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蓄能导流内胆及采用该内胆的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蓄能导流内胆及采用该内胆的电饭煲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电炊具,特别是涉及一种蓄能导流内胆及采用该内胆的电饭煲。背景技术:
热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的方式叫做热传导,通常分为热传导、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三种基本方式。热传导是介质内无宏观运动时的传热现象,其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可发生,但严格而言,只有在固体中才是纯粹的热传导,而流体即使处于静止状态,其中也会由于温度梯度所造成的密度差而产生自然对流,因此,在流体中对流与热传导同时发生。物体的直接传导热量的能力称为热传导率或称热导率。热导率定义为单位截面、长度的材料在单位温差下和单位时间内直接传导的热量。目前现有的电炊具包括但不限于电饭锅(煲)的内胆,电饭锅(煲)主要配用的内胆是铝材料制成,容易造成给人体涉入过多的铝元素,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有些采用铝内胆的内表面具有黑色特富龙涂层,但富龙涂层容易脱落同样存在问题;这类的铝内胆主要问题是材料本身的传热性能好,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优良的散热性能,因此采用这类内胆的电饭锅(煲)在煮饭时常常会出现不同层次的米饭层,通常是内胆底部靠发热盘底部的饭过软,俗称“煮过了”;位于内胆中间的米饭为适合;位于上层的米饭就会过硬,俗称“生饭”;出现这样现象的根源是采用了导热优好的材料制成内胆,采用单面(即接触发热盘的内胆 底面)传热方式。发热盘放热被内胆底部吸收热量,快速地内胆腔内和内胆四周扩散,热量未能足够地往上传递就被内胆侧壁散发出去,从而形成上述的“生夹饭”的问题;同时造成了热利用率低,制造和使用成本也一直居高不下。针对上述不足,我研制了一种蓄能导流内胆及采用该内胆的电饭煲。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蓄能导流内胆,它具有全方位传热,大大提高热能利用率,有效地解决了 “生夹饭”的问题,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蓄能导流内胆,包括至少其底部封闭的容体,它还包括覆盖于所述容体表面且用于热量导流的传导层,所述传导层的热传导率小于所述容体的热传导率以形成供该内胆能够用于畜热的容体。优选的,所述容体由金属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容体采用铁或铁合金材料制成一体结构,该容体的上部开有用于放置或取出被加热物的开口。优选的,所述容体的横截面外轮廓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优选的,所述容体整体呈圆柱体状,其底部或侧壁的厚度相同或不同。优选的,所述侧壁内设腔体。优选的,所述腔体内置芯体。[0018]优选的,所述传导层数量至少为一层。优选的,所述传导层为搪瓷层。优选的,所述搪瓷层厚度为0.0Olmm至30mm。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饭煲,它包括外壳,发热盘,温控器,内胆,内胆为上述方案以及其优选的方案的任一项所述的蓄能导流内胆。本实用新型同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在容体表面覆盖且用于热量导流的传导层,所述传导层的热传导率小于所述容体的热传导率以形成供该内胆能够用于畜热的容体,内胆受热后先经过传导层进入到容体,容体表面的传导层的热阻相对大,容体受热后先把热量储存起来热传导到容体的底部和侧壁,再向内胆内腔的被加热物全方位进行热传导,使米饭层不会出现不同层次的“生夹饭”的问题。这种全方位的热传导方式,有效地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有效降低能源损耗,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热量导流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 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在说明书中,对于容体的形状和大小不作特别的限定,可以根据需要对形状和尺寸进行适当设置;容体制作材料也可以不作特别的限制,可以是金属材料也可以是非金属材料制成,只要能够进行蓄热,其热传导率大于传导层的热传导率就能实现蓄热的基本功能,以满足上述内胆的蓄热导流作用。传导层的层数可以不作特别地限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一层或多层,传导层的材料也可以不作特别地限制,只要其热传导率小于容体的热传导率就能实现蓄热的基本功能,以满足上述内胆的蓄热导流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第一具体实施方式
该实施中的蓄能导流内胆100,请参阅图1,其为蓄能导流内胆100的剖面视图。它包括至少其底部封闭的容体101,它还包括覆盖于所述容体101表面且用于热量导流的传导层102,所述传导层102的热传导率小于所述容体101的热传导率以形成供该内胆能够用于蓄热的容体101。该容体101的采用铁或铁合金材料制成,通过冲压机床和模具拉伸加工成一体结构,形成一个容器,其上部开有用于放置/取出被加热物10的开口 103。容体101的横截面外轮廓形状可不作特别的限制,可以呈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但最好是大致为圆形,这样更容易制作而且成本低,容体101容腔会更大。[0039]传导层102为搪瓷层,搪瓷层可以为一层或多层,在本实施中采用单层搪瓷覆盖在容体101的内外、表面。搪瓷层的厚度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0.001mm至30mm。下面说明该内胆100的蓄热导流的工作原理:请参阅图2,在工作时,发热20盘通电产生热量,首先热量传输到传容体101底部的传导层,再进入到容体101,容体整体包括其底部104和侧壁105吸收热量,由于传导层102的热传导率小于所述容体101的热传导率,容体101所受热量不能快于传导层102传出,以形成容体101的蓄热,然后容体101的热量再通过传导层向其内腔的被加热物10传递,以实现全方位的传热,如图2中箭头所示。第二具体实施方式
