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健美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折叠健美轮包括:一滚轮、一轴杆、二旋转杆以及二握把,该滚轮中心设有一轴承,该轴杆套设于轴承内圈,使轴杆的两端平均突出于滚轮两侧,并于轴杆的两端分别以旋转构件枢接一旋转杆,再于旋转杆相对于轴杆的一侧套设一握把,使该旋转杆带动握把相对于轴杆折叠旋转,让轴杆与握把不仅可以呈一直线排列状态,更可经由简单弯折使轴杆与握把呈一垂直状态,减少健美轮所占空间,方便其收纳与携带。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美轮,尤指一种可以折叠缩小体积,以方便收纳及携带的 健美轮。 可折叠健美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健美轮一般由至少一滚轮及一轴杆所组成,其中该滚轮中心设有一轴承, 该轴杆紧套设于轴承内圈,并突出于滚轮的两端,分别形成二对称把手,让使用者以双手握 住该二把手,并以跪姿在地面上前后反复滑移该滚轮,使滚轮相对于该轴承内圈及轴杆转 动,以达到对腹肌拉伸锻炼的健身功效。
[0003] 但现有的健美轮的轴杆均以穿设方式固定在轴承内圈,无法拆解,以至于使用健 美轮在不使用时,非常占空间。因此,已有业者针对此缺点加以改良,利用较短的轴杆穿设 于轴承内圈,再于轴杆两端和把手间设置相对应的螺纹,使突出于滚轮两端的轴杆分别螺 合一把手,让滚轮、轴杆及把手成为可拆卸式的构件,在健美轮不使用时将其拆解收纳,节 省空间,也提高其携带的方便性。
[0004] 但现有的健美轮的组装及拆解步骤繁杂,耗时又费力,虽然提高了携带的方便性, 却也增加了使用前后组装及拆解的麻烦,尤其对于手劲较小的女性朋友而言更是一种困 扰,故现阶段急需一种能够不需拆解,并藉由简单动作即可缩小健美轮体积,达到方便收纳 与携带功效的健美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种种缺点以及不便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 叠的健美轮。
[000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健美轮,包括:一滚轮、一轴杆、二旋转杆 以及二握把;其中该滚轮中心设有一轴承,该轴杆套设于轴承内圈,使轴杆的两端平均突出 于滚轮两侧,并于轴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一旋转杆,再于旋转杆相对于轴杆的一侧连接一握 把。
[0007] 较佳的是,该滚轮圆心处设有一轴孔,该轴承装设于轴孔中,并于轴承的两相对侧 分别装设有一固定片,以固定该轴承于轴孔中;另该轴承及固定片中心分别具有相对应的 穿孔,供轴杆贯穿并套设于轴承内圈。
[0008] 较佳的是,该轴杆的两端分别形成一枢接端,该枢接端的两相对侧缘各自突出形 成有二相对应的弧形柱体,并于该二弧形柱体的曲面中间形成一垂直于柱体延伸方向并贯 穿该柱体的枢接孔,而该二相对应的柱体间具有一中空插槽。
[0009] 较佳的是,该枢接端外缘套设有一枢接环,该枢接环为一中空环体,并于环体的曲 面上设有二相对应的插孔,该二插孔分别对应于轴杆上的枢接孔;而该枢接环的环体曲面 上进一步形成有一朝向远离滚轮方向开口的缺槽,该缺槽位置对应于轴杆的中空插槽。
[0010] 较佳的是,该旋转杆朝向轴杆的一端为一板状结构,该板状结构插设于轴杆的中 空插槽中,并于板状结构中间形成有一开孔,其开孔位置对应于轴杆的枢接孔以及枢接环 的插孔,并以一固定插销穿设于插孔、枢接孔与开孔中,固定并枢接该轴杆与旋转杆;另该 枢接环上的缺槽位置也与板状结构插设位置相对应,使该旋转杆可以固定插销为轴心相对 于轴杆折叠旋转。
[0011] 较佳的是,该旋转杆相对于轴杆的一端为一周缘平滑的圆柱状结构,旋转杆朝向 轴杆的一端为一周缘具有螺纹的圆柱状结构,并朝轴杆方向突出一周缘同样具有螺纹的该 板状结构;旋转杆经由穿设过一套筒进而插设于轴杆的中空插槽中,且旋转杆上的螺纹可 与套筒内缘相螺合,使套筒与旋转杆可藉由旋转该套筒相对移动;并于轴杆的周缘平滑的 圆柱状结构上套设有一握把,并该握把选择性地插设于套筒的相对于轴杆的一端。
[0012] 最佳的是,该握把为一中空圆柱体,并于握把相对于旋转杆的一端设有一把盖,以 密封该中空圆柱体的内部空间。
[0013] 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健美轮的旋转杆及握把可由轴杆向外延伸突出并与轴杆呈 一直线排列,并该套筒藉由旋转杆上的螺纹旋转移动至与枢接环相接合,使旋转杆无法相 对于轴杆折叠旋转,供使用者以双手握住该握把,以跪姿在地面上前后反复滑移该滚轮,使 滚轮相对于该轴承内圈及轴杆转动,达到健身的功效。
