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哑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197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式哑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一种可调式哑铃。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已发展出各种不同的可调式哑铃,但是这些可调式哑铃的结构较为复杂,调整动作较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式哑铃,可方便使用者调整和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式哑铃,包含有一杆体和至少一配重块,该杆体具至少一突柱;其特征在于一栓体滑配在突柱上,该栓体嵌入一个以上的配重块。
所述的可调式哑铃,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柱体固定于杆体,该柱体具一导槽,一移动杆固定至栓体并与该柱体的导槽形成可移动配合。
所述的可调式哑铃,其特征在于该柱体一端设至少一嵌槽,供该配重块嵌入。
所述的可调式哑铃,其特征在于两块体固定于突柱上,该二块体各具两凹穴和一卡模,该柱体末端嵌入该凹穴。
所述的可调式哑铃,其特征在于两端盖固定于突柱上。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式哑铃,可方便使用者调整和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端视图;以及图5、6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顶视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式哑铃(3)包括一基部(10),在两突墙(12)间设一空间(11),各突墙(12)各具多数凹槽(14),多数配重块(31)可容置在基部(10)的凹槽(14)内。各配重块(31)各具一凹沟(32)和一槽道(34),该槽道(34)的宽度比凹沟(32)的宽度略宽,该凹沟(32)具有一开口(33)。一杆体(40)一或两端(41)各具一挡板(42)和一突柱(43),一环槽(45)形成于挡板(42)和突柱(43)之间。
两筒状栓体(47)利用内孔(48)滑设在突柱(43)上,可嵌入一或多个配重块(31),并可嵌入环槽(45)内。两块体(50)利用开孔(51)设在突柱(43)上,并固定至杆体(40)或挡板(42),其各具两凹穴(54)和一卡模(55)。两柱体(60)一端嵌入凹穴(54),另端一端盖(65)的孔洞(67)配合一固定件(66)而固定至杆体(40)的突柱(43)。各柱体(60)各具有多数嵌槽(61)由凸肋(62)所构成,可供配重块(31)嵌入。位在杆体(40)两端各有一柱体(60)具一导槽(63)。
如图2,一些固定件(53)可穿过挡板(42)的穿孔(46)以及块体(50)的一侧面(52)而将柱体(60)和块体(50)固定至挡板(42)。
一移动杆(70)滑动嵌入导槽(63),并将其一端(71)固定至各栓体(47)的孔洞(49),可移动栓体(47)嵌入一或多个配重块(31)里面,一套筒(72)滑设在移动杆(70)上,可被弹簧(73)弹迫嵌入柱体(60)的嵌槽(61),而可将配重块(31)固定至栓体(47)和杆体(40)。
使用时,请参阅图3-6,栓体(47)可移动嵌入一或多个配重块(31)的槽道(34),以将一或多个配重块(31)固定至杆体(40)。该套筒(72)可使移动杆(70)在柱体(60)的导槽(63)内移动,使栓体(40)可选择嵌入几个配重块(31)。弹簧(73)可将套筒(72)迫入柱体(60)的其中一个嵌槽(61),而可将预定数目的配重块(31)固定至该杆体(40)而可被杆体(40)拿离开基部(10)。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式哑铃,包含有一杆体(40)和至少一配重块(31),该杆体(40)具至少一突柱(43);其特征在于一栓体(47)滑配在突柱(43)上,该栓体(47)嵌入一个以上的配重块(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哑铃,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柱体(60)固定于杆体(40),该柱体(60)具一导槽(63),一移动杆(70)固定至该栓体(47)并与该柱体(60)的导槽(63)形成可移动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哑铃,其特征在于该柱体(60)一端设至少一嵌槽(61),供该配重块(31)嵌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哑铃,其特征在于两块体(50)固定于突柱(43)上,该二块体(50)各具两凹穴(54)和一卡模(55),该柱体(60)末端嵌入该凹穴(54)。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哑铃,其特征在于两端盖(65)固定于突柱(43)上。
专利摘要一种可调式哑铃,包含有一杆体(40)和至少一配重块(31),杆体(40)具至少一突柱(43),其中一栓体(47)滑配在突柱(43)上,可选择将一个以上的配重块(31)固定至杆体(40)。至少一柱体(60)固定至杆体(40),柱体(60)具一导沟(63),一移动杆(70)固定至栓体(47)并可在柱体(60)的导槽(63)移动。柱体(60)一端设至少一嵌槽(61)可供配重块(20)嵌入。两块体(50)设在突柱(43)上,并固定至杆体(40),其各具两凹穴(54)和一卡模(55),可供柱体(60)末端嵌入。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式哑铃,可方便使用者调整和使用。
文档编号A63B21/075GK2766900SQ20042005734
公开日2006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9日
发明者陈保江 申请人:陈保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