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隔热垫的保温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875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隔热垫的保温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保温锅,尤指一种具有隔热垫的保温锅。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减碳的环保趋势的崛起,在厨房料理的领域中,逐渐发展出利用内锅高温余热闷煮食材的双层保温锅,借此达到节省使用加热器加热内锅煮熟食材的能源及费用,其中加热器可为瓦斯炉,使用的能源可为瓦斯。现有双层保温锅,其主要包括内锅、绝热外锅及锅盖,内锅具有盛装容腔,绝热外锅具有容腔,内锅可置入绝热外锅的容腔内。使用时,可在内锅放入食材后盖上锅盖,在使用加热器加热后,将内锅放入绝热外锅内,利用内锅的高温余热在绝热外锅内将内锅内的食材闷熟,借此可节省使用加热器的加热时间,以达到节能减碳的效果。然而现有双层保温锅仍具有以下缺点:由于绝热外锅为一般塑料材料制成的组件,因此当将内锅放入绝热外锅内时,内锅接触到绝热外锅内表面的部分,会直接受到内锅的高温余热的影响,导致绝热外锅与内锅接触的部分发生软化的现象并释放出有毒物质,使用者吸入后造成使用者身体的不适,而亟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隔热垫的保温锅,该保温锅利用绝热外锅的第一折环与内锅的第二折环之间夹设有隔热垫,以达到隔绝内锅的高温余热直接传递给绝热外锅的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隔热垫的保温锅,该保温锅包括绝热外锅、内锅及隔热垫。所述绝热外锅具有容腔及形成在该容腔端部的端口,所述绝热外锅在所述端口处向外弯折成型有第一折环;所述内锅可移动性地进出所述容腔,所述内锅具有与所述第一折环对应配设的第二折环;所述隔热垫夹设于所述第一折环与所述第二折环之间。较佳地,所述隔热垫为与所述第一折环的形状相对应的圆环形片体。较佳地,所述隔热垫固着于所述第一折环上。较佳地,所述隔热垫邻近所述第一折环的一侧凸伸有至少一个定位柱,所述第一折环开设有供所述定位柱穿固的至少一个定位孔。较佳地,所述隔热垫的断面呈L形。较佳地,所述绝热外锅由底板及自该底板周缘向上弯折延伸的围板组成,所述容腔形成于所述底板与所述围板之间,所述第一折环自所述围板向外弯折成型。较佳地,所述隔热垫为圆环体,该圆环体的截面呈L形,该圆环体具有容置槽,该圆环体包覆所述第一折环及所述围板邻近所述第一折环的一侧。较佳地,所述隔热垫为硅胶组件或橡胶组件,所述绝热外锅为聚乳酸材料制成的组件或塑料组件。[0014]较佳地,所述内锅还具有盛装容腔,该盛装容腔的端部具有开口,所述第二折环自所述开口处向外弯折成型。较佳地,该保温锅还包括锅盖,该锅盖对应所述开口盖合于所述内锅上。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功效:第一点,可借由隔热垫夹设于第一折环与第二折环之间,达到延长绝热外锅使用寿命的效果;第二点,若绝热外锅为聚乳酸材料制成的组件,该聚乳酸材料为在土壤中可自然分解的环保材料,因此能够避免绝热外锅受损丢弃时造成环境污染。第三点,环状体包覆绝热外锅邻近第一折环的内表面和外表面,能够防止内锅邻近第二折环一侧的外表面接触到绝热外锅邻近第一折环的内表面,以避免内锅的高温余热传递给绝热外锅邻近第一折环的内表面,造成绝热外锅邻近第一折环的内表面发生软化的现象;第四点,可通过隔热垫为具有良好弹性的硅胶或橡胶材料制成的组件,能够将受损的隔热垫自绝热外锅的第一折环拆下换上新的隔热垫;第五点,可借由隔热垫的定位柱穿固于第一折环的定位孔内,以防止隔热垫在第一折环上任意移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I保温锅10绝热外锅11底板12围板13第一折环131定位孔14 容腔15 端口20内锅21盛装容腔211 开口22 第二折环30a、30b、30c 隔热垫 31 圆环体311容置槽312穿入口32定位柱40锅盖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详细说明,将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附图仅作为说明用途,并非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组合剖视示意图及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隔热垫的保温锅1,主要包括有绝热外锅10、内锅20及隔热垫30a。绝热外锅10包含底板11、围板12及第一折环13,围板12自底板11周缘向上弯折延伸成型,底板11与围板12之间形成有容腔14,容腔14的端部形成有端口 15,第一折环13由围板12自端口 15处向外弯折成型;绝热外锅10为聚乳酸(Poly Lactide)材料制成的组件或塑料材料组件。内锅20自绝热外锅10的端口 15可移动性地进出绝热外锅10的容腔14。内锅20具有盛装容腔21及形成于盛装容腔21端部的开口 211,内锅20自开口 211处向外弯折成型有第二折环22。内锅20为金属材料制成的组件。隔热垫30a夹设于绝热外锅10的第一折环13与内锅20的第二折环22之间,隔热垫30a为与绝热外锅10的第一折环13的形状相对应的圆环形片体,隔热垫30a远离内锅20的第二折环22的一侧固着于绝热外锅10的第一折环13上。隔热垫30a为硅胶组件或橡胶组件。保温锅I还包括锅盖40,锅盖40对应内锅20的开口 211盖合于内锅20上。使用时,首先将内锅20自绝热外锅10内抽出,再将食材放入内锅20的盛装容腔21内,然后将锅盖40盖合于内锅20上,利用加热器提供热源以加热内锅20,加热器可为瓦斯炉或其它加热工具,待加热内锅20 —段时间后,将加热器关闭,最后将内锅20放入绝热外锅10的容腔14内,使绝热外锅10套设并包覆于内锅20的外部,进而利用内锅20本身的高温余热在绝热外锅10内将内锅20内的食材闷熟,以达到节省瓦斯或其它可转变为加热源的能源的效果。由于绝热外锅10为隔热性佳的聚乳酸材料或塑料材料制成的组件,因此绝热外锅10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可避免内锅20的高温余热通过绝热外锅10散逸至绝热外锅10的外部空气中,因此可使内锅20的高温余热长时间保持在高温的状态下,使闷熟内锅20内食材的效果更好。另外,借由隔热垫30a夹设于绝热外锅10的第一折环13与内锅20的第二折环22之间,且隔热垫30a为耐热性与隔热性佳的硅胶组件或橡胶组件,可隔绝高温的内锅20的第二折环22接触到绝热外锅10的第一折环13,从而避免将高温余热直接传递给绝热外锅10的第一折环13,使绝热外锅10的第一折环13软化,进而延长绝热外锅10的使用寿命。