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风式吸尘器集尘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77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旋风式吸尘器集尘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旋风式吸尘器集尘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吸尘器,如竖直式、筒形、卧式吸尘器等, 一般地具有一抽吸机构,又抽 吸头和抽吸管组成,该抽吸机构可将带污染物的空气引入吸尘器本体。吸尘器本体一 般具有一集尘室、集尘室内可拆卸地设置有过滤器或从空气中分离污染物并能收集污 染物地集尘装置,还具有一风机机构,用于产生风力,使吸尘器内部形成负压,空气 依次经过抽吸机构、过滤器或集尘装置、风机机构后排放到外界,而污染物收集于过 滤器或集尘装置内,待清理。
而旋风式吸尘器现在比较普遍,其主要结构特点是在吸尘器本体内设置一个旋风 式集尘装置,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将带有污染物的空气吸入旋风集尘装置内,在 高速旋转的作用下,比较重的污染物如尘土等由于受离心力的作用向外侧移动,最终 进入污染物的收集装置中。
具体可参考中国发明专利ZL00132632.5,公开了一种《具有旋风式集尘装置的 吸尘器》(公告号CN1107482C),该专利包括一吸尘器本体,吸尘器本体包括一集尘 室, 一旋风式集尘装置在集尘室中,包括一圆柱形旋流器本体,其具有一开放顶部, 一封闭底部和一污染物出口 ,该装置还包括一盖住旋流器本体底部和部分外表面的污 染物容器, 一铰接到污染物容器上的底座元件,及一盖住旋流器本体顶部的盖。该盖 有一空气入口通道、 一空气出口通道、及一污染物分离格栅,该格栅从空气出口通道 向下延伸进旋流器本体中并具有多个细孔。
类似的还可参考中国发明专利ZL00132631.7,公开了一种《用于吸尘器的旋风 式集尘装置》(公告号CN1124815C),该专利包括一具有开放的上端、下端及一污染 物出口的圆柱形旋流器本体,污染物出口邻近下端。 一污染物容器具有上端和下端并 环绕旋流器本体。 一底座元件与旋流器本体和污染物容器的下端相联并将其封闭;一 盖可与旋流器本体和污染物容器的上端相联,其包括一空气入口、 一空气出口和一有 多个细孔的污染物分离格栅。该装置还包括一在旋流器本体与污染物容器之间的隔 板,其限制污染物在污染物容器中的运动。
上述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采取的是单级旋风分离结构,所以分离效果及分离效率 不是很高有待改进和提高。
近来又有二级或多级旋风结构方式的吸尘器面市,参考中国发明专利
ZL0081卯66.6,公开了一种《多级旋风真空吸尘器》(公告号CN1284500C),该结构
包括有二个旋风体和二个污染物集尘装置,使得集尘效果大为提高。又参考中国发明 专利ZL200410049368.3,公开了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及具有所述装置的真空吸尘 器》(公告号CN1299628C),旋风分离装置包括从含有灰尘的空气中分离灰尘的第 一旋风器;多个第二旋风器,所述多个第二旋风器通过离心力从含有灰尘的空气中第 二次分离灰尘而从含有灰尘的空气中分离细小微粒灰尘;以及入口-出口盖,所述入口-出口盖设置在第一旋风器和第二旋风器的上部上,用于在第一旋风器和第二旋风器之 间流体连通。通过第二旋风器清洁的净化空气通过入口-出口盖释放。因为多个旋风器 具有紧凑结构分离灰尘,吸力恶化得以防止,灰尘收集效率得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另外提供一种旋风式 吸尘器集尘箱,通过对空气二次旋风式净化,分级处理空气内污染物,使得吸尘器吸 尘效果大为提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旋风式吸尘器集尘箱,包 括用于收集污染物的集尘本体、底盖及设于集尘本体顶部的盖板,集尘本体具有斜向 切入的进风口,底盖设于集尘本体底部并可启闭,盖板具有清洁空气的出风口,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集成本体还具有
一内部可形成上升离心气流的低旋风区,位于集尘本体底部;
一用于收集因螺旋上升的离心力作用从低旋风区甩出的粗颗粒污染物的第一集尘
室,该第一集尘室顶部与低旋风区顶部连通;
一高旋风区,位于集尘本体顶部,与低旋风区的出风口连通,以及 一用于收集从高旋风区沉降下来细颗粒污染物的第二集尘室,该第二集尘室位于
高旋风区底部,
底盖封闭式连接于集尘本体底部而形成上述的第一集尘室及第二集尘室的底面; 而盖板与上述集尘本体之间形成上述的高旋风区。
所述的低旋风区顶部出口还设有用于分离污染物的格栅,其具有多个缝隙供空气 通过。还可以用其他结构代替格栅起分离粗颗粒污染物的作用。
