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器材的踏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3436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运动器材的踏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器材(尤其是室内运动器材)的部件,具体涉及一种运动器材的踏板结构。
背景技术
运动器材上的踏板,通常由踏板组、轴杆组和束带构成,其中,踏板组一般包括壳体,其上设有固定束带的限位结构,以及用于容纳轴杆组的容置室,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于踏板一侧的固定连接结构和设于另一侧的活扣结构。
现有技术中,上述限位结构中的活扣结构常见的有两种,一为在踏板壳体上设有与壳体一体结构的扣耳,在束带上设有多个与之配合的扣孔,扣耳与扣孔配合构成活扣结构;另一种为由与壳体固定连接的本体、与本体转动连接的卡件及位于卡件轴处的复位弹簧构成,卡件的一端受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与束带上的卡齿配合;而限位结构中的固定连接结构,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运动器材的踏板装置》(CN2664718),参见附图1所示,在轴杆1伸出壳体的一端依次设有扣耳部10、凸环11、肩部和螺纹部,束带2的一端设有与扣耳部10配合的孔,束带2另一端可选用上述任意一种活扣结构连接。
利用固定连接结构有效的限位束带,并通过活扣结构根据使用者的需要任意调节束带的长度,然而由于束带是套置在轴杆上的,踩踏踏板时,轴杆在踏板的容置室内转动,滑套于轴杆上的束带由于束带表面与轴杆之间摩擦力的作用,会产生一个随之转动的趋势,从而对踩踏者脚背产生一挤压力,该压力一来会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感,更为重要的是长时间的将脚固定在某一姿势,且伴随有一定的压力,极易产生脚踝的扭伤,而一般一次使用运动器材的时间都在10分钟以上,因此该类问题急需被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运动器材的踏板结构,通过对结构的改良,使用户踩踏踏板时更为舒适,避免扭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运动器材的踏板结构,由踏板组、轴杆组和束带构成,所述踏板组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容纳轴杆组的容置室,束带的两端分别通过设于壳体一侧的固定连接结构和另一侧的活扣结构与壳体连接,所述固定连接结构包括位于壳体对应侧的轴孔外周,沿轴杆方向向外延伸的环形扣耳部和扣耳部外端的限位结构,所述束带的对应端设有与扣耳部配合的孔,束带通过孔滑套于扣耳部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踏板组、束带、轴杆组及活扣结构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来实现,所述扣耳部是壳体轴孔处向外延伸的一体结构,在壳体注塑时同时完成,因而当轴杆转动时,壳体以及套设于扣耳部上的束带并不会随之转动,束带仅随踩踏者脚背姿势而相对于扣耳部作适当转动以定位,对踩踏者的脚背不存在压迫力。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结构为,环形扣耳部的外端设有向外弯折的限位突边,限位突边的外缘大于束带上孔的孔径。所述限位突边的外缘形状呈圆形或是方形等,在安装束带时,对束带的孔处加热,使其稍许软化后套于扣耳部上,待其冷却后,孔径收缩回至原状,从而受到限位突边的限位而不会从扣耳部脱离。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限位突边由至少两段环形分布于扣耳部外端的突块组成,相邻突块间设有间隙。由于突块与突块之间存在间隙,利用塑胶件本身的弹性,在套设束带时令突块挤压变形,从而使套设变得更为方便。
另一限位结构的技术方案为,环形扣耳部的外端设有一与之紧配合的卡件,卡件的外缘大于束带上孔的孔径。将束带套于扣耳部上,再将卡件套上,由于卡件的内表面是与扣耳部紧配合,构成固定连接,而卡件的外缘又大于束带孔,因此达到限位束带的目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轴杆组的容置室内插设有一轴套,壳体经该轴套与轴杆组滑动连接。因轴孔外侧扣耳部的设置,使轴杆组的容置室扩大了,为方便安装轴杆组件,运用穿插于容置室内的轴套填充容置室与轴杆之间的空余空间,使新的容置室与轴杆更给的配合。
上述技方案中,所述踏板壳体由上壳体及下壳体卡合构成,所述扣耳部位于上壳体对应侧的轴孔延伸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与壳体一体结构的扣耳部,束带套设其上,避免了束带跟随转轴转动产生的对脚背压力,使束带可随脚背姿势的改变而改变,从而提高了使用者踩踏的舒适度,减少脚踝扭伤现象。


附图1为现有技术的踏板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未画皮带);附图3为图2的剖示放大图(未画轴杆组)。
