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具容器的防烫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锅具容器的防烫装置,包括一环圈体及数个支撑元件,该环圈体由金属条环绕圈围而成,其内环圈的内径尺度大于锅具容器开口顶缘部的外径尺度,该数个支撑元件由金属薄片以相互间隔方式分别包覆环圈体后对折相迭置而成,并在对折端的另一末端上设有两相平行间隔的一对夹持部,使其可套置夹固在锅具容器的开口顶缘部上,并同步将环圈体隔空架固在锅具容器的上方,藉该环圈体可隔离人员手部不经意直接碰触到加热的锅具容器,而达成避免导致烫伤的事故发生。
【专利说明】一种锅具容器的防烫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锅具容器的防烫装置,尤指一种家居或餐厅烹饪使用的锅具容器的防烫装置,其是在锅具容器的开口顶缘部上方设置有一环圈体,该环圈体可隔离人员手部不经意直接碰触到加热的锅具容器,进而避免导致烫伤的事故发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外食人口的增加及餐厅业者的推陈出新下,街道上各种中式、日式或韩式等火锅店乃到处林立,且在夏季期间更以大开室内空调冷气来提高消费者上门吃火锅的意愿,致使一年四季都能吃火锅已成为常态,然而,吾人却也经常从新闻媒体报导中得知,有消费者在食用火锅时被加热的锅具容器烫伤手部的事故发生,而餐厅业者遇上此种事故时为求息事宁人,乃对烫伤较轻微者采取免费招待及道歉了事,但对烫伤较严重者还得再赔偿后续的医疗费用,以及招来可能被告的官司诉讼,其加总后的有形金钱损失及无形的商誉受损真不可谓之不大。
[0003]此外,一般家居中主妇烹饪过程中或家庭成员用餐时,不慎或不经意碰触被加热中或加热后的锅具容器而烫伤,亦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遭遇过的不愉快经验,故本发明人特别为此深究其因后发现,一般餐厅人员都会在端上热锅时,以口头方式提醒消费者不要碰触,但其仅是属于消极性的被动预防措施,消费者还是会在不经意或不慎的碰触下发生被烫伤手部的情形,若能配合选用具有防烫功能的锅具容器,才能做到主动性的预防措施而完全避免被烫伤事故的发生,同样地,家居烹饪使用的炒菜锅或蒸煮锅,也应选用具有防烫功能设计的锅具容器,方可完全避免烹饪中或用餐时的不慎碰触,所导致的烫伤事故,因此,本发明人乃积极进行研究并经实际测试后,终能完成本锅具容器的防烫装置。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锅具容器的防烫装置,其能够有效避免烫伤事故的发生。
[000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锅具容器的防烫装置,其能够避免船舶摇晃时所导致锅具容器在餐桌上伴随到处移位的缺失。
[0006]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锅具容器的防烫装置,其包括:一环圈体,由金属条环绕圈围而成,其内环圈的内径尺度大于锅具容器开口顶缘部的外径尺度;及数个支撑元件,由金属薄片以连续模冲压对折相迭置而成,其中一末端为对折端并设有一中空穿孔,可供包覆容置环圈体,另一末端为贴合端并设有两相平行间隔的一对夹持部,可供套置夹固在锅具容器的开口顶缘部上,且每一支撑元件是以相互间隔方式排列在环圈体上。
[0007]该环圈体更于其中一段位置上,向下设有下凹区或向上设有上凸区。该环圈体更设由金属管环绕圈围而成。该环圈体更设由硬质塑料材质一体射出成型。该环圈体更设由碳纤维条或碳纤维管环绕圈围而成。
[0008]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另外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锅具容器的防烫装置,其包括:一环圈体,由金属条环绕圈围而成,其内环圈的内径尺度大于锅具容器开口顶缘部的外径尺度;及数个支撑元件,由金属薄片以连续模冲压对折相迭置而成,其中一末端为对折端并设有一中空穿孔,可供包覆容置环圈体,另一末端为贴合端并焊接或铆接固定在锅具容器靠近开口顶缘部的外锅壁面上。
[0009]另外一种技术方案中该环圈体更于其中一段位置上,向下设有下凹区或向上设有上凸区。该环圈体更设由金属管环绕圈围而成。该环圈体更设由硬质塑料材质一体射出成型。该环圈体更设由碳纤维条或碳纤维管环绕圈围而成。
[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本发明包括一环圈体及数个支撑元件,该环圈体由金属条环绕圈围而成,其内环圈的内径尺度大于锅具容器开口顶缘部的外径尺度,该数个支撑元件由金属薄片以连续模冲压对折相迭置而成,其中一末端为对折端并设有一中空穿孔,可供包覆容置环圈体,另一末端为贴合端并设有两相平行间隔的一对夹持部,使其可套置夹固在锅具容器的开口顶缘部上,并同步将环圈体隔空架固在锅具容器的上方,藉该环圈体可隔离人员手部不经意直接碰触到加热的锅具容器,而达成避免导致烫伤的事故发生。
