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可调的旋转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740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阻尼可调的旋转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座便器盖板铰链上的液压阻尼旋转缓冲器,特别是一种阻尼可调的旋转缓冲器。
背景技术
现有液压阻尼旋转缓冲器基本由轴套、转轴和单向过油拨片等密封装配而成,通过转轴挠动轴套中的阻尼油流动,过油拨片打开过油通道使得阻尼油向一个方向快速流动,阻尼油对转轴无液压阻力,转轴可快速转动,而当转轴反向转动,过油拨片摆动一角度封闭过油间隙使阻尼油流动缓慢,阻尼油产生液压阻力作用于转轴,使转轴缓慢转动;因此调节阻尼油在轴套中产生液压阻力的大小(过油速度快、液压阻力小、阻尼小),即可调节转轴阻尼转动时的转速。现有的回转式液压阻尼器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1785645A所公开的一种旋转缓冲器,其筒身I中部用于支撑轴芯2末端的隔板8上设置两个或是四个供阻尼油流动的对流孔9,并在筒身I另一端内部设有与对流孔9连通的储流管道10,在储流管道10内插有可移动储流管道10通道大小的调节件11,通过调节件11控制储流管道10通道大小,调节阻尼油经过对流孔9、储流管道10的流速,以达到控制轴芯2的转动速度;上述旋转缓冲器阻尼油调节的零部件多、结构复杂,组装效率较低,隔板8及复杂的调节件的设置增加了筒身I的长度,不利于阻尼器的体积的小型化发展。无隔板的缓冲器有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664575Y)公开的马桶盖的慢落阻尼组件,油芯I末端与固定于储油箱10的固定螺丝6连接,固定螺丝6中间的轴孔与油芯I末端转动支撑配合,在使用过程中,油芯I可能带动固定螺丝6旋松、导致油芯I与固定螺丝 6端面产生较大的间隙,导致阻尼油的液压不稳定而使油芯I的转速不稳,影响该阻尼组件的使用功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阻尼可调的旋转缓冲器。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阻尼可调的旋转缓冲器,含一可填充阻尼油的轴套、一与轴套密封转动配合并可扰动阻尼油流动的转轴,转轴的两旋翼板上各套有一单向过油阀片与轴套内腔壁滑动配合,轴套内腔壁上设有两个与转轴抵触并限定旋翼板转动幅度的隔油筋, 其特征在于转轴末端设有一支承轴与轴套底部设有的一轴通孔套合,在转轴上各旋翼板的两侧各设有一连通轴套内腔和支承轴的轴端面的调压流道;轴通孔中螺纹连接一调节螺丝,螺丝末端设有可与上述轴端面贴触封堵调压流道的台面。本发明所述的调压流道为设置在转轴末端至支承轴轴端面的轴向沉槽,台面与打开支承轴轴端面分离形成间隙使各轴向沉槽连通,通过调节台面和支承轴轴端面间隙的大小,调节转轴在阻尼工作时各旋翼板两侧面上的过油速度,即可调节阻尼油对旋翼板的液压阻力大小,调节改变转轴的转速。
本发明所述轴套内腔的底面与旋翼板的轴向下端面贴触滑动配合。本发明所述轴套内腔底面上、两隔油筋旁边对称设有一对使旋翼板及过油阀片的轴向下端面形成间隙的卸油槽,转轴的旋翼板滑过卸油槽时,旋翼板两面之间的阻尼油可快速通过,阻尼油对旋翼板无液压阻力,使盖板在上翻过程中无阻尼而非常轻便。本发明在转轴的顶部上设有一与轴套内腔开口套接转动配合的转环,所述的旋翼板的顶端与转环内环面连接,内环面与隔油筋的顶部滑动配合,所述的旋翼板径向上设有一用于安装过油阀片的阀槽,过油阀片与阀槽摆动配合,过油阀片上至少设有一过油孔,过油阀片一面至少设有两个把阀槽的槽壁与过油孔间隔开的凸筋,过油阀片的另一面在转轴阻尼转动时摆动并与阀槽的槽壁贴触封闭过油孔。本发明所述的内环面上设有一对在转轴非阻尼转动时打开隔油筋两侧油路的通流槽。在盖板上翻的后半程和盖板下翻的前半程,隔油筋的顶部滑过通流槽时,整个轴套内腔中的阻尼油可通过通流槽流通,隔油筋对阻尼油无液压阻尼力,使盖板上翻的后半程和盖板下翻的前半程快速而轻便。本发明所述的轴套内腔开口还焊接有一压盖,压盖与转环之间还套有垫环和密封环。本发明所述的调节螺丝上设有一环槽,环槽中套设一使调节螺丝和轴套底部轴通孔形成密封的O型密封圈。还可以是本发明所述的调压流道为设置在转轴末端径面至支承轴轴端面的L形孔。还可以是本发明所述的调压流道为设置在转轴末端径面至支承轴轴端面的斜向直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节螺丝打开调压流道,并控制支承轴的轴端面与螺丝的台面间隙大小,调节调压流道的过油速度,改变旋翼板两面之间的阻尼油的液压差,调节阻尼油对旋翼板的液压阻尼力的大小,控制转轴的转动速度,本发明的结构简单、阻尼调节便捷、功能稳定可靠。


