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双嵌锁杯子和模块式底座组件的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14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双嵌锁杯子和模块式底座组件的瓶的制作方法
发明的背景本发明的领域为携带式饮料容器,特别是用于运载和配送液体的真空保温携带式饮料容器。
本领域已公知有许多种结构的携带式饮料容器,包括真空保温的携带式饮料容器。全都不具备本发明容器的有利特征。具体来说,先前技术的容器不具备象本发明容器一样的封堵各种饮料泄漏的性能。先前技术的容器也不具有象本发明容器一样的用于连接手柄的有利的连接装置。先前技术的容器也不具有用象本发明容器一样的有利方式往容器上及相互之间附接和卸开的嵌套杯子。
发明的概括说明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形式,一种饮料容器具有一个包括壳体柱部分和底座部分的壳体。该壳体柱部分和底座部分上设有互配螺纹(complementary screw threads),它们通过该互配螺纹相互连接。壳体柱部分具有一个第一开口端。一般在壳体内部设置一个衬胆,该衬胆包括一个开口端和一个用于容纳液体的内腔,该内腔为真空绝热以阻隔衬胆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热传递。该开口端与壳体柱的第一开口端近似对齐。通过用一个可拆装的紧固件把手柄连接到壳体的连接装置将一个细长的手柄以一个第一端部连接到底座部分、以一个相对的第二端部连接到壳体柱部分。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种形式,一种饮料容器具有一个带有相对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的壳体。一般在壳体内部设置一个衬胆,该衬胆包括一个开口端和一个用于容纳液体的内腔。该内腔为真空绝热的以阻隔衬胆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热传递,通常该开口端与壳体柱的第一开口端对齐。一个第一密封垫封闭衬胆的开口端和壳体的第一开口端之间的空间,阻止液体流入衬胆的开口端和壳体的第一开口端之间。一个第二密封垫封闭底塞和壳体的第二开口端之间的空间,阻止液体流入底塞和壳体的第二开口端之间。一个第三密封垫封闭塞头和壳体的第一开口端之间的空间,当塞头装到壳体上时阻止液体流入塞头和壳体的第一开口端之间。每个杯子具有一个外部锁定凹槽,该外部锁定凹槽上方带有一个顶边,和一个内部锁定凸缘。顶边的最大半径大于内部锁定凸缘的最小半径且内部锁定凸缘可变形以滑过顶边的最大半径而嵌合到外部锁定凹槽。外部锁定凹槽和内部锁定凸缘均具有一个斜坡平面,使得当杯子沿第一方向互相相对旋转时,斜坡平面反顶,沿第一方向继续旋转使内部锁定凸缘变形,以使内部锁定凸缘与外部锁定凹槽脱开。
收入进来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图解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2为

图1的容器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容器的卸去了那两个杯子的后视图。
图4为沿图3中剖切线4-4剖开的容器的剖视图。
图5A和5B为图3的容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6A为图3的容器上的手柄的侧视图。
图6B为图6A的手柄的前视图。
图6C为沿图6B的剖切线6C-6C剖开的手柄的剖视图。
图7A为图1中杯子的前视图。
图7B为图1中杯子的侧视图。
图7C为图1中杯子的后视图。
图7D为图1中杯子的俯视图。
图8-13为从图7D中所示剖切线剖开的杯子的剖视图。
图14和15为嵌套在一起的图1的杯子的透视剖视图,剖去了顶部杯子的大部分,其剩余部分用剖面表示。
如图4所示,优选实施例容器100包括壳体10,衬胆20,底塞30,塞头40和手柄50。图1表示出两个可嵌套在容器100顶部上的杯子60。
壳体10具有一个第一开口端10a和一个第二开口端10b。壳体10可为一个整体件,也可为几个独立件连接在一起的一个组件。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两个独立成型的部分壳体柱11和底座12。在组装容器100的过程中将壳体柱11和底座12连接到一起。优选实施例中,在壳体柱11的外部和底座12的内部制有互配螺纹13。在壳体柱11和底座12之间设置一个密封垫14用来封堵液体漏出和漏入容器100内部的泄漏。
