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具可调整高度的健身器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8748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改进的具可调整高度的健身器材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改进的具可调整高度的健身器材结构,尤指一种可供使用者作为伏地挺身时具有调整高度而达到多种训练方式的辅助训练工具,增加对使用者的其它肌肉群产生较佳训练体魄效果的健身器材。



背景技术:

现今忙碌的社会,有些人喜欢作运动来减轻压力,或是锻炼身体来达到自信的效果,其中伏地挺身乃最为普遍运动之一,不需要花费高额且可以快速达到锻炼、健身的功效。一般作伏地挺身的操作方式是将两手贴于地面、两脚伸直身体面对下方的姿势,并以两手肘弯曲,使身体逐渐下降且靠向地面,再以两手将身体撑起,借由身体动作的变化加上局部的肌肉用力,如此反覆动作可达到运动的效果且可以锻炼身体。

然而,传统的方式若地面有脏污时,除了容易弄脏手外,且因上半身过于接近地面而会弄脏衣物,并且,因手掌手腕关节需要90度弯折于地面,故很容易让此处产生运动伤害,因此,后来才有伏地挺身辅助工具的产生,而解决上述的问题。

因此,现有一种伏地挺身辅助支架,可让锻炼者手握支架来进行伏地挺身运动而避免让手脏掉,又能增加身体与地面的距离而避免弄脏衣物,使身体的摆幅增加,提升锻炼效果,该伏地挺身辅助支架,如图12所示,其包含有:二横向支杆4,是两相并列,且各横向支杆4为中空且具有二开口端41;一向下框形握杆5,具有二端,并直立而以该二端分别固定于该二横向支杆4上;四个封套6,分别紧配合套设于各横向支杆4的二开口端41上。

依上述常见结构,一般传统的伏地挺身辅助工具为固定式的设计,无法提供其它具功效性的使用状态,使得结构使用上较为单调、乏味,缺乏实用性及趣味性,进而降低消费者的选购意愿,不具经济效益,而亟待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供使用者作为伏地挺身时具有调整高度而达到多种训练方式的辅助训练工具,增加对使用者的其它肌肉群产生较佳训练体魄效果的健身器材。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具可调整高度的健身器材结构,是由二支撑座、一握持件及多个封套所组成;其特征在于:

二支撑座,其两者相并排列,该各支撑座具有一横向支杆,其内部设成一中空部,使该横向支杆两端处各形成一开口端;一第一扣合筒,位于该横向支杆上方处;以及一第二扣合筒,位于该横向支杆一侧处;而该第一扣合筒与该第二扣合筒间为夹角型态;

一握持件,其具有一握部;以及二枢接部,呈垂直型态而分别位于该握部二端处,该二枢接部分别插设于该各支撑座的第一扣合筒及第二扣合筒的任一者或其任意搭配插设而呈固定状态;及

多个封套,分别紧配合套设于该各支撑座的二开口端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改进的具可调整高度的健身器材结构,其功效在于:借由该各支撑座的第一扣合筒及第二扣合筒,其二者延伸长度呈非等长状态;而该各支撑座的第一扣合筒的插设孔与该横向支杆的中空部呈相通状态;而该各支撑座的第二扣合筒的插设孔与该横向支杆的中空部则呈非相通状态;且该第二扣合筒的插设孔的深度等同于该第一扣合筒的插设孔的深度与该横向支杆的中空部的直径其总合;再者,加上该握持件的握部是以倾斜型态而位于该二枢接部上端处,导致该二枢接部其长度呈现长短状态;通过该握持件的各枢接部分别插设于该各支撑座的第一扣合筒的插设孔及第二扣合筒的插设孔的任一者或其任意搭配插设时而呈现多种不同训练手臂的训练方式型态,使该健身器材与使用者身体姿势达到相互配合关系,而适合各种年龄层者使用,进而提供使用者作为伏地挺身时具有调整高度而达到多种训练方式的辅助训练工具,增加对使用者的其它肌肉群产生较佳训练体魄效果的健身器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型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局部放大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撑座的剖面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型态的剖面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型态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型态的侧视图(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型态的侧视图(二)。

