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激光定位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323042阅读:来源:国知局
准直器、15-连接辅臂、16-连接滑套、17-第一活动滑套、18-第一移动激光准直器、21-支撑底座、22-支撑杆、23-万向活动臂、24-激光固定架、25-远端激光发射器、26-锁定机构、27-校准靶、28-校准玻璃珠、29-辅助激光发射器、210-第二量角盘、211-第一量角盘、31-主体、32-固定臂、33-隔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61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0062]如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引导既定手术路线的远端引导装置以及用于辅助远端引导装置确定既定手术路线的人体双侧定位装置;
[0063]所述远端引导装置:
[0064]包括支撑底座21、固定在支撑底座21上的支撑杆22、与支撑杆22万向连接的万向活动臂23、与万向活动臂23万向连接的激光固定架24以及转动连接在固定架24上的远端激光发射器25;
[0065]所述激光固定架24与远端激光发射器25之间设有用于对两者相对位置进行锁定或解除锁定的锁定机构26 ;
[0066]所述人体双侧定位装置:
[0067]包括一个弧形的连接臂11、两个分别固定于连接臂11两端的固定激光准直器13,每个固定激光准直器13均能够分别向两相反方向发射激光且两个固定激光准直器13发射的激光在同一直线上;
[0068]所述连接臂11上设有沿弧度延伸方向分布的刻度。
[0069]本实用新型是术前定位技术的一种,有别于术中导航技术,仅需借助术前的影像资料即可实现术中的精确定位,省去了术中导航技术中用到的大量昂贵的侦测和图象解析设备,因此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0070]同时又不同于现有的做法,利用两侧定位法并结合激光辅助为医务人员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
[0071]而且,现有的立体定向仪,病人在术前以及术中均需要佩戴该设备,造成病人行动不便,有创且痛苦;而本发则不同,只需要在手术开始时定位完成后即可脱下,完全不用持续携带,同时也能做到精确定位,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痛苦。
[0072]此外,该系统还可用于脊柱内镜手术,脊柱内固定术的精准定位与引导。为了更好的实施本方案,还提供了如下优选方案:
[0073]进一步的,所述人体双侧定位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辅臂15,连接辅臂15的一端通过一个能够沿着连接臂11弧度延伸方向自由移动或锁定的连接滑套16与连接臂11活动连接;
[0074]连接辅臂15上设有沿其长度延伸方向分布的刻度、一个以上能沿其长度延伸方向自由移动或锁定的第一活动滑套17以及至少一个能够分别向两相反方向发射激光的第一移动激光准直器18,所述第一移动激光准直器18转动连接在第一活动滑套17上并且其旋转中心线与连接辅臂15所在平面相垂直。
[0075]所述第一活动滑套17上还设有能够度量第一移动激光准直器18相对第一活动滑套17旋转偏转角度的第一量角盘211。
[007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臂11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能够沿着连接臂11弧度延伸方向自由移动或锁定的第二活动滑套12以及至少一个能够分别向两相反方向发射激光的第二移动激光准直器14,所述第二移动激光准直器14转动连接在第二活动滑套12上并且其旋转中心线与连接臂I所在平面相垂直。
[007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活动滑套12上还设有能够度量第二移动激光准直器14相对第二活动滑套12旋转偏转角度的第二量角盘210。
[007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激光准直器13、第二移动激光准直器14以及远端激光发射器25上所发射的激光为单点激光或十字激光。
[007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移动激光准直器18以及远端激光发射器25上所发射的激光为单点激光或十字激光。
[0080]进一步的,所述远端激光发射器25后端设有与其所发射的激光相垂直的校准靶27、远端激光发射器25的内部设有与其所发射激光处于同一直线上的校准玻璃珠28。
[0081]进一步的,还包括激光光路校验装置;
[0082]所述激光光路校验装置包括带有光路校验通道的主体31、分设于主体31的光路校验通道两端且与光路校验通道延伸方向垂直的两个校准靶27、设置在主体31的光路校验通道中的两个校准玻璃珠28、设置在两个校准玻璃珠28之间并垂直于光路校验通道延伸方向的隔光板33以及用于将主体31安装连接到人体双侧定位装置上的固定臂32。
[0083]进一步的,所述远端激光发射器25上还附设有至少一个辅助激光发射器29,辅助激光发射器29所发射的激光与远端激光发射器25发射的激光相平行。
[0084]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激光发射器29转动连接在远端激光发射器25的外壁上并能够以远端激光发射器25所发射的激光为轴线自由转动。