该实施中的蓄能导流内胆200,请参阅图3,其为蓄能导流内胆200的剖面视图,其大体的结构和原理与第一具体实施方式
相同。相同的部分不再叙述,不同之处在于,容体202的侧壁205内置空腔206,该空腔206的形状不作特别的限制,但最好是整个侧壁205均具有,设置空腔206的效果是防烫,具有空腔的侧壁在热量传递时,热量不会往外传递或者说只有少量的热量向外传递,那进一步地可以达到更节能的目的。空腔206可以制成封闭的,空气不流通的情况下,有优好的隔热作用,因此,具有较好的防烫作用。第三具体实施方式
该实施中的蓄能导流内胆300,请参阅图3,其大体的结构和原理与第二具体实施方式
相同。相同的部分不再叙述,不同之处在于,容体302的侧壁305内置空腔306,空腔306内置芯层307,芯层307为蓄热材料,可以为金属或非金属,在金属的情况下已在第一具体实施方式
列举,在此不再进行详细描述。在非金属的情况下,如采用陶瓷、纤维碳、氧化镁等。进一步增大了热量的存储量。第四具体实 施方式结合于上述三种具体实施方式
和结合附图5,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饭煲400,它包括外壳401,发热盘402,温控器403,它还具有上述三个方案中的任一蓄能导流内胆。该电饭煲的温控器403采用低温断电,具体是摄氏90度到120度之间,就可以进行断电,发热盘403不再消耗电能。所述蓄能导流内胆400的容体所储存在热量全方位地传给米饭40,这样直到把饭煮好,不再消耗电能。这样节能效果明显、煮饭质量高,是一种突破现有技术而产生的具有节能效果优越的产品,而且全方位的传热方式不会出现不同层次的米饭层,也就不会出现“生夹饭”的问题。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蓄能导流内胆,包括至少其底部封闭的容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覆盖于所述容体表面且用于热量导流的传导层,所述传导层的热传导率小于所述容体的热传导率以形成供该内胆能够用于蓄热的容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导流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容体由金属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能导流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容体采用铁或铁合金材料制成一体结构,该容体的上部开有用于放置或取出被加热物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能导流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容体的横截面外轮廓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能导流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容体整体呈圆柱体状,其底部或侧壁的厚度相同或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中的蓄能导流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内设腔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能导流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置芯体。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蓄能导流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层数量至少为一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能导流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层为搪瓷层,其厚度为 0.0Olmm 至 30mm。
10.一种电饭煲,包括外壳,发热盘,温控器,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为权利要求1- 9中的任一所述蓄能导流内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一种蓄能导流内胆,包括至少其底部封闭的容体,它还包括覆盖于所述容体表面且用于热量导流的传导层,所述传导层的热传导率小于所述容体的热传导率以形成供该内胆能够用于蓄热的容体。它具有全方位传热,大大提高热能利用率,有效地解决了“生夹饭”的问题,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为更好体现蓄热导流内胆应用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采用该内胆的电饭煲。
文档编号A47J27/00GK203088781SQ20132001487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2日
发明者李柏盛 申请人:李柏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