图9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型态的侧视图(三)。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12是常见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具可调整高度的健身器材结构;是由二支撑座1、一握持件2及多个封套3所组成;其中:

该二支撑座1,为塑胶材质制成,其两者相并排列,该各支撑座1具有一横向支杆11,其内部设成一中空部110,使该横向支杆11两端处各形成一开口端111;一第一扣合筒12,位于该横向支杆11上方处;以及一第二扣合筒13,位于该横向支杆11一侧处;而该第一扣合筒12与该第二扣合筒13间为夹角θ型态;又该横向支杆11、该第一扣合筒12与该第二扣合筒13为一体成型所制成;

该握持件2,为塑胶材质制成,该握持件2其具有一握部21;以及二枢接部22,呈垂直型态而分别位于该握部21二端处,该二枢接部22分别插设于该各支撑座1的第一扣合筒12及第二扣合筒13的任一者或其任意搭配插设而呈固定状态;及

该多个封套3,为橡胶材质或塑胶材质的任一者所制成,该各封套3分别紧配合套设于该各支撑座1的二开口端111上,使该各支撑座1的二开口端111呈封闭状态;

借由以上结构而言,更进一步说明如下:

(一)所述该各支撑座1的第一扣合筒12及第二扣合筒13,其二者延伸长度呈非等长状态;

其中该各支撑座1的第一扣合筒12设有一插设孔121及第二扣合筒13设有一插设孔131,插设孔121、131其分别供该握持件2的各枢接部22予以插设固定;又该各支撑座1的第一扣合筒12插设孔121及第二扣合筒13插设孔131环壁两边缘处进一步设有一第一嵌合件122、132;而该握持件2的各枢接部22两边缘处进一步设有一第二嵌合件221,且该各第二嵌合件221则对应于该各第一嵌合件122、132而呈嵌合状态;而该各第一嵌合件122、132为一呈凹陷状的定位槽1221、1321;而该各第二嵌合件221则为一呈突出状的定位条2211;并于该各定位条2211两侧边缘更设有多个呈弧状的定位点2212,供该握持件2的各枢接部22嵌设置入于该各支撑座1的各第一扣合筒12及各第二扣合筒13处而呈紧密固定状态,如图3所示;

再者,该各支撑座1的第一扣合筒12的插设孔121与该横向支杆11的中空部110呈相通状态;而该各支撑座1的第二扣合筒13的插设孔131与该横向支杆11的中空部110则呈非相通状态;又该第二扣合筒13的插设孔131的深度D2等同于该第一扣合筒12的插设孔121的深度D1与该横向支杆11的中空部110的直径D3其总合,如图4所示;

(二)所述该握持件2的握部21是以倾斜或平行的任一者型态而位于该二枢接部22上端处,本新型该握持件2的握部21则为倾斜型态,导致该二枢接部22其长度呈现长短状态;特别一提,当该握持件2的握部21是以水平型态而位于该二枢接部22上端处时,该二枢接部22其长度则须为长短型态;又该握部21与该二枢接部22为一体成型所制成;并于该握部21于中央表面处铺设有一止滑软套211,该止滑软套211选自泡棉类或橡胶类的任一者。

续请参阅图6至图11所示,并辅以参阅图2、图4,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具可调整高度的健身器材结构的较佳实施例说明,该健身器材是由二支撑座1、一握持件2及多个封套3所组成;其中:

二支撑座1,其两者相并排列,该各支撑座1具有一横向支杆11,其内部设成一中空部110,使该横向支杆11两端处各形成一开口端111;一第一扣合筒12,位于该横向支杆11上方处;以及一第二扣合筒13,位于该横向支杆11一侧处;而该第一扣合筒12与该第二扣合筒13间为夹角θ型态;