图I为实施例一本发明的立体组装结构分解示意图一。图2为实施例一本发明的立体组装结构分解示意图二。图3为实施例一本发明轴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一本发明转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一本发明转轴的主视图。图6为实施例一本发明转轴的俯视图。图7为图6的A-A剖视图。图8为实施例一本发明的轴套与调节螺丝连接的结构剖视图。图9为实施例一本发明的结构剖视图。图10为实施例一本发明转轴全程正转无阻尼工作的结构剖视图。图11为实施例一本发明转轴回转后半程阻尼工作的结构剖视图。图12为实施例一本发明无阻尼调节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
图13为实施例一本发明阻尼调节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图14为实施例二本发明阻尼调节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图15为实施例三本发明阻尼调节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图中附图标识10.转轴;11.转环;111.内环面;112.通流槽;12.旋翼板;121. 下端面;13.阀槽;14.支承轴;141.轴端面;15.调压流道;20.轴套;20. O轴套内腔; 21.内腔开口 ;22.轴通孔;23.内腔底面;24.隔油筋;25.卸油槽;
30.过油阀片;31.过油孔;32.凸筋;40.调节螺丝;41.环槽;42. O型密封圈;43.台面;50.压盖;51.垫环;52.密封环。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调压流道为沉槽)。如图I、图2和图9所示的一种阻尼可调的旋转缓冲器,其主要由转轴10、轴套20、 单向过油阀片30、调节螺丝40和压盖50组成;如图3 图9所示,本发明的轴套20的轴套内腔20. O具有一可插入转轴10的内腔开口 21和一用于支撑转轴10末端转动的轴通孔 22,轴套内腔20. O与轴通孔22之间形成内腔底面23,两隔油筋24中心对称设置在轴套内腔20. O的腔壁上,隔油筋24径向面与轴通孔22相平,隔油筋24从内腔开口 21至延伸到内腔底面23固定,隔油筋24与内腔开口 21平齐,轴套20内腔底面23上、两隔油筋24旁边对称设有一对卸油槽25 ;本发明的转轴10的顶部上设有一与轴套20内腔开口 21套接转动配合的转环11,转轴10上旋翼板12的顶端与转环11的内环面111连接,旋翼板12的下端面121可与内腔底面23滑动配合,内环面111可与隔油筋24的顶部滑动配合,内环面111上设有一对在转轴20非阻尼转动时打开隔油筋24两侧油路的通流槽112,旋翼板 12径向上设有一用于安装单向过油阀片30的阀槽13,过油阀片30与阀槽13摆动配合,过油阀片30上间隔设有两个过油孔31,过油阀片30 —面设有四个把阀槽13的槽壁与过油孔31间隔开的凸筋32,过油阀片30的另一面在转轴10阻尼转动时摆动并与阀槽13的槽壁贴触封闭过油孔31 ;转轴10末端设有一支承轴14可与轴套20底部的轴通孔22套合并转动配合;在转轴20末端至支承轴14的轴端面141设置一轴向沉槽15作为调压流道;如图8和图9所示,本发明轴通孔22中螺纹连接一调节螺丝40,调节螺丝40末端设有可与轴端面141贴触封堵沉槽15的台面43,调节螺丝40上还设有一环槽41,环槽41中套设一使调节螺丝40和轴套20底部轴通孔22形成密封的O型密封圈42。如图I、图2和图9 所示,把单向过油阀片30套于转轴10旋翼板12上的阀槽13中,然后整体套入轴套20的轴套内腔20. O中,阀片30边沿与轴套内腔20. O的腔壁周向贴触滑动配合,旋翼板12的下端面与轴套20的内腔底面23贴触滑动配合,各旋翼板12位于两个隔油筋24之间,转轴10 上转环11与内腔开口 21转动配合,并且隔油筋24顶部与转轴10上转环11的内环面111 贴触滑动配合,隔油筋24径向与转轴20的径面贴触滑动配合,因此两个隔油筋24把轴套分隔成两个可储存阻尼油的油腔,转轴10末端的支承轴14与轴套20底部的轴通孔22套合并转动配合,调节螺丝40旋入轴通孔22使其上的台面43密封住支承轴14的轴端面141 封堵住沉槽15,使被隔油筋24分隔成的两个阻尼油的油腔无法连通;然后把垫环51套于转环11外环面,再把密封环套于垫环51上密封住转环11与轴套内腔开口 21,然后把压盖50压入内腔开口 21并采用波峰融焊焊接固定,完成本发明的装配。