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4391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围棋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自动显示围棋比赛对弈过程的电子装置。
目前,公知的围棋比赛对弈过程中均为人工记谱、按谱挂盘方式进行传递信息,对外界传播依靠电视摄像和播放,耗费人力财力,不利于普及与交流棋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用记谱挂盘,也不改变下棋的传统习惯,尚能自动显示的电子装置,即围棋显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围棋显示装置包含带磁性棋子、围棋输入键盘、双显大盘及单片机系统等(详见


图1),其中单片机系统含有80C31单片机、373锁存器、2864A存储器,还有四片接口芯片8255和三片反相器8708,其电路联接80C31的P0接口与373、2864A、8255芯片中D口相联接,串行口联接外部电脑RS232接口,便于上网和存盘,P2口的P22-26与2864A芯片的A8-12相联,P13、P14为黑白棋下子确认键输入口,P15、P16为黑白棋吃子确认键输入口,P12联接IC5的cs,P17联接IC4的cs,P27接IC6的cs,再经反相器(8708)与IC7的cs联接,P10、P11联接IC5-7的A0、A1口,P20-1接IC4的A0、A1口,8255芯片均选用19个I/O口,即PA、PB和PC0-2接口,四片8255中除IC5的P口为输入口外,其余均为输出口,其中IC5的P口作为键盘列扫描,IC4的P口作为键盘行扫描,二者构成19×19方阵扫描键盘电路;其中IC5的P口作为键盘列扫描,通过电阻接E+电源,还经反相器8708接双显大盘的列扫描,它与IC7(8255的19个I/O P口,黑棋用)及IC6(8255的19个I/O P口,白棋用),共同组成19×19方阵扫描电路(详见图2),围棋键盘包含361个舌簧管(常开);,安装在每个棋位上(打孔置入),一端接在IC4行线上,另一端接在IC5列线上,(详见图4);双显大盘含有塑料板制成的棋盘,在每个棋位孔内安装一只双色发光二极管和一只电阻,361个双色发光二极管、电阻和三极管(BG1、2),其中(BG1、2)用于行扫描输出,发射极(e)接电源正极E+,集电极(c)联接双色发光二极管的正极(G、R),基极(b)通过电阻,分别接至IC7、IC6两组P口上,共同组成绿、红行扫描线输出电路;(BG3)集电极(c)通过电阻联接双色发光二极管负极,发射极(e)接地,基极(b)通过电阻接反相器IC8-10输出,组成列扫描电路,它们共同组成绿、红两组19×19方阵的双显电路(详见图3)。围棋显示装置技术原理及工作过程如下双方对弈时,按一下开关S5,进行初始化,当黑棋下子到某一棋位,棋子上的磁信号触发此棋位上的舌簧管,使其呈闭合状态,IC4(8255芯片)PA、PB、PC口接到触发信号,通过数据口D0-7送入单片机80C31,经过CPU数据处理,黑方按一下S1开关(由P13口输入)确认后,将此地址码送入存储器2864A,按予定程序将此信息送到双显大盘的扫描方阵电路,IC6(8255芯片)PA、PB、PC有棋位信息输出,BG2三极管导通,双色发光二极管(G)转换为高电平,与IC5的P口相对应的列扫描信息,经反相器转换为高电平,作用于BG3三极管的基极(b),BG3便导通,集电极(c)处于低电平,使双色发光二极管负极处于低电平而导通发射出绿光,显示黑棋子己下的位置,同理,当白方下一个白棋子置入其一棋位时,按一下S2开关(由P14口输入)在双显大盘的相对应的棋位,便发射红光,显示白棋子下子的位置,若涉及吃子时,通过按一下S3、S4开关(由P15、P16口输入)确认即可。本实用新型与电脑围棋相比,有如下特点;(1)不用鼠标输入,而由围棋键盘输入,更符合传统习俗;(2)利用双显大盘实时显示对弈过程,无须记谱、挂盘、摄像等烦琐手续,节省人力、财力;有利于普及大众化;(3)通过串行口与电脑联接,可以上网对外界传播,尚能存盘,永久保存比赛对弈资料,以供学习交流。
下面结合实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图1是围棋显示装置基本框图。
图2是围棋显示装置电路原理图图3是围棋显示装置双显大盘电路图图4是围棋显示装置键盘电路图
图1示出了围棋显示装置基本框图,IC1为一只80C31单片机芯片,IC2为一只373锁存器芯片,IC3为一只2864A E2PROM存储器,IC4-7为四片8255接口芯片,其中IC4-5组成19×19方阵围棋键盘电路,IC6-7与IC8-10(8708反相器芯片三只)共同组成19×19方阵双显大盘电路,P13、P15为黑棋确认键,P14、P16为白棋确认键,80C31通过串行口联接电脑PC的RS-232。
