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电解离子水的洗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669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电解离子水的洗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涤装置,具体地说是指一种通过对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而达到对物品清洗目的洗涤装置或设备,属于清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洗涤装置主要基于通过化学方法达到去除各种污垢的装置或设备;目前,无论是工业洗涤设备,还是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洗涤机器,基本上依赖洗涤剂、洗衣粉等日用化学产品。
洗涤剂、洗衣粉对于环境的污染已是众所熟知的事实;为此,业界不断努力,不断研究传统洗涤的替代技术,希望降低甚至消除对环境的污染。例如超声波洗涤法、臭氧洗涤法、无磷洗涤产品等,这些方法和产品虽然从一定程度上使传统的洗涤设备和产品得到改进,但还是无法克服化学洗涤产品随着污水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的现象,并且对很多污垢的洗涤效果并不理想。
还有技术人员研究出用原子氧替代洗衣粉的洗涤方法,并开发出实现该方法的洗衣机。该方法采用的是电解技术,详见申请号为98120518.6的中国专利。该洗衣机虽然能解决洗衣粉的污染问题,对多数污垢的洗涤效果优于洗衣粉;但在洗涤时,还是要向洗涤水中施加一定的导电盐(或催化剂),这些物质也会随着污水排放到自然环境里。同时,对于油脂炭黑类污垢,洗涤效果依然不理想。
另外,由于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水资源匮乏现象日趋严重。而现在的化学洗涤设备均需要在使用化学洗涤产品后,还要进行反复的漂洗;这样无疑会大量地消耗宝贵的水资源,也会使得洗涤时间过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电解原理的洗涤装置,无须向洗涤水中施加任何洗涤产品,克服现有洗涤技术中的化学洗涤品排放问题,消除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或潜在的污染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电解原理的洗涤装置,克服传统洗涤装置无法对油脂炭黑类污垢彻底洗涤的缺陷,使得洗涤效果更加理想,并且节约水资源和洗涤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该方法的洗涤装置及设备,可广范应用于工业或民用洗衣机、洗碗机具等各种清洁领域的清洁洗涤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电解离子水的洗涤装置,其本体上至少设有用于容置洗涤水,并对被洗涤物进行洗涤的洗涤腔。
该洗涤腔至少设有洗涤水区和电解质区,该洗涤水区和电解质区通过离子膜相互隔离,且在洗涤水区和电解质区内各至少设有一个电极;电解电源的正、负输出端分别与洗涤水区和电解质区内的电极连接。
该洗涤装置还设有洗涤水电解装置,洗涤腔与洗涤水电解装置连接,用于循环交换洗涤水。
该洗涤水电解装置至少设有洗涤水区和电解质区,该洗涤水区和电解质区通过离子膜相互隔离,洗涤腔与洗涤水电解装置的洗涤水区连接,且在洗涤水区和电解质区内各至少设有一个电极;电解电源的正、负输出端分别与洗涤水区和电解质区内的电极连接。
所述的装置还设有用于控制切换电解电源输出极性的换向控制器,该控制器与电解电源的极性控制信号连接。
所述的洗涤腔内还设有搅动装置,用于搅动洗涤水和/或电解质,提高电解的均匀度。
所述的搅动装置至少包括波轮、驱动马达;该波轮装设在洗涤水区和/或电解质区,该驱动马达装设在洗涤腔外部,波轮和驱动马达通过传动轴或传动装置连接。
所述的洗涤腔与洗涤水电解装置的洗涤水区之间通过循环泵和循环管道连接,实现洗涤水的电解循环。
上述的离子膜装设在电解质和洗涤水之间,且只能通过正离子。
上述的电极至少为两个,且洗涤水和电解质中至少各设有一个电极,洗涤水和电解质中的电极相向平行设置,且每升洗涤水对应设置电极的面积为9~100cm2。该电极的材质为金属或金属合金。
上述的所述电极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钌或钛或或镍或铂或石墨。
所述的电解质为无机或有机盐溶液或碱溶液。该无机或有机盐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或醋酸钠溶液或硫酸钠溶液之一或其组合。该碱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钾溶液或氢氧化铝溶液或氢氧化镁溶液之一或其组合。
本实用新型主要有如下的优点1、通过采用电解原理的洗涤装置,无须向洗涤水中施加任何洗涤产品,克服了现有洗涤技术中的化学洗涤品排放问题,消除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或潜在的污染影响。