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的具体实施动作。如图12所示,通过拧动调节螺丝40使其台面43封堵住轴端面141沉槽15,使得被隔油筋24分隔成的两个阻尼油的油腔无法连通,即阻尼油被限定在该油腔中,把马桶盖板(图中未画出)连接在转轴10上,如图10及图3、图4所示,把盖板上翻过程中,转轴10上的旋翼板12滑过轴套内腔底面23上的卸油槽25时,阻尼油快速从卸油槽25通过,同时旋翼板12挠动阻尼油时、阻尼油流压使旋翼板12阀槽13中的单向过油阀片30摆动,过油阀片30上的阀槽13的槽壁与过油孔31之间被凸筋32隔开形成过油间隙,阻尼油可快速从过油孔31通过,因此在盖板上翻转前半程时,阻尼油对旋翼板12无液压阻力,因此盖板上翻前半程非常轻便,盖板上翻后半程时,隔油筋24滑过转轴10上转环11的内环面111上的通流槽112,使轴套20被隔油筋24分隔成的两个阻尼油的油腔通过通流槽112连通,阻尼油可在整个轴套20的轴套内腔20. O中自由流动,使阻尼油对旋翼板12无液压阻尼力, 因此上述盖板上翻的全过程中,阻尼油对转轴10无液压阻尼力,因此盖板上翻全程十分轻快便捷。如图11及图3、图4所示,把盖板下翻前半程中,隔油筋24反向滑过转轴10上转环11的内环面111上的通流槽112,使轴套20被隔油筋24分隔成的两个阻尼油的油腔通过通流槽112连通,阻尼油可在整个轴套20的轴套内腔20. O中自由流动,使阻尼油对旋翼板12无液压阻尼力,因此上述盖板下翻的前半程中,阻尼油对转轴10无液压阻尼力,转轴 10可快速转动,盖板可快速下翻转,阻尼油产生流动压使旋翼板12阀槽13中的单向过油阀片30反向摆动,单向过油阀片30另一面与阀槽13的槽壁相贴触关闭过油孔31,当隔油筋 24与通流槽112错开与内环面111贴触瞬间进入盖板翻转的后半程,隔油筋24快速把轴套内腔20. O隔成两个限定住阻尼油的油腔,由于过油孔31关闭,阻尼油仅可从轴套内腔底面23上的卸油槽25中缓慢通过,因此阻尼油对旋翼板12产生液压阻尼力而使转轴10缓慢转动,实现盖板的后半程下翻转的慢落功能,因此盖板下翻转过程是先快后慢。如图11及图3、图4所示,盖板下翻转后半程,由于阻尼油仅可从轴套内腔底面23 上的卸油槽25中缓慢通过,阻尼油对旋翼板12产生液压阻尼力而使转轴10以一定的缓慢转动,若是需要调节转轴10阻尼工作状态的转动速度,需调节阻尼油的对旋翼板12的产生液压阻尼力的大小,如图12和图13所示,反向旋转调节螺丝40使其台面43与转轴10末端支承轴14的轴端面141分离而打开沉槽15,使被隔油筋24分隔成的两个阻尼油的油腔通过沉槽15连通,沉槽15和轴通孔22及调节螺丝40的台面43构成控制阻尼油在轴套内腔 20. O中自由流动速度大小的过流通道,通过旋动调节螺丝40调整其台面43与轴端面141 的间隙大小即可调节控制油腔阻尼油从各沉槽15之间的流速,改变阻尼油对旋翼板12液压阻尼力的大小,调节转轴10的转速,实现盖板阻尼慢落翻转速度可调之目的。实施例二 (调压流道为L形孔)。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调压流道15为设置在转轴20末端径面至支承轴14的轴端面141的L形孔,采用这种方式,可使支承轴14的转动配合更加平滑,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工作原理同实施例一。实施例三(调压流道为斜向直孔)。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调压流道15为设置在转轴20末端径面至支承轴14的轴端面141的斜向直孔,采用这种方式,斜向直孔式的调压流道15更容易加工,并且保证支承轴14的转动配合更加平滑,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工作原理同实施例一。