[0011]另外本发明的该数个支撑元件的贴合端,更可焊接或铆接固定在锅具容器靠近开口顶缘部的外锅壁面上,使得环圈体同步被隔空架固在锅具容器的开口顶缘部的上方,除具有防止手部被烫伤的功效外,更可利用该环圈体而将船舶餐桌旁的固定连杆器直接给予扣住,使锅具容器能被定位在餐桌上,而避免船舶摇晃时所导致锅具容器在餐桌上伴随到处移位的缺失。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13]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0014]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之一。
[0015]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之二。
[0016]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环圈体另一实施例的不意图之一。
[0017]图5_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环圈体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之二。
[0018]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环圈体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9]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环圈体再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21]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0022]图10为图9中10-10线的剖面图。
[0023]图11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支撑元件的另一实施例剖面图。
[0024]图1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与炒菜锅结合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1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使用于船舶餐桌上的立体示意图。
[0026]图中具体标号如下:
10-环圈体IOa-金属管
11-内环圈12-下凹区
13-上凸区20、200_支撑元件 21、201-对折端22、202-中空穿孔
23、203-贴合端24-夹持部
30-锅具容器31-开口顶缘部
33-导流嘴40-炒菜锅
D-餐桌F-施力
L-固定连杆器R-铆接 W-焊接
【具体实施方式】
[0027]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是本发明锅具容器的防烫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
一环圈体10,由金属条环绕圈围而成,其内环圈11的内径尺度大于锅具容器30开口顶
缘部31的外径尺度;及
数个支撑元件20,由金属薄片以连续模冲压对折相迭置而成,其中一末端为对折端21并设有一中空穿孔22,可供包覆容置环圈体10,另一末端为贴合端23并设有两相平行间隔的一对夹持部24,可供套置夹固在锅具容器30的开口顶缘部31上,且每一支撑元件20是以相互间隔方式排列在环圈体10上。
[0028]续如图3及图4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使用时非常简易,首先,将每一支撑元件20的夹持部24开口对准锅具容器30的开口顶缘部31后(如图3所示),再分别对每一支撑元件20的贴合端23上施力F(如图4中的放大视图所示),即可使其夹持部24的中间空隙被锅具容器30的开口顶缘部31插入,而同步将环圈体10隔空架固在锅具容器30的开口顶缘部31的上方,并使环圈体10与锅具容器30之间保持有距离而非相互接触的状态,因此,锅具容器30被加热后的高温便无法直接传导至环圈体10上,经发明人实际测试后得知,若锅具容器30内的食物持续烧开温度为100°C时,该锅具容器30开口顶缘部31上方的环圈体10的温度不到50°C,故人们的手部在不经意或不慎而碰触到锅具容器30时,会先触及环圈体10 (因环圈体10的内环圈11内径尺度大于锅具容器30开口顶缘部31的外径尺度),而不会直接触及高温加热的锅具容器30,同时,因环圈体10的温度低于50°C以下,也不会对手部造成烫伤的危害,因此,本发明确实具有防止烫伤的功效。
[0029]又如图5、图5-a及图6所示,本发明中环圈体10更在其中一段位置上,向下设有下凹区12 (如图5中的假想线部分所示),或向上设有上凸区13 (如图6中的假想线部分所示),该下凹区12或上凸区13可配合某些锅具容器30的开口顶缘部31上所设置的导流嘴33,使得锅具容器30内的食物由导流嘴33倒出外部时不会沾附到环圈体10,而能避免食物卫生的不洁情事发生。
[0030]再如图7所示,本发明中该环圈体10可将金属条更设由金属管IOa环绕圈围而成,使其能再降低导热性,而对传导自锅具容器30加热后的高温形成更佳的热能阻绝,并再增加具有防烫伤的功效;此外,该环圈体10亦可更设由实心长条或中空长条的非金属材质(例如:硬质塑料材质或碳纤维材质)环绕圈围而成,藉由该非金属材质不具有导热性,更可达到完全防止人员手部被烫伤的事故发生。
