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倾角检测的模型火箭发射平台。
背景技术:
:
随着模型火箭发射技术的迅速发展,模型火箭发射平台作为一种集成检测、控制和自动化技术得到广泛关注。一般航模火箭发射平台将决定模型火箭的发射质量。模型火箭发射在受到恶劣天气影响下,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发射失常,造成发射轨迹偏离预定轨迹,尤其是遇到恶劣大风的天气,发射角度的调整不易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倾角检测的模型火箭发射平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一种带倾角检测的模型火箭发射平台,包括倾角检测模块、风速仪、风向仪、A/D转换模块、微处理器、X轴电机、Y轴电机和显示模块,倾角检测模块的X轴数据输出、Y轴数据输出通过A/D转换模块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风向仪、风速仪分别通过A/D转换模块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相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X轴电机驱动模块与X轴电机相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Y轴电机驱动模块与Y轴电机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X轴电机驱动模块、Y轴电机驱动模块均采用TB6600步进电机专用驱动器。
优选的,所述微处理器采用微处理器STC89C52。
优选的,所述A/D转换模块采用AD0809,所述倾角检测模块采用SCA60C双轴倾角传感器,SCA60C双轴倾角传感器的X轴数据输出、Y轴数据输出分别与AD0809 1、2引脚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显示模块采用LCD1602。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种带倾角检测的模型火箭发射平台,采用针对恶劣天气下的风速、风向及倾角进行检测,检测后数据发送给模型火箭发射平台,对模型火箭发射姿态进行调整,分别驱动X轴电机与Y轴电机,改变发射平台的倾角,让模型火箭的发射能够补偿发射时候的风速风向的影响,同时,显示模块的设置使得使用者能够对模型火箭的姿态进行实时监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倾角检测的模型火箭发射平台的结构框图。
图2为SCA60C双轴倾角传感器与AD0809电路连接图。
图3为显示模块与单片机电路连接图。
图4为X轴电机驱动模块的电路图。
图5为Y轴电机驱动模块的电路图。
图6为风速仪、风向仪与AD转换模块电路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6所示,一种带倾角检测的模型火箭发射平台,包括倾角检测模块、风速仪、风向仪、A/D转换模块、微处理器、X轴电机、Y轴电机和显示模块,倾角检测模块的X轴数据输出、Y轴数据输出通过A/D转换模块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风向仪、风速仪分别通过A/D转换模块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相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X轴电机驱动模块与X轴电机相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Y轴电机驱动模块与Y轴电机相连接,X轴电机将驱动发射平台绕X轴倾斜,Y轴电机将驱动发射平台绕Y轴倾斜,使得发射平台在两个电机的作用下,可以实现平台朝任意方向倾斜,使得发射角度可以补偿风速影响。
其中,所述X轴电机、Y轴电机均采用两相四线步进电机,所述X轴电机驱动模块、Y轴电机驱动模块均采用TB6600步进电机专用驱动器,TB6600的A+、A-引脚与两相四线步进电机的A相“+”与A相“-”端相连接,TB6600的B+、B-引脚与两相四线步进电机的B相“+”与A相“-”端相连接,所述X轴电机驱动模块的“DIR-”引脚“CP-”引脚分别与单片机P1.0、P1.1引脚相连接,所述Y轴电机驱动模块的“DIR-”引脚“CP-”引脚分别与单片机P1.2、P1.3引脚相连接。
其中,所述微处理器采用微处理器STC89C52。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A/D转换模块采用AD0809,所述倾角检测模块采用SCA60C双轴倾角传感器,SCA60C双轴倾角传感器的X轴数据输出、Y轴数据输出分别与AD0809 1、2引脚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所述显示模块采用LCD1602,风速传感器采用YGC-FS三杯风速传感器,风速传感器的2引脚与ADC0809的IN0引脚相连接,所述风速传感器采用YGC-FX风向传感器,风向传感器的2引脚与ADC0809的IN1引脚相连接,风速仪与风向仪对检测到的风速与风向变换为电压信号,通过ADC0809将电压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
基于上述,该种带倾角检测的模型火箭发射平台,采用针对恶劣天气下的风速、风向及倾角进行检测,检测后数据发送给模型火箭发射平台,对模型火箭发射姿态进行调整,分别驱动X轴电机与Y轴电机,改变发射平台的倾角,让模型火箭的发射能够补偿发射时候的风速风向的影响,同时,显示模块的设置使得使用者能够对模型火箭的姿态进行实时监测,通过X轴电机与Y轴电机的旋转使得二自由度的发射平台迎着风向进行调节,对风向和风速进行补偿,使得模型火箭发射轨迹更加可靠。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