壳体10内通常设置有一个衬胆20。该衬胆20具有一个开口端20a和一个用于容纳液体的内腔20b。内腔20b为真空保温的,以本领域公知的方式阻隔衬胆20外部和内腔20b之间的热传递。开口端20a近似与壳体10的第一开口端10a平齐。密封垫15封闭衬胆20的开口端20a和壳体10的第一开口端10a之间的空间,封堵液体漏出和漏入容器100内部的泄漏。
底塞30设置在壳体10的第二开口端10b。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开口端10b设在底座12内。底塞30沿第一开口10a方向对衬胆20施加一个作用力,使衬胆20在壳体10内基本保持固定。作用力也通过往第一开口端10a和衬胆20的开口端20a挤压密封垫15来协助密封容器100。密封垫16封闭底塞30和壳体10之间的空间,封堵液体漏出和漏入壳体10内部的泄漏。可在底塞30和衬胆20之间设置一个橡皮缓冲垫31用来使作用到衬胆20上的力更加均匀地分布。该橡皮缓冲垫31和密封垫15还起到阻尼器的作用,部分地缓冲由壳体10传递到衬胆20的冲击和振动。该橡皮缓冲垫31和密封垫15还调节当衬胆20内充满热或冷的液体时衬胆20的膨胀与收缩。在优选实施例中,橡皮缓冲垫31还有助于使密封垫16就位。为使底塞30产生施加到衬胆20上的作用力,底塞30和壳体10上设有互配螺纹32。当底塞30以互配螺纹32旋入壳体10时,底塞30就会轴向向衬胆20推送。
塞头40可拆装地附接到壳体10上。该塞头40可部分或完全地卸开以从内腔20b倾倒或分配液体。密封垫17封闭塞头40和壳体10之间的空间,当塞头40附接到壳体10上时封堵液体漏出和漏入容器100内部的泄漏。如本领域公知的那样,塞头40用互配螺纹或别的适于此用场的连接方法可拆装地附接到壳体10上。
由于置入密封垫15、16和17,基本阻止了内腔20b内的液体i)从内腔20b向壳体10和衬胆20外部之间空间的,及ii)从壳体10内任何地方向容器100外部的泄漏。尤其是密封垫15基本阻止了液体从内腔20b到壳体10和衬胆20外部之间空间的内漏。即使有液体进到壳体10和衬胆20外部之间空间,例如若衬胆20在壳体内部破碎就会发生这种情况,也会由于密封垫16和17(塞头40是就位的)而阻止液体从容器100泄漏。例如在清洗时将容器浸入水中的情况下,密封垫15,16和17还阻止液体渗入容器100内部-无论是内腔20b还是壳体10和衬胆20外部之间的空间内。如果壳体10由多个部件构成,那么这些部件应以防漏的方式连接,例如通过使用在壳体柱11和底座12之间带有密封垫14的螺纹连接13。
如图4、5A-B和6A-C所示,通过连接装置将柔性手柄50的一个第一端部连接到底座12,对面的一个第二端部连接到壳体柱11。该连接装置包括一个螺杆型连接和一个T型连接。柔性手柄要么是用T型连接连接到底座12、用螺杆型连接连接到壳体柱11,要么是用螺杆型连接连接到底座12、用T型连接连接到壳体柱11。必须至少有一个是螺杆型连接。
一般情况下,螺杆型连接这样构成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上分别设置一个孔、对准这两个孔、将一个螺杆或别的紧固件插入这两个孔使这两个部件可拆装地连接。
例如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一个支柱51从壳体柱11伸出且其内设有一个孔52。柔性手柄50具有二个匹配的均带有通孔54的端部凸起53。这二个端部凸起53围靠支柱51装配,两个孔52、54相互对齐,同时将一个螺杆55拧入孔52、54使柔性手柄50和壳体柱固定到一起。这样的结构允许壳体部分11和柔性手柄50之间绕一根与螺杆55共轴的轴线有一个小的相对转动。使用本领域公知的其他螺旋型连接也行。
一般情况下,T型连接通过在一个部件上设置一个“T”形凸起构成。在另一部件上设置一个槽和一个到该槽的开口。“T”形凸起部分地插入开口并进入槽内,然后将手柄转过90°。一旦将手柄转过90°,“T”形凸起就不再能够穿过开口,于是它就被部分地锁定在槽内。
例如在优选实施例中有一个“T”形凸起56从底座12伸出。在柔性手柄50上设有一个槽57。连着该槽57设有一个开口58。为了组装T型连接,将“T”形凸起56对准并插入手柄50上的开口58。当“T”形凸起56穿过开口58并进入槽57时,将柔性手柄50相对于“T”形凸起56转动90°。柔性手柄50转动了90°,“T”形凸起因为不再正对穿过开口58的位置而被锁定在槽57内。这样的结构允许柔性手柄50和底座12之间有一个小的相对滑动。使用本领域公知的其他T型连接也行。