2、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洗涤装置对油脂炭黑类污垢洗涤不彻底的缺陷,使得洗涤效果更加理想,并且,由于无须漂洗过程,节约了水资源和洗涤时间。
3、本实用新型实施简单,可靠性高,洗涤效果好,可广范应用于工业或民用洗衣机、洗碗机具等各种清洁领域的清洁洗涤设备。
4、本实用新型节省了施加洗涤产品的开销,洗涤成本低。
5、由于电离过程也是氧化-还原过程,本实用新型还兼有消毒的功能。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中电解质溶液区的设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装置中换向控制器一供电状态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装置中换向控制器切换到另一供电状态的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洗涤方法主要是通过换向隔膜电解水实现的,该洗涤方法的一个完整的洗涤过程中,可以含有两个电解过程,每个电解过程需要5-30分钟,一个完整的洗涤过程为10-60分钟,一个洗涤过程最佳的时间为20分钟,具体洗涤步骤如下参见图1,在一个洗涤系统中,洗涤水容器1的内腔为洗涤水区2,放入电解质溶液的区域为电解质溶液区3,在洗涤水区2和电解质溶液区3分别安装电极4,设在洗涤水区2内的为洗涤水区电极,设在电解质溶液区3内的为电解质溶液区电极;洗涤水区2和电解质溶液区3采用离子膜5隔离,即同时也将电解质溶液与洗涤水溶液隔离;该离子膜5具有让正离子(例如Na+、H+)通过的特性。
当洗涤开始时,换向隔膜电解离子水产生器对上述的两个区内的电极4分别施加正、负电压,对其中的溶液进行电解,进入第一电解过程;此时洗涤水区2内的电极4为负极,电解质溶液区3的电极4为正极。因此,洗涤水区2内的水溶液中有大量的OH-(氢氧根离子)产生和H2气泡的放出,同时大量的正离子(例如Na+、H+)从电解质溶液区3迁入洗涤水区2,这些离子对洗涤物件的洗涤过程为负极区域洗涤。负极区域洗涤主要用于对洗涤物件的油质和灰尘类污垢进行洗涤,此过程可为10分钟左右。
负极区域洗涤过程结束后,还可以将电极4换向,使原来的正极变为负极、原来的负极变为正极,即原负极区域洗涤变为正极区域洗涤,进入第二电解过程。
此时,洗涤水区2的大量的正离子(例如Na+、H+)迁回到电解质溶液区3,洗涤水区2大量的OH-放电,产生大量氧原子(由于该原子态的氧极为不稳定,会迅速与其他氧原子结合,生成化学性能稳定的分子氧)及分子氧,这些物质对洗涤物件的洗涤过程为正极区域洗涤。正极区域洗涤主要用于对人体分泌物、蛋白质和植物色素等类污垢的洗涤,如血渍、汗渍、奶渍、酱油、果汁等。
上述的两个电解过程,也可单一使用,也可以采用多循环使用,可视洗涤对象和具体要求而定。
本洗涤方法主要用于家庭小型洗衣器(盆、桶)家用洗衣机、工业洗衣机、洗碗器、洗碗机等,实现该洗涤方法的换向隔膜电解离子水产生器,可根据不同设备单独设计,使用该方法可开发出一系例的环保洗涤机具和设备。
实施例1参见图1,其为实现本实用新型方法的一具体装置;该装置的机壳A内设有一洗涤水容器1,该洗涤水容器1本体的侧面设有用于容置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质溶液区3,该电解质溶液区3上部开设有排气孔31;该电解质溶液区3与洗涤水容器1内腔通过换向离子膜5隔离;在电解质溶液区3和洗涤水容器1内腔分别设有电极4,分别设置在电解质溶液区3和洗涤水容器1内腔的电极4之间的间距为2~30mm,其形状可设计为环型、方型等;该电极4相互平行。电解电源(图中未示)连接到一换向控制器6。在洗涤水容器1内腔的底部外侧还设有驱动马达7,该驱动马达7通过一传动装置8与装设在洗涤水容器1内腔的波轮10连接。
利用上述的装置对被洗涤物进行洗涤时,首先向洗涤水容器1内腔注入适量的清水,放入被洗涤物,然后通过电解电源和换向控制器6分别向设在电解质溶液区3和洗涤水容器1内腔的电极供电,即对清水和电解质溶液进行电解,同时启动驱动马达7,该驱动马达7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洗涤水容器1内腔的波轮10转动,搅动洗涤水容器1内腔的清水和被洗涤物;洗涤了一段时间后,可通过换向控制器6将电解电源提供的电源极性进行调换,即对清水和电解质溶液进行反向电解。经过预定的时间后,完成洗涤。
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的装置中,电解质溶液区3可以环绕设置在洗涤水容器1上,位于洗涤水容器1内腔和电解质溶液区3的电极4可以环绕平行设置,该电极4的面积可根据洗涤水溶液而定,一般每升水为9~100cm2。电极4的材料可以为钌、钛、不锈钢、镍、铂或石墨等金属或非金属电极板材或网材。电极4上设有防止电解气泡堆积的网孔。
换向离子膜5安装在两块电极4极板之间,该离子膜5将电解质溶液与洗涤水溶液隔离。在电解时,该离子膜5只能让正离子(例如H+、Na+)通过。通常,电解质溶液区3设有排气31。
电解质溶液可选用盐类或碱类电解质溶液;盐类电解质溶液为无极盐或有机盐,例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醋酸钠、硫酸钠;碱类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其中氢氧化钠为首选。
