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手功能训练器的磁力弹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3695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的康复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手功能训练器的磁力弹簧装置。



背景技术:

中风病,现代医学称之为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死亡率高,约占所有疾病死亡人数的10%,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随着现代医学对中风诊断、抢救水平的提高,目前中风患者的死亡率已大幅度下降,但致残率明显上升,大约75%的中风患者在发病后期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偏瘫、语言障碍、肢体疼痛等,以偏瘫的发生率最高。

而在偏瘫的康复中,又以手功能的康复最为困难,患者的手在后期往往因肌肉痉挛,形成一个屈曲的半握拳姿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因此,手功能的康复一直是患者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中风患者最难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市场上对于中风后遗症患者的肢体功能障障碍辅助训练器具虽然不少,但针对手部的康复训练器基本上都采用刚性的机械连杆机构和电机驱动方式,现在的手功能训练器通常会用到弹簧结构受力,载荷力再通过称重传感器在显示器中输出载荷力的数值,但采用弹簧受力的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a、普通弹簧结构只能承受垂直载荷,对患者的使用有所局限性;b、一般弹簧结构中需要有导向机构,设计会相对复杂;c、弹簧两端需要采用高硬性的材料,如果采用塑料,长时间工作下会对塑料产生一定的磨损。

因此,目前的手功能训练器设备存在的结构相对复杂,受力方向存在局限性,以及在使用中设备磨损严重,存在实用性、顺应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不足,无法完全满足动运动康复医疗理论所提出的要求,因此,开发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不存在物理接触磨损变形的手功能康复训练器是本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结构相对复杂,对受力方向有局限性,使用中有磨损的缺陷,提供一种应用于手功能训练器的磁力弹簧装置,该磁力弹簧可永久使用、结构简单紧凑、不存在物理接触磨损变形。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手功能训练器的磁力弹簧装置,包括称重传感器1,所述称重传感器1上固定设有第一磁铁2,所述第一磁铁2上方设有与所述第一磁铁2同磁极相对的第二磁铁3,使得所述第二磁铁3通过与所述第一磁铁2之间产生的相斥力相对于所述第一磁铁2隔空设置,所述第二磁铁3上设有手指按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铁2包括第一磁铁N极21和第一磁铁S极22,所述第二磁铁3包括第二磁铁N极31和第二磁铁S极32,所述第一磁铁N极21与所述第二磁铁N极31相对设置,或所述第一磁铁S极22与所述第二磁铁S极32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手指按键包括依次固定设置的小指按键4、无名指按键5、中指按键6以和食指按键7,根据需要还包括拇指按键。

进一步地,所述重传感器1采用铝材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手指按键采用塑料材质或铝材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手指按键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由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铁2与所述第二磁铁3之间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为多个;优选地,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磁铁2上,所述限位块的高度小于第一磁铁2与所述第二磁铁3之间的高度;或所述限位块第一磁铁2上表面周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为“┣”型结构,所述“┣”型限位块为多个均布于所述所述第一磁铁2与所述第二磁铁3的周边位置,所述“┣”型限位块的横向伸出部位于所述第一磁铁2与所述第二磁铁3之间的区域,一方面对所述第二磁铁3起到水平方向上的限位作用,另一方面防止用力过度造成述第二磁铁3过度下压,对称重传感器1或训练设备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磁力弹簧装置,依靠磁力弹簧的空间磁力产生载荷力,磁铁之间力的产生没有宏观上的接触,不存在磨损变形;上磁铁与下磁铁可以存在一定的位置误差,相比弹簧只能承受垂直载荷,使用户的体验更好;且质量轻便、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利于企业开发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手功能训练器的磁力弹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重传感器,2-第一磁铁,21-第一磁铁N极,22-第一磁铁S极,3-第二磁铁,31-第二磁铁N极,32-第二磁铁N极,4-小指按键,5-无名指按键,6-中指按键,7-食指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手功能训练器的磁力弹簧装置,包括称重传感器1,称重传感器1上固定设有第一磁铁2,第一磁铁2上方设有与第一磁铁2同磁极相对的第二磁铁3,使得第二磁铁3通过与第一磁铁2之间产生的相斥力相对于第一磁铁2隔空设置,第二磁铁3上设有手指按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磁铁2包括第一磁铁N极21和第一磁铁S极22,第二磁铁3包括第二磁铁N极31和第二磁铁S极32,第一磁铁N极21与第二磁铁N极31相对设置,或第一磁铁S极22与第二磁铁S极32相对设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手指按键包括依次固定设置的小指按键4、无名指按键5、中指按键6以和食指按键7,根据需要还包括拇指按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重传感器1采用铝材制成;手指按键采用塑料材质或铝材制成;优选地,手指按键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保护层,保护层由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磁铁2与第二磁铁3之间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为多个;优选地,限位块设置于第一磁铁2上,限位块的高度小于第一磁铁2与第二磁铁3之间的高度;或限位块第一磁铁2上表面周边位置。

更为优选地,限位块为“┣”型结构(图1未示出),该“┣”型限位块为多个均布于第一磁铁2与第二磁铁3的周边位置,“┣”型限位块的横向伸出部位于第一磁铁2与第二磁铁3之间的区域,一方面对第二磁铁3起到水平方向上的限位作用,另一方面防止用力过度造成述第二磁铁3过度下压,对称重传感器1或训练设备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手功能训练器的磁力弹簧装置:如图1所示,依次将称重传感器1,第一磁铁2、第二磁铁3、小指按键4、无名指按键5、中指按键6以及食指7按键安装在固定位置,其中,第一磁铁2与第二磁铁3在安装时必须同极相对,相互产生相斥的作用力;安装完成后患者就可以手指按键上施加作用力,因为第一磁铁2和第二磁铁3相斥,所以每一次按压之后,手指按键都可自动复位,并且作用力还可以通过称重传感器1转换成数值输出。

因此,该磁力弹簧装置采用永磁铁,可以永久使用;结构简单紧凑,不存在物理接触磨损变形。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