如果绝热外锅10为塑料组件,该隔热垫30a可防止绝热外锅10受热释放出有毒的物质,以避免有毒物质污染空气,导致使用者吸入而发生身体不适,因此,可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性及安全性。另外,如果绝热外锅10为聚乳酸材料制成的组件,其中聚乳酸材料为环保材料,其具有在土壤中可自然分解以及遇热不会释放出有毒物质的特性,可防止当绝热外锅10受热时释放出有毒物质,使使用者吸入造成身体不适。除此之外,可利用绝热外锅10具有可自然分解的特性,当丢弃绝热外锅10时,可避免绝热外锅10造成环境污染。请参照图4及图5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及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与上述实施例主要的区别在于,将隔热垫30a换成隔热垫30b,隔热垫30b为圆环体31,圆环体31的截面呈L形,圆环体31具有容置槽311及形成于容置槽311端部的穿入口 312,绝热外锅10的第一折环13自圆环体31的穿入口 312穿设于容置槽311内,使圆环体31将绝热外锅10的第一折环13及围板12邻近第一折环13的一侧包覆于容置槽311内;借此达到包覆绝热外锅10的第一折环13的效果。因此,可借由隔热垫30b包覆第一折环13及围板12邻近第一折环13的一部分,防止内锅20邻近第二折环22 —侧的外表面接触到绝热外锅10邻近第一折环13的内表面,以避免造成内锅20的高温余热直接传递给绝热外锅10邻近第一折环13的内表面,防止绝热外锅10邻近第一折环13的内表面发生软化的现象,进而释放出有毒的物质污染空气,导致使用者吸入而发生身体不适,因此,可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性及安全性。另外,由于隔热垫30b为具有良好弹性的硅胶或橡胶材料制成的组件,因此可将隔热垫30b任意的自绝热外锅10的第一折环13拆下或装上。借此,当隔热垫30b磨损或因其它原因损坏时,可以将受损的隔热垫30b自绝热外锅10的第一折环13拆下换上新的隔热垫30b。请参照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与上述各实施例主要的区别在于,将隔热垫30a或30b更换成隔热垫30c,隔热垫30c为断面呈L形的圆环形片体。绝热外锅10的第一折环13开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131,隔热垫30c邻近绝热外锅10的第一折环13的一侧凸伸有与定位孔131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定位柱32,隔热垫30c的定位柱32穿固于第一折环13的定位孔131内,因此,隔热垫30c可借由定位柱32穿固于定位孔131内而稳固的与第一折环13连接,以防止隔热垫30c在第一折环13上任意移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其它任何等效变换均应属于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隔热垫的保温锅,其特征在于,该保温锅包括: 绝热外锅,具有容腔及形成在该容腔端部的端口,该绝热外锅在所述端口处向外弯折成型有第一折环; 内锅,可移动性地进出所述容腔,该内锅具有与所述第一折环对应配设的第二折环;以及 隔热垫,夹设于所述第一折环与所述第二折环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隔热垫的保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垫为与所述第一折环的形状相对应的圆环形片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隔热垫的保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垫固着于所述第一折环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隔热垫的保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垫邻近所述第一折环的一侧凸伸有至少一个定位柱,所述第一折环开设有供所述定位柱穿固的至少一个定位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隔热垫的保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垫的断面呈L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隔热垫的保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外锅由底板及自该底板周缘向上弯折延伸的围板组成,所述容腔形成于所述底板与所述围板之间,所述第一折环自所述围板向外弯折成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隔热垫的保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垫为圆环体,该圆环体的截面呈L形,该圆环体具有容置槽,该圆环体包覆所述第一折环及所述围板邻近所述第一折环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隔热垫的保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垫为硅胶组件或橡胶组件,所述绝热外锅为聚乳酸材料制成的组件或塑料组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隔热垫的保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还具有盛装容腔,该盛装容腔的端部具有开口,所述第二折环自所述开口处向外弯折成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隔热垫的保温锅,其特征在于,该保温锅还包括锅盖,该锅盖对应所述开口盖合于所述内锅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隔热垫的保温锅,该保温锅包括绝热外锅、内锅及隔热垫。绝热外锅具有容腔及形成在该容腔端部的端口,绝热外锅在端口处向外弯折成型有第一折环;内锅可移动性地进出容腔,内锅具有与第一折环对应配设的第二折环;该隔热垫夹设于第一折环与第二折环之间;借此,达到隔绝内锅的高温余热传递给绝热外锅的效果。
文档编号A47J27/00GK202950518SQ201220640789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8日
发明者蔡蕙玲 申请人:瑞康国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