[0085]尽管本实用新型采用具体实施例及其替代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示意和说明,但应当理解,只要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修改均可实施。因此,应当理解除了受随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条件的限制外,本实用新型不受任何意义上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手术激光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引导既定手术路线的远端引导装置以及用于辅助远端引导装置确定既定手术路线的人体双侧定位装置; 所述远端引导装置: 包括支撑底座(21)、固定在支撑底座(21)上的支撑杆(22)、与支撑杆(22)万向连接的万向活动臂(23)、与万向活动臂(23)万向连接的激光固定架(24)以及转动连接在固定架(24)上的远端激光发射器(25); 所述激光固定架(24)与远端激光发射器(25)之间设有用于对两者相对位置进行锁定或解除锁定的锁定机构(26); 所述人体双侧定位装置: 包括一个弧形的连接臂(U)、两个分别固定于连接臂(11)两端的固定激光准直器(13),每个固定激光准直器(13)均能够分别向两相反方向发射激光且两个固定激光准直器(13)发射的激光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连接臂(11)上设有沿弧度延伸方向分布的刻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激光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双侧定位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辅臂(15),连接辅臂(15)的一端通过一个能够沿着连接臂(11)弧度延伸方向自由移动或锁定的连接滑套(16)与连接臂(11)活动连接; 连接辅臂(15)上设有沿其长度延伸方向分布的刻度、一个以上能沿其长度延伸方向自由移动或锁定的第一活动滑套(17)以及至少一个能够分别向两相反方向发射激光的第一移动激光准直器(18),所述第一移动激光准直器(18)转动连接在第一活动滑套(17)上并且其旋转中心线与连接辅臂(15)所在平面相垂直。 所述第一活动滑套(17)上还设有能够度量第一移动激光准直器(18)相对第一活动滑套(17)旋转偏转角度的第一量角盘(2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激光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11)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能够沿着连接臂(11)弧度延伸方向自由移动或锁定的第二活动滑套(12)以及至少一个能够分别向两相反方向发射激光的第二移动激光准直器(14),所述第二移动激光准直器(14)转动连接在第二活动滑套(12)上并且其旋转中心线与连接臂(11)所在平面相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术激光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滑套(12)上还设有能够度量第二移动激光准直器(14)相对第二活动滑套(12)旋转偏转角度的第二量角盘(210)。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意一项所述的手术激光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激光准直器(13)、第二移动激光准直器(14)以及远端激光发射器(25)上所发射的激光为单点激光或十字激光。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激光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激光准直器(18)以及远端激光发射器(25)上所发射的激光为单点激光或十字激光。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手术激光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激光发射器(25)后端设有与其所发射的激光相垂直的校准靶(27)、远端激光发射器(25)的内部设有与其所发射激光处于同一直线上的校准玻璃珠(28)。8.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手术激光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激光光路校验装置; 所述激光光路校验装置包括带有光路校验通道的主体(31)、分设于主体(31)的光路校验通道两端且与光路校验通道延伸方向垂直的两个校准靶(27)、设置在主体(31)的光路校验通道中的两个校准玻璃珠(28)、设置在两个校准玻璃珠(28)之间并垂直于光路校验通道延伸方向的隔光板(33)以及用于将主体(31)安装连接到人体双侧定位装置上的固定臂(32)。9.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手术激光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激光发射器(25)上还附设有至少一个辅助激光发射器(29),辅助激光发射器(29)所发射的激光与远端激光发射器(25)发射的激光相平行。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术激光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激光发射器(29)转动连接在远端激光发射器(25)的外壁上并能够以远端激光发射器(25)所发射的激光为轴线自由转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为一种手术激光定位系统。本实用新型包括远端引导装置以及人体双侧定位装置;所述远端引导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支撑杆、万向活动臂、激光固定架以及远端激光发射器;所述激光固定架与远端激光发射器之间设有锁定机构;所述人体双侧定位装置:包括连接臂、两个固定激光准直器,每个固定激光准直器均能够分别向两相反方向发射激光且两个固定激光准直器发射的激光在同一直线上;所述连接臂上设有沿弧度延伸方向分布的刻度。本实用新型既能够精确定位同时又成本低廉。本实用新型既能够精确定位同时又成本较低。
【IPC分类】A61B5/055, A61B6/03, A61B90/10
【公开号】CN205234654
【申请号】CN201520874822
【发明人】庄源东, 陈春美, 傅超锋, 王春华, 蔡刚峰, 张伟强, 韦浩, 陈萍萍, 宋启民, 赵伟, 沙溢, 蔡然泽, 沈超雄, 蔡昭文, 张华斌, 王锐, 陈琰, 李峰, 江研伟, 陈权, 徐建红, 孟沙闽, 石松生, 杨卫忠, 吴俪丽, 林兰钦, 林娟, 黄文丽, 钟桂钦, 张能深, 陈 光, 陈少豪, 吴芸
【申请人】庄源东, 陈春美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