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768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羽毛球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羽毛球,特别涉及一种羽毛球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非常有助于锻炼身体的的球类运动,由于没有激烈的身体对抗,所以可以适合各年龄阶层的人们。但受制于场地,配套器具,以及羽毛球的制作工艺,导致羽毛球运动的普及率相对较低。传统羽毛球的制作工艺是将鹅或鸭的羽毛插在球头上制成的。一般说来,一只羽毛球大约由14-18根,62-77毫米的羽毛制成,但是一只鹅身上可用于制作羽毛球的羽毛只有14根左右,一只鸭身上可用于制作羽毛球的羽毛只有20根左右,加之,羽毛的自然损伤、储运、清洗、羽毛片加工过程中的损耗;羽毛球制作过程中、羽毛球的合格率等因素。一只鹅,实际可制作出0. 5只合格的羽毛球。也就是说传统的一只羽毛球大概需要两只鹅的羽 毛或一只鸭的羽毛来制作,所以仅仅由于羽毛球的基本原料一羽毛,就极大地限制了羽毛球的产量。又由于鹅羽毛的毛质比鸭羽毛的毛质要好,特别是鹅羽毛的毛梗韧性较强,不易折断,而鸭羽毛的毛梗韧性较差,容易折断,所以鹅毛制成的羽毛球的耐打性比用鸭毛制成的羽毛球耐打性要好;另外,一只鸭从孵化到宰杀取毛的周期大约是90天,而鹅的这一周期大约是120天,如此一来,一只质量较好的、用鹅羽毛制成的羽毛球的成本较高。另外,在传统的羽毛球中制作中,是将16根天然羽毛经过简单的加工,使得其长度形状一致,然后直接插入球头。为了使羽毛球具有良好的飞行稳定性,要求一只羽毛球上的所有羽毛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众所周知,羽毛包括毛梗和毛片两个部分。所谓的羽毛的一致性,是指在同一个羽毛球上所用到的羽毛,其毛梗的长度,弯曲度,韧性,粗细要一致,其毛片的形状,大小要一致。将一只羽毛球上的羽毛的毛片的形状,大小通过简单的裁剪,可以保证一致性,但是,要使一只羽毛球上的所有羽毛的毛梗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却非常困难,原因是羽毛是天然的,要求一只羽毛球上的所有羽毛的毛梗的韧性,弯曲度,弓背度,粗细度,毛梗粗细的递减度一致,即便是出自同一只鹅或鸭身上的羽毛,要求所有羽毛的毛梗一致,也是不可能的。如此一来,由于制作一只羽毛球的基本原料一天然羽毛,在制作时根本不能使所有羽毛的毛梗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从而导致传统的羽毛球存在一个无法客服的缺陷,飞行稳定性差。还有,如上所述,一只羽毛球上的所用到的所有羽毛,由于其毛梗的韧性,粗细,弯曲度很难保持一致,当羽毛球在受羽毛球拍强大的打击力时,每根毛梗对力的传导不一致,不仅使得羽毛球的飞行稳定性受到影响,而且,毛梗容易断裂,毛梗一旦断裂,整个羽毛球就会被废弃。再有,羽毛球生产出来以后,需要对其质量进行测试,而测试也是通过检测仪器重击羽毛球,该重击的力度比普通使用者击打羽毛球的力度要大,由于上述毛梗很难具有一致性的原因,许多羽毛球在重击后,其羽毛的毛梗由于受力不均匀,发生断裂现象,如此使得很多羽毛球未正式投入使用前就已被废弃,这不仅使得羽毛球的产量不高,更是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使得羽毛球的生产成本也很高。综上所述,由于羽毛的产量有限,再加上天然羽毛的不可替代性,导致传统羽毛球的产量有限;又由于天然羽毛的一致性较差,特别是要求一只羽毛球的所有羽毛毛梗的粗细,弯曲度,韧性等要完全一致,这一要求是传统羽毛球基本无法满足的,从而导致大多数传统羽毛球的质量较差,也导致品质好的羽毛球价格较高,如此一来,羽毛球运动的普及率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更好的理解传统羽毛球对羽毛球运动的影响,现对传统羽毛球的构造进行剖析。图I所示为一个传统羽毛球,其包括一个球头10,一组插在所述球头10上的羽毛30,以及一条将所述羽毛30串接并固定的连接线40,其中,所述羽毛30 —共有十六根,每一根羽毛30的长度为62-77mm,具有一个毛梗31和一个羽毛叶片32,其中,所述毛梗31长度占整只羽毛30长度的60-65%,其下端311被手工植入所述球头10的外缘,并用胶粘牢,其上端312被所述连接线40串接并固定,如此可使所述羽毛30被连成一个整体,以保证可均匀 的承担羽毛球拍的击打力,使羽毛球的飞行稳定性提高,但是,一旦其中的任意一只羽毛的毛梗31断裂,不能将其更换,这样整个羽毛球就会被废弃传统羽毛球。又由于受限于天然羽毛毛梗的固有性质,不能在毛梗上设置凹槽或穿孔,否则毛梗在受球拍击打后,很容易断裂,如此一来导致连接线40很难在一只羽毛球所有毛梗的同一位置将毛梗串接,且单凭连接线40难以牢固地与毛梗31串接,所以通常会在连接线与毛梗的结合部涂覆胶水,但涂覆胶水后,经常会导致羽毛球球身超重,不符合比赛用羽毛球的标准,且涂上胶水,虽然增强了连接线40与毛梗31串接的牢固性,但是一旦任一羽毛30坏掉,就很难用新的羽毛替换,从而导致整个羽毛球被废弃。