参见图5,换向控制器6设有电源输入端I+、I-、电源输出端O1、O2,换向控制器6的电源输入端I+、I-与电解电解电源输出端连接;换向控制器6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极4连接。
电解电源选用开关电源,电解电源的输入端与电解电源开关连接,输出端与换向控制器6的输入端I+、I-连接,该电源的功率可在5W-1000W之间选择;输出直流电压为1.5V~36V,输出直流电流为1A-200A,大型洗涤设备可用多组电解电源带多组极板工作。
参见图5、图6,换向控制器6本质上为切换开关,它的输入端I+、I-与电解电源P的正、负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O1、O2分别连接到电极4。如图所示,其为该换向控制器的一种输出状态,由切换开关S将电解电源P输出的正、负极分别与不同的电极连接,即电解电源P的正极输出经过输入端I+和开关S连接到输出端O1,并将电解电源P的正极和一电极连接;同时,将并将电解电源P的负极和另一电极连接。当切换电极的极性时,开关S将其输入端I+与输出端O2连接,反之,将其输入端I-与输出端O1连接,这样,将电解电源P的负极和一电极连接;同时,将并将电解电源P的正极和另一电极连接,实现了电极极性的切换。
本实施例的洗涤水容器1的容积和形状可根据洗涤物品的对象、体积或重量来确定,容器的形状可设计为圆筒型、方筒型等;容器安装在该装置的机壳A内,并由该机壳A支撑。
可选用电机为波轮10提供搅拌动力,搅拌执行部件可根据洗涤对象来配制,搅拌执行部的控制电源与搅拌驱动连接。溶液搅动部件安装在洗涤水容器1内底部与传动部件9连接,主要功能是搅动水溶液,形状、大小应根据洗涤物来设计。传动部件用于连接电机和波轮;向波轮传递电机提供的动力。
实施例2参见图2、图3,在实施例2中的装置中,电解质溶液区3可以环绕设置在洗涤水容器1上。并且,该电解质溶液区3可以为连续的一个或不连续的多个。相应的电极4则根据该电解质溶液区3的数量的进行配置;并且,位于洗涤水容器1的内腔和电解质溶液区3的电极可环绕平行设置。另外,还可以分别设置在洗涤水容器1的侧底部区域、中部区域或上部区域,用以适应不同的洗涤水量和液位。与之相配合,电解电源通过换向控制器6的输出,或电解电源本身的输出也设为可以单独开关的多组,用于与相应的电极配合。
实施例3参见图4,其为实现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又一具体装置;该装置的机壳A内设有一洗涤水容器1,该洗涤水容器1的内腔通过循环泵12及循环管路11、13与洗涤水电解装置B连接。
该洗涤水电解装置B内设有洗涤水区2和电解质溶液区3,该洗涤水区2和电解质溶液区3通过离子膜5相互隔离,洗涤水容器1的内腔与设在其外部的洗涤水电解装置B中的洗涤水区2连接,且在洗涤水区2和电解质溶液区3内分别设有一个电极4;电解电源的正、负输出端分别和换向控制器6的输入端连接,该换向控制器6的输出端与洗涤水区2和电解质溶液区3内的电极4连接,用于控制切换电解电源输出极性,实现不同的洗涤程序。在电解质溶液区3设有排气孔31。
所述的洗涤水容器1内还设有搅动装置,用于搅动洗涤水和/或电解质溶液,提高电解的均匀度。该搅动装置至少包括波轮10、驱动马达7;该波轮10装设在洗涤水容器1的内腔,该驱动马达7装设在洗涤水容器1内腔的外部,波轮10和驱动马达7通过传动轴9及传动装置8连接。
分别设置在电解质溶液区3和洗涤水容器1内腔的电极4之间的间距为2~30mm,该电极相互平行。
利用上述的装置对被洗涤物进行洗涤时,首先向洗涤水容器1内腔注入适量的清水,放入被洗涤物,然后通过电解电源和换向控制器6分别向设在洗涤水电解装置B内的电解质溶液区3和洗涤水区2内的电极4供电,即对清水和电解质溶液进行电解,同时启动驱动马达7,该驱动马达7通过传动装置8带动洗涤水容器1内腔的波轮10转动,搅动洗涤水容器1内腔的清水和被洗涤物;洗涤了一段时间后,可通过换向控制器6将电解电源提供的电源极性进行调换,即对清水和电解质溶液进行反向电解。经过预定的时间后,完成洗涤。循环泵12通过循环管路11将洗涤水电解装置B的洗涤水区2内经过电解的洗涤水不断输送到洗涤水容器1的内腔,该洗涤水容器1内腔的洗涤水还可以通过循环管路11返回到洗涤水区2内,形成洗涤水循环。
在本实施例的装置中,位于洗涤水区2和电解质溶液区3内部的电极4相互平行设置,该电极4的面积可根据洗涤水溶液而定,一般每升水为9~100cm2。电极4的材料可以为钌、钛、不锈钢、镍、铂或石墨等金属或非金属电极板材或网材。电极4上设有防止电解气泡堆积的网孔。
换向离子膜5安装在两块电极4极板之间,该离子膜5将电解质溶液与洗涤水溶液隔离。在电解时,该离子膜5只能让正离子(例如H+、Na+)通过。
通常,电解质溶液区3设有排气口31。
电解质溶液可选用盐类或碱类电解质溶液;盐类电解质溶液为无极盐或有机盐,例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醋酸钠、硫酸钠;碱类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其中氢氧化钠为首选,电解质溶液装入溶液补充容器内。