连接装置有利地使柔性手柄50能被卸下,因此可将底座12卸去,必要时可这样来更换衬胆20。该连接装置只是使用一个独立的、可装卸的紧固螺杆55把柔性手柄连接到壳体10上。其好处是减少了独立部件的数量和组装时间。而且,因为螺旋型连接使柔性手柄50可相对于壳体柱11稍许转动、T型连接使其可相对于底座12稍许滑动,所以柔性手柄50如图2所示从容器伸出以便于搬移,且可在容器储放时折合。由于在优选实施例中底座12由ABS塑料制成,因此在底座12上设置T型连接会是有利的。T型连接,如果用ABS塑料制成,就会坚韧而抗裂。在底座12拧到壳体柱11上之后,底座12上所设的“T”形凸起56和壳体柱11上所设的支柱51必须对齐。为便于它们对齐,可给底座12和壳体柱11之间的互配螺纹设置一个止挡。由于底座12因对齐的需要相对于壳体柱11不易调整,这就需要底塞30在组装时能够有效地调整作用到衬胆20上的力。可很容易地调整底塞30使保持衬胆在壳体10内就位的作用力的大小为最佳值。在优选实施例中,通过将底塞30向带有互配螺纹32的底座12拧入来调整作用力。也可能采用别的调整装置。
如图2所示,两个可卸下的饮水杯60可松开地放在容器100上,其中第一个杯子60嵌套在容器100顶部紧贴第一开口端10a,第二个杯子60嵌套在第一个杯子60的顶部。在优选实施例中,杯子60相同,以简化制造。不过它们也不必完全相同。例如杯子60可有一些不同,但还是要具有相同的嵌套结构以使得杯子60的嵌套顺序不为唯一的,使用者不必判断哪个杯子60是底下的杯子、哪个杯子60是顶部的杯子60。由于在优选实施例中杯子是相同的,杯子60的结构可参照一个杯子60来说明。
图7-13中,杯子60上一体地设置有一个内部锁定凸缘61及一个外部锁定凹槽65。正是内部锁定凸缘61和外部锁定凹槽65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杯子嵌套—杯子60中的一个在另一个顶部上面可松开地连接。内部锁定凸缘61和外部锁定凹槽65的位置设置成当杯子60中的一个放在另一个顶上时凸缘和凹槽会相互紧贴。另外,如图3所示,壳体10也具有外部锁定凹槽65,使得杯子61中的一个可嵌套在容器100的顶部以便于携带。
内部锁定凸缘61包括六个独立区域两个独立的停止区域62,两个独立的卡持区域63和两个独立的卸开区域64。各不同区域由图8中的横向剖视图很容易看出。每一停止区域62包括一个停止表面62a和一个斜坡表面62b。每一卡持区域63包括一个径向内伸的表面,其半径R1(图12)小于在各卸开区域64内的内部锁定凸缘61表面的半径R2(图10)。这里测定的半径为垂直于杯子中心轴线A1到各表面的距离。在优选实施例中,停止区域62和卡持区域63均在内部锁定凸缘61的对向侧上对称地布置。这些区域也可不称地布置。该优选实施例中每一区域包括两个,然而每一区域有一个或多于两个也行。
外部锁定凹槽65包括两个独立的停止区域67。这两个停止区域67由图9的横向剖视图很容易看出。每一停止区域67包括一个停止表面67a和一个斜坡表面67b。位于外部锁定凹槽65的上方,沿杯子60变细的方向为一顶边66。停止区域67上方的顶边66最大半径R3(图12)大于外部锁定凹槽65别的区域上方的顶边66的最大半径R4(图10)。在优选实施例中,停止区域67在外部锁定凹槽65的对向部分上对称地布置。这些区域也可不称地布置。该优选实施例包括两个停止区域67,然而一个或多于两个也行。
各直径的关系如下R1<R2<R4<R3。因此,由于顶边66的最小半径R4小于卡持区域63的最小半径R1,内部锁定凸缘61必须要变形以使之滑移过去并与外部锁定凹槽嵌合。由于杯子60由塑料制成且壁厚较薄,因此这一变形是可能实现的。一般地,使用者会对顶部杯子60施加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使内部锁定凸缘61变形至与底下杯子嵌合。在已嵌合的情况下,反向作用力会使杯子60卸脱开来。
如图14所示,在内部锁定凸缘61与外部锁定凹槽65嵌合的情况下,如果这两个杯子60沿一个第一方向互相相对旋转,停止表面62a和67a就会贴靠而阻止继续沿此第一方向相对旋转。如图15所示,如果杯子60沿一个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互相相对旋转,斜坡表面62b和67b会互相反顶使内部锁定凸缘61向外变形并从外部锁定凹槽65脱开。这是使杯子60脱开的第二种方法,这种方法对于那些直接对顶部杯子施加作用力来卸脱杯子有困难的人来说可能更便利一些。
