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气囊及使用该充气气囊的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003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气气囊及使用该充气气囊的枕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囊的生产及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气气囊及使用该充气气囊的枕头。本实用新型充气气囊包括气囊本体、充气装置和气囊套,所述气囊本体包括若干个通过通孔连通的充气包,充气装置与其中一个充气包连通,所述气囊套的容积小于气囊本体充满气时的体积;所述枕头包括枕套,枕套分为内部设有填充织物的头枕套和气囊套,气囊套连接在头枕套的一侧。本实用新型将气囊本体设在较小的气囊套内,使得气囊本体不能达到充气饱和状态,通孔由于充气包之间的相互挤压处于半连通状态,使得气囊在一处受到挤压时,空气不会向别处流动的过多和过快,克服了现有的充气枕头在人枕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新的位置很快凹陷,人的舒适度得不到满足的缺陷。
【专利说明】一种充气气囊及使用该充气气囊的枕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囊的生产及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气气囊及使用该充气气囊的枕头。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使用的充气气囊一般包括气囊本体还有加气装置,整个气囊本体是完全连通的,如果气囊本体内的气体没有达到饱和,当按压气囊的某个位置时,气囊本体内的气体流通的很快,导致按压的位置凹陷的也很快。
[0003]若将这样的气囊设在枕头内,在使用时,如果人枕的位置发生变化,新的位置凹陷的很快,人的舒适度将得不到满足;但如果只采用充气饱和状态的气囊作为枕头的内部填充,枕头也将达不到十分柔软的状态。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充气气囊及使用该充气气囊的枕头,使得当枕头的一处受挤压时,该处凹陷的程度不会太大,以满足人的舒适度。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充气气囊,包括气囊本体、充气装置和气囊套,所述气囊本体包括若干个通过通孔连通的充气包,所述充气装置与所述其中的一个充气包连通,所述气囊套的容积小于所述气囊本体充满气时的体积。
[0006]进一步,所述通孔的直径为I?10mm。
[0007]进一步,所述气囊本体整体呈弧形,所述气囊套也为弧形。
[0008]进一步,所述气囊套与所述气囊本体之间设有纤维层。
[0009]进一步,所述气囊本体包括五个所述的充气包。
[0010]本实用新型充气气囊的有益效果为:将气囊本体套在较小的气囊套内,使得气囊本体不能达到充气饱和状态,并且通孔由于充气包之间的相互挤压,通孔处于半连通状态,使得气囊在一处受到挤压时,空气不会向别处流动的过多和过快。
[0011]一种使用所述充气气囊的枕头,包括枕套,所述枕套分为填充有填充织物的头枕套和所述气囊套,所述气囊套连接在所述头枕套的一侧。
[0012]进一步,所述气囊套的高度为8?12cm。
[0013]进一步,所述头枕套与所述气囊套之间设有凹痕。
[0014]进一步,所述枕套上设有供所述充气装置通过的孔。
[0015]本实用新型枕头的有益效果为:充气气囊用于人的颈部支撑,枕套内的填充物用于人的头部支撑。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充气气囊的主视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气气囊的侧视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枕头的主视图。
[0019]其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0020]1、充气包,2、气囊套,3、充气装置,4、通孔,5、头枕套,6、凹痕。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充气气囊,包括气囊本体、充气装置3和气囊套2,所述充气装置例如血压测量计上的充气装置或打气筒配合出气孔组合而成的充气装置,所述气囊本体包括若干个通过通孔4连通的充气包I,所述充气装置3与所述其中的一个充气包I连通,所述气囊套2的容积小于所述气囊本体充满气时的体积,以便于各个充气包之间相互进行挤压。
[0023]具体实施时,先通过充气装置将气囊本体充气,当充到合适量时,关掉(充气装置上的)出气阀。由于气囊本体套在较小的气囊套内,使得气囊本体不能达到充气饱和状态,并且通孔由于充气包之间的相互挤压,通孔处于半连通状态,使得气囊在一处受到挤压时,空气不会向别处流动的过多和过快,带来的效果是人枕在充气气囊上时,人枕的位置不会凹陷的太快和太多,特别是当人躺着翻身或转动头部时,能给人带来稳定舒适的感觉。
[0024]本实施例的充气气囊,请参考图1和图2,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将所述通孔4的直径设为I?1mm比较合适,通孔设计的过小不方便气囊本体的制造,设计的过大不容易达到半连通的效果。
[0025]本实施例的充气气囊,请参考图1和图2,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所述气囊本体整体(在横向上)呈弧形,所述气囊套2也为弧形,弧形的充气气囊符合人体颈部至肩部的体型,便于设计成枕头。
[0026]本实施例的充气气囊,请参考图1和图2,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所述气囊套与所述气囊本体之间设有纤维层,纤维使得枕头使用起来更舒适柔软。
[0027]本实施例的充气气囊,请参考图1和图2,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所述气囊本体包括五个所述的充气包1,各个充气包之间通过通孔连通的同时通过软胶或者布顺序连接在一起。
[0028]如图3所示,一种使用所述充气气囊的枕头,包括枕套5,所述枕套5分为填充有填充织物的头枕套和所述气囊套,所述气囊套连接在所述头枕套的一侧。
[0029]具体实施时,可以将气囊套2沿着头枕套5的侧边设置,将充气气囊使用在人的颈部,人的头部枕在填充物区域。
[0030]本实施例的枕头,请参考图3,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所述气囊套的高度为8?12cm,所述的高度即在气囊套中设置气囊本体并充气,投入使用时的高度。最高为12cm,—般设置为1cm最为合适,因为当人躺着时,正常人颈部凹陷的深度为1cm左右,将气囊套的高度设为8?12cm正好符合人的颈部生理特征。
[0031]本实施例的枕头,请参考图3,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所述枕套上设有供所述充气装置3通过的孔。
[0032]本实施例的枕头,请参考图3,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所述头枕套与所述气囊套之间设有凹痕6,所述头枕套与所述气囊套之间通过所述凹痕6相互隔开,所述凹痕6可以在头枕套与气囊套之间通过针线的缝合形成一段凹痕,也可以将枕套的两侧面粘在一起形成所述凹痕,该凹痕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断的。由于充气气囊要比填充有填充织物部位相对饱满,在这两个区域之间设置凹痕使得在使用本枕头时,例如将该枕头放在床上,充气气囊能够自动向人的颈部一侧偏离,方便使用。
[0033]也可以将本实用新型的充气气囊设在椅靠或者靠垫上作为人的颈部或腰部支撑,还可以将该充气气囊设在车用座椅的枕腰位置或颈部位置供人枕腰和枕脖子。
[0034]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充气气囊及使用该充气气囊的枕头进行了阐述,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充气气囊,包括气囊本体和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囊套,所述气囊本体包括若干个通过通孔连通的充气包,所述充气装置与所述其中的一个充气包连通,所述气囊套的容积小于所述气囊本体充满气时的体积,所述气囊本体未充满气,置于气囊套内,同时通孔半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直径为I?10_。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本体整体呈弧形,所述气囊套也为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充气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套与所述气囊本体之间设有纤维层。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充气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本体包括五个所述的充气包。
6.一种使用所述充气气囊的枕头,包括枕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套分为填充有填充织物的头枕套和所述气囊套,所述气囊套连接在所述头枕套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使用所述充气气囊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套的高度为8?12c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使用所述充气气囊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套与所述气囊套之间设有凹痕。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使用所述充气气囊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套上设有供所述充气装置通过的孔。
【文档编号】A47G9/10GK203934949SQ201420172451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0日
【发明者】刘志成 申请人:刘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