[0014] 另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健美轮藉由将该套筒沿旋转杆上的螺纹旋转朝向远离枢 接环方向移动一距离,使握把插设于套筒的相对于旋转杆的一端,再使旋转杆及与其相连 结的握把以固定插销为轴相对于轴杆折叠旋转,其中该旋转杆的板状结构经旋转插入枢接 环的缺槽中,使旋转杆及握把与轴杆夹一角度,形成一经折叠的收纳状态。
[0015]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健美轮藉由轴杆与握把间的旋转构件设置,使轴 杆与握把不仅可以呈一直线状态,更可经由简单弯折使轴杆与握把夹一角度,呈一收纳状 态,减少健美轮所占空间,方便其收纳与携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健美轮的立体分解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健美轮的第一实施状态立体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健美轮的第一实施状态剖面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健美轮的第二实施状态立体图。
[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健美轮的第二实施状态剖面图。
[0021] 附图标号说明:
[0022] 滚轮 10 ;
[0023] 轴孔 11;
[0024] 轴承 12 ;
[0025] 穿孔 121 ;
[0026] 固定片13 ;
[0027] 穿孔 131 ;
[0028] 轴杆 20 ;
[0029] 枢接端21 ;
[0030] 枢接孔 211;
[0031] 中空插槽212;
[0032] 枢接环30 ;
[0033] 插孔 31;
[0034] 缺槽 32 ;
[0035] 旋转杆40 ;
[0036] 开孔 41 ;
[0037] 套筒 5〇 ;
[0038] 固定插销60;
[0039] 握把 7〇 ;
[0040] 把盖 71。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以下请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 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0042] 如图1所示,并请同时参酌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健美轮包括:一滚轮 10、一轴杆20、一枢接环30、一旋转杆40、一套筒50、一固定插销60以及一握把70。
[0043] 该滚轮10圆心处设有一轴孔11,该轴孔11中装设有一轴承12,并于轴承12的两 相对侧分别装设有一固定片13于滚轮10的截面上,以固定该轴承12于轴孔11中。
[0044] 轴承12及固定片13中心分别具有相对应的穿孔121、131。
[0045] 该轴杆20贯穿轴承12及固定片13的穿孔121、131,使轴杆20紧套设于轴承12 内圈,且平均突出于滚轮10两侧。而该轴杆20的两端分别形成一枢接端21,该二枢接端 21的两相对侧缘各自突出形成有二相对应的弧形柱体,并于该二弧形柱体的曲面中间形成 一垂直于柱体延伸方向并贯穿弧形柱体的枢接孔211,而该二相对应的弧形柱体间具有一 中空插槽212。
[0046] 前述枢接环30套设于轴杆20的二枢接端21外缘,该枢接环30为一中空环体,枢 接环30的曲面上设有二相对应的插孔31,该二插孔31进一步对应于轴杆20上的枢接孔 211 ;而该枢接环30的曲面上的二插孔31间形成一朝向远离滚轮方向开口的缺槽32,该缺 槽32位置对应于轴杆20的中空插槽212。
[0047] 前述旋转杆40相对于轴杆20的一端为一周缘平滑的圆柱状结构,旋转杆40朝向 轴杆20的一端为一周缘具有螺纹的圆柱状结构,并朝轴杆20方向突出一板状结构,该板状 结构周缘同样具有该螺纹,并经由穿设过套筒50而插设于轴杆20的中空插槽212中。
[0048] 上述旋转杆40上的螺纹可与套筒50内缘相螺合,使套筒50与旋转杆40可藉由 旋转该套筒50相对移动。
[0049] 另于突出于旋转杆40的板状结构中间形成有一开孔41,其开孔41位置对应于轴 杆20的枢接孔211以及枢接环30的插孔31,并以一固定插销60穿设于枢接孔211、插孔 31与开孔41中,以固定并枢接该轴杆20、枢接环30以及旋转杆40。另该枢接环30上的 缺槽32也与板状结构插设位置相对应,使该旋转杆40可以固定插销60为轴心相对于轴杆 20折叠旋转,并插入该缺槽32中。
[0050] 前述握把70套设于旋转杆40的周缘平滑的圆柱状结构上,并可选择性地插设于 套筒50的相对于轴杆20的一端;该握把70为一中空圆柱体,该中空圆柱体内径与平滑的 圆柱状结构外径相对应,其外径与套筒50的内径相对应,并于握把70相对于旋转杆40的 一端设有一把盖71,以密封该中空圆柱体的内部空间。
