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215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水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民用炊具——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水壶。
水壶是我国广大城乡居民家庭必备的生活用具,大多数居民的饮用水的加热消毒均采用水壶。但目前所使用的水壶的加热面积太小,能量利用率低,既浪费了能源,又浪费了时间。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目前通用的水壶的基础上作出改进,提出一种新型的水壶,以提高水壶的热效率,降低能耗,节省时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通用的水壶外设置体外加热管,既扩大了受热面积,又通过加热管的特殊设计增加了传热系数,从而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体外加热管与水壶相连接,加热管的两端开口于水壶内,使得壶内水可以经加热管内流动。本发明所述的水壶的体外加热管两端开口不同,其一端开口位于水壶底部,靠近水壶出口的一面,另外一端开口则高于底部适当距离。
本发明所述的加热管所用材质可以与水壶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所述的加热管的主体形状呈平面螺旋形,或平行折流管型,也可以是其它形状。
使用本发明不仅增大了受热面积,而且在加热时,加热管内水的流动也增大了传热系数,从而可极大地提高热量的利用率,节约了能源,又节省了时间。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水壶的壶体部分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水壶的体外加热管示意图。图中 1.壶体 2.体外加热管在壶内的开口之一 3.体外加热管在壶内开口之二4.体外加热管 5.体外加热管端口之一 6.体外加热管端口之二 7.圆形金属圈实施例将一根内径约5mm的紫钢管弯成如图2所示的平行折流管形状,并固定在一个圆形的金属圈7上,便构成了体外加热管4,体外加热管4的端口5与壶体1的开口2相连,体外加热管4的端口6与壶体1的开口3相连接,则加热时可大大提高受热面积,并且能提高传热系数,从而节约能源并节省加热时间。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水壶,主要由壶体和体外加热管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水壶底部设置体外加热管,加热管与水壶相连,加热管两端开口于水壶内,使得壶内水可以经加热管内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水壶,其特征是加热管两端开口高度不同,一端开口于水壶底部,其位置靠近水壶出水口的一面,另外一端开口高于底部一定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及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水壶,其特征是加热管所用材质可以与水壶材质相同,也可以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及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水壶,其特征是加热管主体形状呈平面螺旋形,或平行折流管型,也可以是其它形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式的民用炊具——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水壶在水壶底部设置一根体外加热管,并弯成适当形状,加热管与水壶相连通,壶内水可以经加热管内流动。本实用新型可大大提高传热面积,增加传热系数,节约能源。
文档编号A47J27/02GK2379068SQ9824079
公开日2000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3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3日
发明者柯国平 申请人:柯国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