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健腹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517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式健腹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折叠式健腹椅,该健腹椅包括设置有椅座的座椅架、前支撑组及后支撑组,其中:座椅架,其为连接前支撑组及后支撑组的杆状结构;前支撑组,其铰接于座椅架前端,并能绕其铰接点向下收折实现其贴敷座椅架下侧;后支撑组,其铰接于座椅架后端,并能绕其铰接点向下收折将前支撑组包覆于其内部,形成完全折叠结构,该后支撑组上设置有靠背组,所述靠背组铰接于后支撑组上并能绕其铰接点向下收折。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使用及收纳方便快捷、实现完全折叠,减少收纳空间等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折叠式健腹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健腹椅,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运动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有的健腹椅大多均不具备折叠的功能,放置及收纳占据空间较大,对于空间较为狭小的地方,使用及收纳及其不便。而针对上述不足,市场上出现可折叠的健腹椅,而这种可折叠的健腹椅不能实现完全折叠,大部分只能收纳折叠靠背组及前支撑组,而后支撑组大多为固定或锁紧于座椅架上,不能实现折叠功能,但若想达到收纳效果,必须拆分后进行,导致使用及收纳都极其不便,同时占据空间。
[0003]由此,本发明人考虑对健腹椅结构进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快捷、且实现完全折叠的健腹椅。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折叠式健腹椅,该健腹椅包括设置有椅座的座椅架、前支撑组及后支撑组,其中:
[0007]座椅架,其为连接前支撑组及后支撑组的杆状结构;
[0008]前支撑组,其铰接于座椅架前端,并能绕其铰接点向下收折实现其贴敷座椅架下侧;
[0009]后支撑组,其铰接于座椅架后端,并能绕其铰接点向下收折将前支撑组包覆于其内部,形成完全折叠结构,该后支撑组上设置有靠背组,所述靠背组铰接于后支撑组上并能绕其铰接点向下收折。
[0010]进一步,所述前支撑组包括脚撑轮及前支架,所述前支架中部铰接于座椅架上,而脚撑轮铰接于前支架顶端形成脚部支撑运动结构。
[0011]进一步,所述脚撑轮上铰接一拉筋,该拉筋呈U形状,其一端铰接于脚撑轮上,另端与前支架前侧接触。
[0012]进一步,所述靠背组包括靠背杆及按摩轮,所述按摩轮设置于靠背杆前侧,该按摩轮数量至少为两组,所述靠背杆一端铰接于后支撑组上。
[0013]进一步,所述靠背杆下部设置有一组拉簧,该组拉簧包括两个拉簧,两拉簧一端分别固定于靠背杆的两侧,两拉簧另端固定于后支撑组上,形成弹性保护结构。
[0014]进一步,所述后支撑组为弧形支撑架,该后支撑组包括两根弧形支撑杆及落地横杆,所述两根弧形支撑杆一端与落地横杆固定为一体。
[0015]本实用新型中后支撑组及前支撑组均铰接于座椅架上,并能实现完全收折的目的,所述后支撑组收折后能达到包覆于收折后前支撑组外侧的效果,达到降低的收纳空间的使用,而后支撑组利用铰接的形式与座椅架连接,给使用及收纳均带来很大便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的正视图;
[0018]图3是图1收折靠背组后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图1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完全收折后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2]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一种折叠式健腹椅,该健腹椅包括设置有椅座11的座椅架1、前支撑组2及后支撑组3。
[0023]请参阅图1至图5,座椅架1,其为连接前支撑组2及后支撑组3的杆状结构。
[0024]请参阅图1至图5,前支撑组2,其铰接于座椅架I前端,并能绕其铰接点向下收折实现其贴敷座椅架I下侧;所述前支撑组2包括脚撑轮21及前支架22,所述前支架22中部铰接于座椅架I上,而脚撑轮21铰接于前支架22顶端形成脚部支撑运动结构;所述脚撑轮21上铰接一拉筋6,该拉筋6呈U形状,其一端铰接于脚撑轮21上,另端与前支架22前侧接触。
[0025]请参阅图1至图5,后支撑组3,其铰接于座椅架I后端,并能绕其铰接点向下收折将前支撑组2包覆于其内部,形成完全折叠结构,所述后支撑组3为弧形支撑架,该后支撑组包括两根弧形支撑杆31及落地横杆32,所述两根弧形支撑杆31 —端与落地横杆32固定为一体;该后支撑组3上设置有靠背组4,所述靠背组4铰接于后支撑组3上并能绕其铰接点向下收折;所述靠背组4包括靠背杆41及按摩轮42,所述按摩轮42设置于靠背杆41前侧,该按摩轮42数量至少为两组,所述靠背杆41 一端铰接于后支撑组3上;所述靠背杆4下部设置有一组拉簧5,该组拉簧包括两个拉簧51,两拉簧51 —端分别固定于靠背杆41的两侧,两拉簧51另端固定于后支撑组3上,形成弹性保护结构。
[0026]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折叠过程:前支撑组2能绕其铰接在座椅架I上的铰接点向下收折,实现其贴敷座椅架I下侧,将靠背组4向下收折,使得靠背组4尽量与后支撑组3接触,在将拉簧与后支撑组3脱离,再后支撑组3可绕铰接点向下收折,实现将收折后的前支撑组2包覆于后支撑组3之内,形成健腹椅完全折叠收纳的效果,进一步减少容纳空间,有效避免空间浪费。
[0027]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权利要求】
1.一种折叠式健腹椅,其特征在于:该健腹椅包括设置有椅座的座椅架、前支撑组及后支撑组,其中: 座椅架,其为连接前支撑组及后支撑组的杆状结构; 前支撑组,其铰接于座椅架前端,并能绕其铰接点向下收折实现其贴敷座椅架下侧; 后支撑组,其铰接于座椅架后端,并能绕其铰接点向下收折将前支撑组包覆于其内部,形成完全折叠结构,该后支撑组上设置有靠背组,所述靠背组铰接于后支撑组上并能绕其铰接点向下收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健腹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组包括脚撑轮及前支架,所述前支架中部铰接于座椅架上,而脚撑轮铰接于前支架顶端形成脚部支撑运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健腹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撑轮上铰接一拉筋,该拉筋呈U形状,其一端铰接于脚撑轮上,另端与前支架前侧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健腹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组包括靠背杆及按摩轮,所述按摩轮设置于靠背杆前侧,该按摩轮数量至少为两组,所述靠背杆一端铰接于后支撑组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健腹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杆下部设置有一组拉簧,该组拉簧包括两个拉簧,两拉簧一端分别固定于靠背杆的两侧,两拉簧另端固定于后支撑组上,形成弹性保护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健腹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组为弧形支撑架,该后支撑组包括两根弧形支撑杆及落地横杆,所述两根弧形支撑杆一端与落地横杆固定为一体。
【文档编号】A63B23/02GK203425461SQ201320448654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6日
【发明者】刘德 申请人:浙江双超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