为了保证羽毛球具有良好的飞行性能,所述十六根羽毛30,特别是其毛梗31要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即要求每一根羽毛30的毛梗31的粗细,弯曲度,以及韧性要一致,否则,羽毛球在受击打后,由于毛梗31的不一致,以致受力不均衡,致使所述毛梗31和所述羽毛叶片32被折断,导致整个羽毛球被废弃。所述连接线40通过纯手工以交叉叠加缠绕的方式对所述16根羽毛30的毛梗31进行串接,然后再对所述连接线40和每一根毛梗31的结合部涂上胶,以增强串接的牢固性。而熟悉羽毛球制作技术领域的人都知道,通过手工方式将连接线40通过纯手工以交叉叠加缠绕的方式对所述16根羽毛30的毛梗31进行串接,会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很难保证每两根毛梗31之间的夹角相同,如此一来,不仅羽毛球的飞行稳定性会受到影响,而且在羽毛球受击打后,由于毛梗31对力的传导不均衡,可能会导致部分毛梗31断裂。另外,为了使相邻两只羽毛之间的夹角固定,在用所述连接线40将所述毛梗31串接起来以后,不仅在所述连接线40和每一根毛梗31的结合部涂上胶,还需将整个连接线40涂上胶水,以使所述连接线40固化并对所述毛梗31加以支撑,防止相邻两根毛梗31的夹角在整只羽毛球飞行过程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羽毛球飞行不够稳定,但是,胶水涂覆的量很难控制,胶水涂覆的量偏多时,会产生羽毛球超重的问题,涂覆的量偏少,所述连接线40的固化效果又不够好,另外,还有胶水涂覆的是否均匀的问题,这些都全凭制作者的经验掌握,所以最终制作出来的羽毛球的质量也随着制作者的经验能力变化而变化。又由于单凭连接线40将毛梗31串接,施工的过程中,连接线40在光滑的毛梗上容易滑动,而使原有的定位出现偏差,而造成羽毛球口径的变异而影响其飞行速度。所以通常会在连接线与毛梗的结合部涂覆相对多的胶水,胶水一多,由连接线40与毛梗31及胶水串接而成的连接圈就相当的硬,在羽毛球受到击打时,因刚性太大、应力集中,致使毛翼容易折断。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羽毛球的连接装置,供将羽毛球的羽毛和羽毛球的球头连接在一起,其中,用人造植毛杆代替羽毛球天然羽毛下端的一段毛梗,如此可节省天然羽毛的用量,提高羽毛的利用率,从而提高羽毛球的产量。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羽毛球的连接装置,供将羽毛球的羽毛和羽毛球的球头连接在一起,其中,用人造植毛杆代替羽毛球天然羽毛下端的一段毛梗,如此一来,由于所述植毛杆的韧性、弯曲度以及粗细可在生产过程中人为控制,从而可以很好的保证每一只羽毛球所用到的所有植毛杆具有一致性,从而使得使用了所述连接装置的羽毛球的飞行性能得到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羽毛球的连接装置,供将羽毛球的羽毛和羽毛球的球头连接在一起,其中,用人造植毛杆代替羽毛球天然羽毛下端的一段毛梗,如此一来,由于所述植毛杆的韧性、弯曲度以及粗细可在生产过程中人为控制,由于所述植毛杆的韧性、弯曲度以及粗细可在生产过程中人为控制,特别是可以选择一些韧性好的塑料材料制作植毛杆,从而使得植毛杆可以比天然羽毛毛梗承受更大的冲击力,不容易在羽毛球被击打时,发生断裂,从而使得羽毛球的寿命得以延长。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羽毛球的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羽毛球的连接装置,供将羽毛球的羽毛和羽毛球的球头连接在一起,其中,用人造植毛杆代替羽毛球天然羽毛下端的一段毛梗,如此一来,当羽毛球的羽毛的毛梗断裂时,可以很容易的更换一只新羽毛,从而不仅延长了一只羽毛球的寿命,而且也避免了浪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羽毛球的连接装置,供将羽毛球的羽毛和羽毛球的球头连接在一起,其中,每两个相邻毛梗之间的夹角在植毛装置制做时,通过对模具的设定,就可以控制两个相邻植毛杆之间连接筋的长度,进而可以控制每两个相邻连接杆之间的夹角一致,从而使羽毛球的飞行的稳定性可以得到保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羽毛球的连接装置,其包括一个植毛装置,用于将羽毛和球头连接于一体,其中,所述植毛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组与羽毛数量一致的植毛杆,和一条将所述植毛杆串联的连接筋,且所述植毛杆和所述连接筋系通过一体制成;每一根植毛杆具有一个植毛端和一个插接端,其中,所述植毛端用于植接羽毛,所述插接端用于插接在羽毛球的球头上。以下,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然而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方式的举例,其所公开的特征仅用于说明及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2]图I是传统羽毛球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的羽毛球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示意图。