电解电源选用开关电源,电解电源的输入端与电解电源开关连接,输出端与控制换向器6的输入端连接,该电源的功率可在5W-1000W之间选择;输出直流电压为1.5V~36V,输出直流电流为1A-200A,大型洗涤设备可用多组电解电源带多组极板工作。
本实施例的洗涤水容器1的容积和形状可根据洗涤物品的对象、体积或重量来确定,容器的形状可设计为圆筒型、方筒型等;容器安装在该装置的机壳A内,并由该机壳A支撑。
可选用电机为波轮10提供搅拌动力,搅拌执行部件可根据洗涤对象来配制,搅拌执行部件的控制电源与搅拌驱动连接。溶液搅动部件安装在洗涤水容器1内底部与传动部件连接,主要功能是搅动水溶液。其形状、大小应根据洗涤物来设计。传动部件8用于连接电机7和波轮10;向波轮传递电机提供的动力。
实施例4参见图7,本发明装置的一实施例中,洗涤水电解装置B设有一个以上的洗涤水区2,在洗涤水区2之间为电解质溶液区3,各洗涤水区2与其相邻的电解质溶液区3之间通过换向离子膜5隔离,洗涤水容器1通过设置在洗涤水容器1的底部的洗涤水交换管14、14-1与该洗涤水电解装置B的洗涤水区2连通,且上述的各洗涤水区2通过连接管15连接互通,电解质溶液区3还设有排气管,用于将电解时产生的气体排放到外部。在隔离洗涤水区2和电解质溶液区3的换向离子膜5的两侧各装设有电极4,该电极4与换向控制器6连接。
该洗涤水容器1内还设有搅动装置,用于搅动洗涤水和/或电解质溶液,提高电解的均匀度。该搅动装置至少包括波轮10、驱动马达7;该波轮10装设在洗涤水容器1的内腔,该驱动马达7装设在洗涤水容器1内腔的外部,波轮10和驱动马达7通过传动轴9及传动装置8连接。
分别设置在电解质溶液区3和洗涤水区2内的电极4之间的间距为2~30mm,该电极4相互平行。
利用上述的装置对被洗涤物进行洗涤时,首先向洗涤水容器1内腔注入适量的清水,放入被洗涤物,然后通过电解电源和换向控制器6分别向设在洗涤水电解装置B内的电解质溶液区3和洗涤水区2内的电极4供电,即对清水和电解质溶液进行电解,同时启动驱动马达7,该驱动马达7通过传动装置8带动洗涤水容器1内腔的波轮10转动,搅动洗涤水容器1内腔的清水和被洗涤物;洗涤了一段时间后,可通过换向控制器6将电解电源提供的电源极性进行调换,即对清水和电解质溶液进行反向电解。经过预定的时间后,完成洗涤。洗涤水交换管14、14-1与该洗涤水电解装置B的洗涤水区2连通,且上述的各洗涤水区2通过连接管15连接互通,电解质溶液区3还设有排气管,该洗涤水容器1内腔的洗涤水还可以通过循环管路14、14-1形成洗涤水循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利用换向隔膜电解水的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本体上至少设有用于容置电解洗涤水,并对被洗涤物进行洗涤的洗涤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换向隔膜电解水的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洗涤腔至少设有洗涤水区和电解质溶液区,该洗涤水区和电解质溶液区通过离子膜相互隔离,且在洗涤水区和电解质溶液区内各至少设有一个电极;电解电源的正、负输出端分别与洗涤水区和电解质溶液区内的电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换向隔膜电解水的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洗涤装置还设有洗涤水电解装置,洗涤腔与洗涤水电解装置做循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换向隔膜电解水的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洗涤水电解装置至少设有洗涤水区和电解质溶液区,该洗涤水区和电解质溶液区通过离子膜相互隔离,洗涤腔与洗涤水电解装置的洗涤水区连接,且在洗涤水区和电解质溶液区内各至少设有一个电极;电解电源的正、负输出端分别与洗涤水区和电解质溶液区内的电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利用换向隔膜电解水的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还设有用于控制切换电解电源输出极性的换向控制器,该换向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到电解电源的输出端,其输出端分别与位于洗涤水区和电解质溶液区的电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利用换向隔膜电解水的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质溶液区设有排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利用换向隔膜电解水的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洗涤腔内还设有用于搅动洗涤水和/或电解质溶液,提高电解均匀度的搅动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换向隔膜电解水的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动装置至少包括波轮、驱动马达;该波轮装