所述的第二集尘室通过设于其顶部的沉降筒与高旋风区连通,该沉降筒具有切向 的进风缺口。所述沉降筒具凸起于高旋风区底面用于挡风的档片部及伸入第二集尘室 部分的锥形部,档片部中间则具有切向的进风缺口。所述盖板上的出风口正对所述的 沉降筒设置,并且盖板内壁具有伸入沉降筒呈中空的延伸部,而延伸部与盖板出风口 相通。所述的沉降筒为至少两个且并行排列布置于高旋风区底面,对应地,所述盖板 上的出风口并行排列布置于盖板端面上。细颗粒污染物集尘效果更加优越。
所述盖板出风口还设置有一过滤棉,过滤棉顶部设置有过滤棉盖板,该过滤棉盖
板具有出风通道。过滤棉再次过滤污染物,空气更加干净,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现
有技术中的过滤材料的部件代替过滤棉。
所述的底盖一端枢接于集尘本体底部,而另一端通过一压簧扳扣可脱卸式连接于
集尘本体底部。便于集尘本体取出大量的污染物。
所述的低旋风区周壁为便于形成旋风的圆筒状。便于旋风运动。
所述的集成本体还具有一连接于进风口与低旋风区之间的进风通道,其位于集尘 本体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低旋风区和高旋风区及第一集尘器和 第二集尘器的协同配合,使带污染物的空气分二次旋风,同时分级处理掉污染物,对 细小微米级的灰尘具有良好的收集效果,有效减小气流压降,整机工作效率及集尘效 率大大提高,吸入功率损失小,多次吸灰后仍可保持高效率大流量状态;集尘本体内 部设计紧凑合理,简单实用。


图l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分解组装图。
图3为集尘箱分解组装图。
图4为集尘箱俯视图。
图5为集成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旋风式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8、抽吸机构及
旋风式吸尘器集尘箱100,集尘箱100用于通过离心力将污染物分二级从空气中分离出 来,集尘箱100顶部设有前端盖5,前端盖5设有吸风口51与集尘箱100相通,吸尘器本 体8后端部83具有电机和风扇组成的风力驱动机构(图中无显示),前端部具有容置集尘 箱100的容置槽81,并且该容置槽边侧设有风力驱动机构的通风网板82,抽吸机构(图 中无显示)通过一进风管件6通过前盖5上设有的吸风口51与集尘箱100相通,用于将外 界待清洁的空气及污染物引入集尘箱IOO。
其中,旋风式吸尘器集尘箱100包括集尘本体3、可启闭的底盖4、盖板2、过滤棉 10及过滤棉盖板9。
集尘本体3又具有斜向切入的进风口32、低旋风区38、进风通道33、格栅35、第一 集尘室34、高旋风区39、盖板2及第二集尘室36。进风口32斜向切入集尘本体3,用于 供含有污染物和空气进入集尘本体3;低旋风区38位于集尘本体3底部,低旋风区38周 壁为便于形成旋风的圆筒状,其内部可形成上升离心气流;进风通道33连接于进风口 32与低旋风区38之间,并切向接入低旋风区38;格栅35设于低旋风区38顶部出口,并 伸入低旋风区38,且具有多个缝隙供空气通过,并呈锥形状设置,格栅35用于分离污 染物;第一集尘室34顶部靠近格栅35并与低旋风区38顶部连通,其用于收集因螺旋上 升的离心力作用甩出的粗颗粒污染物的第一集尘室34;高旋风区39位于集尘本体3顶 部,与格栅35的出风口连通;第二集尘室36位于高旋风区39底部,并通过设于其顶部 沉降筒31与高旋风区连通,第二集尘室36用于收集从高旋风区39沉降下来细颗粒污染 物,沉降筒31具凸起于高旋风区39底面用于挡风的档片部311及伸入第二集尘室36部分 的锥形部312,该档片部311中间设有切向进风缺口313。集成本体3外壁还设有提手 37。
底盖4封闭式连接于集尘本体3底部,而形成的第一集尘室34及第二集尘室36的底 面,底盖4一端枢接于集尘本体3底部,而另一端通过一压簧扳扣7可脱卸式连接于集尘 本体3底部。
盖板2设于于集尘本体3顶部,盖板2与集尘本体3之间形成高旋风区39,盖板2具有 清洁空气的出风口22。盖板2上的出风口22正对沉降筒31设置,并且盖板2内壁具有伸 入沉降筒31呈中空的延伸部23,而延伸部23与盖板出风口22相通,延伸部23内壁纵向 还设置有挡风部231。
过滤棉10设置于盖板出风口22,而过滤棉盖板9设于过滤棉10顶部,过滤棉盖板9 具有出风通道。
进一步,沉降筒31为多个且并行排列布置于高旋风区39底面,对应地,盖板上多 个出风口22并行排列布置于盖板2端面上。盖板2具有螺孔24,与集尘本体3通过螺接配合。
工作原理带有污染物的空气通过抽吸机构引入集尘箱进风口内,沿着集尘本体 底部进风通道切向进入圆筒状的低旋风区,因向上离心力地作用受格栅的阻挡使粗颗 粒污染物甩到与低旋风区顶部连通地第一集尘室,同时带有少量污染物的空气通过格 栅进入高旋风区,细小的污染物通过旋风式离心力作用从沉降筒档片部缺口进入到沉 降筒锥形部,最后把细小地污染物收集于第二集尘室里,而千净的空气从延伸部及盖 板出风口排出,再经过滤棉的进一步净化进入风力驱动机构内。