图2示出了围棋显示装置电路原理图,它由带磁性棋子、围棋键盘、黑白棋确认键、双显大盘、单片机等电路组成电子系统,其中包含有80C31单片机,373锁存器、2864存储器、8255接口芯片、8708反相器等芯片,由80C31的P0口与373、2864A、8255芯片的D口联接,串行口联接电脑PC的RS-232,P2口中P22-26与2864A的A8-A12联接,P13、P14为黑、白棋下子确认键开关S1、S2的输入口,P15、P16为黑、白棋取子确认键开关S3、S4的输入口,,P12联接IC5的cs,P17联接IC4的cs,P27联接IC6的cs,再经反相器与IC7的cs联接P10、P11联接IC4的A0,A1,8255接口芯片均选用I/O口19个,即PA口、PB口、PC0-2口,除IC5作输入口外,其余均为输出口,由IC5作为列扫描,IC4作为行扫描,二者构成19×19方阵围棋键盘电路,双显大盘电路由IC5的PA口、PB口、PC0-2口输出,经8708反相器输出,作为列扫描,与IC6、IC7白、黑棋行扫描共同构成两组19×19方阵双显大盘电路。
图3示出了围棋显示装置双显大盘电路图,它由双色发光二极管、三极管、电阻等组成,双色发光二极管安装在塑料大棋盘的361个棋位上,双色发光二极管正极R、G分别与BG1、BG2三极管的集电极(c)联接,发射极(e)接电源正极E+,基极(b)通过电阻(R)与IC6、IC7的P口相联接,双色发光二极管负极通过电阻与BG3三极管的集电极(c)相联,发射极(e)接地,基极(b)通过电阻与列扫描输出相联,双色发光二极管(R)发红光代表白棋,(G)发绿光代表黑棋,无信号为无光。
图4示出了围棋显示装置键盘电路图,由围棋输入键盘、361只舌簧管(J)、带磁性棋子组成,每个棋位打孔安装一个舌簧管,一端接在IC5行扫描线上,另一端接在IC4列扫描上,二者构成19×19方阵键盘电路。
权利要求1.围棋显示装置包含有棋子、棋盘,其特征是它还包含有棋子带磁性,棋盘是输入键盘,还有双显大盘及单片机等组成的电子系统。其电路还含有80C31单片机,373锁存器、2864A存储器、四片8255接口芯片、三片8708反相器,由80C31的P0口与373、2864A、8255各片的D口联接,80C31的串行口与外部电脑RS232口联接,P2口的P22-26与2864A的A8-A12相联接,P13、P14为黑、白棋下子确认键,P15、P16为黑、白棋吃子确认键,P12联接IC5的cs,P17联接IC4的cs,P27联接IC6的cs,再经8708反相器与IC7的cs联接,P10、P11联接IC5-7的A0、A1,P20-21联接IC4的A0、A1,四片8255均为I/O口工作方式,共计19个,即PA、PB、PC0-2口,除IC5作输入外,其余均为输出口,由IC5作键盘列扫描,IC4作为行扫描,二者构成19×19方阵键盘扫描电路,由IC5的P口经反相器后作为双显大盘的列扫描,与IC7、IC6(均为19个I/O口)分别组成黑、白两组19×19方阵显示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棋显示装置,其特征是它还包含有围棋输入键盘,在棋盘的361个棋位上打孔各置入一个舌簧管,它的一对常开触点,分别联接在IC4行线上及IC5列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棋显示装置,其特征是双显大盘它还包含有围棋显示棋盘及显示电路,361只双色发光二极管、电阻和三极管组成,均安装在每个棋位孔内,双色发光二极管负极通过电阻联接BG3三极管的集电极(c),发射极(e)接地,基极(b)通过电阻联接在双显大盘的列线上,双色发光二极管正极(G、R)分别联接在BG1-2三极管的集电极(c)上,发射极(e)联接在电源E+上,基极(b)通过电阻分别联接在IC7、IC6的P口上与双显大盘的列线,共同组成两组19×19黑、白方阵显示电路,控制双显大盘发射绿、红光,表示黑、白棋子的棋局势态。
专利摘要围棋显示装置涉及一种能显示比赛过程,它由输入键盘、黑白棋子确认键盘共同组成地址码与特征数据码输入信息,经单片机处理,从存储器存取相应的数据,送至双显大盘,由黑、白扫描方阵电路,将对弈过程中棋位变化实时地显示出来,以红光代表白棋,绿光代表黑棋,它可以和电脑接口联网,利用电脑功能实现打印、存盘,上网对外传播,取代人工记谱,挂盘,摄像转播等烦琐手续,节省人力,减少开支。
文档编号A63F3/02GK2547359SQ01265738
公开日2003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17日
发明者王金东 申请人:王金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