在设于壳体10上的外部锁定凹槽65中,停止表面62a设成当停止表面62a贴靠杯子60上的停止表面67a时,杯子60会与手柄50对齐。
如图14,当停止表面62a和67a贴靠时,卡持区域63直接处于停止区域67之下。因为顶边65的半径R3在停止区域67内较大,卡持区域63的半径R1在该区域较小,所以施加作用力来卸脱杯子60异常地困难。因此,图14所示的状态可作为锁定状态,例如用来储放或运输该带有嵌套杯子60的容器的状态。实际上,使用者通常会将顶部杯子60的内部锁定凸缘61的卡持区域63与底下杯子60的外部锁定凸缘65的锁定区域67错开使一个杯子60嵌合在另一个杯子的顶部。这种情况下,最小的作用力必须使顶部杯子60变形到底下杯子60上。同样,杯子60也可与该结构对齐使顶部杯子60从底下杯子60脱开来。
很显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可得出本发明装置的许多改进和变型。因此,特指出本发明涵盖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得出的发明及其等同的改进和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饮料容器,包括a.一个带有相对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的壳体;b.一个一般设置在壳体内部的衬胆,该衬胆包括一个开口端和一个用于容纳液体的内腔,该内腔为真空绝热以阻隔衬胆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热传递,该开口端通常与壳体柱的第一开口端对齐;c.一个封闭衬胆的开口端和壳体的第一开口端之间的空间、阻止液体流入衬胆的开口端和壳体的第一开口端之间的第一密封垫;d.一个设置在壳体的第二开口端内的底塞,该底塞在衬胆上施加一个力以保持衬胆在壳体内部就位;e.一个封闭底塞和壳体的第二开口端之间的空间、阻止液体流入底塞和壳体的第二开口端之间的第二密封垫;f.一个靠近壳体的第一开口端可拆装地附接到壳体上的塞头;和g.一个封闭塞头和壳体的第一开口端之间的空间、当塞头装到壳体上时阻止液体流入塞头和壳体的第一开口端之间的第三密封垫。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容器,其特征在于,壳体还包括一个壳体柱部分;和一个与壳体柱部分分开设置但与之连接的底座部分,其中壳体的第二开口端设在该底座部分内。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料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封闭壳体柱部分和底座部分之间的空间、阻止液体流入壳体柱部分和底座部分之间的第四密封垫。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容器,其特征在于底塞和第二开口端上均设有互配螺纹,其中通过将底塞以互配螺纹拧入第二开口端产生了底塞作用于衬胆上的力。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料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底塞和衬胆之间的、用于分布底塞作用到衬胆上的力并缓冲传递到衬胆的冲击的橡胶弹性缓冲垫。
6.一种饮料容器,包括a.一个包括壳体柱部分和底座部分的壳体,该壳体柱部分和底座部分上设有互配螺纹,它们通过该互配螺纹相互连接,壳体柱部分具有一个第一开口端;b.一个一般设置在壳体内部的衬胆,该衬胆包括一个开口端和一个用于容纳液体的内腔,该内腔为真空绝热以阻隔衬胆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热传递,该开口端与壳体柱的第一开口端近似对齐;和c.一个以一个第一端部连接到底座部分、以一个相对的第二端部连接到壳体柱部分的细长的手柄,该手柄带有用一个单独的可拆装紧固件将该手柄连接到壳体的连接装置。