其中[1]、轴杆;[2]、束带;[3]、壳体;[4]、容置室;[5]、活扣结构;[6]、扣耳部;[7]、孔;[8]、限位突边;[9]、轴套;[10]、扣耳部;[11]、凸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附图2、3所示,一种运动器材的踏板结构,由踏板组、轴杆组和束带2构成,所述踏板组包括壳体,该壳体由上壳体及下壳体卡合构成,上壳体上设有容纳轴杆组的容置室4,容置室内插设有一轴套9,壳体3经该轴套与设于容置室内的轴杆组转动连接,束带2的两端分别通过设于壳体右侧的固定连接结构和左侧的活扣结构5与壳体连接,所述固定连接结构包括位于上壳体右侧的轴孔处、沿轴杆方向向外延伸的环形扣耳部6和扣耳部6外端的限位结构,所述束带的对应端设有与扣耳部配合的孔7,束带通过孔滑套于扣耳部上;所述限位结构为,环形扣耳部6的外端设有向外弯折的环形限位突边8,限位突边8的外缘大于束带上孔的孔径;所述活扣结构采用弹性卡件与束带上的卡齿配合的连接结构。
实施例二一种运动器材的踏板结构,由踏板组、轴杆组和束带构成,所述踏板组包括壳体,该壳体由上壳体及下壳体卡合构成,上壳体上设有容纳轴杆组的容置室,容置室内插设有一轴套,壳体经该轴套与设于容置室内的轴杆组转动连接,束带的两端分别通过设于壳体右侧的固定连接结构和左侧的活扣结构与壳体连接,所述固定连接结构包括位于上壳体右侧的轴孔处、沿轴杆方向向外延伸的环形扣耳部和扣耳部外端的限位结构,所述束带的对应端设有与扣耳部配合的孔,束带通过孔滑套于扣耳部上;所述限位结构为,环形扣耳部的外端设有一与之紧配合的卡件,卡件的外缘大于束带上孔的孔径;所述活扣结构为,在踏板壳体上设有与壳体一体结构的扣耳,在束带上设有多个与之配合的扣孔,扣耳与扣孔配合构成固定连接。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类似,不同点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环形扣耳部的外端设有向外弯折的限位突边,该限位突边由4段环形分布于扣耳部外端的突块组成,相邻突块间设有间隙。
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类似,不同点在于所述限位突边的外缘呈方形。
权利要求1.一种运动器材的踏板结构,由踏板组、轴杆组和束带[2]构成,所述踏板组包括壳体[3],壳体[3]上设有容纳轴杆组的容置室[4],束带[2]的两端分别通过设于壳体一侧的固定连接结构和另一侧的活扣结构[5]与壳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结构包括位于壳体[3]对应侧的轴孔外周,沿轴杆方向向外延伸的环形扣耳部[6]和扣耳部[6]外端的限位结构,所述束带[2]的对应端设有与扣耳部[6]配合的孔[7],束带[2]通过孔[7]滑套于扣耳部[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器材的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环形扣耳部[6]的外端设有向外弯折的限位突边[8],限位突边[8]的外缘大于束带上孔[7]的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器材的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突边[8]由至少两段环形分布于扣耳部外端的突块组成,相邻突块间设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器材的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环形扣耳部的外端设有一与之紧配合的卡件,卡件的外缘大于束带上孔的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器材的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组[1]的容置室内插设有一轴套[9],壳体经该轴套与轴杆组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器材的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壳体由上壳体及下壳体卡合构成,所述扣耳部位于上壳体对应侧的轴孔延伸部。
专利摘要一种运动器材的踏板结构,由踏板组、轴杆组和束带构成,所述踏板组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容纳轴杆组的容置室,束带的两端分别通过设于壳体一侧的固定连接结构和另一侧的活扣结构与壳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结构包括位于壳体对应侧的轴孔外周,沿轴杆方向向外延伸的环形扣耳部和扣耳部外端的限位结构,所述束带的对应端设有与扣耳部配合的孔,束带通过孔滑套于扣耳部上。本实用新型壳体一侧延伸出的扣耳部及限位结构的配合,将束带限位在壳体的扣耳部上,避免现有技术中束带随轴杆转动现象的产生,从而提高使用者脚背的舒适度,减少扭伤现象的发生。
文档编号A63B22/08GK2875517SQ20062007104
公开日2007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7日
发明者刘庆三 申请人:刘庆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