[0031]再如图8至图13所示,是本发明锅具容器的防烫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其包括:
一环圈体10,由金属条环绕圈围而成,其内环圈11的内径尺度大于锅具容器30开口顶缘部31的外径尺度;及
数个支撑元件200,由金属薄片以连续模冲压对折相迭置而成,其中一末端为对折端201并设有一中空穿孔202,可供包覆容置环圈体10,另一末端为贴合端203并焊接W或铆接R固定在锅具容器30靠近开口顶缘部31的外锅壁面上(如图10及图11所示)。
[0032]藉由数个支撑元件200的贴合端203焊固在锅具容器30上,使得环圈体10同步被隔空固定在锅具容器30的开口顶缘部31的上方,仍具有防止手部被烫伤的功效,此外,该环圈体10亦可更设由金属管IOa环绕圈围而成(如图11所示),使其降低导热性而更具有防烫伤的功效。
[0033]再者,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环圈体10,因是与锅具容器30相固接为一体,除能直接应用在居家或餐厅烹饪用的炒菜锅40外(如图12所示),更能适用于船舶航行时的摇晃固定需求,利用该环圈体10可将船舶餐桌D旁的固定连杆器L直接扣住,使锅具容器30能被定位在餐桌D上,而避免船舶摇晃时所导致锅具容器30在餐桌D上伴随到处移位的缺失(如图13所示)。
[0034]综上所陈,本发明因构造简单而使制造成本低,且具有操作简便及防烫伤功效佳的优点,故极具高度产业利用性,而符合发明专利要件,乃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
1.一种锅具容器的防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环圈体,由金属条环绕圈围而成,其内环圈的内径尺度大于锅具容器开口顶缘部的外径尺度 '及 数个支撑元件,由金属薄片以连续模冲压对折相迭置而成,其中一末端为对折端并设有一中空穿孔,可供包覆容置环圈体,另一末端为贴合端并设有两相平行间隔的一对夹持部,可供套置夹固在锅具容器的开口顶缘部上,且每一支撑元件是以相互间隔方式排列在环圈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容器的防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环圈体更于其中一段位置上,向下设有下凹区或向上设有上凸区。
3.根据权利要求1及2所述的锅具容器的防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环圈体更设由金属管环绕圈围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及2所述的锅具容器的防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环圈体更设由硬质塑料材质一体射出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及2所述的锅具容器的防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环圈体更设由碳纤维条或碳纤维管环绕圈围而成。
6.一种锅具容器的防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环圈体,由金属条环绕圈围而成,其内环圈的内径尺度大于锅具容器开口顶缘部的外径尺度 '及 数个支撑元件,由金属薄片以连续模冲压对折相迭置而成,其中一末端为对折端并设有一中空穿孔,可供包覆容置环圈体,另一末端为贴合端并焊接或铆接固定在锅具容器靠近开口顶缘部的外锅壁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具容器的防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环圈体更于其中一段位置上,向下设有下凹区或向上设有上凸区。
8.根据权利要求6及7所述的锅具容器的防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环圈体更设由金属管环绕圈围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6及7所述的锅具容器的防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环圈体更设由硬质塑料材质一体射出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6及7所述的锅具容器的防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环圈体更设由碳纤维条或碳纤维管环绕圈围而成。
【文档编号】A47J36/00GK103462510SQ201210405808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5日
【发明者】林志典 申请人:林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