权利要求1、一种旋风式吸尘器集尘箱,包括用于收集污染物的集尘本体(3)、底盖(4)及设于集尘本体(3)顶部的盖板(2),集尘本体(3)具有斜向切入的进风口(32),底盖(4)设于集尘本体(3)底部并可启闭,盖板(2)具有清洁空气的出风口(2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成本体(3)还具有一内部可形成上升离心气流的低旋风区(38),位于集尘本体(3)底部;一用于收集因螺旋上升的离心力作用从低旋风区甩出的粗颗粒污染物的第一集尘室(34),该第一集尘室(34)顶部与低旋风区(38)顶部连通;一高旋风区(39),位于集尘本体(3)顶部,与低旋风区(38)的出风口连通,以及一用于收集从高旋风区(39)沉降下来细颗粒污染物的第二集尘室(36),该第二集尘室(36)位于高旋风区(39)底部,底盖(4)封闭式连接于集尘本体(3)底部而形成上述的第一集尘室(34)及第二集尘室(36)的底面;而盖板(2)与上述集尘本体(3)之间形成上述的高旋风区(39)。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旋风式吸尘器集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旋风区(38) 顶部出口还设有用于分离污染物的格栅(35),其具有多个缝隙供空气通过。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旋风式吸尘器集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集尘室( 36)通过设于其顶部的沉降筒(31)与高旋风区连通,该沉降筒(3l)具有切向的进风缺口( 313)。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风式吸尘器集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筒(31)具凸 起于高旋风区(39)底面用于挡风的档片部(311)及伸入第二集尘室(36)部分的锥形部( 312),档片部(311)中间则具有切向的进风缺口(313)。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风式吸尘器集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上的出风 口(22)正对所述的沉降筒(31)设置,并且盖板(2)内壁具有伸入沉降筒(31)呈中空的延伸 部(23),而延伸部(23)与盖板出风口(22)相通。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风式吸尘器集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降筒(31)为 至少两个且并行排列布置于高旋风区(39)底面,对应地,所述盖板上的出风口(22)并行 排列布置于盖板(2)端面上。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旋风式吸尘器集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出风口(22) 还设置有一过滤棉(IO),过滤棉(10)顶部设置有过滤棉盖板(9),该过滤棉盖板(9)具有出 风通道。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旋风式吸尘器集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盖(2)—端枢 接于集尘本体(3)底部,而另一端通过一压簧扳扣(7)可脱卸式连接于集尘本体(3)底部。
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旋风式吸尘器集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旋风区(38)周壁为便于形成旋风的圆筒状。
10、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旋风式吸尘器集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成本体(3) 还具有一连接于进风口(32)与低旋风区(38)之间的进风通道(33),其位于集尘本体(3)底部。
专利摘要一种旋风式吸尘器集尘箱,包括集尘本体(3)、底盖(4)及盖板(2),底盖(4)设于集尘本体(3)底部并可启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成本体(3)还具有低旋风区(38)、第一集尘室(34)、高旋风区(39)及第二集尘室(36),底盖(4)封闭式连接于集尘本体(3)底部而形成上述的第一集尘室(34)及第二集尘室(36)的底面;而盖板(2)与上述集尘本体(3)之间形成上述的高旋风区(3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低旋风区和高旋风区及第一集尘器和第二集尘器的协同配合,使带污染物的空气分二次旋风,同时分级处理掉污染物,对细小微米级的灰尘具有良好的收集效果。
文档编号A47L9/10GK201067380SQ20072011140
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9日
发明者沈锦焕 申请人:沈锦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