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腔室内的自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653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腔室内的自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洗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腔室内的自动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水质进行检测时,放置在水中的水质检测腔室,在长时间的使用后,腔室内会残留杂质或微生物,对下一次的检测结果会产生影响,必须将腔室内进行清洗,现有的均采用人工对其进行清洗,其费时费力且清洗效果又不好。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省时省力且清洗效果好的腔室内的自动清洗装置。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腔室内的自动清洗装置,包括筒体以及筒体上端的上端盖、下端的下端盖,筒体内具有横置隔板,横置隔板将筒体分为设有清洗装置的上腔体、具有试验腔室的下腔体, 所述上腔体内的清洗装置包括设置在上腔体内的蜗杆,以及驱动蜗杆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筒体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位于上腔体内,其输出轴上固定设有与上述蜗杆相配合的蜗轮,蜗杆的上端穿过上端盖,蜗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光滑杆,光滑杆下端穿过横置隔板置于下腔体内,光滑杆的下端固定设有清洗头。所述清洗头与试验腔室的内壁紧密配合。所述光滑杆与其穿过的横置隔板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驱动电机为正反转电机。采用了上述的方案,驱动电机带动其输出轴上的蜗轮转动,蜗轮再带动蜗杆的转动实现蜗杆的上下运动,因而光滑杆下端的清洗头便会对腔室内壁进行清洗,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对腔室进行清洗,省时省力且清洗彻底。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筒体,2为上端盖,3为下端盖,4为横置隔板,5为上腔体,6为下腔体,7 为蜗杆,8为驱动电机,9为蜗轮,10为光滑杆,11为清洗头,12为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腔室内的自动清洗装置,包括筒体1以及筒体1上端的上端盖2、 下端的下端盖3,筒体内具有横置隔板4,横置隔板将筒体分为设有清洗装置的上腔体5、具有试验腔室的下腔体6,上腔体内的清洗装置包括设置在上腔体内的蜗杆7,以及驱动蜗杆的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筒体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位于上腔体内,其输出轴上
3固定设有与上述蜗杆相配合的蜗轮9,蜗杆的上端穿过上端盖,蜗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光滑杆10,光滑杆10下端穿过横置隔板置于下腔体内,光滑杆的下端固定设有清洗头11。清洗头与下腔体的内壁紧密配合。光滑杆与其穿过的横置隔板之间设有密封件。驱动电机为正反转电机。
权利要求1.一种腔室内的自动清洗装置,包括筒体以及筒体上端的上端盖、下端的下端盖,筒体内具有横置隔板,横置隔板将筒体分为设有清洗装置的上腔体、具有试验腔室的下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体内的清洗装置包括设置在上腔体内的蜗杆,以及驱动蜗杆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筒体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位于上腔体内,其输出轴上固定设有与上述蜗杆相配合的蜗轮,蜗杆的上端穿过上端盖,蜗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光滑杆,光滑杆下端穿过横置隔板置于下腔体内,光滑杆的下端固定设有清洗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室内的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头与试验腔室的内壁紧密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室内的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滑杆与其穿过的横置隔板之间设有密封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室内的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为正反转电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腔室内的自动清洗装置,包括筒体以及筒体上端的上端盖、下端的下端盖,筒体内具有横置隔板,横置隔板将筒体分为设有清洗装置的上腔体、具有试验腔室的下腔体,所述上腔体内的清洗装置包括设置在上腔体内的蜗杆,以及驱动蜗杆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筒体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位于上腔体内,其输出轴上固定设有与上述蜗杆相配合的蜗轮,蜗杆的上端穿过上端盖,蜗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光滑杆,光滑杆下端穿过横置隔板置于下腔体内,光滑杆的下端固定设有清洗头。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对腔室进行清洗,省时省力且清洗彻底。
文档编号B08B9/087GK201978920SQ20102064470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7日
发明者林云飞 申请人:林云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