以上的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阻尼可调的旋转缓冲器,含一可填充阻尼油的轴套、一与轴套密封转动配合并可扰动阻尼油流动的转轴,转轴的两旋翼板上各套有一单向过油阀片与轴套内腔壁滑动配合,轴套内腔壁上设有两个与转轴抵触并限定旋翼板转动幅度的隔油筋,其特征在于转轴末端设有一支承轴与轴套底部设有的一轴通孔套合,在转轴上各旋翼板的两侧各设有一连通轴套内腔和支承轴的轴端面的调压流道;轴通孔中螺纹连接一调节螺丝,螺丝末端设有可与上述轴端面贴触封堵调压流道的台面。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阻尼可调的旋转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压流道为设置在转轴末端至支承轴轴端面的轴向沉槽。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阻尼可调的旋转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内腔的底面与旋翼板的轴向下端面贴触滑动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阻尼可调的旋转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内腔底面上、两隔油筋旁边对称设有一对使旋翼板的轴向下端面形成间隙的卸油槽。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阻尼可调的旋转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在转轴的顶部上设有一与轴套内腔开口套接转动配合的转环,所述的旋翼板的顶端与转环内环面连接,内环面与隔油筋的顶部滑动配合,所述的旋翼板径向上设有一用于安装过油阀片的阀槽,过油阀片与阀槽摆动配合,过油阀片上至少设有一过油孔,过油阀片一面至少设有两个把阀槽的槽壁与过油孔间隔开的凸筋,过油阀片的另一面在转轴阻尼转动时摆动并与阀槽的槽壁贴触封闭过油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阻尼可调的旋转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环面上设有一对在转轴非阻尼转动时打开隔油筋两侧油路的通流槽。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阻尼可调的旋转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套内腔开口还焊接有一压盖,压盖与转环之间还套有垫环和密封环。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阻尼可调的旋转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螺丝上设有一环槽,环槽中套设一使调节螺丝和轴套底部轴通孔形成密封的O型密封圈。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阻尼可调的旋转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压流道为设置在转轴末端径面至支承轴轴端面的L形孔。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阻尼可调的旋转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压流道为设置在转轴末端径面至支承轴轴端面的斜向直孔。
全文摘要
一种阻尼可调的旋转缓冲器,含一可填充阻尼油的轴套、一与轴套密封转动配合并可扰动阻尼油流动的转轴,转轴的两旋翼板上各套有一单向过油阀片与轴套内腔壁滑动配合,轴套内腔壁上的两个与转轴抵触并限定旋翼板转动幅度的隔油筋,转轴末端的一支承轴与轴套底部设有的一轴通孔套合,转轴上各旋翼板的两侧各设一连通轴套内腔和支承轴的轴端面的调压流道;轴通孔中螺纹连接一调节螺丝,螺丝末端设有可与轴端面贴触封堵调压流道的台面。调节螺丝打开调压流道,并控制支承轴的轴端面与螺丝的台面间隙大小以调节过油速度,改变旋翼板两面之间的液压差,调节阻尼油对旋翼板的阻尼大小以控制转轴的转速,本发明的结构简单、阻尼调节便捷、功能稳定可靠。
文档编号A47K13/24GK102578952SQ20121007522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1日
发明者陈国斌 申请人:厦门豪帝卫浴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