[0051] 图2及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状态,该旋转杆40及握把70由轴杆20 朝向远离滚轮10的方向延伸突出,并与轴杆20呈一直线排列,其中该套筒50藉由旋转杆 40上的螺纹旋转移动至与枢接环30相接合,使旋转杆40无法相对于轴杆20折叠旋转, 供使用者以双手握住二握把70,并以跪姿在地面上前后反复滑移该滚轮10,达到健身的功 效。
[0052] 如图4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状态为将该套筒50藉由旋转杆40上 的螺纹旋转朝向远离枢接环30方向移动一距离,使握把70插设于套筒50的相对于旋转杆 40的一端,并使旋转杆40可以固定插销60为轴,相对于轴杆20折叠旋转一直角;其中该 旋转杆40的板状结构经旋转插入枢接环30的缺槽32中,使旋转杆40及握把70平行于滚 轮10的截面,形成一经折叠的收纳状态。该经折叠的健美轮大为缩小了其所占空间,达到 方便收纳与携带的功效。
[005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健美轮藉由轴杆与握把间的旋转构件设置,使轴 杆与握把不仅可以呈一直线排列状态,更可经由简单弯折使轴杆与握把呈一垂直收纳状 态,减少健美轮所占空间,方便其收纳与携带。
[0054]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 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 【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 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 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 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可折叠健美轮,包括:一滚轮、一轴杆、二旋转杆以及二握把;其特征在于,该滚 轮中心设有一轴承,该轴杆套设于轴承内圈,使轴杆的两端平均突出于滚轮两侧,并于轴杆 的两端分别枢接一旋转杆,再于旋转杆相对于轴杆的一侧连接一握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健美轮,其特征在于,该轴杆的两端分别形成一枢接端, 该枢接端的两相对侧缘各自突出形成有二相对应的弧形柱体,并于该二弧形柱体的曲面中 间形成一垂直于柱体延伸方向并贯穿该柱体的枢接孔,而该二相对应的柱体间具有一中空 插槽; 该枢接端外缘套设有一枢接环,该枢接环为一中空环体,并于环体的曲面上设有二相 对应的插孔,该二插孔分别对应于轴杆上的枢接孔;而该枢接环的环体曲面上进一步形成 有一朝向远离滚轮方向开口的缺槽,该缺槽位置对应于轴杆的中空插槽; 该旋转杆朝向轴杆的一端为一板状结构,该板状结构插设于轴杆的中空插槽中,并于 板状结构中间形成有一开孔,其开孔位置对应于轴杆的枢接孔以及枢接环的插孔,并以一 固定插销穿设于插孔、枢接孔与开孔中,固定并枢接该轴杆与旋转杆;另该枢接环上的缺槽 位置也与板状结构插设位置相对应。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健美轮,其特征在于,该旋转杆相对于轴杆的一端为一 周缘平滑的圆柱状结构,旋转杆朝向轴杆的一端为一周缘具有螺纹的圆柱状结构,并朝轴 杆方向突出一周缘同样具有螺纹的该板状结构;旋转杆经由穿设过一套筒进而插设于轴杆 的中空插槽中,且旋转杆上的螺纹可与套筒内缘相螺合;并于轴杆的周缘平滑的圆柱状结 构外缘套设有一握把,并该握把选择性地插设于套筒的相对于轴杆的一端。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折叠健美轮,其特征在于,该滚轮圆心处设有一轴孔,该 轴承装设于轴孔中,并于轴承的两相对侧分别装设有一固定片;另该轴承及固定片中心分 别具有相对应的穿孔,供轴杆贯穿并套设于轴承内圈。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健美轮,其特征在于,该滚轮圆心处设有一轴孔,该轴承 装设于轴孔中,并于轴承的两相对侧分别装设有一固定片;另该轴承及固定片中心分别具 有相对应的穿孔,供轴杆贯穿并套设于轴承内圈。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健美轮,其特征在于,该握把为一中空圆柱体,并于握把 相对于旋转杆的一端设有一把盖。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健美轮,其特征在于,该握把为一中空圆柱体,并于握把 相对于旋转杆的一端设有一把盖。
【文档编号】A63B22/20GK203842248SQ201420234509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3日
【发明者】黄瑞庆 申请人:黄瑞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