一握持件2,其具有一握部21;以及二枢接部22,呈垂直型态而分别位于该握部21二端处,该二枢接部22分别插设于该各支撑座1的各第一扣合筒12及各第二扣合筒13的任一者或其任意搭配插设而呈固定状态;及

多个封套3,分别紧配合套设于该各支撑座1的二开口端111上;

借此,当使用者搭配本新型该健身器材进行伏地挺身训练,借由该各支撑座1的第一扣合筒12及第二扣合筒13,其二者延伸长度呈非等长状态;而该各支撑座1的第一扣合筒12的插设孔121与该横向支杆11的中空部110呈相通状态;而该各支撑座1的第二扣合筒13的插设孔131与该横向支杆11的中空部110则呈非相通状态;且该第二扣合筒13的插设孔131的深度D2等同于该第一扣合筒12的插设孔121的深度D1与该横向支杆11的中空部110的直径D3其总合;再者,加上该握持件2的握部21为倾斜型态而位于该二枢接部22上端处,导致该二枢接部22其长度呈现长短型态;

因此,当该握持件2的各枢接部22分别插设于该各支撑座1的各第一扣合筒12的插设孔121及各第二扣合筒13的插设孔131的任一者或其任意搭配插设时而呈现多种不同型态样式,如下所述:

型态一:当该握持件2插设于该各支撑座1处时,该各支撑座1的第一扣合筒12的插设孔121则供该握持件2的各枢接部22分别插设固定,而该握持件2的各枢接部22底端则抵碰于该各支撑座1的横向支杆11的中空部110壁面处,如图6所示;

型态二:当该握持件2插设于该各支撑座1处时,该各支撑座1的第二扣合筒13的插设孔131则供该握持件2的各枢接部22分别插设固定,使该握持件2插设于该各支撑座1处时,该握持件2其整体高度高于型态一的该握持件2插设于该各支撑座1处其整体高度,如图7所示;

型态三:当该握持件2插设于该各支撑座1处时,其中一该支撑座1的第一扣合筒12的插设孔121则供该握持件2的较长的枢接部22插设固定,该握持件2的较长的枢接部22底端则抵碰于该各支撑座1的横向支杆11的中空部110壁面处;而另一该支撑座1的第二扣合筒13的插设孔131则供该握持件2的较短的枢接部22插设固定,使该握持件2插设于该各支撑座1处时,该握持件2的握部21则呈现水平状态,如图8所示;

型态四:当该握持件2插设于该各支撑座1处时,其中一该支撑座1的第二扣合筒13的插设孔131则供该握持件2的较长的枢接部22插设固定;而另一该支撑座1的第一扣合筒12的插设孔121则供该握持件2的较短的枢接部22插设固定,该握持件2的较短的枢接部22底端则抵碰于该各支撑座1的横向支杆11的中空部110壁面处,使该握持件2插设于该各支撑座1处时,增进该握持件2的握部21其倾斜角度型态,如图9所示;

当使用者在进行伏地挺身训练之前,通过该握持件2的各枢接部22分别插设于该各支撑座1的第一扣合筒12的插设孔121及第二扣合筒13的插设孔131的任一者或其任意搭配插设时而呈现多种不同训练手臂的训练方式型态,而能达到调整适当的高度,使该健身器材与使用者身体姿势达到相互配合关系,让使用者双手握持该握持件2的握部21的止滑软套211处,而该二支撑座1的各横向支杆11与该各封套3则抵碰于地面处,将身体撑起达到手臂及核心肌群的训练,也可屈肘使身体往下形成一伏地挺身的训练状态,达到手臂、胸肌及背肌的训练效果,适合各种年龄层者男女使用,提供使用者作为伏地挺身时具有调整高度而达到多种训练方式的辅助训练工具,增加对使用者的其它肌肉群产生较佳训练体魄效果的健身器材。

综合以上所述,一种改进的具可调整高度的健身器材结构又未曾见于诸书刊或公开使用,诚符合新型专利申请要件,以上所述乃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若依本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图式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