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3的另一个局部放大图。图6显示图3中相邻两根植毛杆之间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文所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羽毛球的连接装置,包括一个植毛装置20,用于连接羽毛30a和球头10于一体。所述植毛装置20进一步包括一组与羽毛数量一致的植毛杆21,和一条将所述植毛杆串联的连接筋22,其中,由于一般羽毛球的羽毛30a的数量为十六根,与之相对应,所述植毛杆21的数量也为十六根,当然,所述植毛杆21的数量可随具体羽毛30的数量相应的进行增减。如图3所示,每一根植毛杆21具有一个植毛端211和一个插接端212,其中,所述植毛端211用于植接羽毛30a,所述插接端212用于插接在所述球头10上。一般说来,所述球头10由软木制成,也可由塑料制成,呈球冠型,其上预设有一组与植毛杆数量一致的插接孔11,用于插接所述植毛杆21 ;每一根羽毛30a具有一根毛梗31a,所述毛梗31a比传统羽毛球毛梗短。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羽毛30a为CN200920259555. 2中所揭露之羽毛球叶片,其毛梗31a占整只羽毛长度的15-25%。如此一来,将所述羽毛30a的毛梗31a的下端植接所述植毛杆21的植毛端211上,以形成一只和传统羽毛球所使用的天然羽毛类似的半人造羽毛,换句话说,就是用所述植毛杆21代替传统羽毛球所使用羽毛下端的一段毛梗。由于所述植毛杆21可以模压制成,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即一只羽毛球所用的全部植毛杆的粗细,弯曲度,韧性可以保持一致,从而克服传统羽毛球羽毛毛梗一致性差的缺点;又由于使用所述植毛杆21,将低了对天然羽毛的要求,尤其是降低了对羽毛毛梗的要求,不再需要传统羽毛球所使用羽毛的长度,使得更多的鹅羽毛或鸭羽毛可以被使用,甚至传统一只天然羽毛可以被裁成两个羽毛30a,极大地提高了羽毛原料的利用率。图4是图3中所述植毛杆21的局部放大图,根据图4所示,所述植毛端211进一步具有一个植毛槽2111,用于植入所述毛梗31a;所有植毛槽(2111)从开口至底端的深度相同,从而保证当羽毛的毛梗在植入植毛槽(2111)后,羽毛球上任意两个相邻羽毛的高度相同。优选地,所述植毛槽2111呈方形,且宽度略小于所述毛梗31a的直径,如此一来,所述羽毛30a的毛梗31a在插入所述植毛槽2111时,被所述植毛槽2111的内壁所挤压,以使所述羽毛30a的毛梗31a能够牢固的插接在所述植毛槽2111中,当然,为了使其更加牢固,可用胶水加以粘接。图5为图3中所述植毛杆21的另外一个局部放大图,根据图5所示,所述植毛端211进一步具有一个插接芯2112,所述插接芯2112从所述植毛槽2111中延伸出来,当所述羽毛30a的毛梗31a插入所述植毛槽2111时,所述插接芯2112同时也会插入所述毛梗31a的中心,如此ー来,不仅使得所述毛梗31a更牢固地植接在所述植毛杆21的植毛端211上,同时,所述插接芯2112可以增强所述毛梗31a的韧性,防止所述毛梗31a断裂。图6显示每两根相邻植毛杆21之间的夹角,如图6所示,所述连接筋22将所述植毛杆21串接以形成一个ー个中空的锥体。由于所述植毛杆21和所述连接筋22通过模具一体制成,如此ー来,每两个植毛杆21之间的夹角就已固定,且可以通过模具控制,使任意两个植毛杆21之间的夹角与其它任意两个植毛杆21之间的夹角相同,也就是说,当ー个羽毛球有16根羽毛吋,与之相对应的16个植毛杆之间的16个夹角大小可以完全一致,从而保证了羽毛球飞行的稳定性。又由于所述植毛杆21和所述连接筋22通过模具一体制成,也就是说用连接筋22代替传统羽毛球的连接线,在羽毛球制作时,比传统羽毛球的制作还少了一道将缠绕连接 线的エ序,且两根相邻植毛杆21之间的夹角已通过所述连接筋22加以固定,再将羽毛30a的毛梗31a植入所述植毛杆21的植毛端211吋,也不会改变任意两根相邻植毛杆21之间的夹角,不仅提高了羽毛球的制作效率,而且还由于任意两根相邻植毛杆21之间的夹角的限定,保证了羽毛球的飞行性能。又由于植毛杆、植毛孔、任意两根相邻植毛杆21之间的夹角等的一致性好,为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年提供了可能。又由于植毛杆是由连接筋连接成ー个整体,连接筋有很强的弾性,羽毛球受到重击时,植毛杆和连接筋形成的整体作变形,吸收了冲击力,削減了毛杆所受到的冲击力,从而使羽毛杆不易断裂。值得ー提的是,由于用连接筋22代替了传统羽毛球中的连接线,也无需像传统羽毛球那样用胶水涂覆在连接线与羽毛毛梗的结合部,又由于所述植毛杆21和所述连接筋22在通过模具一体制成时,就可以将整个植毛装置的重量加以控制,所以使用本发明所述之植毛装置制作的羽毛球,不会出现球身超重的问题。上述内容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例举,对于其中未详尽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当理解为采取本领域已有的通用设备及通用方法来予以实施。同时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用,仅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列举,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保护范围。