7.一种饮料容器,包括a.一个壳体,包括带有第一开口端的壳体柱和带有相对的第二开口端的独立设置的底座,该壳体柱上设有外螺纹,该底座上设有互配的内螺纹,壳体柱和底座通过互配螺纹连接;b. 一个一般设置在壳体内部的衬胆,该衬胆包括一个开口端和一个用于容纳液体的内腔,该内腔为真空绝热以阻隔衬胆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热传递,该开口端与壳体柱的第一开口端近似对齐;c.一个封闭衬胆的开口端和壳体的第一开口端之间的空间、阻止液体流入衬胆的开口端和壳体的第一开口端之间的第一密封垫;d.一个设置在壳体的第二开口端内的底塞,该底塞在衬胆上作用一个力以保持衬胆在壳体内部就位;e.一个靠近壳体的第一开口端可拆装地附接到壳体上的塞头;和f.一个以一端直接连接到底座、以相对的第二端直接连接到壳体柱的细长的手柄。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饮料容器,其特征在于底塞和壳体的第二开口端上均设有互配螺纹,其中通过将底塞以互配螺纹拧入壳体的第二开口端产生了底塞作用于衬胆上的力。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饮料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底塞和衬胆之间的、用于分布底塞作用到衬胆上的力并缓冲传递到衬胆的冲击的橡胶弹性缓冲垫。
10.一种制造真空保温饮料容器的方法,所述容器包括一个带有壳体柱和底座的壳体、一个真空保温衬胆、一个塞头和一个手柄,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将衬胆插入壳体柱;b.将底座旋拧到壳体柱上;c.通过以下几步将手柄与底座或壳体柱之一连接将手柄第一端部上的一个开口与凸出于底座或壳体柱之一的一个凸起对齐,将凸起插入开口,将手柄相对于底座或壳体柱之一转动90°以在手柄内锁定凸起;及d.通过以下几步将手柄与底座或壳体柱中的另一个连接将一个紧固件插入设在手柄的相对的第二端上的一个孔内,将该紧固件插入设在底座或壳体柱中的另一个上的一个孔内。
11.一种饮料容器,包括a.一个带有相对的第一和第二开口端的壳体;b.一个一般设置在壳体内部的衬胆,该衬胆包括一个开口端和一个用于容纳液体的内腔,该内腔为真空绝热以阻隔衬胆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热传递,该开口端与壳体柱的第一开口端近似对齐;c.一个封闭衬胆的开口端和壳体的第一开口端之间的空间、阻止液体流入衬胆的开口端和壳体的第一开口端之间的第一密封垫;d.一个靠近壳体的第一开口端可拆装地附接到壳体上的塞头;和e.两个靠近壳体的第一开口端可拆装地附接到壳体上的饮水杯,这两个杯子均包括一个外部锁定凹槽,该外部锁定凹槽在上方沿饮水杯变细的方向具有一个顶边;一个内部锁定凸缘;其中顶边的最大半径大于内部锁定凸缘的最小半径,内部锁定凸缘可变形以滑过顶边的最大半径而嵌合到外部锁定凹槽;且其中外部锁定凹槽和内部锁定凸缘均具有一个斜坡平面,当饮水杯沿斜坡平面反顶的第一方向互相相对旋转时,沿第一方向继续旋转使内部锁定凸缘变形以使内部锁定凸缘与外部锁定凹槽脱开。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饮料容器,其特征在于外部锁定凹槽和内部锁定凸缘均具有一个停止表面,其中当饮水杯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互相相结旋转时,停止表面贴靠,阻止沿第二方向继续相对旋转。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饮料容器,其特征在于内部锁定凸缘具有一个卡持区域,其半径小于内部锁定凸缘的其他区域,该卡持区域与内部锁定凸缘的停止表面邻接。外部锁定凹槽具有一个停止区域,此处停止区域的顶边半径大于外部锁定凹槽在其他区域的顶边半径,该停止区域与外部锁定凹槽的停止表面邻接;且当内部锁定凸缘的停止表面贴靠外部锁定凹槽的停止表面时,卡持区域正好位于停止区域之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保温饮料容器,具有一个壳体和一个被壳体包围的真空保温衬胆。壳体和衬胆之间的密封阻止衬胆内所容纳的饮料的各种泄漏。一个手柄以一种可拆装的方式与容器连接,且只与一个可拆装的紧固件连接。嵌套的饮水杯可拆装地与容器连接及相互连接。饮水杯可通过直接将杯子抽拉开或通过将一个杯子相对另一个旋转来使之相互分离。
文档编号A47J41/02GK1363506SQ01135779
公开日2002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12日
发明者约格·E·莫兰 申请人:亿兆贸易国际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