损的可吸收口腔种植骨环,包括骨环主体以及固定螺钉,骨环主体为中间设置有一个半圆弧孔的盖状结构,弧孔壁内有与种植体螺纹相匹配的螺纹,在半圆弧孔外侧设置有半环形填充槽,骨环主体两侧翼部设置有螺丝固定孔,半环形填充槽内设有人工植骨材料。用聚乳酸高分子可吸收材质利用3D打印技术所制而成,该种骨环为生物降解可吸收材质,医护人员在操作时可以使半圆弧孔与种植体精密贴合,再直接将骨环固定螺钉固定于颊侧或舌侧牙槽骨上,无需后期二次手术取出,骨环可以与种植体共同良好的固定于缺失牙槽骨处,从而缩短种植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和治疗效果,减少手术风险,能够更好的恢复其牙槽骨的形态,能更加完美的展现出牙龈部分的美观。
【IPC分类】A61C8-00
【公开号】CN204542414
【申请号】CN201420800609
【发明人】马敏先, 张俊标, 杨静, 刘琴, 杨龙
【申请人】马敏先, 张俊标, 杨静, 刘琴, 杨龙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