设在洗涤水区和/或电解质溶液区,该驱动马达装设在洗涤腔外部,波轮和驱动马达通过传动轴或传动装置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利用换向隔膜电解水的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洗涤水电解装置设在洗涤腔的外部,洗涤腔与洗涤水电解装置的洗涤水区之间通过循环泵和循环管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换向隔膜电解水的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电解质溶液区连续或断续地设置在洗涤水区的外侧或内侧,或单独设置在洗涤水区的外侧或内侧。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利用换向隔膜电解水的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洗涤水区内和与之对应的电解质溶液区内的电极相互平行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换向隔膜电解水的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洗涤水区内和与之对应的电解质溶液区内的电极设在洗涤水区内和与之对应的电解质溶液区内的底部或中部或上部,或兼设在底部和中部或底部和上部或底部和中部和上部。
13.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利用换向隔膜电解水的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子膜装设在电解质溶液和洗涤水之间,且只能通过正离子。
14.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利用换向隔膜电解水的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至少为两个,且洗涤水区和电解质溶液区中至少各设有一个电极,且每升洗涤水对应设置电极的面积为9~100cm2。
1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利用换向隔膜电解水的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上设有防止电解气泡堆积的网孔。
1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利用换向隔膜电解水的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的材质为金属或金属合金。
17.根据权利要求1 6所述的利用换向隔膜电解水的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钌或钛或或镍或铂。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利用换向隔膜电解水的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的材质为石墨。
19.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利用换向隔膜电解水的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质溶液为无机或有机盐溶液或碱溶液。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利用换向隔膜电解水的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或有机盐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或醋酸钠溶液或硫酸钠溶液之一或其组合。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利用换向隔膜电解水的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钾溶液或氢氧化铝溶液或氢氧化镁溶液之一或其组合。
专利摘要一种利用电解离子水的洗涤装置,该装置在洗涤过程中对洗涤水进行电解,即利用离子膜将洗涤水与电解质隔离,并向洗涤水和电解质中的电极施加电压,将洗涤水电解;该洗涤装置设有洗涤腔和电解质容置腔,洗涤腔和电解质容置腔通过离子膜相互隔离,洗涤腔和电解质容置腔内各设有电极;电解电源的正、负输出端分别与洗涤腔和电解质容置腔内的电极连接。本实用新型消除了现有洗涤技术中的化学洗涤品排放的问题,避免了污染或潜在的污染,洗涤效果更理想,节约了水资源和洗涤时间。本实用新型简单,可靠性高,可广范应用于工业或民用洗衣机、洗碗机具等清洁洗涤设备;洗涤成本低,还兼有消毒的效果。
文档编号B08B3/10GK2568323SQ0225294
公开日2003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30日
发明者原所良 申请人:原所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