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淋旋流废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760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淋旋流废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除尘净化设备,尤其是炉、窑的废气净化设备。其塔身内部装有除雾板、旋流部件。
现有的废气净化设备,见图2塔身均为全封闭式结构,难于作业状况的检查和设施的维修;连接排气口30、塔身部分28(或称带水区)用混凝土制成以及排气口30、除雾板27、旋流部件25、进气口(或称进烟口)22均采用碳钢制成,都不能抵止烟煤硫化物的侵蚀和烟气体的磨损,通常40~50天就需换相应的部件,检修频繁;从洗涤液管24旋转向下流动的液体,其喷淋面积仅达到φ300MM,往往产生“干柱”现象,影响除尘净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耐腐蚀、耐磨性能好、除尘净化效果好、使用周期长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措施是净化装置塔身上端设置花岗制成的防带水区;塔壁开通有检测孔;塔内安装有耐热不锈钢制成的大面积喷淋器及喷液器;其进气(烟)口采用花岗岩制成。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纵面剖视图。
图1描述了喷淋旋流废气净化装置的整体结构。净化装置外层为一个用花岗岩制成的塔身3,其塔壁开有3~4个检测孔,其上端设有高度为3~5米的用花岗岩制成的防带水区12,它的内壁凿有右旋螺纹状防带水槽10和凸突的防带压水环11;紧接着,塔内的中部设有叶片除雾板9,依次往下,设有喷液器8,液传旋流塔板6,叶片旋流塔板5,大面积喷淋器4,塔内的这些配件均采用耐热不锈钢制成,根据对废气中污染净化效率的要求可分别安装一套或数套;净化装置的底部设有用花岗岩凿成的进气(烟)管道2和排污口1;净化装置的顶部通过烟道14和副塔15相连通。
图1还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喷淋旋流净化器的工作状况。洗涤液由喷液器8进入,通过液传旋流塔板6,受螺旋轮叶的作用旋转而甩向塔壁,向下流动。废气经进气烟管2进入净化装置内,首先受到大面积喷淋管4喷出的高压水的喷淋,尔后通过叶片旋流塔板5向上作高速旋转运动。向下流动的液体在与高速旋转向上运动的气流的作用下充分雾化,废气中尘粒和分子状污染物质与洗涤液发生物理作用和化学反应,在强大离心力作用下,粘附了尘粒和吸收了分子状污染物的微小雾粒被甩向塔壁,自上而下流动到净化装置的底部,通过排污口1排出。被净化后的气体仍带有雾化的水分。通过防带水区口即附着其内壁,经螺纹状防带水槽10与凸突的防带压水环11,沿塔内壁流下至底部排出,使从净化装置顶部排出,进入附塔的气体不带水,延长了引风机的使用寿命。通过检测孔7监测净化装置的作业情况或通过其进入塔内检修。
本实用新型喷淋流废气净化装置,耐腐蚀,耐磨性能好,塔内净化各部件均可使用10年以上。净化效果好,粉尘去除率达到95~98%,分子状污染物去除率达90~95%,污水脱色率达90~95%,脱硫率达80%以上,烟尘排放浓度100mg/Nm3以下,黑度达1级以下。该设备适宜各行业含腐蚀性物质的废气除尘脱硫净化处理。
权利要求1.喷淋旋流废气净化装置其塔身3内装有除雾板9,液传旋流塔板6,旋流塔板5,其特征在于塔身3上端设有用花岩制成的防带水区12,塔壁开有3~4个检测孔7,塔内设置了大面积喷淋器4与喷液器8,其进气(烟)管用花岗岩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旋流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带水区12高3~4米,内壁凿有右旋螺纹状的防带水槽10和凸突的防带压水环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防带水区12用花岗岩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旋流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塔内安装的除雾板9,喷液器8,液传旋流塔板6,旋流塔板5,大面积喷淋器4都是由耐热不锈钢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旋流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面积喷淋器与喷液器8,其数量可以分别为一套或数套。
专利摘要喷淋旋流废气净化装置的塔身由花岗岩构成,其特征在于塔身上端设置花岗制成的防带水区;塔内安装有耐热不锈钢制成的大面积喷淋器及喷液器。使用该设备能同时有效地去除炉、窑所排放的废气中的粉尘和分子状污染物质。其烟尘排放量在100mg/Nm
文档编号B08B15/00GK2121279SQ9221242
公开日1992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1992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1992年3月20日
发明者杨培灿 申请人:杨培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