采用等同技术手段、等同设备等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改进应当认为是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公开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羽毛球的连接装置,供将羽毛球的羽毛和羽毛球的球头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该连接装置包括一个植毛装置(20),该植毛装置的一端用于植接羽毛,另一端用于插接在所述球头上。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羽毛球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毛装置(20)进一步包括一组与羽毛数量一致的植毛杆(21),和一条连接筋(22),其将所述植毛杆(21)串联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羽毛球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毛杆(21)和所述连接筋(22)通过模具一体成型。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羽毛球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连接筋(22),任意相邻两根植毛杆(21)之间的夹角相等。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羽毛球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毛杆(21)的植毛端(211)进一步具有一个植毛槽(2111),所述植毛槽(2111)呈方形,且宽度略小于羽毛毛梗的直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羽毛球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毛杆(21)的植毛端(211)进一步具有一个植毛槽(2111),所述植毛槽(2111)呈方形,且宽度略小于羽毛毛梗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羽毛球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植毛槽(2111)从开口至底端的深度相同,从而保证当羽毛的毛梗在植入植毛槽(2111)后,羽毛球上任意两个相邻羽毛的高度相同。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羽毛球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植毛槽(2111)从开口至底端的深度相同,从而保证当羽毛的毛梗在植入植毛槽(2111)后,羽毛球上任意两个相邻羽毛的高度相同。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羽毛球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毛端(211)进一步具有一个插接芯(2112),所述插接芯从所述植毛槽(2111)中延伸出来,当所述羽毛的毛梗插入所述植毛槽(2111)时,所述插接芯(2112)同时也会插入所述毛梗的中心,据此,不仅使得所述毛梗固接在所述植毛杆(21)的植毛端(211)上,同时,所述插接芯(2112)可以增强羽毛毛梗的韧性,防止羽毛毛梗断折。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羽毛球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毛端(211)进一步具有一个插接芯(2112),所述插接芯从所述植毛槽(2111)中延伸出来,当所述羽毛的毛梗插入所述植毛槽(2111)时,所述插接芯(2112)同时也会插入所述毛梗的中心,据此,不仅使得所述毛梗固接在所述植毛杆(21)的植毛端(211)上,同时,所述插接芯(2112)可以增强羽毛毛梗的韧性,防止羽毛毛梗断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羽毛球的连接装置,其包括一个植毛装置,用于将羽毛和球头连接于一体,其中,所述植毛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组与羽毛数量一致的植毛杆,和一条将所述植毛杆串联的连接筋,且所述植毛杆和所述连接筋系通过一体制成;每一根植毛杆具有一个植毛端和一个插接端,其中,所述植毛端用于植接羽毛,所述插接端用于插接在羽毛球的球头上。
文档编号A63B67/18GK202490397SQ20112050786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8日
发明者戴见霖 申请人:戴见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