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组合内锅的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546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组合内锅的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组合内锅的电压力锅,包括呈一端开口且中空的圆柱形壳体结构的电压力锅体,在电压力锅体内设有外锅,在外锅内设有将外锅的内腔分为两半的隔板,在外锅的两半区域内均设有呈半圆柱形结构的内锅,且内锅的最外侧壁和外锅的内壁之间设有蒸汽流通间隙,在内锅和外锅的底部之间设有支撑架,且支撑架为半圆柱形状的框架结构。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充分运用了电压力锅内的空间,将传统的一个整锅改为可以在一次烹饪过程中烹饪多种食物的结构,同时形成在结构内部能够形成良好的蒸汽对循环,既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烹饪的效率,又节省了电,降低了烹饪的成本,同样,本方案还可以使用常见的普通圆形外锅。
【专利说明】—种具有组合内锅的电压力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压力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组合内锅的电压力锅。
【背景技术】
[0002]在公知的【技术领域】,电压力锅是传统高压锅和电饭锅的升级换代产品,它结合了压力锅和电饭锅的优点,采用弹性压力控制,动态密封,外旋盖、位移可调控电开关等新技术、新结构,全密封烹调、压力连续可调,彻底解决了压力锅的安全问题,解除了普通压力锅困扰消费者多年的安全隐患;其热效率大于80%,省时省电(比普通电饭锅节电30%以上)。电压力锅具有其它烹调器具无法比拟的优势,能满足多方面的烹饪需要,能快速、安全、自动实现多种烹调方式,其节能、营养的特性是现代人追求的方向。
[0003]现有的电压力锅都配有内锅,用来盛放需要烹饪或加热的米饭、汤、粥、菜品等,但是现有结构的电压力锅内锅一次只能烹饪或加热一道食物,如果需要对多道食物进行烹饪或加热,那么就得多次使用电压力锅,而且每次都不能充分利用电压力锅内的空间,这样一方面浪费了宝贵的时间,降低了烹饪的效率,同时也会浪费大量的电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一次性烹饪或加热多道食物的具有组合内锅的电压力锅。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组合内锅的电压力锅,包括呈一端开口且中空的圆柱形壳体结构的电压力锅体,在所述电压力锅体内设有外锅,在所述外锅内设有将外锅的内腔分为两半的隔板,在所述外锅的两半区域内均设有呈半圆柱形结构的内锅,且所述内锅的最外侧壁和外锅的内壁之间设有蒸汽流通间隙,在所述内锅和外锅的底部之间设有支撑架,且所述支撑架为半圆柱形状的框架结构。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充分运用了电压力锅内的空间,将传统的一个整锅改为可以在一次烹饪过程中烹饪多种食物的结构,同时形成在结构内部能够形成良好的蒸汽对循环,既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烹饪的效率,又节省了电,降低了烹饪的成本,同样,本方案还可以使用常见的普通圆形外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图1的剖视图。
[0010]图3是图1的俯视图。
[001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0012]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电压力锅体,2.外锅,3.隔板,4.内锅,5.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
[0014]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15]如图1至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组合内锅的电压力锅的优选实施例,,包括呈一端开口且中空的圆柱形壳体结构的电压力锅体1,在所述电压力锅体I内设有外锅2,在所述外锅2内设有将外锅2的内腔分为两半的隔板3,在所述外锅2的两半区域内均设有呈半圆柱形结构的内锅4,且所述内锅4的最外侧壁和外锅2的内壁之间设有蒸汽流通间隙,使得食物在烹饪的时候,在电压力锅体I形成良好的蒸汽对循环,有效保证食物的快速熟透,在所述内锅4和外锅2的底部之间设有支撑架5,且所述支撑架5为半圆柱形状的框架结构,同样,如果只需要烹饪单一的食物,如米饭等,本实施例可以使用常见的普通圆形锅子。
[0016]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组合内锅的电压力锅,包括呈一端开口且中空的圆柱形壳体结构的电压力锅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压力锅体(I)内设有外锅(2),在所述外锅(2)内设有将外锅(2)的内腔分为两半的隔板(3),在所述外锅(2)的两半区域内均设有呈半圆柱形结构的内锅(4),且所述内锅(4)的最外侧壁和外锅(2)的内壁之间设有蒸汽流通间隙,在所述内锅(4)和外锅(2)的底部之间设有支撑架(5),且所述支撑架(5)为半圆柱形状的框架结构。
【文档编号】A47J27/082GK203436154SQ201320343407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17日
【发明者】朱自强 申请人:朱自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